首页 百科知识 天津盐商与天津风俗

天津盐商与天津风俗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卫,好地方,繁华热闹胜两江……不种田,不筑厂,赤手空拳即可把钱想。第一是走盐商,走久接地方,一派纲总更气象……”这首流传于天津街头巷尾的童谣《天津论》,为人们生动地展现了天津盐商的生活场景。天津“八大家”中的盐商天津得名于明永乐二年。同治《续天津县志》称这时的天津“文风蒸蒸日上”。天津盐商崇尚奢华的风气在红白喜事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天津卫,好地方,繁华热闹胜两江……不种田,不筑厂,赤手空拳即可把钱想。第一是走盐商,走久接地方,一派纲总更气象……”这首流传于天津街头巷尾的童谣《天津论》,为人们生动地展现了天津盐商的生活场景。天津地区靠近芦台盐场,又是通往京城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盐商汇集。这些盐商除了给天津卫带来繁荣的经济面貌外,又是怎样影响了天津的风俗文化的呢?

天津“八大家”中的盐商

天津得名于明永乐二年(1404)。当时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由此起兵的“靖难之役”,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后又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设立天津卫,这是天津筑城史的开端。此后,凭借着漕运咽喉和临近京城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天津逐渐发展起来。到清雍正年间(1723—1735),天津已成为下辖六县一州的府治所在地。

德国人于19世纪60年代绘制的天津卫

随着天津地位的上升,附近的长芦盐运使署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由长芦镇移驻此处。从此,天津就成了北方地区盐业产、运、销的中心,吸引了一大批盐商云集。这其中就有后来被称为“天津八大家”的益德裕高家、振德黄家、长源杨家和益照临张家等。

所谓“天津八大家”,指的是清中期以后,活跃在天津的韩、高、石、刘、穆、黄、杨、张等八家豪门巨富,他们的名号在天津无人不晓。他们或是拥有大片农田的地主,或是海运发家的船商,或是钱庄老板。而在这其中,通过经营盐业而发家致富的就有四大家,足可见盐商在天津的地位。

从“尚武精神”到“文风蒸蒸日上”

长源杨家旧宅一角

明朝初期,天津是作为一个军事防卫城市登上历史舞台的,城内“官不读书,皆武流。且万灶沿河而居,日以戈矛弓矢为事”。那时,天津城四门日夜有军卫把守,城内外的货物运输、接官迎驾甚至抬运棺木,都得召集兵勇进行护卫,旁人不可越雷池一步。这种城市气象导致了城内把头众多,一言不合就起而动武。“尚武精神”成了天津的城市名片。

盐商们为了附庸风雅,不喜武事,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康熙年间(1662—1722)的大盐商张霖可谓典型代表。他酷爱书画,且喜吟咏,在津城东北构筑一亩园、篆水楼、问津园等园林,“以园会友”,延揽名士。石涛、朱彝尊、梅文鼎等人都是张家园林的座上客。一些开明的盐商还出资修建府学、兴办书院。据不完全统计,自清初以来,天津盐商捐资修建的各类学校达70多所,位于三岔河东岸的三取书院和城内鼓楼南的问津书院都曾名噪一时。

在津门盐商的推动下,天津城内一改过去“不读书,皆武流”的社会风气,读书重文的文化氛围得以慢慢建立起来。同治《续天津县志》称这时的天津“文风蒸蒸日上”。

问津书院旧匾

俗尚奢华的社会风气

“水晶顶,海龙裳,大轿玻璃窗儿亮,跑如飞蝗,把运司衙门上。店役八九个,尾随在轿旁,黑羔马褂是家常,他的来头可想。”这是乾隆年间(1736—1796)的举人杨一崑对天津盐商奢靡生活的描绘。大盐商云集津门,给这里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但同时,他们奢侈糜烂的生活也败坏了天津节俭朴实的民风。

天津盐商崇尚奢华的风气在红白喜事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些盐商结亲时要“过嫁妆”,意即将聘礼摆在桌上,招摇过市;还要“转轿”,以显排场。设宴时,则常大摆“流水席”。如此铺张的做法,在天津人看来是“威风”“够气派”。这些做法流传到社会中,使天津人逐渐形成了喜好“摆阔”和“露富”的社会风气。

后人曾用诗来描绘天津的这一风俗:“婚丧总是大排衙,不论绅民士庶家。宰相官衔状元第,教人未看眼先花。”有人说,这是盐商带给天津人的“大孽”。但无论如何,民俗是区域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它反映的是当地居民的普遍社会心理。当我们思考民俗破立问题的同时,需要对民俗产生的原因进行追溯。

就这样,当一批批盐商带着发家致富的向往来到天津城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自己会给这座年轻的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可就是这样一个盐商阶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个城市的社会性格和文化气质……

德国人于19世纪60年代绘制的天津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