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的含义
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差异。差异是用来反映事物和现象在质和量方面的不同的概念,它是一种客观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区域差异在区域分析时经常使用,表示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多方面差别,如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经济总量和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差别。差异在各个国家之间、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之间广泛存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有程度上的不同,有的表现明显,有的表现不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些差异会出现,另一些差异则会消失。总之,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和不断变化的。
(二)区域差异类型
关于区域差异,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区域经济运行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效率,增加区域福利和效益。区域经济发展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观察,区域差异既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又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组合差异和效率差异。具体而言,区域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类。
1.区域自然差异
区域自然差异主要体现在各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位置差异是指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地域空间差异。由于区域具有不可重叠的地理特征,每一区域必然处于不同的地域空间,区域的地理位置差异也就必然存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区域地理位置差异常常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状况联系在一起。因此,各个区域不同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如我国的东南部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和海南三省,毗邻港澳,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具有区际联系的优越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和人文条件,区域外向型经济比重明显高于内陆各省区。
自然条件是区域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物质基础。区域自然条件差异是指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在依赖大自然方面存在的差异,如各区域在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这些差异引起的各区域在生态环境、土壤的地质构造、地貌、水文、气候、空气、光热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这一类差异在区域之间的存在和变化是相对的。区域自然条件差异对各区域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发展变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长期的影响。如气候状况直接决定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比例、重点和生产效率;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决定了交通运输业和城镇的布局;自然资源禀赋直接影响不同区域产业投资的重点和投资的分配比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根据是否能够再生,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辐射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这些自然资源可以在大自然中连续往复地生成,成为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二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化石燃料、核燃料等,这一类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经历了漫长的成矿周期形成的,一般开采消耗之后很难得到补充和更新。自然资源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它的有限性、区域性和整体性。有限性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特定区域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无限制地得到这种资源,有的甚至表现出相当的稀缺性。区域性是指各类资源的分布在各个区域之间是不平衡的,自然资源在种类、数量、质量、丰饶程度、开采和后续加工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性是指各区域的自然资源彼此之间存在物理的或者生态上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如果触动其中的某一资源,可能对其他资源产生连锁反应。区域自然资源差异是广泛存在的。在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水力资源的绝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新疆部分地区;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东部、东部沿海的大陆架和西北的部分地区等。
区域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构成了区域的自然差异。对区域自然差异的分析,可以看出:①区域的自然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②这种差异是自然形成的,可以保持不变或变化很缓慢,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区域差异;③这种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长期的、综合的影响。它将在长时期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区域的生产成本和投资能力,影响到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
2.区域制度差异
经济学中的制度安排有其特定的含义。一般地讲,制度是指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定。它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实行的一系列规则、手段和方法。经济学中的制度安排有其特定的含义。经济制度是指那些有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活动的决策及其实施的各种组织机构、规则、手段和方法。一切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制度性因素都可以包括在经济制度的范畴之中。经济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决策机制、信息提供和协调机制、财产权、目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度变迁的动力是降低交易费用和为经济主体提供更有力的激励。对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而言,主要的制度安排是相同的。但由于各区域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在基本制度稳定的同时,各种具体制度在不同区域会呈现出某些差异。而这又会引起区际交易费用差异和对经济主体的激励差异,从而影响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福利增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利用有利的区位条件,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从而使东部地区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民营经济比重上升,并成为许多区域GDP的主要贡献者。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市场机制发育程度低,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在所有制结构中,民营经济比重较小。这种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东、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程度,使两个区域在交易费用和对经济主体激励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市场机制发展较为成熟,交易费用较低,经济主体所受到的激励也大于西部地区。结果是东部地区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均高于西部地区。
3.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某一区域的经济、社会不断演进的过程。它不仅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且包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改进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通常我们把这种不同的发展程度称作发展差距。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虽然反映的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差异,但其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发展的总量和结构差异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
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差异表示区域之间在经济总体实力、存量资产总量方面的差别。区域经济结构差异主要是指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程度的差异。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不同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特定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各产业处于自己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总有一些产业比另一些产业发展更快。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不同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质量也会不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高度化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在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那些代表经济、技术发展方向,能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产业部门,逐渐起主导作用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与过程的总称。具体而言,包括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由农业向工业,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由“一、二、三”次产业向“三、二、一”次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在同一产业内部,由粗加工、浅加工向深加工转化,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化。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内容和核心。它不仅指现有产业结构下各产业结构总量的扩张,也不仅是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提高,而且是指产业结构发生结构性变化,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
总之,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相互影响和变化着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总量和结构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逐渐减弱之势。在经济欠发达时期,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较好的区域,市场经济发展较快,通过区际贸易来弥补本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足的能力也较强。因此,越是发达的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弱,而资金投入、科学技术、人口素质、市场机制方面的影响力越强。此外,不同区域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也会因制度安排和制度效率的差异而扩大或缩小。高效率的制度安排可以弥补区域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不足,降低区域内部和区际的交易费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高度化,进而提高整个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区域差异既包含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又包含了这些条件的组合和利用效率。它们既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原因,反过来,其本身又反映了这种差异性。
(三)区域差异的经济效应
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活动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即区域差异具有区域经济效应。在不同条件下,这种经济效应会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别和某些变化。具体而言,区域差异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成本和劳动生产率
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活动的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使区域经济活动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产生区域差异。马克思曾经说过:“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力是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劳动的自然条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矿山的丰富程度等。不同的劳动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时间各不相同。因而,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差异直接影响到区际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导致区际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和经济活动成本差异,使同一劳动可以获得不同的产出,或提供相同的产品和劳务需要不同的劳动。
(2)区域制度安排差异会导致对不同区域经济主体激励和交易费用节约的差异,从而导致区际劳动生产率差异,影响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效率。
2.影响劳动地域分工水平
区域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是生产的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而区域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状况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社会经济基础。不同区域在自然方面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活动成本,形成不同种类的产品和劳务,从而导致生产的劳动地域分工。或者说,生产的劳动地域分工不过是对上述条件的适应性反映。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特征是某一区域专门生产某种(类)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由于区域差异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在不同区域生产同一产品的投入产出效果差别很大。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又不断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某一具体的经济活动会不断向最有利的地域空间集中,从而推动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和发展。区域差异越明显,劳动地域分工水平越高。
3.影响区域生产力布局
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因素质态和量态的组合。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分布;二是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组合。二者相互区别,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由点、线、面组成的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生产力布局作为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分布和组合,本身是由不同层次的因素组成的系统。它是各具特色的生产力因素在特定的结构方式和数量配比下,在适当的时间和地域空间形成的能够创造特殊产品和劳务的有机整体。区域差异对区域生产力布局有着重要影响。区域生产力布局既是一个自然过程,又是一个社会过程。区域自然差异直接影响到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分布,而区域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差异,对区域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组合和效率又有关键影响。
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决定着不同区域生产力的初始布局。自然差异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条是通过“自然―产业―经济”的途径,即自然差异首先对一个区域的某一经济部门产生影响,由此引起对第二、第三个或更多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进而形成特定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另一条是通过“自然―制度安排―经济”的途径间接影响区域生产力布局,即自然差异通过影响特定区域的生活方式、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产权关系等,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区际经济联系产生广泛影响。上述经济和制度差异,首先影响生产力基本要素在特定地域空间的聚集效果;其次影响生产力布局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再次影响生产力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最后影响到生产力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总之,区域差异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又有间接的。它不仅影响到生产力布局的现状,更影响到生产力布局的发展趋势。
4.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内容。它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比例。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结构的适当配置和有序演进,使各产业部门之间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合理的质的联系和量的比例。产业结构作为具有一定性质和组合形式的经济结构的主要子系统,其形成和发展内生于产业结构内部的矛盾运动。而产业结构的具体形式又受到各种外部条件如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是以区域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在发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域自然差异对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有直接作用,如交通便利的区域容易发展起外向型经济,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具有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区域产业结构的具体形式同样受到各种外部条件,如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演进的逻辑前提是一定的产权安排。特定的产权关系不仅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发育,而且制约着产业结构的演进路径。产权安排首先形成一定的利益格局,在此格局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产业结构都是以保证这种利益格局的实现为前提。社会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是相对固定的,居统治地位的利益集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产业结构演进中起主导作用。产业结构发育与演进主要是各产权主体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速度是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经济条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区域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因此,区域差异直接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演进。
二、区域分工
(一)区域分工的含义
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固有属性。人类最原始的分工是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到了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出现了早期的交换,从而形成了早期的社会分工,即劳动分工。劳动分工首先表现在部门分工上,部门分工又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上。这种按地域的分工即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和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因而,区域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地域空间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的两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依靠简单的手工工具进行操作,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再加上交通和信息的局限,劳动地域分工发展受到了明显限制。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以及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部门分工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分工越来越细的发展趋势,劳动地域分工和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协作也相应发展起来。在17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最初的劳动地域分工。随后,由于地域分工的发展和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地域生产专门化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系列专业化的工业区和商品性较高的农业区。在现代交通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经济区,区域分工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又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个区域之间在竞争中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化生产,彼此互为市场,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专门化的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劳动地域分工的形式也更加多种多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区域分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已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
区域分工的客观基础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和经济利益的差异两个方面。
1.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生产要素禀赋的区域差异是指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的分布和区域经济系统演变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绝对的、普遍的和长期的。它会导致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内容的不同,并且促进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换和生产要素流动,使不同区域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或者是竞争的关系。如果各个区域的生产要素差异性比较大,往往形成互相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越大,区域分工越明显,越容易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而差异性较小的区域,往往通过竞争机制,形成以不同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分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尽管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对劳动地域分工的影响逐步增大,但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地域空间差异仍然对劳动地域分工产生着深刻的、长期的影响。
2.经济利益的差异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区域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劳动地域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充分条件。与区域优势相关的“绝对利益”和“相对利益”的存在,是形成区域分工的最基本条件。经济利益的区域差异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动力。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各个区域发挥比较优势,按照专业化协作的方式组织商品生产,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要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投入。区域分工归根结底是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长期分化组合的结果。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区域都有着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发挥区域的经济优势,进行必要的区域分工,既能够增强本区域产品的竞争力,又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区域间商品的互补性,从而有利于各区域经济利益的实现。
区域分工可以带来如下5种收益。
(1)区域分工可以使各区域发挥各自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将某些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对集中,既可以合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提高某些产品的生产熟练程度,这是形成规模经济的基本条件。只有在生产相对集中、实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某种产品的规模化经营,规模经济效益也才能够得到发挥。
(2)区域分工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减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要求,从而节约某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
(3)区域分工的发展可以形成高效率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也有利于集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4)区域分工可以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由于区域生产的专业化,也促使某一区域形成了高度专门化的服务机构和服务方式。这些辅助设施、机构和服务方式的形成,又会极大地方便区域的专业化生产。
(5)区域分工有利于专业技术的传播和扩散。所有这一切都会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和交易费用的节约,从而产生更多的收益。
(三)区域分工的形成
区域分工是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分工的形成既有来自市场机制调节的因素,又有来自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因素。
1.区域分工形成的市场机制
区域分工形成的市场机制表现在如下方面。
1)收益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追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收益,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以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收益为主要目标。这种目标必然使各区域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组织生产,选择最能够发挥优势的产业。其结果形成了区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商品生产的利益机制,通过这只看不见的手,不仅调节着社会劳动的部门分配,而且还调节着社会劳动的地域分配,由此导致某些生产经营活动向最有利的一些区域集中。
2)效率机制
由于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在不同区域生产同种产品的投入产出结果大不相同。市场经济只承认商品的平均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在价值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下,每个区域集中生产那些自身具有优势的产品,放弃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的生产,以便实现区域的“绝对利益”或者“相对利益”,由此推动着区域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3)价格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某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存在着价格差异,从而对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作用。不同区域在供给总量、生产成本、收入水平、需求总量和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形成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区际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会促使某些要素和商品逐步向生产条件较好、价格水平与当地的需求能力相适应的区域集中。区际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比例以及要素价格差异,是形成劳动地域分工的直接原因。价格机制会迫使一些区域放弃某些商品的生产,也会促进一些区域发展和扩大某些商品的生产,从而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
4)竞争机制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商品价格、质量、销售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企业或部门之间,而且会体现在不同的区域之间。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一些区域会被迫放弃自己处于不利条件的某些商品的生产,集中生产最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商品。其结果也会促进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和深化。
2.区域分工形成的政府宏观调控因素
区域分工是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区域优势;另一方面,区域优势的发挥又必须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尽管在大多数时候,两者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个时期或者局部的范围内,区域经济利益也可能和全国经济利益出现某些分歧或者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协调这两种利益,还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在调节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价值规律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如果区域不考虑全局利益,就可能出现生产力布局混乱,出现重复投资、重复引进、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最终将危害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另外,从生产力合理布局以及促进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看,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够的。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需要其他区域尤其是发达区域的支援和帮助。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协调。
国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做法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性。国家干预对区域分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广泛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是劳动地域分工的依据。为了兼顾全局利益和区域利益,兼顾不同区域之间的效率和公平,国家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理性干预。这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高效率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区域分工的表现形式——区域经济专业化
对专业化的解释,于光远主编的《经济学大词典》认为:专业化就是在分工的基础上,把一些生产过程、产品制造和工艺加工过程等从原来的部门或企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部门或企业的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分工与专业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经济总是因分工和专业化的逐渐深入而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专业化就是专业化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时候,生产社会化的地域空间表现。区域经济专业化是区域分工的一般表现形式,或者说区域分工在地域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就是区域经济专业化。随着区域分工过程的加深,按照发挥优势的原则,区域经济职能不断发生分化,使某些区域初步集中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且优于其他区域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这些区域的产品生产已经不再是满足本区域的需要,而是大量供应其他区域乃至国际市场。区域经济专业化既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又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前提。它不仅是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由区域经济专业化决定的一个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区域经济专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1.区域专业化分工
这是在一国范围内根据发挥优势的原则所进行的专业化分工。如在一国范围内,由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农业生产方面的水稻生产区、旱粮作物生产区、畜牧业生产区、渔业生产区、牧业生产区以及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生产区等。在工业方面,由于同样的原因也会出现一国范围内的能源生产区、矿产资源采掘区、基础材料生产区、加工装配工业区、外贸出口加工区等相对比较集中的专业化分工形式。
2.城市专业化分工
这种分工是指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形成相互联系和互相补充的产业结构体系,或者是某些产品生产主要由一些城市承担,或者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别在不同城市之间分工协作进行专业化生产,由此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这方面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形式。
1)产品生产专业化
这种分工主要是在不同城市之间,分别生产不同的产品,并相互以对方的需求为市场,形成优势互补、相互联系的产业结构体系。产品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往往会形成一些具有特点的专业化城市。
2)零部件生产专业化
它是产品生产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一般以某种最终产品为中心,把各种零部件分散在不同的城市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再汇集成最终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工艺专业化
它一般是把专门从事某项工艺加工的同类生产过程组织起来,形成专业化生产,以便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由于工艺分散布局所造成的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能力浪费等问题,以提高工艺的质量。采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既可以在一个城市内进行,又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进行。
4)辅助、服务生产专业化
这种方式主要是把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服务过程,如维修、包装、测试、计量、运输等过程用专业化的方式进行组织,使企业能够集中进行产品的重要生产过程,减少因为设置这些环节所形成的规模扩张和浪费。
3.生产型和混合型专业化分工
生产型专业化分工主要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特点和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分别采取不同的选择。其结果往往会在不同区域分别形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混合型专业化分工则是指一个区域既参加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又参加某些产品的部分生产过程,以多种形式发展区域经济。
三、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分工
(一)中国的区域差异
显然,中国的区域差异十分显著,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幅员辽阔,在历史上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就极不平衡。总体而言,中国内地的经济区域可以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海南、广东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重庆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这三大经济区域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差异
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岸,处于中国地形的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地势较平,分布着众多的天然海港,再加上江河纵横,交通比较便利,在对外经济联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中国的主要港口和对外贸易基地大多数都分布在这一地区。东部地区地处北半球的亚热带和温带,光热条件较好,降雨量比较丰富,土地肥沃。中国著名的几个大平原大都分布在这一地区,且又大多处于中国主要江河的入海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比较好,是中国开发较早和较好的地区之一以及人口最密集的地带。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且地方开发过度,能源和其他一些重要原材料不能自给,除了石油和铁矿资源比较丰富外,其他矿产资源的储量都不多,北部沿海的不少地区长期缺乏淡水资源。此外,这一区域所需要的能源和大部分原材料需要大量从外地调入。如果不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受到很大制约。
中部地区是中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这一区域地处中国的腹心,大体上位于中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地形起伏比东部地区稍大,但又比西部地区平缓,光热条件较好,但降雨量稍有不足。中部地区拥有较多的土地资源,人均粮食产量高于全国水平。另外,中部地区还拥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是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带,其中,煤、石油、铜、钨、黄金、稀土等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区域森林面积广阔,集中了中国两大林区的主要部分。但中部地区的矿产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水资源短缺对该区域的某些省区有较大制约。一些省区的土地资源存在开发过度和退化问题。
西部地区处于中国地形的第一、第二级阶梯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而封闭,很多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不到全国平均密度的一半。由于地处中国内陆,远离海洋,西部地区尤其是地处西北的很多省、区干旱少雨,且又地处高原地带,气候寒冷,自然条件严酷,开发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此外,由于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还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但是,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可开发的水资源、草场、森林及铜、铅、锌、锡、汞、钾盐、锂、磷、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储量均占全国首位。
2.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非常突出。这种差距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长期的过程。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古代农业开发较早。中部地区曾经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尽管在时间上稍迟于中部地区,但也是中国开发比较早的区域之一。在唐宋时期,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由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中部地区。近代以来,这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近代工业最早在东南沿海地区兴起,为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在近现代先进生产力的推动下,这一区域的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了很大发展,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也表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这一态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得到了延伸。广大的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对农业发展来说相对不利,矿产等资源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也不能得到很好开发。总体而言,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尤其是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政策,但三大经济区域的发展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由于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点和发展速度不同,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呈加速增长的势头,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则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值差距和城乡人民的收入差距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还有大量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还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具有明显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域,在其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仍然占很大比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限制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竞争力差异、经济效益差异,是造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工业内部结构差距也很明显。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区的重工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采掘工业、原料工业等资源型工业所占比重很高。这种重型工业结构决定了它们的产品大多数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主要服务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生产需要,不能够直接面对消费市场。因而在市场交换时,处于不利的地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那些在能源、原材料方面拥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往往生产得越多,获得的却越少,甚至蒙受经济损失。
此外,中西部地区曾经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当时为了战备,在山区以及远离城镇的地方兴建了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工业项目。这些工业的建立,虽然有助于改善中国的生产力布局,但是这些项目和产品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关联度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些企业中存在着的产品老化、产品和市场需求背离、经营机制僵化、亏损严重、转型困难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总之,中西部地区呈现出“资源优势,效益劣势”的特点。
3.区域制度安排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
区域制度安排差异主要表现为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区域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改革力度大,迅速实现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个体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发展很快,使东部地区经济活力大为增强,经济规模迅速扩大。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改革的进程相对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国有经济改革还处于攻坚阶段。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的重大差距,使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和所有制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我国以“三资”经济、股份制经济、混合经济为主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上海、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市。这些地区经济结构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三资”企业占有很大份额。究其原因,固然有地理位置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倾斜。中西部地区地处内陆,对外联系相对困难,国家的经济开放又是最先从东部地区开始。这也是导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并逐渐扩大的重要原因。
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基础设施方面
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或高原,境内山脉纵横,远离沿海港口和经济发达地区,自然地理位置处于相对不利状态。再加上资金短缺,造成基础设施不足、交通困难、通信落后等问题,使中西部地区交易费用居高不下,经济活动成本加大。其投资环境远远不如东部地区,从而使同一投资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收益差距甚大。
2)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方面
我国的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也明显存在着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状况。我国大专院校的分布,明显向东部地区倾斜,著名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重要的实验设备也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科研事业,但这种历史所形成的差距,因为种种原因依然保持并有所拉大。
(二)中国的区域分工
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或差距。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根据“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区域分工,推动产品的多样化和区域专业化发展,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1.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要利用其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建立起一批现代化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转口贸易中心和对外贸易出口基地。要通过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着眼于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改善生产条件,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加工深度和精度,努力为国家增加积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广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增创新优势,进一步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要加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全方位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和专业化协作,加强技术与产业转移,支持和参与西部开发,更好地发挥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2.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区域分工中,中部地区要通过工业结构调整,改造能源基地,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在巩固已有工业基础的同时,加快煤炭、火力发电、有色冶金、大水电等的建设,建成一批煤炭加工和能源指向型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历来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和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要巩固农业的优势地位,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区域性、专业化、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要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继续加强交通、通信、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以长江、陇海、京广、京九、京哈等沿线地区为重点,壮大沿线城市规模,充实中心城市,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中部地区要加强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
3.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是中国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区。这一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在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生物资源、能源及水力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水利、交通、通信、电网等基础建设,突出抓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节水和开发水资源等一批重点工程。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巩固和加强西部地区的农业基础,发展有特色的农牧业、绿色食品、旅游、中草药及生物制药等,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钾盐、磷矿等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欧亚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入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及中心城市,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实行重点开发,促进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的形成,提高城市化水平。
(三)中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措施
中国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上,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差距也随之扩大。缩小区域差距的历史任务被提上议事日程。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把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作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和各区域的特点与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让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想在短期内缩小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区域平衡发展是不现实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很大,其中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又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的经济实力近年来尽管有很大增强,但要完成迅速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任务还远远不足。当前依然面临着普遍的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新兴产业发展步履艰难等问题。要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显然不具备条件。唯一现实的选择就是在现阶段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迅速积累资金、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帮助和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发展。
中国当前最有条件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具体包括:①以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②以北京、天津、唐山、沈阳、长春、大连、鞍山、青岛、烟台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湾经济区;③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这些地区集中了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最大的工商港口、最多的科研教育机构以及中国绝大多数的经济特区。再加上东部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处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增长极。这些地区拥有在工业基础、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相对优势,历来就是中国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地。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国家又在投资和政策上给该地区以优惠,使其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显著提高。中国经济状况好转和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与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事实证明,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发展起来的选择是合理的、可行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也应实施重点开发战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先发展起来。
2.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让一部分地区先行发展起来,要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发展差距很大,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看,仍然要立足于逐步缩小发展差距。长期忽视各区域的协调发展,会导致区域之间因为发展差距过大而出现的矛盾加剧,从而无法形成合理高效的区域分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高投入、低产出,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应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让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其他地区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欠发达区域的经济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区域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更好地满足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事实上,没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离开了其他区域的经济支援和协作,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应该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创造必要条件。除了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之外,要更多地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进行适当提前建设,着眼于为今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打下基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工农业生产。中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都存在。即使在东部地区,也存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有一个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更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协调发展,兼顾不同地区的利益。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地域空间配置效率。
3.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
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是缩小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措施。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必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品优势,可以更有效地为其他区域输送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生物资源及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等能源,缓解中国经济发展中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另外,中国西部地区地处边疆,又是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西部地区。加强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繁荣当地经济,缩小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建设边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普遍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任务。西部地区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地生态环境较好,人口密度低,地理上又接近资源产地,可以成为中国调整生产力布局的理想承接地。东部地区大量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能源指向型工业可以大量向西部地区转移,实现东西产业对接。这既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又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机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刺激投资需求,为中国已经形成的巨大的储蓄资金和其他物资提供有利的投资场所,而且可以使当地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创造广阔的消费市场。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是一种长期的、综合的、整体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就可以逐步缩小这种差距,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四、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分工的结果,又是区域分工的前提。没有密切的区域合作,也就没有区域分工的深化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及其演进
1.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指各不同的区域为了促使其自身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协议或章程组织起来的各种经济联合体和建立起来的各种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即生产要素的区域转移和重新组合配置。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包括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差异。只有将不同区域的优势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才能更快地发展经济。通过区域经济合作,以输出本区域具有优势的多余的生产要素,输入本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且稀缺的各种生产要素,从而达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生产社会化和地区分工协作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区域经济专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民经济横向联合的一种形式。合理的区域分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每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都有其特有的劳动地域分工,它反映着当时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分工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的。分工是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是分工得以实现的保障。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必然导致相关地区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越发达,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就越丰富,形式就越多样化。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区域经济合作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向前发展。当然,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演变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国情和区情,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发展的阶段,因地制宜地制定有关的方针政策,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经济协作和经济网络,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合作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联系的两个方面。区域经济竞争集中表现为市场竞争,即通过市场体现出来的各区域拥有的竞争优势的比较。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密不可分。各经济区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培育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并在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双赢”,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2.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和发展
区域经济合作必须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因为人类的劳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社会劳动必然伴随着社会劳动分工。为了具体地揭示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需要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劳动分工是以纯生理因素为基础的自然分工。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地域劳动特点。在远古时代人们获取食物,有的地区以采集、狩猎为主,有的地区则是捕捞为主。各区域自然条件差异是引起社会劳动地域分工、形成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原因。
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农业和畜牧业两部门的分工与农区和牧区形成的历史过程表明:任何一种社会生产,就其内容而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生产部门。所以社会劳动分工往往首先表现为部门分工,如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但是,任何生产部门的存在都要依托于一定的地域空间,从而形成地域分工。如农区和牧区,成为社会劳动分工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社会分工的两种表现形式,即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社会劳动部门分工是指不同部门形成和分离的过程,而社会劳动地域分工是指分离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劳动的部门分工总是发生在一定地域之上,而劳动的地域分工则是以各地区的部门结构的差异表现出来。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是:一个区域为另一个区域的市场而生产。也就是说,该区域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本区域的消费,而是为另外区域的消费。劳动成果要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促使生产地和消费地相脱离,其分工要通过交换和贸易才能实现和解决。
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社会分工的深化,扩大了产品交换和区域经济联系的范围,导致商业发展和商人出现,引起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商业集聚的地方形成了最初的城市,从而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中出现了城乡差别和城乡经济联系。随着手工业内部分工协作的发展,其集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城市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经济职能就越来越突出。城乡差别的加大和分工的深化,必然带来城乡交换的发展。城市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种类越多,为其提供原材料的地区分布得就越广,其经济吸引力也就越强。城市变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成为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的枢纽。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商品经济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自然经济占优势,商品交换不发达,社会分工不甚显著,劳动地域分工仍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同时还具有不固定和不稳定的特点。因此,这一时期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劳动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和专业化、铁路和海上航运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市场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劳动地域分工才日益扩大和明显。区域之间通过多种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区域经济合作变得日益重要,并得到空前发展。
当一个区域众多的专业部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致这些部门足以构成该区域的特色,区际联系变得频繁而稳定时,这个区域便逐渐形成为一个经济区域。所以,经济区域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出现的,是劳动地域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区域的主要标志是区域经济的商品化和专业化。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
区域经济合作是人类社会分工演进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和基础。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基础,涉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和演化;二是经济基础,涉及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整个经济体系利益的最大化。
1.区域差异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前提。区域差异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条件、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结构与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它包括区域的自然差异、制度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自然差异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原因。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承认这一论点。早期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以自然差异为基础的,即使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差异同样是导致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前提。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地方性与可转移性。若某一资源对广大区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则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就大;反之,则影响就小。
资源要素及其配置的差异包括区域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方面及其组合的差异。此类差异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原因。劳动力、资本、技术的区域差异既包括量与质方面的差异,又包括组合方面的差异。劳动力、资本、技术之所以影响区域经济合作,是由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区际流动的障碍。
首先,人口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劳动力要素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人口流动性较大,但仍然存在着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因素。①存在着人口流动的经济阻碍。人口迁移的成本较高,对那些现有人口超过人口容量的地区而言,若不能得到政府支持,就很难将剩余人口迁至区外。一般而言,区域人口容量与其发展水平有关,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人口容量越大。②存在着人口迁移的结构性阻碍。在现实中,落后地区劳动力过剩现象比较普遍,落后地区希望迁出的是那些处于贫困状态且无技能的人,尽量留住素质较高的人。发达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但需要的是有技能、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而非无一技之长者。这就在迁出愿望与迁入愿望之间产生了结构性矛盾。③存在着人口流动的非经济性阻碍。非经济性阻碍主要是指思想文化观念和制度条件对人口流动形成的阻碍。
其次,在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本要素的地域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跨区域流动越来越频繁,但仍存在资本流动的障碍。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已经投放在厂房、机器上的固定资本不易在区际移动,虽然有些机器设备可以移动,但移动成本太大以至于得不偿失;②金融机构为追求经济效益,比较愿意贷款给那些信誉良好、风险小的区域,而不愿向风险大的欠发达的区域开发投资;③金融机构在区域上分布不平衡,也影响资本流动,金融机构一般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及其中心。
最后,技术也一般集中在区域经济中心或经济发达区域。新技术与产业创新一般起源于技术力量雄厚的经济发达区域,处在创新与发展期的技术一般需要专利保护以弥补经济发达区域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高成本的劣势。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障碍主要有:①创新的能力存在差异;②专利保护;③购买技术的支付能力;④技术应用的配套条件等。
可见,在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要素流动过程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现状。这种历史形成的差异又影响未来的区域经济合作。要素的不可移动性可通过经济合作促使商品在区域间充分流动来弥补。无论是自然的区域差异还是资源要素的区域差异都是明显的,都会影响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差异只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前提与必要条件,而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还取决于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2.区域利益
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内在的经济动因。一方面是经济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另一方面是经济体系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实现。此外还涉及经济利益在不同经济区域或经济体系之间的分配和调整。
区域经济合作能增进区域经济利益,是由于各区域存在商品价格的绝对差。每个区域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都生产和输出成本低廉的商品,而输入在本区域生产成本较高的商品。这就会形成区域经济合作格局。
事实上,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并不是区域的唯一经济基础。除此之外,经济体系整体利益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驱动力。实际上,将不发达区域排斥在区域经济合作之外是不符合现实的。将这些区域纳入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之中,是由实现经济体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所决定的。无论是宏观国民经济体系还是由多个经济区域共同组成的跨区域经济体系,其整体经济利益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区域差距太大,不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因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落后地区发展政策,以期通过政策扶持落后地区建立自己的区域优势,参与全国的地域分工。
(2)协调区域外部经济,调控区际关系。有些区域经济活动存在较大的区域外部经济效应,单纯追求区域利益,有可能导致各区域竞相发展那些能享受区外带来的正区域外部经济效应或能转嫁自身造成的负区域外部经济效应的项目,从而导致矛盾冲突,损害宏观国民经济体系或跨区域经济体系的整体利益。
(3)追求区域比较利益,充分开发利用资源。欠发达区域是资源开发不充分的区域,这类区域虽然有可能在任何领域都无绝对优势,但总是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这种相对优势的充分利用可使宏观国民经济体系或跨区域经济体系利益最大化。不难看出,经济体系整体利益与区域利益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不一致。
可见,区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与调整,宏观国民经济体系或跨区域经济体系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和调整,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和方式,构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经济基础。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与内容
1.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
区域经济合作以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以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换为手段。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各区域的资源,合理配置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结构经济效益、布局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区域经济合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原则
任何交换关系都是以其主体的自主平等地位为前提的。只有自主的合作,各区域才能根据获得的信息做出自主的经营决策,才能对本区域的经济活动做出灵敏的反应。只有坚持自主原则,才能使各区域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下,及时改变它们合作的形式和规模,从而保证区域的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动态中合理避短、互利互惠与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以合作双方的互利互惠为前提建立起来的,一方的劣势应能得到另一方优势的补充。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利互补的关系。为了区域合作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各区域在自愿的基础上,彼此可以适当让利。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在组建、发展和改造区域经济合作系统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始终发挥区域经济合作系统的整体功能。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它不仅包括各个区域,而且包括区域的各个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以及人、财、物等,是由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多目标组成的复杂动态整体系统,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遇到信息、资源开发、技术、人才使用、生态平衡等诸多问题。在处理这一系列问题时,必然会涉及某些区域的局部利益和合作区域的整体利益。整体性原则强调处理这类问题时,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把整体利益作为主要目标。
3)层次性原则
区域经济合作尽管是纷繁复杂的,但它又是有层次、有规律可循的。层次性原则是指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时,一定要遵循整体与层次、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关系。从地域空间来看,有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区域内的合作。通常区域之间的合作是高层次的合作,其特点是起点高,无论技术、设备还是管理手段、管理水平等,一般都是高水平的。既要注意高层次的合作,又要重视低层次的合作。低层次合作要求技术起点低,难度较小,收益快;而区域之间的高层次合作,技术起点高,难度大,耗费高,近期效益不明显。区域之间的合作一旦取得成功,受益的是多个区域,进而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4)经济效益原则
各不同区域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开展经济合作,最终目的是要取得经济效益。从宏观上看,可以有步骤、有目的地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取得结构经济效益;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可以统筹规划,进行生产力的再布局,充分调动各区域的积极因素,取得布局经济效益;可以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开发和重点建设,合理安排开发建设的程序,取得时序经济效益。只有提高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合作才能顺利发展。如果不讲求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合作就会劳而无效。
2.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各区域资源要素在更大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跨区域商品流通、生产技术协作和经济联合。跨区域商品流通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区域间的生产技术协作包括科研成果、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由先进地区向相对后进地区转移、扩散。其具体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合作攻关、技术咨询、人才交流、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区际协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区域间的经济联合是一种在资金、技术、资源、价格等多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形式多样、灵活,包括联合建厂与合作生产、合资经营、补偿贸易、来料来样加工、销售联合、工商外贸联合等多种形式。尽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广泛,其目的都是通过各个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应着重于共同组织区域经济,利用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保证公平竞争,保证其合理的分工和集聚、合理的规模结构、合理的运行机制和合理的地域组织。
(四)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合作随着区域间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与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其组织形式也不断更新。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内容是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转移和重新组合配置。这种转移与重新组合配置可以采取单一要素转移形式,也可以采取多种要素复合移动形式。
1.按劳动地域分工的不同层次划分
按劳动地域分工的不同层次划分主要有以下形式。
1)省(区、市)际的经济合作
这是我国最高行政级别的区域经济合作。其特点是:形成时间均在20世纪80年代初,早于次级的区域经济合作;区域合作范围大,组织性强;区域合作侧重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大项目的建设。如华北经济技术协作区、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西南六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西北五省区经济技术协作联席会、中南五省二市经济技术协作联席会。
2)对口支援的省(区)经济合作
对口支援是指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持和帮助老、少、边、穷地区,以增强民族团结,达到共同富裕和繁荣的一种双边经济活动。对口支援不同于一般的区域经济合作,其特点为:①具有计划性和行政性;②既有支援性,又有互补性;③具有稳定性和全面性。对口支援在干部交流和联合开展边境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也可取得显著成效。
3)省(区)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冲破了省(区)界限的束缚,通过省(区)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了地域融通,加强了企业的全方面联系,实现了跨区域的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升级换代,使边界地区交通、通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区域的互补潜力得到充分利用。中国的省(区)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区有淮海(苏鲁豫皖)、中原(晋冀鲁豫)、南京(苏皖豫)、武汉(湘鄂赣)经济协作区等。
4)省(区)内的经济合作
中国省(区)内由各县、市组成的经济协作区发展很快。1983年全国只有1个,即闽南经济区。而1987年就增加到44个。其发展的特征是:①地区发展不平衡,实施沿江沿线的开放战略;②匀质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结构使经济协作区易形成整体的外向型经济优势。如辽宁中部城市联合体、苏锡常通(江苏省)、芜安马(安徽省)、江汉平原(湖北省)、长株潭(湖南省)、珠江三角洲(广东省)、川西北(四川省)经济协作区等。
2.按性质和作用划分
按性质和作用划分主要有以下形式。
1)城市经济联合体
这是城市间高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它一般又可分为:综合经济协作区,例如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等;城市经济协作区,如辽宁中部城市经济技术协作联合体、南京区域经济协调会等;城市经济协作网络,如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等。
2)资源开发协作区
资源开发协作区一般拥有丰富的、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资源。区域合作的重点是共同开发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晋陕豫蒙宁能源基地、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晋陕豫三角经济协作区等。
3)经济不发达协作区
中国有不少“老、少、边、穷”地区,其经济发展落后。这里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观念陈旧,交通闭塞,对外联系不便。因此,其经济发展必须借助区域协作。如鄂豫皖大别山老区经济发展联席会、闽赣边区经济协作区、鄂豫川陕毗邻经济协作区、湘鄂黔桂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协调会、滇桂黔边区四地州经济协作区、甘青藏滇川少数民族毗邻协作区等。它们的发展使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
4)经济开放地区
国家给予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以特殊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使区域内部联合起来,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如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北部湾地区等。
5)部门经济协作区
部门经济协作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某一行业或部门进行协作与联合以及技术协作、信息交流等。如物资部门的物资协作、金融部门的资金融通、工商业部门的企业联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