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完全排斥产业结构升级。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部门、各产业之间按照一定经济技术联系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区域产业结构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综合,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各产业规模的绝对扩张,而且还必须依赖于产业结构质的改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完全排斥产业结构升级。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竞争均衡,也就是说,经济制度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维持均衡价格,无论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角度看,资源都存在着长期的有效配置,即帕累托最优。这意味着所有部门的要素收益率都将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既然如此,那么在任何既定的时点上,部门之间劳动和资本的转移都不可能增加总产出。因而,产业协调和产业转换是不必要的。

以W.罗斯托(W.Rostow)为代表的经济增长阶段论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一个结构转换过程,一定的经济增长阶段与一定的产业结构相对应,经济增长是由主导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罗斯托指出,一个或几个新的制造业部门的迅速增长是经济转变的强有力的、核心的引擎,因为这些具有新的生产函数的主导部门会发出各种扩散效应,从而使经济增长产生飞跃。在此过程中,当旧的主导部门减退时,新的主导部门便会诞生。因此,“增长的完整序列就不再仅仅是总量的运动了,它成了在一连串的部门中高潮的继起并依次关联于主导部门的序列,而这也标志着现代经济史的历程”。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所谓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部门、各产业之间按照一定经济技术联系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础;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新的增长的必要条件,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促进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它反映资料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如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各部门内部之间的数量是否合乎比例,这些比例关系主要体现产业结构的量的特点。二是各产业、各部门之间以投入产出为基本内容的关联关系,以此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组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它反映资源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利用效率和质的特点。区域产业结构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综合,区域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各产业规模的绝对扩张,而且还必须依赖于产业结构质的改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对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动因做出最早研究的当推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配第的这一发现一直没被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其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研究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并通过对40多个国家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是著名的克拉克定律。

由于克拉克定律是建立在配第定律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对配第观点的印证。因此,经济学说史上将配第的观点和克拉克的观点综合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配第—克拉克定律”不仅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相对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就越小。

二、库兹涅茨法则

在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被誉为“GNP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欧美主要国家长期统计数据,不仅从劳动力分布,而且从国民收入方面对经济结构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了分析,从而大大推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他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A、I、S三大部门,其中A代表农业部门(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等),I代表工业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供水、运输和通信等),S代表服务部门(包括商业、金融、不动产、政府、教育、科技和文化等)。以此为基础,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结合起来,分析了各产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加深了对国民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从而得出结论:随着现代经济增长,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和按人口平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各产业不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劳动力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其变动的一般趋势是农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都趋于上升,但在这两个部门中,产值份额和劳动力份额的变化趋势略有区别,工业部门在产值份额持续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业部门在产值份额处于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的同时,劳动力份额上升幅度较大。不仅如此,这三大部门各自内部也会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动,其变动趋势是:制造业上升幅度最大,大约占工业部门份额上升的2/3;在制造业内部,与现代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部门增长得最快,其在整个制造业总产值和劳动力中占的相对份额都是上升的,相反,一些传统生产部门的产值和劳动力的比重则是下降的;在服务部门内部,教育、科研和政府部门的相对份额趋于上升。

三、钱纳里标准结构

库兹涅茨的研究是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而对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是否适用呢?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更加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

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出一个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他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如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美元时,农业的产值份额为22.8%,工业的产值份额为27.6%,服务业的产值份额为41.1%,基础设施的产值份额为8.5%;农业的就业份额为43.8%,工业的就业份额为23.5%,服务业的就业份额为32.7%。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如当人均国民收入由400美元飞跃到1000美元时,农业的就业份额降至25.2%,工业的就业份额升为32.5%,服务业的就业份额升至42.3%。这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是否“正常”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霍夫曼系数

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演变的研究。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以至于人们往往将经济增长过程同“工业化”过程等同起来,著名德国经济学家W.霍夫曼(W.Hoffman)以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相对份额的变化为基础,对20多个国家工业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把工业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系数为5( ±1);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趋于下降,霍夫曼系数为2.5( ±0.5);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增长,并已达到与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系数为1( ±0.5);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得以实现,霍夫曼系数为1以下。因此,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即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此外,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从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出发,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认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