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国户外露营真实生活视频

美国户外露营真实生活视频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7.1 国外研究现状露营在美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汽车露营在美国发展已有百年的历程。国外一些学者对美国早期的露营以及汽车露营的历史发展过程做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建立在对历史文献以及美国早期的新闻杂志的分析基础上完成的。

1.7.1 国外研究现状

露营在美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汽车露营在美国发展已有百年的历程。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由于露营在美国只是一种户外运动,因此对露营的研究主要从属于户外运动研究的范畴,而国外学者更偏重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旅游者的行为、制约因素、动机、态度等进行分析研究,而露营则为旅游学研究中的一个子问题,专门针对汽车露营发展的研究文献并未如笔者预期得那么翔实。尽管如此,国外学者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下面笔者将根据现有掌握的文献资料对美国汽车露营研究现状做简要概述。

国外一些学者对美国早期的露营以及汽车露营的历史发展过程做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建立在对历史文献以及美国早期的新闻杂志的分析基础上完成的。辛迪·艾伦(Cindy S.Aron)的《玩乐中工作:美国的度假史》(Working at Play:A History of Va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对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美国的度假历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她认为,早期美国人的度假以及露营是富人阶层的生活方式,并分析了富人度假的原因以及目的,同时她认为富人的度假与欧洲的文化有着一定的关联。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富人的度假生活在20世纪逐渐向中产阶级大众度假过渡。该书第六章在分析史学资料以及新闻报纸杂志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了美国露营度假在19世纪的发展历史。但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后,尤其是现在美国的露营发展没有进行梳理研究。

对美国汽车露营前50年的历史发展较为系统的研究当属沃伦·詹姆斯·贝拉斯科(Warren James Belasco)的《行驶在路上的美国人:从汽车露营到汽车旅馆1910—1945》(Americans on the Road:From Autocamp to Motel,1910-1945)。沃伦按时间顺序将美国汽车露营发展从1910年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进行梳理,并将这三十多年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市政的汽车露营地、收费露营地以及早期的汽车旅馆,同时分别把汽车与火车、汽车露营地与旅馆进行对比,旨在说明汽车露营相对其他度假方式而言更为自由与便宜。但是他也仅仅将汽车露营的发展梳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而没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进行研究,也没有进一步研究促使美国汽车露营发展的深层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因素。

苏珊·塞森斯·鲁(Susan Sessions Rugh)的《我们到了吗?美国家庭度假的黄金时代》(Are We There Yet?The Golden Age of American Family Vacations)研究了美国家庭度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历史。该书第五章就回归自然以及露营度假进行专篇研究,认为“露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退伍士兵家庭为了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还可以度假的最佳解决方案”[5],“露营为家庭提供团聚的机会”[6],“露营热情的高涨与美国人渴望离开现代文明背后所带来的压力以及再次体验美国开拓一代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7]。作者提及房车露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情况,并以黄石公园为例分析了露营发展给公园的承载力以及环境带来的压力。作者的研究也是仅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30年的历史,没有论及70年代以后的发展。大卫·勒罗伊·哈蒙(David Leroy Harmon)的博士论文《美国露营文化:美国休旅车与休闲露营发展史1890—1960》(American Camp Culture:A History of Recreational Vehicle Development and Leisure Camp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1890-1960)研究了美国房车露营的文化以及1890年至1960年这70年的历史发展。作者更关注美国汽车露营者的社会需求以及文化欲求,通过研究1890年到1960年这段时期露营设备的变化,尤其是露营交通工具的变化揭示了美国的社会需求以及美国人的文化欲求是怎样指导美国汽车露营产业中的技术变化的。

肯·科德尔(H.Ken Cordell)的《21世纪美国的户外休闲》(Outdoor Recreation for 21st Century America)简单地回顾了户外休闲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历史并预测了美国户外休闲运动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另外,作者还简要地分析了美国政府对户外运动的重视。但是由于露营是户外休闲运动的一种,所以作者用了较小的篇幅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到90年代露营人数参与情况的变化。

除了露营的专著以外,约翰·亚克尔(John A.Jakle)在其旅游专著《旅客:在20世纪的北美旅行》(The Tourist:Travel in Twentieth-Century North America)中用三章的篇幅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汽车旅行的历史,作者专门论及了汽车露营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他认为“汽车露营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并且露营是一种比较便宜的度假”,“露营不仅仅是打破繁忙的工作常规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一种向简单生活的回归”[8]。“露营使游客们真正走进真实的美国以及真实的加拿大。”“露营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与其他游客交往。”[9]

以上研究专著都涉及美国露营的早期发展以及汽车露营的发展历程,但是这些学者都只研究了某一阶段的发展历程,没有把汽车露营的百年历史完整梳理出来;对汽车露营流行背后的主要原因也只是简单提及,没有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研究。

露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走进自然,回归自然,因此有些学者就自然对人们旅游行为选择的影响以及西部与美国人寻找民族身份这些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彼得·施密特(Peter J.Schimitt)的《重返自然:都市美国的田园神话》(Back to Nature:The Arcadian Myth in Urban America)研究了“回归自然运动”对美国人生活的影响,作者引用了自然主义者,如爱默生、梭罗、罗斯福等人的观点来分析回归自然对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出“狩猎、垂钓以及露营是现代世界较为闲暇的消遣活动”[10]。“随着汽车产量由1900年的4 000台发展到1923年的400万台,人们更倾向于将汽车作为工具到各景点旅行,汽车让人们能够走遍整个国家,而不仅仅是郊区,人们不再受火车时刻表的限制。”[11]厄尔·波默罗伊(Earl Pomeroy)的《寻找黄金西部:美国西部的游客》(In Search of the Golden West:The Tourist in Western America)(1957)研究了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美国的西部旅游以及西部自然与人文对于美国游客的意义。他指出:“美国人对户外以及西部的兴趣是伴随着美国的交通以及国家经济的改变而改变的”,“汽车革命性地改变了美国大众的度假方式,并且激发了美国人对户外的热情”[12]。同时,作者用汽车露营的统计数据来证明美国人对户外休闲旅游的热爱。汉斯·胡思(Hans Huth)所著的《自然与美国人:三个世纪的态度转变》(Nature and the American:Three Centuries of Changing Attitudes)(1990)梳理了汽车旅游以及汽车露营的起源。与施密特一样,汉斯研究了汽车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作者还分析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其他相关服务设施的改善,例如道路、服务站以及景点本身,露营的理念也随之改变。他认为由于汽车越来越普及,更多的美国人尝试汽车露营,而汽车在人们回归自然中扮演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杰森(Jenson,1995)认为美国人对户外休闲的需求主要与几个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美国20世纪初飞速的城市化进程、闲暇时间的增多、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技术的发展以及流动性。保罗·萨特(Paul Sutter)在他的《驶进荒野》(Driven Wild)一书中论述了汽车以及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美国荒野运动的影响。他用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明汽车在20世纪是怎样被用作一种娱乐工具的。他认为汽车露营以及自驾游在20世纪20年代变得非常流行。大众的汽车工业为更多的美国人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人对自然的看法以及与自然的关系。特蕾西·法雷尔(Tracy Farrell)等人(2001)对51组露营者进行调查,研究露营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以及露营对植被、土壤以及树木的影响。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露营者已经注意到露营对植被、土壤以及树木的影响,露营者的感知与管理人员对环境的评估之间的差异将对营地的管理政策的执行带来一定的挑战。另外,利奥·马克思(Leo Marx,1964)以及哈蒙(Harmon,2001)也对汽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过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强调汽车露营的实践意义,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研究美国露营地的开发与管理,为营地的规划者以及管理者在营地的设计与管理方面提供理论与实际的指导。林恩·罗德尼(Lynn S.Rodney)和菲利斯·福特(Phyllis M.Ford)所著的《露营管理》(Camp Administration)对露营的概念、营地的类型、营地的选址以及营地的基本管理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尽管作者更倾向于为青少年提供集体露营活动的营地的开发与管理,对家庭露营度假营地的开发与管理鲜有研究,但是其开发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对家庭露营地同样具有参考价值。约翰·赫尔特曼(John Hultsman)等人所著的《为公众规划公园》(Planning Parks for People)列出了大量公园娱乐设施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来说明以保护环境和给使用者提供方便为基础的规划的重要性。作者专门用两个章节对不同类型的露营地的开发以及营地内的各种设施的设计做了专门的研究,列举并分析优秀的设计案例以及糟糕的规划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还专门用一章的篇幅研究露营地娱乐节目的开展。这本专著对露营地的开发和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是全书强调的是规划和设计中的细节问题,没有对某一个具体的露营地的完整的开发与管理过程进行实例研究。罗林·库伯(Rollin B.Cooper)所著的《营地的管理:如何修建与管理你的营地》(Campground Management:How to Establish and Operate Your Campground)对露营地的开发从营地的选址、可行性分析、营地的设计、营地的建设、营地的各项管理到营地的营销策略做了系统的研究。该书受美国露营地拥有者协会资助,是一本比较全面地研究露营地规划以及管理的书籍。但是该书主要为露营地经营者提供指导性的以及建设性的意见,缺少实际的案例作为支撑。乔治·阿里蒙德(George Arimond)和史莱文·莱德林(Steven Lethlean)(1996)研究了私人露营地的盈利模式。他们认为夜宿的营位出租费是整个营地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而某些娱乐服务项目的收费在营地收入中所占比例最小,营地内商店的经营收入仅是营地利润的补充。伊尔卡·龙凯宁(Ilkka A.Ronkainen)和阿奇·伍德赛德(Arch G.Woodside)(1984)对南卡州的一个露营地的316名露营者进行调查,用露营地这个实证研究来说明旅游研究的数据可以作为旅游战略规划的参考依据。

由于经济的或者人们亲近自然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自然旅游的需求量大增,这就要求旅游服务业以及基础设施要满足游客的需要,因此有些学者从露营者的角度出发,将露营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马丁·奥尼尔(Martin A.ONeill)等人(Martin A.ONeill,Kristen A Riscinto-Kozub,et al,2007)用定量分析法对美国亚拉巴马州境内的23个州立公园的露营者对公园内的露营设施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且分析了这些露营设施在驱使露营者未来的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例如,吸引露营者再次到访以及向其他人推荐营地等。威廉·哈米尔(William E.Hammill)和克林顿·斯罗米尔(Clinton S.Sirohmeier)(1983)对四个公立公园露营地内的露营者进行调查,研究这些露营者到附近的私人商业露营地露营可能性的大小。调查显示,39%的露营者会选择到附近的私人营地露营,1/3到1/2的露营者愿意支付4.5美元到5.5美元的露营费用,57%的露营者愿意选择5英里外的私人露营地。这一研究为美国后来开发公立营地提供了建议。拉佩兹(W.F.Lapage)和科尔米耶(P.L.Cormier)(1977)通过调查问卷分析研究了露营者对露营地的形象感知与露营者选择营地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露营地自身的环境吸引力、露营地的设施以及收费都是影响露营者行为决定的因素。研究显示,美国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露营地的形象感知较好,他们是积极的露营参与者。同时作者还分析了阻碍人们露营的因素,为露营地的营销提供借鉴。罗杰·克拉克(Roger N.Clark)等人(Roger N.Clark,John C. Hendee,and Frederick L.Campbell,2009)对露营者以及露营管理人员的价值观、行为方面的差异做了对比研究。他们认为尽管露营者与营地管理人员有相似的目标,但是由于各自的角度不同,所以考虑的问题也存在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某些露营活动的开展以及营地相关规定的执行出现误解或矛盾。

有些学者为露营者提出了露营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形成了汽车露营指南。例如,约翰·乔布森(John Jobson)的《实用露营全书》(The Complete Book of Practical Camping)、约翰·龙(John D.Long)和克提兹·龙(J.C.Long)的《汽车露营》(Motor Camping)为汽车露营爱好者提供了汽车露营的指导,从营地的选择、露营设备的购买、露营物品的准备到露营地内帐篷的搭建、如何生火做饭、营地内的安全事项以及应急处理等给出了详细的建议,是露营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指南。

除了学者们的研究以外,许多学术机构以及政府机构对美国的露营以及汽车露营产业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做出相关的报告。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宜必思世界(IBISWorld)在2011年6月对全美的露营地以及房车公园做了调查,报告指出了美国房车产业以及露营的发展情况,并且分析了房车露营在美国正逐步回暖(IBISWorld,2011)。2005年,美国房车工业协会委托密歇根大学对房车的生产、销售以及房车工业发展情况做了调查。美国户外工业基金会(OIF)在2006年所做的《活跃的户外娱乐经济》的报告中分析了露营产业为美国经济、税收以及就业所做出的贡献。此后,美国户外工业基金会自2007年起委托美国思纬市场咨询公司每年对美国的露营产业的情况做调查研究,调查项目包括露营的参与人数、人口比例、露营者的收入、露营活动、露营天数、露营地的选择、露营原因等,然后形成年度调查报告。2011年美国户外产业基金会还对美国户外运动的参与情况做了全面调查,报告指出露营成为全美第三大受欢迎的户外运动。这些调查报告可以让营地的经营者、露营的研究者以及露营爱好者直观地、形象地了解美国露营的发展情况。

1.7.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对美国汽车露营的发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某些文章提到了美国目前的房车数量以及露营地的规模。由于露营度假以及汽车露营在我国刚刚起步,最近这几年中国的学者们才更多地关注国内露营发展以及露营地的规划和建设。但是相对国外研究成果而言,我国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而且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国内学者对我国露营发展的整体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做了一些研究。如翟水保的《汽车露营发展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0),卢遥的《我国自驾车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胡卫华的《中国野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资源与产业》,2010),王续东的《中国房车露营产业现状及发展》(《汽车与社会》,2011),田群的《中国露营地的现状与发展》(《汽车与社会》,2011),郑欢的《浅析我国露营旅游发展现状》(《吉林画报·新视界》,2010),以上论文都对我国发展汽车露营的需求、现状、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研究。

露营营地规划和建设方面的研究情况如下:罗艳宁的《汽车营地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南京大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例》,探讨了现阶段中国特色的汽车营地规划设计方法。吴小青等人的《汽车营地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归纳汽车露营地场地规划主要有均匀发展型、辐射型、主轴线型三种布局模式,根据单个营位停车数量的多少和营位的布置组合方式,提出单车位型、多车位型、过渡型和混合型四种露营区营位的设计方式。另外,还有但新球的《森林公园野营区的规划探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5),弓弼和吴小青的《露营地生态景观设计与营建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

涉及房车产业以及房车露营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包括王智明和李景海的《国内外旅居车:发展·现状·前景》(《商用汽车》,2005),危爱连的《中国大陆房车露营地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1),王续东的《中国房车露营产业现状及发展》(《汽车与社会》,2011),付坤纬的《浅论山东省房车旅游市场的开发》(《中国商贸》,2011),崔丽影等人的《中国房车发展的潜力与制约》(《汽车与配件》,2011),梁磊的《国内房车旅游营销策略研究》(《黄山学院学报》,2011)。

涉及汽车露营发展以及露营地开发和规划的硕士论文有四篇。王永辉的硕士论文《对我国汽车露营地运营相关问题的思考》,就我国目前露营地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营对策做了分析。黄艳华的硕士论文《云南公路沿线地质旅游资源开发与露营地建设研究》用了两个章节研究了露营地的开发模式。李西香的硕士论文《山东省汽车营地建设研究》对我国汽车营地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对山东省汽车营地的建设进行探索性研究。李景的《房车营地规划设计研究》对房车露营地的规划设计做了初步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对汽车露营以及营地的研究还多是从整体出发,叙述我国发展的现状,指出出现的问题,最后给出研究对策。对营地开发的研究也停留在理论指导的层面,缺乏研究深度以及实证案例的支撑。另外,国内学者对露营者的露营体验、露营者的动机、满意度以及行为研究鲜有涉及,国内学者更倾向于用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露营问题,而定量的研究方法使用不足。郭丽娜等人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我国露营旅游潜在人数的多种因素。因此在今后的露营研究中应该在方法上做到平衡。

【注释】

[1]参见Outdoor Foundation,Special Report on Camping,2011,2012,2013。

[2]《发展露营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露营中国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964be10100w8mt.html。

[3]魏小安,《休闲度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饭店现代化》,2004(11),第13-17页。

[4]“7918”高速公路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Edr2GJFXqkvtQ72IcP4djRdDwtOl-p3zCKJQ6h_EkED7a1NuDHJvl6xgzZ_WSy-gn9nj8hUCYzOWpg8CXUbA。

[5]Rugh,Susan Sessions,Are We There Yet?The Golden Age of American Family Vacations,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2008,p.118.本书英文引文的中译文除特别说明均由笔者自译。

[6]Rugh,Susan Sessions,Are We There Yet?The Golden Age of American Family Vacations,p.119.

[7]Rugh,Susan Sessions,Are We There Yet?The Golden Age of American Family Vacations,p.121.

[8]Jakle,John A.,The Tourist:Travel in Twentieth-Century North America,Lin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7,p.153.

[9]Jakle,John A.,The Tourist:Travel in Twentieth-Century North America,p.156.

[10]Jakle,John A.,The Tourist:Travel in Twentieth-Century North America,p.153.

[11]Schmitt,Peter J.,Back to Nature:The Arcadian Myth in Urban America,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p.16.

[12]Pomeroy,Earl,In Search of the Golden West:The Tourist in Western America,New York:Alfred A.Knopf,1957,pp.145-1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