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多功能性

农业多功能性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作为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进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引导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然而“农业先天性困境”的客观规律使农业的投入产出率明显低于工商业,使其扩大再生产特别是价值形态的扩大再生产处于先天性困境之中,农业可持续始终难以摆脱脆弱境地。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变迁,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出现明显变化,农业的功能不断发生调整。农业作为产业的经济属性不断弱化而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显现,这一趋势特别是农业非经济功能的拓展将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一)农业多功能的含义

农业多功能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农业经营形态,是农业在其原有基础上发挥生命保障功能、生态功能、农业文化保护与传统功能的表现。

农业多功能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利用与农业相关的所有资源进行生产的,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同时展现农业在经济、生态、社会、人文方面的功能,相应地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

(二)农业多功能性的特点

农业多功能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具有多种经营领域,包括食物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经营领域或经营模式。

2.与传统农业经营目标不同,它以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户增收、农民富裕为根本目标。

3.其经营要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四效合一”。

4.利用与农业相关的所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

5.是积极回应社会经济要素的转型升级的需要。

(三)多功能农业的产业特性及可持续性

传统上人们对农业的功能主要定位于要求农业提供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功能上。而日、韩、欧盟等国提出与倡导的农业多功能性理念不仅要求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也强调其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FAO的专家们把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质量作为全球环境保护、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们强烈呼吁要把过去那种单纯地把农业生态系统看作是生产农产品的单一功能,转变为生产食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实体论文开题报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基于农业多功能特性考虑的农业政策、规划和综合计划”,可见农业“多功能性”的思想正是源于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内涵。“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进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引导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产业。在近现代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相对份额不断呈下降的趋势,从而走向被边缘化的颓势。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农业的整体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实际上在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表现出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与今天高度复杂、多元的人类社会相对应,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出现明显变化。目前,农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生产功能已不再是农业的唯一功能可持续发展,在非产品生产方面的功能不断拓展并逐步扩大范围。因此,多功能农业是能克服工业社会的生产负外部效应,发挥农业的人文、生态、经济、社会功能的,更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并不断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质量、有利于人类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农业生产模式。

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多功能农业是现代科学和经营管理技术通过产业融合所催生的新事物,它具有效益外溢、产能强大的产业特性。农业在非经济功能方面的拓展使其成为社会事业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作为公益产业,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使多功能农业活动的受益方首先是社会,而在市场体系中农业产出所具有的价值综合性、多元性很难得以完整体现。因此,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也正说明了农业价值扩大再生产的补偿或者农业的经济可持续不再仅仅局限于农业部门,需要从整个社会需要的宏观层面来考察。另外,多功能农业的功能拓展是一个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大的过程,它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不断开发新型涉农产业,并通过导入工业社会的基本法则进行标准化生产,在经营方式、经营手段和经营空间上进行全方位拓展和深化,使多功能农业高规格发展并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为多功能农业的可持续生产注入活力。世界各地在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农业向内实行有机化和创意化生产、向外横向延扩经营领域的新途径,诸如内涵拓展而形成的有机农业和创意农业,外延扩大而形成的生态农业、能源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地域性延扩而形成的都市农业等形态。这些新型多功能农业的具体模式在实践上无论从经济、社会还是生态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可持续性。

由此可见,农业功能多元化与可持续农业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农业多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可持续农业的技术体系和政策体系支撑,而可持续农业的实施最终以实现农业的生产、经济、环境、社会等功能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利用农业多功能理论和分析方法,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功能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问题,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多功能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

(四)通过农业多功能拓展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因此,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构建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出发点。

1.首先应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社会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在以价格机制为中心的市场制度中农业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弱质产业的不利地位可持续发展,而非经济功能的日益强调将会使农业再度成为基础性产业。因此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深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深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有利于引导农业投入政策的走向,使农业可持续战略具体化和系统化,使农业在保持区域的经济、社会、人文和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维系农业在国土整治、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注重农业非经济功能的拓展,并提供相应非市场化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多功能农业具有联合生产、复合效益的特性,特别是非经济功能具有明显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征,因此其功能拓展必须借助国家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金的扶持,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支农才能保证产业的经济可持续。在财政资金支持上,可根据多功能农业生产的外溢类产品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垃圾处理价值、农村非物质文化保护等价值,对多功能农业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性投资。在政策优惠上,对能产生生态、经济、社会、人文等综合效益的多功能农业经营者给予合理的税收优惠,以达到鼓励多功能农业优先发展并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进而增强多功能农业经营者的资金积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以实现农业经济和生产可持续。在引导社会资金支农上,通过各种政策措施的实施,逐步形成高效稳健的多功能农业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功能齐全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可持续提供资金保障。为此,可适度调整农发行的服务职能,拓宽其业务范围,把推动多功能农业发展作为其的经营宗旨之一,通过开办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贷款业务、支持多功能农业产业化、逐步拓展对多功能农业的服务范围、增加支持多功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重新定位中国农业银行的服务职能。它的服务重点应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引导它重点为多功能农业经营者服务,为他们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多功能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支持,并逐步提高多功能农业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3.与农业多功能发展要求相适应,推进农村的多功能化建设。农村社会环境不仅是生产空间,还是一个生活、文化和生态的多功能空间,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巨大接口。农业在多功能拓展的同时也会推动农村社会环境向多功能方向演进,这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致。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可持续发展,把建设资金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的功能拓展奠定物质基,使农村成为人力、信息、技术和知识的汇聚点和增长极。同时,要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和卫生水平,并通过农村公共文化系统的建设充分开发农村的人文价值,吸引城市资金、人才回流农村,使农村能够依托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另外,国家应当制定必要的措施,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加深国民对农业的理解和农村的热爱,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确保多功能农业发展和农村多功能化建设后继有人。为此应增加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多途径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价值,增加农村的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农业人口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农业科技生产力,进而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奠定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进而实现农村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