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息资本和利息

生息资本和利息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息资本就是能够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利息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生息资本表现为高利贷资本。生息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拥有生息资本的资本家也参与了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生息资本就是能够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利息的资本。资本所有者通过让渡资本使用权获取利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生息资本表现为高利贷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息资本表现为借贷资本。宽泛地讲,生息资本也可以包括银行资本、股份资本等形式。生息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拥有生息资本的资本家也参与了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一、借贷资本、利息和利息率

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一种通过货币的借贷关系来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资本形式。

借贷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是为适应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一些资本家手中出现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这种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由以下三种情况形成:①未到更新期的固定资本折旧费;②卖出商品后不立即购买而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③用于积累但尚未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不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握有闲置资本的资本家必然要想方设法为它寻找出路,以使资本增殖。另一方面有些资本家缺少货币资本,急需补充货币资本,用于更新固定资本、用于购买原材料或支付工资、用于扩大再生产等。这样,闲置的货币资本便转化为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资本,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生息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一定量的货币如果当作资本来使用时,就能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剩余价值。这样,作为资本的货币就比作为货币的货币多了一种使用价值,它不仅可以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而且还可以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利息。第二,它是财产资本。借贷资本作为生息资本与职能资本相对立,出现了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对于资本的所有者来说,它是财产资本;对于资本的使用者来说,它是职能资本。第三,借贷资本具有独特的运动形式G—G′。这一独特运动形式,致使资本关系取得了最富有拜物教的性质,似乎货币可以自行增殖,从而掩盖了借贷资本的本质。

借贷资本的形成,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速货币资本的周转,充分利用货币资本,及时地满足职能资本家的需要,扩大资本规模,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借贷资本家绝不会无代价地把货币资本的使用权出让给职能资本家。他要求从资本的使用权的转让中获得一定的利息。要了解利息的来源,必须考察借贷资本的实际运动过程。

借贷资本的实际运动形式是:G—G—W—G′—G′。

公式的最初阶段G—G表示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中间阶段G—W—G′表示职能资本家用借入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过程,最后阶段G′—G′表示职能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由借贷资本的实际运动形式可以看到,货币资本G的两次支出和两次回流,是在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转手,不发生任何价值增殖。只有在生产经营阶段,由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或实现了剩余价值,职能资本家才能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借贷利息支付给借贷资本家。

由于职能资本家在经营过程中,只能得到平均利润,所以利息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如果利息等于或大于平均利润,职能资本家就会因无利可图而不愿借贷;但是,利息也不能等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就宁愿把闲置货币锁在保险柜里而绝不会贷放出去。所以,利息量是在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之间根据借贷资本供求状况而波动的。这样,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带来的平均利润,就分解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两部分。由借贷利息的来源可以清楚地看到借贷利息的本质:借贷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借贷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而取得的收入,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率是以百分数表示的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100%

利息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同的方向变化。其次,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也就是由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决定。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则利息率下降;反之,则上涨。但无论上涨或下降,利息率始终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这就反映了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在榨取剩余价值这一根本问题上利益是一致的,而在平均利润的分割上,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最后,利息率的高低和产业发展的水平成反比。低利率多数与经济繁荣时期相适应,高利率则与危机相适应。

二、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货币流通中的技术性活动和货币借贷活动,就需要有专门人员和机构从事借贷中介与支付中介活动,这种中介体就是银行。商品经济越发展,银行的作用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的作用主要是:①充当信用中介。即银行通过存款形式把社会闲置的货币集中起来,再以贷款的形式把货币贷给需要货币的生产经营者,作为货币资本的贷者与借者之间的中介体。在这里,银行起着把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积蓄转化为职能资本的作用。②充当支付中介。即银行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根据生产经营者的委托办理货币的收付与转账结算、贵金属的保管、货币兑换等。③发行代替铸币的信用流通工具。银行在票据流通的基础上,发行代替现实货币的信用工具,如银行券、支票、信用卡等。总之,银行既是商品经济运动中的支付中介和信用中介,又是社会经济关系的聚结点,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货币资本的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体系构成大致包括金融中介机构和中央银行两类。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最主要的是商业银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还有储蓄和贷款协会、信用协会、保险公司、私人养老基金等。

银行支配着暂时闲置的巨额货币资本,并把它转化为借贷资本。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家所支配的货币资本,它由两个部分构成: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自有资本是银行资本家自己垫支的资本,只占银行资本的很小部分,银行资本的大部分来自于银行吸收进来的各种存款,即借入资本。银行存款的来源,首先是职能资本家为便利收支和取得银行贷款而把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存入银行;其次是食利者阶层为获得利息存款于银行;最后是城乡居民为生活、生产留有后备而进行的小额存款。这说明银行资本与职能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的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银行充当借贷中介人,所以,银行业务就分为负债业务(吸收资金的业务,包括招集股金和吸收存款)和资产业务(贷出资金业务)。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业务,目的仍是为了获得利润。银行利润从形式上看,是由于贷款利息大于存款利息,存款与贷款利息的差额扣除银行业务费用后的余额就是银行利润,即“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经营费用”。实际上,银行利润来源于职能资本家付给的贷款利息。所以,它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银行利润与银行资本家创办银行预付资本的比率,就是银行资本的利润率。由于银行是独立经营的资本主义企业,所以,银行资本家要求按垫支资本的数量获得平均利润。银行资本家参与了平均利润的分配。

银行资本获取平均利润的特点是,银行资本家用获取的利润额同自有资本相比较,使银行利润率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因为,银行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获取的利息,高于支付给把借贷资本存入银行的借贷资本家的利息。银行收入的贷出资本利息与支付的借入资本利息之间的差额,构成银行利润。在银行资本家看来,这些利润是他为经营银行而预付的自有资本带来的,它应该同投资于其他部门的资本一样,获得平均利润。否则,银行资本家就不经营银行业务,而把资本转移到工商部门中去。部门之间的竞争必然使银行自有资本的利润率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是银行资本家依靠银行雇员的中介性服务而实现的。

三、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

股份资本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集中众多单个资本进行股份联合经营的集团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集中许多单个资本联合经营的企业,就是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的基本特点是:①股份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在古典资本主义企业中,个别资本家拥有对资本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权。在股份公司中,个别资本家对资本的所有权转化成对公司的股权,私人资本由股份公司统一占有、支配和使用。②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制约着经营权。在股份公司中,资本的所有者称为公司的股东,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它决定着公司的一切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任免,但不直接干预公司经营决策和具体的经营过程。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由董事会代行其职权。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是股份公司的权力机构和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聘任总经理经营企业,并对董事会负责。总经理组建各种必要的职能机构,聘用各类管理人员,形成以总经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实现董事会制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目标。总经理及其领导层人员拥有经营权,如果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则根据公司法规、公司章程、公司内部细则,追究其责任,从而使雇佣的管理人员在行使资本经营权的过程中,能够确保资本所有者权益的实现。③经营风险分散化。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收益分散化,经营风险也随之由众多的股东共同分担;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对公司债务的清偿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股份公司又是大资本支配中小资本的组织形式。由于股东大会的表决权原则上是一股一权,这就使得占有股票量大的大股份资本所有者支配着公司的经营。取得对一个股份公司控制权所必需的股票数量限制,叫做股票控制额。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股票分散,持有少量股票的股东较多,通常只要掌握公司股票总数的30%~40%,有的甚至只要掌握股票总数的5%~10%,就可以取得对股份公司的控制权。因而,取得控制权的大股份资本所有者,不仅可以控制整个公司,还控制了别人资本的经营权,利用别人的资本为自己谋利益。

股份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克服了单个资本数量有限性与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建立规模巨大的企业的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1]

股东凭借资本所有权定期从股份公司分取的利润,就是股息。股东的资本所有权证书就是股票,它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借以证明其股份数额并用以取得股息的凭证,属于有价证券中的资本证券。股票有三个特点:①不返还性。即当它被股东认购以后,不能向企业退股索回本金。②风险性。股票持有人既有按规定获得股息的权利,又有承担公司债务风险的责任。③流通性。股票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股票一般分为优先股和普通股两种。优先股的股息是预先规定并固定不变的,在企业赢利中要首先支付,持股人对公司事务没有表决权,它多为一般股民购买;普通股的股息随公司盈利多少而增减,持股人拥有对公司事务的表决权,它一般为大股东所操纵。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股息是股份公司中雇佣工人创造或实现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资本家按照各自占有的股份资本额来分配公司的剩余价值。股息一般低于平均利润。

由于股票能够给它的所有者带来股息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股票也成为买卖的对象。买卖股票是转让领取股息的凭证的活动,是资本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权的有偿转让。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就是股票价格。股票价格形成的基本因素有两个: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的大小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或:股票价格=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利息率。如股票面额为100元,预期股息率为6%,可领取股息6元,而当时银行利息率为5%,则股票价格就是6元÷5%=120元。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影响股票价格的还有其他一些具体因素,包括企业经营状况、股票供求关系、经济波动周期的不同阶段、物价变动情况、国家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经济因素,以及国际形势变化、战争、政府更迭、重大政治事件等政治因素。此外,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还有人为投机因素,包括各种玩弄股票阴谋的欺诈、造谣活动,它使股票价格变化无常,股市混乱,利于投机者牟取暴利。投机者还会利用影响股票价格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动,达到吞并别人股份资本和暴富的目的。

四、虚拟资本

生息资本进一步展开为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是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流量的资本,如股份公司的股票,企业和国家发行的债券等。

虚拟资本的实质是收入流量的资本化。生息资本带来利息,其公式是:生息资本×利息率=利息。反过来,当人们把一个规则的会自行反复的收入流量,当作一个资本按市场利息率贷出所提供的收入来计算时,他们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由这种方式推算出来的资本便是虚拟资本。其计算公式是:定期收入÷利息率=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实体形态并不存在,只是代表一种获取收益的权利,是一种虚拟的幻想的资本。

股票和债券是虚拟资本的主要形式。虚拟资本本质上不同于实际资本。它没有价值,又不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执行职能,只不过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其中,债券是已消灭的资本的纸质复本,股票是现实资本的纸质复本。由于资本掺水,股票面额大于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股票价格又通常大于股票面额,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额,即虚拟资本的数量,总是大于实际资本。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也不反映实际资本数量的变化。

虚拟资本市场价格同资本收益大小成正比,同利率的高低成反比。随着虚拟资本的出现和迅速增长,证券交易所应运而生。证券交易所是专门买卖证券的市场。在证券交易所里,交易参与者按照交易所随时登记的行市买卖各种有价证券。正常的证券交易起着自发地分配货币资本的作用。证券市场具有剧烈的波动性。企业经营的盛衰,国家财政收支的盈余或赤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动,都会引起证券预期收入的变动、利息和证券供求状况的变化,从而最终导致证券行市发生大的变动,甚至大幅度升降。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使证券交易所成为资本家进行投机活动、集中资本的场所。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