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行为
(一)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经营即企业的筹划和管理,是指企业运用资源,通过生产、交换和提供各种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经济利益的一切活动。
企业经营的内容有:制定经营目标,确定经营战略,开展经营业务,进行经营决策,加强经营管理等。
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所力图达到的目标。通常,与企业相关的国家、股东和职工三种利益主体在各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以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方式(博弈)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取向。
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都存在国家、股东和职工三种基本的利益主体。这三者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非一致性。股东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其利益取向是要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国家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利益取向是使税收最大化。职工的利益取向是确保工资收入最大化。三类利益主体利益的实现最终决定于企业的经营活动。
由于企业的董事长和董事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因此,企业对于股东的利益通常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企业可能更多地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但是,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职工的努力,企业不可能将税收和职工工资当作一种对立物。
从国家税收的角度考察,虽然纳税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强制性行为,但是,国家的税收最大化却可以通过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得以实现。一方面,政府对税率的设计可能充分考虑了税收总额与经济绩效的正相关性,税收比例可能表现为一种对新价值的分成,企业为了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将不得不兼顾纳税总额的提高。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能依赖于政府的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持。政府通常会给予纳税大户以更优质的服务和支持,而企业为了获得更优质的公共服务,通常也愿意成为一个积极的纳税人。于是,国家的税收最大化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取得了一致。
从职工工资角度考察,虽然工资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总是体现为一种成本支付,但是,企业的经营绩效显然与职工的工作努力正相关。经验表明,任何漠视职工利益的企业是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职工通常有足够的力量抵制企业的低工资政策,比如,跳槽、降低工作积极性、不爱惜工作设备等。只有充分重视职工的经济利益,使职工的工资最大化要求(相对于职工可在其他企业的岗位上所能获得的工资收入)得到满足,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才能实现。
由此可见,要使与企业相关的三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得到实现,其本质就是要使企业产品中所包含的新增价值(v+m)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尽管国家、股东、职工都有其各自的目标,但三者可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就是要在兼顾三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并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企业的经济行为
企业的经济行为主要有两种类型。
1.生产经营型
对于生产经营型的企业来说,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主业和本职职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实际上只能叫工厂)只是简单地接受政府下达的计划指令,制订生产计划,组织产品生产,企业承担的是产品加工与生产任务,这种企业的经济行为只能叫生产型,即企业是以完成政府下达的生产计划,不断增加产值与产量作为其追求目标的。在改革初期及双重体制并存与转轨时期,国家为了发展商品生产,对企业进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把企业逐步推向市场,使企业成为自主的商品生产者。这时企业开始按照市场需求导向来调整生产结构,以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商品为目的,这时,企业单纯的生产行为转化为生产经营型行为。
2.资本经营型
对于资本经营型的企业来说,从事资本经营是企业的主业和本职职能,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投资回报和资本增殖。资本经营的提出,是我国企业经营理念的重大发展和升级换代的突出表现。
资本经营的内容有两个层次:一是在企业这个微观领域,是以资本的增殖为中心建立效益目标体系的,它把企业管理的着眼点调整到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益上来,把资本经营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和加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点上,产品经营者与资本经营者有很大的区别:产品经营者以增加产值和产量为追求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往往不计代价地争投资上项目,结果是产值产量增加了,但同时企业债务和亏损也增加了。资本经营者则不同,他虽然也要考虑产值与产量的增加,但绝不是以资本的同比例增加为前提,而首先考虑的是以较少的资本投入获取较多的盈利,以经济效益的提高为追求目标。二是在宏观领域,通过产权的变更和资本的流动来实现资本重组和资本增殖,因为资本流动是资本增殖的前提。
通常,企业的经济行为包含四个环节:生产环节、交换环节、分配环节和消费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环节的行为以资源高效利用和资本的高回报率为特征,企业的交换行为以资本的高速周转为特征,企业的收益分配则要兼顾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企业的消费行为要考虑维持适度的规模和水平。
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因素,一是企业运行目标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目标差”;二是企业在其行为模式转换时期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适应的特征。这些都需要国家通过适当的途径、措施和政策,帮助企业将其调整过来。通常,国家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约束,主要是采用计划、信贷、分配、法律、舆论(媒体)等方法。
二、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
企业经营机制是指决定企业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称,主要是指企业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活动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企业经营就是使企业运行适应市场环境,依据市场信息和运作资本,选择和利用市场环境提供的机会,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产品结构,改进销售和服务,争取获得最大的利润。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决策机制
所谓决策,就是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根据市场信号和行情,在多种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可行方案中进行筛选和决断。这一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有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
决策机制是指企业在享有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面对市场,对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和决断的机制。这种机制包括确立决策主体、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方面。
企业决策机制最重要的一环是确立决策主体,它是企业能否健康运作的首要条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决策权集中在政府或有关部门,企业本身无权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对产权关系的理顺,企业对于国家授权经营的财产,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可以自主地行使生产经营权,从而成为理所当然的企业决策主体。
(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企业激发、鼓励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由于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对企业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进行激励总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激励主体、激励对象、激励目标和激励方式。激励机制涉及的行为主体有投资者、管理者和企业员工。这些行为主体在一定场合是激励主体,在另一场合又是激励对象。激励方式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包括股权的分派、股息和红利的分配等财产收益和工资、奖金、福利等劳动收益;精神激励包括荣誉、地位、成就感、认同感等方面的激励。激励目标是指委托人通过一定的激励方式,使代理人的行为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
(三)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是企业在追求自身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牵制或制约的总和。实际上是从负面要求企业保持合理的经济行为,并对自己的经济行为承担全部或部分风险责任的机制。
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约束,主要有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大方面。
1.外部约束
企业外部约束主要来自市场,此外还有法律约束。
(1)市场约束。市场约束包括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①供给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首先受到市场供给的约束。企业要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必须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本,并且保证在市场上买到足够的生产资料,聘用到有各种专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这些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生产要素,缺一不可。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供给约束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资源约束。②需求约束。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拉动生产。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把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全部卖掉,才能收回成本和实现赢利,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满足市场需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所以说市场需求是约束企业经济行为的重要外部条件。
(2)法律约束。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行为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也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对企业实行法律约束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法律约束就是通过经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达到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这种法律约束的意义越来越显现出来。
2.内部约束
企业的内部约束,主要包括预算约束、审计约束、财务约束、纪律约束、责任约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约束实际上也是一种市场约束,它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必须用自己的收入补偿自己的支出,也就是自负盈亏的约束。
(四)创新机制
企业的创新机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过程中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一种崭新组合的机制。从广义的方面考察,企业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
1.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又叫组织创新,是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变革原来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建立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过程。我国原来那些在计划体制下诞生的企业,其实只是名义上的企业,因为它没有法人财产权,没有自主经营权,当然也就谈不上自负盈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原有企业进行制度性改革,并且要建立一种适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崭新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正因为如此,才有从改革初期的“政策性调整”到“攻坚”阶段的“制度创新”。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在技术方面发生的变革。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原材料、能源设备、产品等硬件创新,也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和操作方法等软件创新。
3.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是企业从微观的角度,适应市场的变化而满足市场新需求的行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拓新市场。随着企业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品种,必然会产生一些新市场。在这方面,企业要特别注意开发那些潜在的市场和创造潜在的需要。二是促进市场构成的变动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特别是在当前买方市场占优势的情况下,企业的市场创新更加显得必要。
4.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就是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以达到投入少产出高的目的。当前,企业管理创新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对于新设立的公司制企业,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因为企业制度决定企业经营机制。但在实践中,也有少数新设立的公司制企业存在一个“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有些新设立的企业,牌子是新的,但经营机制却是旧的。这一点,对于新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尤其值得注意。对于那些庞大的国有企业群体实行公司制改造,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个较长的改制过程当中,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显得特别重要。
(一)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意义
1.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成败的决定因素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柱,是国家扩大财政收入、增加积累的主要源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技术进步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力量。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是否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
2.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国有大中型企业只有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才能成为“四自”的市场主体,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对市场的各种信号作出灵活、及时的反应,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才能使企业的行为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市场机制才能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起来。
此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规定,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也就是说,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就是使企业成为“四自”的企业法人,成为市场主体。
自主经营,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要做到自主经营,企业必须有经营权。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企业的经营权,共有14项: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进出口权、投资决策权、留用资金支配权、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内部机构设置权、拒绝摊派权。这样,企业就再也不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而是具有法人财产权的市场主体,能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是企业面对市场经营结果所应有的权益和责任。企业能不能自负盈亏,是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的标志,也是防止企业滥用权力的关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盈利,企业可依法取得应有的收益;如出现亏损和债务,企业应承担以收抵支的责任和清偿到期债务的责任。这样就改变了过去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现象,而成为真正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自我发展,是指企业适应市场竞争,依靠自身实力,进行自我积累,实现资本扩张。企业只有具备了自我发展能力,才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装备的改造,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自我约束,是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包括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兼顾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觉规范企业行为等方面。尤其需要明确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包括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公司制企业,在内部要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约束,在外部要有经理市场约束、资本市场约束和消费者主权约束相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