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花炮绚丽多彩,变化万千,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这朵光彩夺目的奇葩,早已驰名中外。1986年8月9日,浏阳花炮在摩纳哥第21届国际焰火大赛中一举夺得了第一名,获得2万法郎的奖金。这是浏阳花炮出口厂第一次代表湖南、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焰火大赛。同年9月,浏阳花炮又获得国家百花奖金杯奖。
浏阳花炮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花炮,是烟花、爆竹的统称。“爆竹”也写作“炮竹”。爆竹,是因燃烧竹子发出爆炸的声音而得名,而楠竹、苦竹、斑竹等,是我国南方的特产。后来,人们用纸卷筒装药制作爆竹。传说,唐朝浏阳人李畋,是爆竹的发明者。据说,当时灾害连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装硝,导引爆炸,以硝烟驱散山冈瘴气,减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被推广开来。为了纪念李畋先师,浏阳人自古把他作为发明爆竹的祖师爷。在宋代,浏阳城关镇田家巷就建有“李祖先师庙”。每年4月18日,花炮工人都去朝拜,场面极为隆重。爆竹发明后,几经改进,用麻丝将一个个纸筒装药编织连接起来,名为“编炮”。有的编成一丈多长,要用小竹竿撑着燃放,称为“爆竿”或“爆仗”。有的编成如赶驴马的鞭子一般长短,燃放时,噼噼啪啪,发出同抽鞭子一样的响声,叫做“鞭炮”。这些就是爆竹的由来和发展。
随着我国火药的发明,人们把自然的爆竹,引向了以纸管代竹的阶段。公元975年,宋朝杨万里写了一本叫《诚斋集·海鳅赋》的书,记述了纸管爆竹的制作方法:“此炮以纸管装石灰和硫磺制成,升入空中,然后降下,落到水中乱跳。”这是后来花炮的原始形式之一。宋书《武林旧事·岁除》中记述:“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馀不绝。”这时的爆竹已经发展到新的水平了。当时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写了一首《元旦》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据史料记载,浏阳花炮始于唐,盛于宋。唐朝有位叫张说的文人写了《岳州守岁二首》的诗歌,其中一首曰:“桃花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另据《中国实业志》记述:“湘有爆竹造制,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浏阳、平江、醴陵……十多个县均为花炮制造之中心地。”
1934年,张人阶编写的《湖南省经济调查丛刊》中,有一段文字说:“鞭炮为湖南之特产,尤以浏阳所产具有历史上之信誉。盖湘省鞭炮之制造,发源于浏阳也。”这本书中,从浏阳花炮的历史沿革,到制作工艺、产量、产值、销售等,都有较详细记载。清光绪年间,浏阳花炮即开始出口,当时爆庄有培德厚者,经销广庄鞭炮,运销广东。因广州为当时洋庄鞭炮交易的中心,自此,浏阳鞭炮就驰名海外了。据清光绪三十年(1904)统计,出口数量即达万余担,价值70万两白银。至宣统三年(1911)出口数量增至5万担,价值90余万两。该书还记述说:“湖南鞭炮之出产,最初发源于浏阳,后随该业发达,产地逐渐推广于邻县。”又说“浏阳鞭炮,久负盛名,经验相传,制造精美”,并列举了不少品种。还说“居民于农闲时操此业者,达30余万人,其城区制造之作坊,有300余家,年产达14万箱以上”。在此之前,浏阳鞭炮业就在外省设立了不少爆庄,全国各地均为其市。清光绪十一年(1885)浏阳鞭炮在厦门、汕头、汉口、烟台、福州等地就设置了不少爆庄,比较著名的有“培德厚”、“绥丰永”、“谦达利”、“瑞华祥”等,销售的范围远达日本、美国、英国、伊朗、南洋等国家和地区。1929年,浏阳鞭炮参加“中华国货展览会”,荣获一等奖,在全国享有盛誉。1933年浏阳鞭炮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又荣获一等奖,再次扬名中外,进一步促进了浏阳鞭炮的发展。据1940年张人阶的《湖南银行经济丛刊》记载:“浏阳各地爆庄概况:城区31家,全年生产总额3450000元;大瑶市11家,全年生产总额605000元;金刚头22家,全年生产总额1500000元。其中浏阳金刚头,1939年鞭炮交易数即达14000多箱, 1940年达2万多箱,占海关出口数量的50%以上。”但后来由于管理不善,加之“偷工减料,习以为常,甚至烂价出售,不顾信誉,购者渐有戒心,销路因以日狭”,至解放前夕,已成萧条之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浏阳花炮绝路逢生。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花炮业又如雨后春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1951年生产烟花还只有61034箱、爆竹62262箱,到1978年已达烟花255474箱、爆竹174028箱,比1951年增长了6倍,每年递增7.41%。不但数量递增,而且品种花色日新月异,到20世纪80年代浏阳有花炮品种400多个、1000个不同规格。花炮统分两大类,即烟花类和鞭炮类。烟花分为喷花、旋转、火箭、吐珠、线香、小礼花、烟雾、玩具、组合、礼花弹等品种;鞭炮包括黑药炮、白药炮、火箭等品种。同时,爆竹还有单响、双响、连响、鞭炮、排炮、卷庄炮,著名品种有加花快引、雷鸣、顿编、花皮炮等60多个品种,而以燃放时响声洪亮、气味芬芳的“梅花散纸”著称于世。烟花著名的品种有“全家乐”、“电光花”、“大地花开”、“圣诞烟花”、“万国伞旗”、“月旅行”、“金盘起月”等300多个品种。这些品种的特点是:品质优良,结构新颖,外观艳丽,燃放时有声有色,给人以意气风发、心情愉快的感受。最让人喜爱的是小型玩具烟花,它们以色新、声响、运动、烟雾和花型塑造的形象而引人入胜。1983年10月,美国烟花协会亚洲烟花研究员、美国人利连路先生来浏阳参观,看了燃放的“全家乐”后,伸着大拇指,连连称赞说:“这是王牌烟花!是你们工人对花炮事业的一大贡献!”1965年,浏阳烟花首次去香港燃放,博得世界各国的高度赞誉,从而取代了日本烟花垄断了香港市场。香港居民曾说:“浏阳烟花的燃放,好像在香港丢下了一颗原子弹,震动大得很!”
浏阳花炮,老产品品质优良,新产品层出不穷,声、色、光、烟俱备,大、中、小齐全,各类产品造型美观,响声清脆,气味芬芳,燃放安全。解放后还成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在传统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改进配方。如过去的烟花哨音药剂,多年都是采用没食子酸、氯酸钾、六氯代苯等化学原料。科技人员为了不断创新,翻阅了中外许多有关文献资料,经过两百多次试验,研制出了新的配方,较原来的产品安全性大、吸湿性小、燃放效果好,因而受到世界各地广泛的欢迎。1979年10月,西德扣劣公司总经理扣劣先生,看到浏阳的彩色“电光花”烟花后,赞不绝口地说:“你们的电光花,比西德最好的一家还要好得多,堪称世界第一。”1984年,浏阳生产的“大地花开”烟花,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燃放时,因其色彩艳丽、芳香四溢,给各国运动员带来了欢乐,同时受到高度的赞扬。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文化生活要求更为丰富多彩的新形势下,光彩夺目、万紫千红的浏阳花炮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途。据1986年年底统计,浏阳共有花炮企业632个,专业经销公司632个,专业经销公司27个,全年创税利2000多万元。“六五”期间出口花炮349万箱,创外汇8000万美元。1986年生产花炮156万多箱,产值达两亿元,其中出口70多万箱,创外汇1600多万美元。每年仅花炮一项收入,就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5%以上,花炮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传统的鞭炮制作过程分为三部分:炮身制作、火药制作和引线制作。具体介绍炮身制作的几个步骤:
裁纸:在作坊里,鞭炮炮身被称为“筒”,裁纸是按一定的规格裁好的制筒用的爆竹纸。
扯筒:将裁好的爆竹纸卷成一个空筒,扯筒的主要工具是扯凳,是用坚木做成。
褙筒:在空筒外表褙上一层彩纸,最初是为了防水,后来更多的是起装饰作用。褙筒纸多用宝庆(邵阳)产的红纸,或者广红纸、蜡光纸。
洗筒:将纸筒用麻绳扎成一个六角形的饼状,以便于计算筒的数目。
腰筒:扎好的纸筒很长,需要裁短,即用磕刀从饼的腰上裁断,把一筒横切成两筒。
上筒:在切好的纸筒里装土、上硝。
钻孔:用铁钎将每个筒子筑紧,再给每个筒子钻孔,以便放引线。
插引:在每个引孔插入引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