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时间:2023-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阶段: 古典经济学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代表作为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两学派都认为应该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家庭和企业厂商的经济行为,包括价格、弹性、市场类型、消费与生产; 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第一阶段: 古典(classical)经济学发展阶段(17—19世纪中期)

主要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代表作为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902年由严复翻译成中文,书名为《原富》)。内容是西方资产阶级成长时期的经济学,它批判了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国富论》的绪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他提出了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的调节作用,他认为: “市场价格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个人追求私利的活动,客观上又实现了社会利益,使社会资源能合理而有效率地分配到各种商品的生产上去。”因此,他认为: 国家不应该干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而应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他用绝对成本学说解释国际贸易的利益,提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理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英)(1772—1823),其代表作为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他大力鼓吹自由贸易,主张废除禁止外国廉价谷物进出口的《谷物法》并提出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 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第二阶段: 新古典(neoclassical) 经济学发展阶段(19—20世纪初期)

主要代表人物:

萨伊(Say)(法)(1767—1832),其代表作为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他认为: 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产。

马尔萨斯(Malthus)(英),其代表作为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他提出两个比率:人口的增长按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的增长按算术级数增加。说明人口增长始终会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如同龟兔赛跑。为了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保持平衡,应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杰文斯(英),其代表作为187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他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马歇尔(Marshall)(英),其代表作为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他把西方经济学中各种流行的论点集中在一起,构建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就是以马歇尔的学说为核心的。《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为: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感到劳动价值论对他们阶级利益的危害,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主张三自原则,即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他们认为: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资本主义价格体系的调节能够自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保证经济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均衡的发展,政府不必干预经济。

第三阶段: 凯恩斯经济学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 凯恩斯(Keynes)(英)。

代表作: 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否定了萨伊的观点,他认为: 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性偏好规律的作用下,社会对消费品和投资品的需求是不足的,总需求不恒等于总供给,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消除经济危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以刺激总需求。

1945年二战结束后凯恩斯经济学形成两个流派:

(1)新古典综合学派: 代表人物为萨缪尔森(Samuelson)(美)、托宾(Tobin)(美)和索洛(Solow)(美)。他们认为: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公私混合经济,既需要由政府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又需要运用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来提高经济效率。

(2)新剑桥学派: 代表人物为罗宾逊(英)、卡尔多(英)和斯拉法(英)。他们认为: 应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重新转到国民收入在社会各阶级之间分配这一主题上来。罗宾逊在1983年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对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体系作了补充。

第四阶段: 当代经济学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主要代表人物:

弗里德曼(Friedman)(1912—2006)(美),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货币主义学派创始人,其代表作为《实证经济学论文集》、《货币稳定方案》、《货币分析的理论结构》等。主要观点是: 货币是最重要的,由于政府掌握着货币的发行权,所以政府通过对货币供给管理来调节物价、产量和就业。

阿瑟—拉弗(美)等,供给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减税,增加供给,提出“拉弗曲线”。

另有新古典主义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两学派都认为应该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运用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的有效干预。

经济学是最古老的科学,也是最新颖的艺术,它是当之无愧的社会科学之王。

本章小结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地选择、分配稀缺的产品和资源的方法和学问。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居民、家庭和企业厂商的经济行为,包括价格、弹性、市场类型、消费与生产; 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关键词

稀缺资源 机会成本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实证分析法 规范分析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