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施工准备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测量。在桥墩上测量时应有上下桥墩及防止人体坠落的安全设施。⑤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忙的道路上测量时,必须有专人警戒,防止交通事故。夜间应有专人看管。①爆破工程的施工方案必须请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

1. 施工准备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测量。

①在密林丛草中进行施工测量时,应遵守护林防火规定,严禁烟火,并需预防有害动、植物伤人。

②测量钉桩要注意周围行人的安全,不得对面使锤。钢钎和其他工具不得随意抛掷。

③测量人员在高压线附近工作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遇雷雨时不得在高压线、大树下停留。

④在陡坡及危险地段测量时应系安全带,脚穿软底轻便鞋。在桥墩上测量时应有上下桥墩及防止人体坠落的安全设施。

⑤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忙的道路上测量时,必须有专人警戒,防止交通事故。

⑥水文测量人员应穿救生衣。在陡峻的河岸进行观测时,应有简易便道和防护措施; 在通航河流,测量船应有信号设备; 在江中抛锚时应按港航监督部门的规定设置信号并有专人负责瞭望; 夜间进行水文测量时,必须备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⑦冰上测量时应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冰封情况,确认无危险后,方可作业。遇有封冰不稳定的河段及春季冰融期间,不得在冰上进行测量。

(2)施工机械。

①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自离岗,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合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种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在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工作前应检查以下内容: 工作场地周围有无妨碍工作的障碍物; 油、水、电及其他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是否完备; 安全、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指示仪表、指示灯现实是否正常可靠; 油温、水温是否达到正常使用温度。工作中应观察以下内容: 指示灯和仪表、工作和操作机构有无异常; 工作场地有无异常变化。工作后应进行检查保养以下内容: 工作机构有无过热、松动或其他故障; 参照例行保养规定进行例保作业; 做好下一班的准备工作; 填写好机械操作履历表。

③驾驶室或操作室内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故障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④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关闭好驾驶室(操作室),要拉上驻车制动闸。坡道上停车时,要用三角木或石块抵住车轮。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⑤用手柄启动的机械应注意预防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内加油时附近应严禁烟火。

⑥柴、汽油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应保持在60~90℃之间,温度在40℃以下时不得带负荷工作。

⑦对用水冷却的机械,当气温低于0℃时,工作后应及时放水,或采取其他防冻措施,以防冻裂机体。

⑧放置电动机的地点必须保持干燥,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和易燃品。启动高压电开关及高压电机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

[杨晓方主编.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新规范).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2]

2. 路基工程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土方工程。

①人工挖掘土方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开挖土方的操作人员直接按规章操作,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横向间距不小于2m,纵向间距不小于3m; 土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顺序放坡进行,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②高陡边坡处施工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边坡开挖中如遇地下水涌出,应先排水,后开挖; 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重作业; 弃土下方和有滚石危及范围内的道路,应设警告标志,作业时坡下应严禁通行; 坡面上的操作人员对松动的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③滑坡地段的开挖,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弃土不得堆在主滑区内。开挖挡墙基槽也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分段跳槽进行,并加强支撑,及时砌筑和回填墙背,施工中应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④在落石与岩堆地段施工,应先清理危石和设置拦截设施后再行开挖。其开挖面坡度应按设计进行,坡面上松动石块应边挖边清除。

⑤岩溶地区施工,应认真处理岩溶水的涌出,以免导致突发性的塌陷。泥沼地段施工,应有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人、机下陷。挖出的废土应堆置在合适的地方,以防汛期造成泥石流。

⑥机械开挖土方时应遵守上述有关规定。

⑦及时跟进绿化和防护工程,利于边坡稳定。

(2)石方爆破作业。

①爆破工程的施工方案必须请当地公安机关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

②爆破工程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公安机关或公安机关指定的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核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才能参加施工。

③爆破点距村庄太近时,必须采取防震措施: 一是分散爆破点,每隔50m左右设一个爆破点,依次循环进行; 二是减少装药量; 三是采用表层震动爆破法,减轻振动波。

④爆破点上空有高压走廊横穿路基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在采取防护措施的同时,在爆破点上部使用草袋子、胶管帘和安全网三层覆盖,并用钢钎将网绳固定在石缝中,保证爆破碎石飞掷高度不超过1.0m,以保证高压走廊的安全。

⑤每一次爆破作业结束后,必须对现场进行认真的清理,防止瞎炮和爆炸物的丢失。

(3)基槽开挖和砌筑。

①基槽开挖深度在1.5~6.0m范围内,应视土质情况放坡,深度超过6.0m或虽不超过6.0m,条件又不允许放坡时,应编制单项施工方案。

②基槽边1.0m范围内不准堆放土石和其他材料,基槽周围松动的石块应随时清除干净,防止坠落伤人。

③构筑物砌筑时,每天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8m,相邻两段砌筑高差不宜大于1.2m,砌筑作业面应水平增长,保证砌体整体强度。

④砌体高超过1.5m时,应搭设作业平台,高度超过2m时,应搭设垂直运输设施和脚手架,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⑤石料装卸运输过程中,防止超载和遗撒,搬运时要量力而行,防止砸伤;正在砌筑的挡墙土、石料堆放不超过两层,距挡墙边1.0 m范围内不准堆放石料。

(杨晓方主编.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新规范).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3)

3. 路面工程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基层施工。

①消解石灰,不得在浸水的同时边投料、边翻拌,人员应远避,以防烫伤。

②装卸、撒铺及翻动粉状材料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侧,轻拌、轻翻以减少粉尘。散装粉状材料宜使用粉料运输车运输,否则车厢上应采用篷布遮盖。装卸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

③碎石机作业。进料要均匀,不得过大,严防金属块等混入; 出料口上方应有挡板; 不得从上方向碎石机口内窥视; 若石料卡住进口,应用铁钩翻动,严禁用手搬动。

④稳定土拌和机作业。应根据不同的拌和材料,选用合适的拌和站。拌和作业时,应先将转子提起离开地面空转,然后再慢慢下降至拌和深度。在拌和过程中,不能急转弯或原地转向,严禁使用倒挡进行拌和作业。遇到底层有障碍物时,应及时提起转子,进行检查处理。拌和机在行走和作业过程中,必须采用低速,保持匀速。液压油的温度不得超过规定。停车时应拉上驻车制动,将转子置于地面。

⑤场拌稳定土机械作业。带式运输机应尽量降低供料高度,以减轻物料冲击。在停机前必须将料卸尽。拌和机仓壁振动器在作业中铁芯和衔铁不得碰撞,如发生碰撞应立即调整振动体的振幅和工作间隙。仓内不出料时,严禁使用振动器。拌和结束后给料斗、贮料仓中不得有存料。搅拌壁及叶桨的紧固状况应经常检查,如有松动应立即拧紧。

(2)沥青路面施工。

①沥青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结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沥青作业。

②从事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须涂抹防护药膏,工地上应配有医务人员。

③直接接触到沥青的作业人员,应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工作服、过滤式呼吸器、防护眼镜、围裙、隔垫鞋); 工作结束后,应对全身进行沐浴冲洗。

④人工熬制、喷洒沥青时,应站在上风口作业,防止喷溅到皮肤上; 用烙铁修补路面的人员,防止烙铁烫伤以及火源与沥青接触引起火灾。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①混凝土拌和及运送。手推车或小型翻斗车装运混凝土,车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水泥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拌和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压泵、液压马达及阀件应紧固,并与管道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各泵旋转时应无卡阻和异常声响。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液压油输出中断而导致滚筒停转,并一时无法修复时,要利用紧急排出系统快速排出混凝土拌和物。禁用手触摸旋转中的搅拌筒和随动轮。自卸汽车运送混凝土拌和物,不得超载和超速行驶。车停稳后方准顶升车厢卸料。车厢尚未放下时,操作人员不得上车清除残料。

②人工摊铺。装卸钢模时,必须逐片轻抬放,不得随意抛掷。拆下的木模应及时起钉,堆放整齐。

③机械摊铺。轨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摊铺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布料机与振平机之间应保持5~8m的安全距离。布料机传动钢丝的松紧要适度。不得将刮板置于运行方向垂直的位置,也不得借助整机的惯性冲击料堆。作业中要严禁驾驶员擅自离开驾驶台。无关人员不得在驾驶台上停留或上下摊铺机。在弯道上作业时,要注意防止摊铺机脱轨。滑膜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摊铺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停机处应平坦、坚实,并用支垫牢固的木块垫起机体。履带垫离地面后方可进行调整、安装工作。调整机器高度时,工作踏板及扶梯等处不得站人。作业期间严禁碰撞引导线。摊铺机应避免紧急转向,防止与预置钢筋、路机缘石等碰撞。摊铺机不得牵引其他机械。其他机械牵引摊铺机时应用刚性拖杆。摊铺机停放在通车道路上时,周围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夜间应以红灯示警,其能见度不得小于150m。真空吸水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在吸垫上行走或将物件置压在吸垫上。使用水泥混凝土抹平机时,应确保抹平机的叶片光洁平整,并处于同一水平面,其连接螺栓应紧固不松动,并在无负荷状态下起动。电缆要有专人收放,确保不打结,不砸压,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

④切缝、养生。切缝机锯缝时,刀片夹板的螺母应紧固,各连接部位和安全防护罩应完好正常。切缝前应先打开冷却水,冷却水中断时应停止切缝。切缝时刀片要缓缓切入,并注意割切深度指示器,当遇有较大切割阻力时,应立即升起刀片检查。停止切缝时应先将刀片提离板面后才可停止运转。

[杨晓方主编.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新规范).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4-205]

4. 桥涵工程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桩基施工。首先要做好河道内的防洪抢险工作。河道的主要用途是排涝防洪,特别是季节性河流,必须从计划安排上避开汛期施工,如果因特殊情况部分桩基需要在汛期施工时,要与当地水利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遇有险情,施工设备和人员应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2)围堰打桩。围堰设计满足河道最高水位和有利于洪汛期施工,要设专人值班,现场必须备足抢险物资。

(3)墩台施工。高度超过2m时,四周应设作业平台和护身栏杆; 作业人员上下墩台时,应走专用马道,禁止沿脚手架爬行。

(4)大梁安装。单片安装就位后,禁止人员在上边行走; 整跨梁安装完毕,应立即采取临边防护措施,正式桥梁栏杆安装之前,临边防护设施不得拆除。

(5)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时,桥梁两端应设警告标志和围挡,防止非施工车辆和人员进入。

[杨晓方主编.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新规范).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6]

5. 隧道工程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进洞前应先稳定好洞口的边坡和仰坡,做好天沟、边沟等排水措施,确保地表水不致危及隧道的施工安全。

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配戴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洞口应有人员进出记录表,或者通过信息化手段随时登记人员的出入。

遇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进行。

(2)开挖、凿孔及爆破。开挖前应先检查支护、顶板和两帮是否牢固稳定,如有危险应先行排除。

钻眼时,应检查风钻(电钻)是否正常,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钻孔台车行走时应将钻架和机具都收拢到放置位置,为的是刹住车轮,放下支柱,防止移动。

爆破作业除执行前述有关石方爆破作业的规定外,隧道接近贯通时,一端装药放炮时,另一端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地点。

(3)支护和衬砌。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到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和土质隧道,应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

衬砌使用的脚手架、工作平台、跳板、梯子等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露头的钉子和突出的尖角。采用模板台车进行全断面衬砌时,台车距开挖面的距离不得小于260m,台车下的净室应能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混凝土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

[杨晓方主编.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新规范).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6]

6. 夜间和特殊季节施工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1)夜间施工。

①夜间施工时,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施工驻地要设置路灯。

②施工时的小型桥涵两侧及穿越路基的管线等临时工程,应设置围栏,并悬挂红灯示警标志。

③大型桥梁攀登扶梯处应设有照明灯具。

④夜间作业船只或在通航江河上长期停置的锚船、码头船等应按港航监督部门规定,配置齐全的夜航、停泊标志灯。船只停靠码头应设照明灯。

(2)冬季施工。

①冬季施工应严格执行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做好保温、防冻等安全防护措施。重点做好以防火、防煤气中毒、防冻、防滑、防春融坍塌等安全技术措施。

②冬季施工在江河冰面上通行时,事先应详细调查冰层的厚度和承载能力。冰面结冻不实地段,严禁通行。结冻不实地段、可通行地段都应设明显标志。初冬及春融季节应经常拿光检查冰层变化情况,以确定可否通行。

③江河流冰前应制订出防流冰方案,并将停留在冰面上的车辆、船只、机械和物资提前撤至安全地带。

④爆破流冰通道时,除应遵守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外,还应在爆破前详细检查冰面后再进行作业。爆破流冰时应穿好救生衣,必要时应备有救护船只。

(3)雨季施工。

①雨季及洪水期施工应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及施工所在地具体情况,做好施工期间的防洪排涝工作。重点做好以防汛、防触电、防雷击、防坍塌等安全技术措施。

②在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人行道的上下坡应挖步梯或铺砂。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上应采取防滑措施。加强对支架、脚手架和土方工程的检查,防止倾倒和坍塌。

③雨季施工时,处于洪水可能淹没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工作。

④长时间在雨期中作业的工程,应根据条件搭设防雨棚。施工中遇有暴风雨应暂停施工。

(4)高温季节施工。高温季节施工,应按劳动保护规定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间。有条件的宜搭设凉棚,供应冷饮,准备防暑药品等。

[杨晓方主编.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新规范).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