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施工期间的环境问题

建设施工期间的环境问题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期间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水土保持: 由于填切,下雨时大量的颗粒进入庄稼地,从而影响了产量,通常这种情况下,农民将阻工直到问题得以解决。没有足够有效的环境法规: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才有了自己的环境法,但不系统,也不够科学,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其中的内容,更不用说积极有效地使用、执行。

1. 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期间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

(1)水土保持: 由于填切,下雨时大量的颗粒进入庄稼地,从而影响了产量,通常这种情况下,农民将阻工直到问题得以解决。

(2)滑坡: 由于各种原因,滑坡危及工农和设施安全,有时使土壤酸化并降低庄稼收成。

(3)灰尘污染: 在晴朗天气下,由于各种施工机械和爆破使用,灰尘污染不可避免,严重影响人员健康和生产生活环境。

(4)噪声污染: 施工机械在白天和晚上发出75d B以上的噪音,严重影响睡眠和健康。

(5)二氧化碳: 大量的非持续能源的利用,产生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

(6)废水: 各种材料和机械的清洗,产生了大量废水。

(7)固体废物: 包括混凝土、砖、石头、包装袋等。

2. 高速公路施工期间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表现形式

(1)对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对公路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的污染; 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沥青烟尘对沿线地区环境空气产生的污染。

(2)对公路沿线地区声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是指建设期间施工机械噪声对沿线学校、医院、村镇居民点工作、学习、生活的影响。

(3)对公路沿线地区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指施工现场生活污水、垃圾及生产废水对周围水体水质的污染; 大型桥梁和隧道等结构物施工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建材堆放泄漏对周围水体水质的污染。

(陈传德主编.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手册.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48)

3. 高速公路施工期间对社会环境影响的表现形式

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占用耕地,拆迁房屋和其他附属设施,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可能占用灌溉或养殖业的水域,影响农副业生产及自然环境。高速公路延伸长达数十到数百千米,穿越不同的省、市、县,路线对现有的行政区划、城镇布局、农业用地及其排灌系统、林场及水产养殖区等会造成分割,从而影响路线两侧的人际交往、信息传递、原料及成品的交流等社会活动。还有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会给一些文物、古迹地的保护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因大量材料消耗,施工期间会引起一些强买强卖、抬高物价等社会不稳定行为。

(邓穗芬.高速公路环境保护的对策.广西交通科技.2003,28(6))

4. 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宏观原因

(1)较低的环保意识: 人们往往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略了环境问题,教育在各地不平等也不均衡,很多人不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破坏环境的危险性,环保标准不能够得到及时和连续执行。

(2)没有足够有效的环境法规: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才有了自己的环境法,但不系统,也不够科学,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其中的内容,更不用说积极有效地使用、执行。

(3)缺少环境保护投资,目前中国只有GDP的1%左右投入到环保领域,但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数字在2%以上,可见差距明显。

(4)没有大面积利用可持续发展能源,如风力发电、水能、生物能等。

(5)没有合理的决策系统和强硬的环保措施: 环境政策有时不对公众开放,处置和处罚不及时,责任不清楚,导致许多潜在问题。

(6)环保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滞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