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案例
渤海公司如何解决是否更新旧设备的问题
渤海公司欲引进一台新生产设备,相关资料如下。
背景资料:
(1)旧设备的有关资料及折旧方法见固定资产验收单。
固定资产验收单
(2)有一买家对该旧设备感兴趣并进行询价,具体信息见询价采购供应商报价函。
询价采购供应商报价函
长城公司:
关于本次询价采购项目,我公司已经认真阅读了贵公司发布的询价采购函,决定参加报价。
一、报价表
二、交货期
合同签订后10日内将货物送至指定地点并完成安装及调试工作。
三、技术支持与服务承诺
四、备注
1.我公司报价函一式三份,一个正本,两个副本;
2.公司理解最后的成交价不一定是最低报价;
3.我公司了解贵公司货物招标文件标准文本中的“合同条款”。
五、有关资质证明材料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红 电话:02287654321 手机:18688888888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解放路888号
渤海公司
2012年12月25日
(3)渤海公司对某新设备感兴趣并进行询价,具体信息见询价采购供应商报价函。
询价采购供应商报价函
渤海公司:
关于本次询价采购项目,我公司已经认真阅读了贵公司发布的询价采购函,决定参加报价。
一、报价表
二、交货期
合同签订后10日内将货物送至指定地点并完成安装及调试工作。
三、技术支持与服务承诺
四、备注
1.我公司报价函一式三份,一个正本,两个副本;
2.公司理解最后的成交价不一定是最低报价;
3.我公司了解贵公司货物招标文件标准文本中的“合同条款”。
五、有关资质证明材料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强 电话:02223456789 手机:13966666666
地址: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路66号
黄河制造厂
2012年12月28日
(4)新旧设备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计提折旧。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明确部门及员工的职责,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固定资产的确定
凡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均属固定资产范畴;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但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物品,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标准
1.房屋及建筑物,折旧计提年限为20年,净残值率为10%;
2.机器设备,折旧计提年限为8年,净残值率为5%;
3.运输工具,折旧计提年限为10年,净残值率为10%;
4.计算机设备,折旧计提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10%;
5.办公家具及设备,折旧计提年限为5年,净残值率为10%。
(5)旧设备产销收支如利润表所列,且近期内保持不变。
利润表
续表
(6)新设备营业收入与付现成本预测表如下。
要求:假定渤海公司要求的最低资本成本为12%,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请为企业是否更新旧设备进行决策。
学习目标
掌握差额法、年平均净现值法、年平均成本法,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进行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价。
问题引出
1.想一想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决策内容是什么? 备选方案会出现什么情况?
2.利用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时,评价内容是什么,决策原则是什么?
知识储备
一、财务可行性分析与项目投资评价决策的关系
【知识点导入】企业进行项目投资评价决策时,常常会提到项目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分析,什么是项目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它与项目投资评价决策有什么关系?
财务可行性分析是指围绕某一个项目投资方案而开展的财务分析工作,其结果是给出该方案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的结论。而项目投资评价决策就是通过比较,从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其结果是从多个方案中作出最终的选择。因此,在时间顺序上,财务可行性分析在先,比较选择决策在后。这种关系在不同类型的方案之间表现得不完全一致。
(一)独立性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分析与其项目投资评价决策是完全一致的行为
对于独立性投资方案而言,评价项目投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也就是对其作出最终评价决策的过程,从而造成了财务可行性分析等同于项目投资评价决策的误解。
其实独立性投资也存在“先评价可行性,后比较选择决策”的问题。因为每个单一的独立性投资方案,也存在着“接受”或“拒绝”的选择。只有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才可以被接受,否则,只能选择拒绝。
(二)评价每个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分析是开展多个互斥方案评价决策的前提
对于互斥性投资方案,对每一个项目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不等同于最终的项目投资评价决策,但是它是进一步开展各方案之间评价决策的重要前提,因为只有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才有资格进入最终的评价决策,否则,不能进入下一轮的评价选择。已经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并不一定是最终的选择方案,因为还要进行淘汰选优。
二、独立性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分析
【知识点导入】如果企业的资金足够多,只是苦于没有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投资项目,那么只要是具有财务可行性的项目投资方案就可以投资,这种情况如何进行项目投资评价决策?
这种情况就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时主要面临的两种情况之一,即独立性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分析。因为独立性投资无须对比性分析,仅就投资本身进行可行性分析,所以只要利用项目投资评价指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即可。
常用的动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满足NPV≥0, NPVR≥0,PI≥1,IRR≥期望投资报酬率,则项目投资具备财务可行性;反之,不具备财务可行性。而静态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利润率作为静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与动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应当以动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为准。
【实例4-11】腾飞公司准备引进一台新设备,价值50万元,建设期为0,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8年,期末残值为2万元。预计新设备投产后每年为企业增加净利润7万元,假设企业期望投资报酬率为15%,期望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年,试计算项目投资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并为该公司作出项目投资决策。
解:(1)计算项目计算期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2)计算项目投资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已知数如下表)。因为静态投资回收期=3,78年,所以静态投资回收期>期望静态投资回收期3年。(3)计算项目投资的净现值。
NPV=15,7388≥0。
(4)计算项目投资的净现值率。
NPVR=31,48%≥0。
(5)计算项目投资的现值指数。
PI=1,3148≥1。
(6)计算项目投资内含报酬率。
经试算:
i1=22%,NPV1=-50+13×(P/A,22%,9) +15×(P/F,22%,10) =1,2754(万元)
i2=23%,NPV2=-50+13×(P/A,23%,9) +15×(P/F,23%,10) =-0,3567(万元)
则
IRR=22,78%≥企业期望投资报酬率15%。
根据上述计算,腾飞公司的项目投资方案的动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投资方案可行,但静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即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投资方案不可行。因为静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与动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应当以动态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为准,因此,该项目投资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
三、多个互斥性投资方案的优选
【知识点导入】如果企业的资金有限,而项目投资方案不止一个,但是这些方案彼此是可以替代的,那么对于这种多选一的项目投资方案评价决策该如何进行?
这种情况是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时面临的另一种情况,即互斥性投资。因为互斥性投资的项目投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不能同时并存,所以评价决策过程就是在每一个入选方案已经具备财务可行性的前提下,利用具体的项目投资评价决策方法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利用评价指标从各个备选方案中最终选出一个最优方案。投资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差额内含报酬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年平均成本法等。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主要适用于项目投资计算期相等的多个互斥性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它是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在多个互斥性财务可行性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的项目投资方案为最优方案。
【实例4-12】长城公司拟购入一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需要投资50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固定资产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目前有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3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100万元。乙方案5年后设备残值为20万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2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5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基准投资报酬率为10%,请为长城公司作出项目投资方案评价决策。
解:(1)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项目投资年折旧额。
甲方案的年折旧额=500÷5=100(万元)
乙方案的年折旧额=(500-20) ÷5=96(万元)
(2)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项目投资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①甲方案项目投资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F0=-500(万元)
NCF1~5=(300-100-100) ×(1-25%) +100=175(万元)
②乙方案项目投资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F0=-500(万元)
NCF1~4=(200-50-96) ×(1-25%) +96=136,5(万元)
NCF5=136,5+20=156,5(万元)
(3)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4)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
因为NPV甲=163,39万元,NPV乙=29,8622万元,NPV甲>NPV乙,所以甲方案为较优方案。
(二)净现值率法
净现值率法主要适用于项目投资计算期相等的多个互斥性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它是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率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在多个互斥性财务可行性方案中,选择净现值率最大的项目投资方案为最优方案。
【实例4-13】新兴公司准备购入一台设备以扩大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资80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60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200万元。乙方案需投资12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5年,5年后残值为100万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900万元,每一年的付现成本为3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维修费2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基准投资报酬率为10%,请为新兴公司作出项目投资方案评价决策。
解:(1)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项目投资年折旧额。
甲方案的年折旧额=800÷5=160(万元)
乙方案的年折旧额=(1200-100) ÷5=220(万元)
(2)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项目投资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①甲方案项目投资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F0=-800(万元)
NCF1~5=(600-200-160) ×(1-25%) +160=340(万元)
②乙方案项目投资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为
NCF0=-1200(万元)
NCF1=(900-300-220) ×(1-25%) +220=505(万元)
NCF2=(900-300-20-220) ×(1-25%) +220=490(万元)
NCF3=(900-300-40-220) ×(1-25%) +220=475(万元)
NCF4=(900-300-60-220) ×(1-25%) +220=460(万元)
NCF5=(900-300-80-220) ×(1-25%) +220+100=445+100=545(万元)
(3)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NPV甲=-800+340×(P/A,10%,5) =-800+340×3,7908=488,872(万元)
NPV乙=-1200+505×(P/F,10%,1) +490×(P/F,10%,2)
+475×(P/F,10%,3) +460×(P/F,10%,4) +545×(P/F,10%,5)
=-1200+505×0,9091+490×0,8264+475×0,7513
+460×0,6830+545×0,6209
=-1200+459,0955+404,936+356,8675+314,18+338,3905
=673,4695(万元)
(4)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率。
NPVR甲=488,872÷800×100%=61,11%
NPVR乙=673,4695÷1200×100%=56,12%
(5)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
因为NPVR甲=61,11%,NPVR乙=56,12%,NPVR甲>NPVR乙,所以甲方案为较优方案。
注:本例中,NPV甲=488,872万元,NPV乙=673,4695万元,NPV甲<NPV乙,而NPVR甲>NPVR乙。
由此可以知,在净现值法下乙方案为较优方案,而在净现值率法下甲方案为较优方案,两种方法的决策结论相互矛盾。这是由于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不相同导致的。
(三)差额内含报酬率法
差额内含报酬率法主要适用于原始投资额不相同,项目计算期相同的两个互斥性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
【实例4-14】嘉诚公司准备进行项目投资,目前有A、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两个方案的建设期均为零,项目投资计算期为5年。A方案原始投资额为900万元,投资计算期内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为500万元;B方案原始投资额为400万元,投资计算期内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为360万元。假设行业基准贴现率为10%,则采用差额内含报酬率法,A、B两个项目投资方案哪个较优?
解:(1)计算项目投资计算期内的差额现金净流量。
差额现金净流量=A方案的现金净流量-B方案的现金净流量
ΔNCF0=-900-( -400) =-500(万元)
ΔNCF1~5=500-360=140(万元)
(2)用插值法计算ΔIRR。
0=-500+140× (P/A,ΔIRR,5)
(P/A,ΔIRR,5) =3,5714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得:
i1=12%,(P/A,i1,5) =3,6048
(P/A,ΔIRR,5) =3,5714
i2=13%,(P/A,i2,5) =3,5172
(3)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
因为公司的期望投资报酬率为10%,则ΔIRR=12,38%>公司的期望投资报酬率,所以A方案为较优方案。
注:采用差额内含报酬率法进行项目投资评价决策,当差额内含报酬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贴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项目为最优方案;反之,原始投资额小的项目为最优方案。
【实例4-15】朗坤公司拟用一台新的、效率更高的设备来代替旧设备,以减少成本,增加效益。旧设备原购置成本为50万元,已使用5年,预计还可以使用5年,已提折旧25万元,假设使用期满后无残值,如果现在销售可获得价款20万元。使用该设备每年可获得收入5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30万元。该公司预计购置的新设备购置成本为7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期满有残值10万元,使用新设备后,每年的收入预计可达到8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45万元。公司的期望投资报酬率为15%,所得税税率为25%,固定资产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请为朗坤公司作出决策,该公司是否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购置新设备?
解:(1)依题意进行相关计算。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新设备的原始投资-旧设备的变现净收入
=70-25=45(万元)
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残值=10-0=10(万元)
经营期第1~5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7(万元)
经营期第1~5年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净利润=[(80-50) -(45-30) -7]×(1-25%)
=8×75%=6(万元)
(2)计算项目投资计算期内各年的ΔNCF。
ΔNCF0=-45(万元)
ΔNCF1~4=6+7=13(万元)
ΔNCF5=13+10=23(万元)
(3)计算项目投资的ΔIRR。
经试算找到i=18%使ΔNPV为正值,i=19%使ΔNPV为负值。
经查表得:(P/A,18%,4) =2,6901 (P/A,19%,4) =2,6386
(P/F,18%,5) =0,4371 (P/F,19%,5) =0,4190
ΔNPV(18%) =-45+13×2,6901+23×0,4371=0,0245(万元)
ΔNPV(19%) =-45+13×2,6386+23×0,4190=-1,0612(万元)
(4)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
因为公司的期望投资报酬率为15%,ΔIRR=18,02%>公司的期望投资报酬率,所以应当更新设备。
在实践中,差额内含报酬率法常常用于固定资产更新的项目投资评价决策。与新建项目相比,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最大的难点在于不容易估算项目投资的现金净流量。采用差额内含报酬率指标评价决策固定资产更新项目,当差额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报酬率或期望投资报酬率时,更新设备;反之,继续使用旧设备。
(四)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主要适用于项目投资计算期不相等的多个互斥性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某项目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等于该项目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与年金现值系数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表示该项目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P/A,i,n)表示折现率为i,年数为n年的年金现值系数;NPV表示该项目投资方案的净现值。采用年等额净回收额法进行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是在所有财务可行的方案中,以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优。
【实例4-16】南方公司有甲、乙两个互斥性项目投资方案,两个方案的现金净流量如下表所示。
要求:如果南方公司的期望投资报酬率为10%,请为公司作出甲、乙两个方案哪一个较优的决策?
解:(1)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NPV甲=-200+120×(P/F,10%,1) +140×(P/F,10%,2)
=-200+120×0,9091+140×0,8264
=-200+109,092+115,696
=24,788(万元)
NPV乙=-150+80×(P/A,10%,3) =-150+70×2,4869
=-150+174,083=24,083(万元)
(2)计算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
(3)对甲、乙两个项目投资方案进行评价决策。
因为甲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为14,2829万元,乙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为9,6839万元,A甲>A乙,所以甲项目投资方案为较优方案。
(五)年平均成本法
项目投资计算期不相等,而项目投资方案中的投资项目不能单独计算盈亏,或者投资项目的收入相同且难以具体计量,对于这种多个互斥性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适用年平均成本法。某项目投资的年平均成本等于该项目投资方案在项目投资计算期内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与年金现值系数的比值。
式中:NCFi表示该项目投资方案在项目投资计算期内第i年的现金净流量;(P/A,i,n)表示折现率为i,年数为n年的年金现值系数。采用年平均成本法进行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价决策,是在所有财务可行的方案中,以项目投资的年平均成本较小的方案为优。
【实例4-17】天华公司拟进行项目投资,目前有A、B两个互斥性项目投资方案可供选择, A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为70万元,建设期为0,项目投资计算期为4年,每年的付现成本分别为4万元、5万元、6万元、8万元。B方案的原始投资额为75万元,建设期为0,项目投资计算期为5年,每年的付现成本为6万元。要求:如果公司的期望投资报酬率为10%,请为天华公司作出决策哪一个方案为较优方案?
解:A方案的年平均成本
由于B方案的年平均成本为25,7847万元,而A方案的年平均成本为27,6792万元,B方案的年平均成本小于A方案的,因此,B方案为较优方案。
现在回答任务三【导入案例】提出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