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之前,我国对外贸易以出口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可以说是以牺牲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来换取微薄的利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全球化的趋势深入,使得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性增强,造成了产业的进一步转移。我国也在进一步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产业的结构调整,所以随着产业的变动也会造成企业对国际化深入进行的需求。全球各国产业开放度的提高,使得各国产业结构关联度的互动性增强,从而形成了全球的产业大结构系统,在其中,各国的产业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而是整个产业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就要求各国的企业不能故步自封,应该融合在全球产业转移和变动的大潮中,这样才能抢占产业的制高点,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产业发展的高科技化
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各个国家的产业界、企业界中引起了广泛热议。有些人讲世界已经逐步进入了后工业时期,以石油和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工业正逐渐走下坡路,而以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低碳经营为主的产业成为引领世界前进的新的驱动力。在书中,里夫金对第三次革命的前景进行了详细描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分散式生产、储存,通过能源互联网分配资源,零排放的交通方式。第一次工业革命让19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开创了新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为21世纪的人们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被认为未来的五大产业支柱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智能化的建筑、氢能源的生活化、智能通用网络以及插电式燃料电池型运输工具。这些产业标志着数字化、节能化以及高效化制造的崛起,表明了高科技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低端落后的传统产业会逐渐被社会淘汰。所以,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渗透性和带动性极具潜力,客观现象是一方面高科技技术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高科技产业必定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诸如纺织、服装、建筑、钢铁等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在逐渐下降,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比例不断上升,这些都为产业的转移与调整提供了参考背景,同时也注定了技术创业、产业发展时,无法在一国独大,各国协同发展是大趋势,因此大企业更容易进行国际化。
(二)产业发展的协同化
随着全球产业的国际转移,世界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大规模的变动。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除了旧有的产业间垂直分工外,同时出现了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水平分工。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点,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等环节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吸引对外投资的同时,也参与到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来,推动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于是就出现了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的现象。跨国公司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加快了产业转移的速度、规模等,引导相关企业或者供应商一起到东道国投资,在当地发展关联产业群,实现生产供应的本地化。
(三)产业发展的集群化
Porter(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企业集合,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结果。产业集群作为微观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有着显著的影响。微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又会进一步完善微观经济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成为各个国家的产业发展与获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根据《全球竞争力报告(2012~2013)》[1]指出的,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意大利、印度等国家(地区)集群发展状况的排名高于其微观经济竞争力的排名,产业集群是提升这些国家(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动力;而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色列等国家的集群发展状况的排名低于微观经济竞争力的排名,表明这些国家在企业营销策略及微观经济环境的其他要素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更为突出。
促进国家(地区)经济从孤立的企业向集群发展,并且推动集群不断地向更高层次演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结构的转型都要求政府、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共同创造适应集群升级的微观经济环境。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国内的产业集群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全球价值链内各个环节(如跨国公司、国际标准、国际展览等)的联系,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分工、合作,不断地学习与创新,实现升级,这也正是对企业进行国际化的需求之一。
(四)产业发展的外包化
随着全球产业向专业化、分工明晰化方向发展,许多国际化的产业不再由母公司直接生产和运营,而是通过国际分包的形式交予其他国家的企业来生产。产业的外包化是全球寻找资源的过程,也成为了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从产业价值链来看,跨国公司主要掌控产业的高端和高附加值部分,非核心的部分都外包给了成本低或者是更专业化的国家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当产业外包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产业在国际间的转移也加快了,推动了新的竞争环境下的资源配置,这也促使了中国的大企业有了新的国际化的动力。例如,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国际上的一些跨国公司甚至会采取一些新颖的外包方式,例如惠普甚至形成了“连环包”,即在承担别的企业业务的同时,也将自身弱势的业务和部门外包出去。中国的企业也应该抓住这些机遇,在产业全球调整的大趋势下,把握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走出去”的优势获取更多自身的稀缺资源,成长为真正有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二、中国产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多数产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经过多年的改革和企业发展的经历,中国很多行业都趋于成熟,很多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者从对手手里获取市场份额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开拓海外的市场才能获取持续的竞争力。例如中国的空调市场,2012年仅格力、美的、海尔三家国内品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即超过70%,而海信、科龙、志高、格兰仕、奥克斯等二线品牌的份额有近20%,一二线品牌之间的差距较大。在产品领域内,行业利润空间逐渐减少,调研发现2012年空调压缩机行业的平均净利润不足5%,从而那些资源、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的相关产业就成为中国企业的有力竞争者。
(一)产业市场竞争对企业国际化的驱动
希特(2001)认为,产业竞争除了对国际化产生负向直接影响与调节外,还会对其产生正向驱动作用,这是因为开拓国外市场,在更大的市场上寻找新的潜在机会是企业国际化的原始动机。当企业所处行业竞争强、市场份额萎缩时,公司开拓国外市场避开竞争的动机会更为强烈,从而国际化水平随之上升。但是,我国学者周杰等(2009)通过对21个行业的59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发现,企业所处的产业竞争程度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国际化的水平,究其原因是随着外部治理机制的强化,企业的自利行为被抑制,由“机会主义行为”所驱动的国家化战略得到缓解。所以,从上面的理论分析来看,产业竞争对企业国际化的驱动存在正向和负向的双向效应,更多的是起到调节作用。企业通过国际化可以应对产业的激烈竞争,从这个角度来看,产业竞争对企业国际化驱动的直接效应会更加明显。
(二)产业价值链竞争对企业国际化的驱动
中国很多产业经历过了原始积累阶段,将进入到产业重新布局和产业链延伸的阶段,产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终将被打破。除了一些特定的产业外,没有一个国家可能在国内建立某个产业的完整产业链,一国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从事全球价值链某些环节的价值增值活动不再体现在整个产业链和最终产品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在产业链延伸的需求下,企业需要进行产业整合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国际化的内在动因。企业通过“走出去”实现产业链延伸是可行之路。Rober(1999)指出,母国企业通过转移国内部分传统产业,使得生产要素转移到新兴的产业上去,调整自己国家的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对外投资,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也引致产业原有比较优势的转变。
(三)产业规模竞争对企业国际化的驱动
Chandler(1990)认为,发达国家产业的发展有两个模式,即规模竞争和范围竞争。规模竞争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是由于单一产品经营或销售规模的增加从而减少单位成本而获得效率提高,Porter(1985)称之为“专业化竞争”。范围竞争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获得的经济,也称为“多元化竞争”。
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见图6-7),从1999年的8家到2012年的79家,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中国相关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增加,具有了一定的竞争性。入选世界500强的这些企业经历了或将经历“国内公司→国际公司→跨国公司→全球公司”四个阶段。国际公司是指企业通过国际贸易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国际市场。跨国公司是在2个以上国家投资经营的企业。全球公司则是拥有全球战略、全球管治和全球责任并且跨国指数超过50%的企业。不少中国公司已经是国际公司或跨国公司。但是成为全球公司的企业还不多。从理论上来看,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和资本价格具有国际竞争力,在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这些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低工资水平的优势让企业可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因此专业化的竞争使企业能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上提供生产力,比多元化的企业更能获得规模经济。规模的扩大使企业可以成为国际公司甚至跨国公司,但是很难成为全球公司。这些规模性的企业在全球吸纳资源、整合资源之时,还仅能在中国自己的市场上利用中国自己的资源与全球公司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个差距是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做强和做久的根本问题,在进行规模竞争的同时,必定会认识到企业与全球公司的差距,进而从专业化向范围竞争过渡,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公司,那么选择适当的国际化路径进入国际市场是唯一出路。
图6-7 1999~2012年中国入选世界500强企业数量
三、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国际化发展相辅相成
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由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中国也处于一个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就业数量来说,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城市为空间依托的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也逐步趋向高端化和现代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科学化表明了我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向着现代化迈进。
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国产业政策的目标。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方向是,坚持新型工业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其中主要的方向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工业结构升级,二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管理现代化。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从而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未必会完全按照日本的老路走,但是真正的走出去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从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来看,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发展的产业主要是担当全球制造基地,承担产品生产、加工、组装等基础环节。发达国家把缺乏比较优势的制造、加工、装配等生产环节和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服务环节放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自己则专注研发、品牌运作等。此时中国的企业基本没有“走出去”的,即使有国际化的,也是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利润依旧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但是正是由于这一阶段的积累,中国产业才能逐步具备向高端攀升的基础和可能。
第二阶段:通过国内产业价值链构建,逐步实现产业向高端延伸,同时逐步走出国门。由于制造基地的地段锁定,面临产业的空洞化和产业衰退化的压力,要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利用已有的优势积累高级生产要素,诸如研发、营运、销售等,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协同发展。在这一阶段,国内产业价值链逐渐向上,结构逐渐趋于第三产业。但本质上,中国企业仍旧处于产业的低端,此阶段是实现国际化的准备阶段。中国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但并没有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阶段:通过海外布局企业或者制造基地迁出,实现产业全球化并有着与发达国家类似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只有攀升到产品附加值呈几何级数地增加上下游区域,才能获得产业真正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集团的成功运作经验也表明,只有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才会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取得更多的收益。这一阶段,中国由“世界加工厂”、“世界基地”变成为“世界办公室”、“世界总部”,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功通过OEM、与跨国公司合作等方式建立起产业基础,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发展。国际化为我国企业嵌入全球产业升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所以要积极推进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并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1] 由上海市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编译,2013年1月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