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化路径传统类型
除了前文的成长路径外,依据企业特征,国际化路径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内向型的国际化路径,是指企业稳扎稳打,通过企业逐步发展积累实力,从国内市场过渡到国际市场,再到全球统一经营管理,逐步实现最高程度的国际化的一种方式。内向性路径是一种逐步发展路径,这种路径选择把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发展模式引进了本土,相比之下,选择外向扩张的路径就显得更为主动。所以,内向型的路径和前文提到的渐进式成长路径相匹配。
外向型的发展路径是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路径,由企业将自身的价值链环境主动全球化布局,不争一时之长短,追求长期持续的企业利益。从实践来看,我国企业国际化扩张的方法主要分为两条路子:一是在企业具有一定的实力后,直接通过在海外市场建立分公司,扩大市场,并利用其研发力量与销售渠道;另一条是借助外力,利用本国广大市场作为吸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并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1980年,美国卡佛斯格尔教授认为企业国际化路径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内营销阶段。该阶段企业通常刚处于创立阶段,产品单一且市场上同类替代品很多,市场占有率低,企业尚不具备国际化的实力,主要从事国内生产和销售。
第二阶段,前出口阶段。此阶段企业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产品种类增多且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在国际市场上有零星出口的现象发生,企业对于出口贸易开始具有兴趣,并着手准备。
第三阶段,试探性介入阶段。此阶段企业通常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主要通过代理商从事间接出口积累经验,在时机成熟时尝试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国际营销活动。
第四阶段,积极投入阶段。通过前一阶段的积累,此阶段企业通常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产品销量增多,销售渠道建设顺利,同时,经验的积累使得企业能够以直接出口方式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扩大自身利益。
第五阶段,国际战略阶段。此阶段企业通常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势,单纯通过出口贸易已经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企业需要进行国际化的生产,并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
中国早已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然而,这些投资中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以及以从事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占了很大的比例,也正基于此,目前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始真正的国际化,基本上是处于前三阶段,只有小部分企业迈入了第四阶段,真正进入第五阶段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二、国际化路径创新类型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针对自身业务的主要价值环节,将会采取不同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对其产业链条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和控制,从而保持其在价值链条中的优势地位。所以,通过产业的整合来进行国际化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崭新路径,通过产业升级的路径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
在以生产为主要价值链环节的全球经营中,发达国家更多的是通过对零部件制造价值环节进行控制来达到控制整个价值链的目的,例如,我国汽车企业大多只能进行简单的总装生产,跨国汽车公司通过独资公司和控股、并购等方式牢牢地控制了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零部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环节。可以说,发达国家的主要跨国企业由于其累积的各方面优势,在以价值为导向的全球产业链条分解与整合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产业链条的分解与整合更多的被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作为利益获取的工具,我国企业进行全球化分解与整合必将面临固有势力的挑战,任重而道远。
部分学者认为,亚洲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为组装→OEM→ODM→OBM。这种通过学习、吸收、自主研发的产业升级方式是以全球贸易为基础的,企业通过进行低端的生产与制造环节逐步学习所需的技术、管理、生产工艺等技能,一步一步走上自主研发并最终拥有自己的品牌。随着产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分解与整合,处于低端环节的发展中国家制造企业与跨国企业产生交集,形成合作关系,作为跨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中的一部分,上述学习模式成为可能,所以该类方式是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的一条路径。当然,这种扩张也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而根据微笑曲线,企业向产业链条上游方向最终的发展目标无疑是使得其主要的产业链条环节为产品设计。
基于同样的道理,不同行业的特性以及不同企业的企业定位决定了企业也有可能在进行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的计算时,在下游环节,也就是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四个环节的投入产出更具有效率。那么,此时企业最优的选择方向就是向下游方向扩张。同样地,根据微笑曲线,企业若要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最终应当使得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成为产业链条的主要环节,也就是在市场和品牌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当然,西方大型跨国企业的现实表明,一个在世界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跨国企业在上游和下游环节的端点都是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的,这也应当是我国大型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发展特点
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企业国际化中多种方式并存,并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如前分析,企业国际化的路径有内向型与外向型两种,实践中有些企业创造性地结合运用这些路径,在外向型扩张中包含内向型的策略,或在内向型扩张中包含外向型的策略。例如,格兰仕的国际化扩张中,初期一直遵循内向型发展的路径,在企业吸收足够的技术和知识后,走向自主研发的道路,并采取外向型扩张策略迅速占领了市场。
第二,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层明显。我国有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从事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国际化中大多处于内向型国际化扩张的初始阶段,而目前采取外向型路线的企业大多为大型企业,两者的区别很明显。
第三,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的选择存在混乱。由于缺乏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指导,众多企业在选择国际化路径的时候各自为战,甚至出现同一行业的企业选择不同路径的情况。另外,有的企业选取相同策略而出现的结果差距较大,导致企业选择出现困难。
经过了20 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国际化策略越来越灵活,国际化道路越来越成熟。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企业首先在本地接纳和参与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再借助该体系将企业经营延伸到国外,从而走出了一条从内向国际化到外向国际化的发展路径;本身的国际化优势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从主场到客场的挑战。从微观层面来看,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的国际化道路和模式。应该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国际化路径模式也远未成熟。以上总结归纳的近年来中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的新动向和新特点,也恰恰反映了这一探索过程。
阅读8-1: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及启示
日本不同于传统的发达国家,它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间相对较晚,作为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标志的“明治维新”之后,其经济虽得到迅速发展,但底蕴尚显不足。纵观百年历史,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经济发展的道路可谓独特又艰难,与之相对应,作为经济主要载体的日本企业也走出了一条与欧美企业相区别的从落后到超越的发展之路。
西方国家开始工业化于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明治维新,整整晚了100余年,战后日本工业基础几乎破坏殆尽,被迫从头再来,最终回到发达国家之列,其政府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明治维新时的政府推动无需赘言,二战后,政府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相辅相成,政府将发展重心定于重工业等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同时用优惠的政策鼓励出口,在出口达到一定规模和成效后,政府修改政策,推动对外投资自由化,鼓励对外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经济已经完全赶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才与欧美国家企业国际化趋同起来。
具体来看,战后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以出口为主导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为了尽快恢复经济,日本政府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的出口活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此阶段企业国际化主要表现为企业通过综合商社向海外出口商品,最终取得良好成效。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对外直接投资出现阶段。到60年代中后期,大企业开始设立出口部和海外事业部,如设立海外销售子公司,进行产品改良等。到70年代,日本商品在价格上和品质上都确立了优势地位。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前半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进入海外生产阶段。对外投资迅速扩大,由最初主要针对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扩展到对美国、西欧和亚洲的投资并驾齐驱。此阶段投资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在当地建立工厂进行生产为主。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海外经营大发展阶段。此阶段日本企业将生产重心移至海外,彻底脱离了以出口为中心的国际经营策略,海外经营的方式多种多样,跨国并购数量大大增加,海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以世界市场为目标展开企业国际化经营阶段。这一时期日本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特点为:出口额持续扩大,到2007年,日本出口额首次突破了7 000亿美元,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企业在各个环节完成全球化网络的布局,与欧美国家企业开展广泛的战略联盟,积极推进海外子公司的当地化经营。
日本经济能够在二战后后来居上,主要推动因素是政府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对外投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日本企业进行国际化的路径和方法与之相呼应,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资料来源:冉畅:《我国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