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对西博会筹资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变数不断增多的压力,西博会筹资部以保证2014年西博会顺利举办所需资金为己任,创新工作机制,开拓筹资渠道,挖掘筹资潜力,努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一、筹资部主要开展的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筹资工作方案
根据工作需要,筹资部对人员进行了调整。市财政局金翔书记、局长任部长,市国资委沈立副主任、市财政局许杭副局长任副部长,两部门抽调八位处级领导干部及精兵强将为筹资部工作人员,为顺利完成筹资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统一思想认识,打造筹资工作合力
筹资部高度重视筹资工作,金翔部长多次强调,举办“西博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一基地四中心”建设,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升我市国际化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尤其在当前工业投资下滑和消费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发挥会展业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作用显得更为迫切。他要求筹资部全体成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站在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力以赴做好资金筹集工作,确保资金保障到位。
3.主动沟通对接,及早做好筹划部署
筹资部积极与西博会组委会进行了沟通联系,初步了解今年西博会资金需求与相关工作要求,根据资金需求、本年度项目计划,结合以往年度资金使用情况,确定了本年度筹金任务为3000万元,并建立了详细的资金筹集方案,分解筹资任务,落实到各家银行、企业、单位,落实到筹资办各位工作人员,明确具体数额和筹资到位时间,筹资部成员多次主动上门与各企业、单位沟通,积极争取各单位的大力支持。
二、筹资面临的主要困难
1.金融筹资难度加大。受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影响,市场流动性总体趋紧,特别是企业资金链、担保链因素叠加下,金融市场风险隐现。此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和同业业务监管持续加强,银行间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行政影响力日渐弱化,筹资难度加大。
2.国企捐赠政策收紧。筹资部主要依靠财政、国资部门的行政资源和社会影响力,筹资对象基本依靠金融企业和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大集团,受政策影响较大。中央、省、市均出台了“国有企业重大对外捐赠事项,以及超出预算范围的捐赠事项”规定,如2010年省出台的《浙江省省属企业对外捐赠管理办法》规定“省属国有企业重大对外捐赠和超预算范围的捐赠事项,必须经董事会批准报省国资委同意后实施”,市委、市政府2013年出台的《杭州市市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企业单次价值30万元及以上的大额捐赠和赞助需报批”,加大了筹资难度。
3.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筹资市场化运作手段不高,例如杭州西湖博览有限公司,作为西博办授权进行户外广告资源运作主体,由于缺少市场竞争,不利于发挥有限广告资源的最大筹资效益。同时虽然西博会项目多达40多项,但用于社会化募集、市场化操作的西博会具体冠名项目开发力度不足,筹资资源稀缺,社会赞助单位捐助参与度热情不高。
三、完善西博会筹资工作的建议
1.健全会展资源运作机制。西博办要组建专业团队研究和运作现有的会展资源,独立运用和展开西博会会展项目的资源利用和社会筹资。除部分政府主办或社会公益项目外,其余西博会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走出及走宽西博会会展项目市场化运作的路子。
2.创新西博会经费管理模式。现阶段西博会办会经费宜采取确定总额包干使用的模式。每年预算确定一个额度,由西博办总额包干使用。从2013年起,经过2—3年时间,逐步过渡到以西博办组建的专业团队筹资为主。从2015年起,西博会办会经费采取确定基数由市财政通过会展专项资金安排,其余部分由西博办组建的专业团队筹资解决。
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强对西博会专项资金的管理,规范西博会专项资金的申请和拨付程序,提高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率。强化项目审计,监督和管理资金的使用范围和途径,减少随意性,避免各类财政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同时推动西博会项目预算向社会公开,保障捐助单位(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