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 形成机理分析
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来分析其形成机理。
一、 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本源
在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中,产业的竞争潜力、产业生态环境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本源。
(1) 竞争潜力。竞争潜力是指竞争主体的比较优势和其他可控发展条件,代表的是产业内部影响未来竞争力的因素,如产业运行状态、技术投入、比较优势等。在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专利的正相关程度很高。林毅夫(2003)指出,日本的经济规模是美国的一半,人口是美国的一半,加上日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美国靠中国的人才、世界各国的人才,日本人靠自己的人才,所以它输了(即输在技术创新上)(12)。这说明技术专利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技术投入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密切相关。
(2) 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信用环境、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从前面的论述可知,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社会文化信用环境、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有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及提升。
二、 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测度
如何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书将用市场绩效来表示。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市场绩效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13)。市场绩效受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共同制约,是市场关系或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最终成果标志,它反映市场运行的效率。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产业生产的相对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程度、销售费用水平、利润指标、生产率指标等(14)。
根据产品价值链的不同特点,可以把产品价值链大体划分为产品开发环节、生产制造环节和营销环节。与这三个价值链环节相对应,公司的能力可以划分为产品开发能力、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于某一产品来说,产品开发能力是一次性的,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是持续的,因此,可以将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概括为国际竞争力。
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15)可表示如下:
i=1, 2, …, n
假定某种产品只有两家企业竞争,那么两家企业的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分别表示如下:
xi是指产品销售额,ki是指某种产品的市场容量,xi≤ki;ri是指产品开发能力系数,体现为增长速度;kij是核心竞争力系数,表示产品i对产品j的影响和限制,kij>0。这里,k1=k2=k。
对数学函数(4-2)和(4-3)求解,求出不动点,做稳定性分析,可以看出竞争的各种不同结果。此函数有四个不动点:
x1=0,x2=0
x1=k1,x2=0
x1=0,x2=k2
当k21k1<1, k12k2<1时,只有一个稳定点,即,表示两个竞争者共存。
当k21k1>1, k12k2>1时,有两个稳定的不动点,即(k1,0)和(0,k2)。它表示只有一个获胜者,至于哪个获胜,则取决于初始状态。
现讨论当k21k1<1, k12k2<1时,只有一个稳定点的情况。这时两个竞争企业可以共存,稳定点就是它们的市场占有份额。两个竞争企业的市场份额之比是:
竞争结果表明: 竞争企业的最终市场份额只与包括核心生产能力和核心营销能力的国际竞争力有关。如果企业1的国际竞争力系数k12大于企业2的国际竞争力系数k21,那么竞争结果是x1>x2。同样推理得出: 在竞争企业共存的条件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取决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可见,在企业竞争过程中,企业应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营销能力,提高产品的顾客忠诚度。
史东明(2002)指出,随着公司核心能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其经营业绩不断上升,规模不断壮大,销售额急剧增加。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有市场控制能力、赢利能力等。市场控制能力指标表示的是国际竞争力在市场上已经取得的、与本行业第一竞争对手相比较的竞争优势,用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两项加权综合表示。同样的市场占有率,赢利高的企业反映的竞争力就强(黄继刚,2004)。顾客满意度在欧美等国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许召元,2001)。
王益民等(2003)认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 (1) 财务性指标(货币性指标),能够综合反映企业能力体系的现实状态。常用的财务性指标主要有利润和投资回报率。此外,还可以采用营业收入、销售成本和经济附加值(剩余收益)等。 (2) 客户关系,这是企业社会资本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客户方面的指标主要有: 客户满意程度、客户保持程度、新客户的获得、客户获利能力等。 (3) 企业运作流程。业务流程是企业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核心能力和独特知识就蕴藏在业务流程之中,并最终通过向客户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来实现。 (4) 学习和成长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性。企业的学习和成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资源: 人员、信息系统和企业常规(文化)。常见指标包括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周期、员工知识更新与知识共享能力、企业决策者的创新意识与应变能力以及创新氛围等。
综合已有的研究,本书将从价值创造、成长潜力和经济贡献三个层面来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即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测度用市场绩效来表示。
三、 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动力
市场需求、知识吸收和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动力。
(1) 市场需求。许多学者指出,国内市场的大小及性质不但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会刺激本国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和创新。本国市场要促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必须细分市场的需求结构,要善于满足老练而挑剔的客户需求,要能够预期需求走向(Michael Porter, 1990;芮明杰,2006)。
(2) 知识吸收和创新能力。① 知识吸收和创新能力的含义。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环境中,创新对产业绩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Franko,1989;Hitt,1998)。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拥有充足的知识。因此,企业必须积累知识,形成并有效地利用创新能力。Muller(1988)认为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能力、改进技术能力、技术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芮明杰(2005)指出,公司获得竞争优势所依赖的公司核心能力根源于公司的创新活动。公司的创新活动直接促进了公司能力的形成、发展、维护和再发展。创新活动使公司的生存能力大大增强,这不仅体现在公司内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所带来的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还体现在公司在外部环境中能够领先于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候先荣、吴奕湖(2003)认为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支持创新战略实现的系统整体功能,由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企业家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组成。
本书认为,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持续不断地推出、实施新的创新项目(包括产品、工艺、原材料、市场、组织、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项目),并使公司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Cohen(1990)认为吸收能力指公司能够识别新信息的价值、吸收新知识并将之应用于商业方面的能力。吸收能力不仅指公司获取、吸收信息的能力,而且还指公司利用信息的能力。另外,公司的吸收能力(学习、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效率与渴望)也与同层次的现有相关知识相联系(Cohen & Levinthal,1990)。因此,吸收能力不仅取决于公司跟外部环境的直接互动作用,还取决于知识在公司部门间及部门内的传播情况。在多样化的知识结构背后,员工个人应该掌握的知识的种类在增强公司的吸收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内部、外部建立广泛的、积极的交流网络的能力越强,员工个人对其他人的能力的认同度越高,那么就越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由此,不仅增强了个人的吸收能力,而且增强了产业的吸收能力。Nelson & Winter(1982)指出,产业的吸收能力不依赖于个人,而取决于个人能力之间的融合程度。Cohen and Levinthal(1989)认为产业内的活动也有助于培育吸收能力,即融合其他产业的外溢信息。
② 模型论证。下面,我们将建立一个函数模型,来论证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能力是如何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根据经济学原理,企业的生产函数取决于两个变量: 直接投入生产的要素量和投入要素的生产率。这样,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Y=E(,)×Fp (4-5)
其中,E(,)为要素生产率,Fp为用于直接生产的要素投入量。显然,在要素生产率E(,)不变,即假定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效率由要素投入量唯一决定。但事实上,企业的要素生产率不可能与要素投入截然分开。因为不同的生产要素其性质是不同的,比如知识要素投入就与知识生产率密不可分。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定知识要素是企业的唯一投入要素。不难得知,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会导致知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我们进一步假定,投入企业的知识存量,一部分用于直接生产产品,一部分用于企业研发。在企业投入的知识要素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显然面临着如何分配用于直接生产和用于研发创新的知识分配问题。
在我们的分析中,知识溢出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变量,所以我们把投入企业的知识要素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存量,称为内源知识;另一部分是企业从外部吸收的那部分知识,简称为溢出知识。由此,我们进一步假定:
E(,)=E(kc,k1;γ,θ)=akγckθ1 (4-6)
其中,kc表示企业从外部吸收的溢出知识,k1代表企业的内源知识。这里的γ和θ分别表示企业溢出知识和内源知识的产出弹性,γ, θ∈(0, 1)且γ≤θ,即企业内源知识的产出弹性高于企业溢出知识的产出弹性,否则,单个企业的创新动力将完全丧失。
现在,我们进一步假设有x家企业聚集在一起,k1表示一家企业的内源知识,k2表示从一家企业那里吸收的溢出知识。这样,一家企业从x家企业集群中吸收的溢出知识为:
因此,企业的知识溢出率为Π=k2/k (4-8)
进一步假设企业用于知识创新的知识要素投入为FI, σ表示企业溢出知识对内源知识开发的贡献弹性,因而企业的知识总量可以表示为:
k=kσcFI (4-9)
由企业知识存量的来源可知,k=k1+k2,所以,我们可以得到:
kc=xk2=xΠkxΠkσcFI (4-10)
整理(4-8)式,可得:
kc=(xΠFI)1/1-σ (4-11)
根据上式,可得:
Kγc=(xΠFI)γ/1-σ (4-12)
由于k1=k-k2, k2=Πk,所以得:
kθ1=(k-k2)θ=(k-Πk)θ=(1-Π)θkθ (4-13)
将(4-9)式代入(4-7)式,可得:
k=kσcFI=(xΠFI)σ/1-σFI (4-14)
进一步得:
kθ=(xΠFI)θσ/1-σ (4-15)
将(4-15)式代入(4-13)式,得:
kθ1=(1-Π)θkθ=(1-Π)θ(xΠFI)θσ/1-σ (4-16)
将(4-12)式和(4-16)式代入(4-6)式,得:
E(,)=a(1-Π)θ(xΠFI)λ (4-17)
其中,λ=(γ+σθ)/(1-σ)。
由于一家企业的要素投入量是一定的,分别配置于生产性要素投入和知识开发性要素投入两种用途,即:
F=Fp+FI (4-18)
将(4-17)式代入(4-5)式,可得:
y=a(1-Π)θ(xΠFI)λFp (4-19)
因此,企业的选择将是最大化(4-19)式,约束条件是(4-18)式。
构建拉格朗日函数:
L=y-λ[(FP+FI)-F] (4-20)
分别对FP和FI求导,得:
∂L/∂FI=λa(1-Π)θ(xΠ)λFλ-1IFp-λ=0 (4-21)
∂L/∂Fp=a(1-Π)θ(xΠ)λFλI-λ=0 (4-22)
解得: λFp=FI (4-23)
又因为: F=Fp+FI
所以有: FI=F/(1+λ)
Fp=λF/(1+λ) (4-24)
代入(4-19)式,得:
y=A(1-Π)θΠλxλF1+λ (4-25)
其中,A=aλλ(1+λ)-(1+λ)。
为了分析方便,假定: Fp+FI=F=1
则有:
y=f(Π, x)=Aφ(Π)φ(x) (4-26)
其中,φ(Π)=(1-Π)θΠλ,φ(x)=xλ
由于Π为企业的知识溢出率,x为聚集企业数目,因此,(4-25)式表示,企业的产出是企业知识溢出率和聚集企业数目的增函数,而且在给定的产业技术特征和知识特性条件下,企业的产出是企业家数目的单增函数,但增幅取决于产业技术和知识特性,因为[∂y/∂x=Aφ(Πλ)xλ-1>0]。
以上说明,企业的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能力能够提高企业的产出水平,从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发达地区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靠税收返还来对企业进行补贴,而落后地区为了发挥“后发”优势,靠过度消耗环境和资源进行补贴,这就可能会激励企业将大量资源用于积累与政府的“关系资本”,以谋求土地、资金融通、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具有扭曲价格的要素,造成企业能力畸形发展,这也严重削弱甚至扭曲企业家创新投入的动机,进而限制了企业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许多研究表明,日本与韩国工业技术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韩企业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吸收能力极强,因此能以模仿、改进、创新的三部曲来创造竞争优势。这些事实说明,企业推动创新活动除了需要本身积极投入研发外,如何有效发展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刘常勇,谢洪明,2003)。
在技术创新上,跨国公司常常投入高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形成技术优势,并不断通过知识更新来保持能力上的优势。目前跨国公司垄断了世界上70%的技术转让与80%的新技术、新工艺。全球化经营使跨国公司在生产技术、供应关系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知识优势使跨国公司获得合资企业的控制权。
因此,知识吸收和创新能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动力。
(3) 知识产权保护。Arrow (1962)指出,企业进行研发或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存在正相关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产生,几乎是与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同步。从科学技术发展史看,近代科学技术始于15世纪下半叶,而世界第一个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第一部专利法(当时称垄断经营权保护)产生于1474年(威尼斯)(刘春田,2000),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实质上是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呼应的一种客观反映,是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良性互动的表现(王九云,2001)。从过去50年间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它们不仅在高新技术领域重视知识产权问题,在农业、医疗、原材料加工、制造业中也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使得许多传统产业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中保持了领先地位及赢利性(邹薇,2002)。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即鼓励技术创新、增加知识存量,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知识产权制度的实质,就是在保护知识权利人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知识有效地共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是建立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石。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用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促进知识共享,才能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知识优势。因此,应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注意在知识共享者和知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之间保持均衡,鼓励知识共享。
【注释】
(1)引自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页。
(2)引自王寿兵、吴峰、刘晶茹,《产业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3页。
(3)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p. 121.转引自朱瑞博,《金融契约、治理结构与产业整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页。
(4)林祥,《企业核心资源理论与战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5)参见吴建伟,《国际间产业竞争与市场容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34页。
(6)参见裴长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期。
(7)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78页。
(8)参见史忠良,《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9)鲍晓华,“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财贸经济》,2001年第4期。
(10)李琳、兰婷,“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8期。
(11)樊海林、程远,“产业生态: 一个企业竞争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3期。
(12)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网上讨论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2003年7月9日。
(1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14)周新生,《产业分析与产业策划方法及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
(15)本模型转引自林祥,《企业核心资源理论与战略》,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第146—148,部分做了改动。并参考了Shengqiang Liu and Lansun Chen, “Profitless delays for extinction in nonautonomous Lotka-Volterra system”,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2001,6(4): 210-216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