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生产及其消费的地区分布是逆向的,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和贵州5个省区煤炭资源共占全国总量的82.67%。据统计,2009年内蒙古原煤产量达6.37亿吨,超过山西原煤产量250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位。2009年,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4省区合计同比增加原煤产量22589.3万吨,占全国新增原煤产量的65.9%。其中,2009年新疆原煤产量突破8000万吨,达8740万吨,比2008年增长了29.2%。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消耗大,其煤炭资源日趋枯竭,需要从外部大量输入煤炭和其他能源。这种煤炭产消分布格局决定了“三西”(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作为华东和华南地区等省市的主要煤炭供应区。据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山西原煤净输出量为4.2亿吨,占原煤产量的66.8%,内蒙古为1.58亿吨,占原煤产量的44.6%,陕西为0.85亿吨,占原煤产量的41.8%(见表3-16)。
表3-16 2007年全国原煤输出的省区及净输出量[1](单位:万吨)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蒙西地区一直都是京津冀地区煤炭的传统供应地区,京津冀地区煤炭资源仅占全国煤炭储量的2.5%左右,本地煤炭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煤炭要依靠山西和蒙西供给。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煤炭消费量大的地区,山西、陕西是从北方向华东输入大量煤炭的主要供给者。此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发电的需求将不断加大,未来华东的煤炭消费将不断增加。由于山西煤炭开采强度已经很大,大部分矿井陈旧,矿井深度不断增加,大幅度增加开采能力受到很大制约。随着铁路和铁海联运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开工建设,将在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之间形成一条新的大能力快速铁路运输通道,这不但加强了内蒙古、新疆成为“西煤东运”基地的外运需求,也促使煤炭供应格局发生了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