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效执行力是沟通出来的

高效执行力是沟通出来的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确保执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沟通的目的是更好地执行任务,使执行到位,因此,沟通必须贯彻执行的始终。这是一个在沟通上出了问题导致执行不力的典型案例。显然,不充分的沟通是阻碍决策执行的一大因素,只有真正坦诚的沟通,才能更好地避免执行出现差错的情况发生。

确保执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管理专家、本书作者 吕国荣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企业的“企”字由“人”和“止”组成,企业无“人”则“止”。由此可见,“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

任何企业和组织,都是由形形色色的个体构成的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而支撑人与人之间交流、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沟通。

沟通已经成为当今最流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无论是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还是与客户之间,有效沟通都变得非常重要。尽管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做得并不好。

郑冬坤在2006年07期《经济师》杂志上的“浅论我国企业的执行力”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件事:在前些年的亚洲企业领袖评选活动中,中国企业没有一家上榜。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执行力。该活动组织者曾给中国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每人发了一份邀请函,并要求他们分别填写财务报表。结果,同一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所发回的财务数字居然不一样。先不去质疑他们是否有意造假,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之间缺少沟通。在评委们看来,连最起码的沟通能力都不具备,何谈好的执行力?

一个企业在战略计划和目标的实施与执行过程中,如何高估沟通的作用都不为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沟通决定了执行的成败。所以,要想提高执行力,必须从有效沟通开始。沟通的目的是更好地执行任务,使执行到位,因此,沟通必须贯彻执行的始终。

一个员工,在执行过程中应该与管理者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但要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整体执行力,更少不了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对管理者来说,主动与员工进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管理者有再好的想法、再有创意的建议、再完善的计划,都需要得到员工的配合和执行。如果离开了与员工的有效沟通,执行就可能出现问题。

小李的销售业绩一向很突出,他主要负责销售公司生产的内衣和睡衣产品。这个月小李的销售额比上个月增加了30%,销售科长却狠狠地批评了他。

销售科长向小李不满地说道:“早在半年前,公司总裁就宣布我们公司要进入鞋类产品市场。你难道不明白,试探零售商对我们鞋类产品的接受程度对我们以后的销售策略有多重要?你不下工夫,我们怎能完成将鞋类产品打入市场的任务?”

小李委屈地回答说:“我确实没有在新的鞋类产品上下工夫,因为它并不是我们公司的主要产品,而且我也确实不知道公司准备大规模进军鞋类市场。你是销售科长,你是早就知道鞋类产品是公司重要的新产品,但是你从来就没有对我们这些销售员强调过它的重要性,你只是说要下点工夫推销鞋类产品。你一句‘下点工夫’就指望我们能明白你的意思?你应该把公司的整体规划及时告诉我们,毕竟员工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你的每个想法,又怎么知道如何去做才对呢?要是我们早知道公司将全力进军制鞋业,我们自然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

这是一个在沟通上出了问题导致执行不力的典型案例。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员工不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将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影响。而了解了有关信息,员工自然会调整自己的工作策略和方向,以配合公司的整体规划。

为什么下属执行不力或出现差错的情况经常出现?通过调研发现,这往往是因为下属对领导的目的或者说期望事先不清楚。因此,执行力太差,有时不一定是基层执行者的错,可能是上级领导交代得不清楚、太含糊。工作中和员工进行主动、有效的沟通是必要的,管理者起码要懂得向下属交代清楚任务。

有一间办公室起了火,主管对路过办公室门口的一个下属说:“快去拿桶水来!”下属边跑边想:哪里有水龙头?哪里有水桶?下属终于想起不远处的餐厅就有水桶。他在心里盘算着,先拿桶,然后到最近的水龙头打水,这样速度最快。但当他回头一看,才发现是主管的办公室起火冒烟了。

原来,当主管发现了火情,见到下属路过便马上要他去拿水。主管脑子里想的目标,下属是不知道的。下属埋怨主管说:“早知道是救火,附近就有灭火器,何必要跑到远处去拿水呢?”

如果主管起初就对下属说:“着火了,赶紧帮忙找水来救火!”这位下属会如何做呢?他就可以根据目标任务灵活调整执行手段,毕竟,救火不一定非得用水呀!如果这个下属迅速拿灭火器灭火,损失将会被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

这是典型的沟通障碍的例子。管理者不能有效沟通,员工就无法明白和体会上级的意思,就难以把要做的事做得顺利圆满,工作上就会出现障碍。

显然,不充分的沟通是阻碍决策执行的一大因素,只有真正坦诚的沟通,才能更好地避免执行出现差错的情况发生。

因此,管理者主动与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执行力。很多执行方面的困难,都和沟通不畅有直接的关系,沟通不畅常常导致信任缺乏,进而阻碍策略的执行。改善沟通,是执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个人都有上级,上下级的沟通是必然的,畏缩或逃避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以积极的心态主动与上级沟通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勤与上级沟通,能确保执行方向不发生偏差,能确保正确执行上级的意图和决策。

另外,也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使你的上级了解你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理解你的处境、知道你的工作计划、接受你的建议;只有通过沟通,你的上级才知道你执行某项任务的进展情况,才知道你的执行力如何。

但在现实中,很多人不敢主动与上级沟通。事实上,如是你不与上级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很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得不到解决,你在执行时出现的偏差就得不到上级的指导和校正,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一家公司决定在西部拓展市场,为此成立了一家营销分公司。为了保证货款能够及时回笼,保证现金流通畅,公司决定把市场目标锁定在西部那些信誉好、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上。

营销分公司在西部成立了,分公司经理在开拓市场时发现,西部那些大企业根本打不进去,他们已经有了固定的合作厂家,不想使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新产品。分公司经理几经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才有几家大企业勉强同意试用他们很少的一部分产品。看到拓展市场工作毫无起色,这位分公司经理为了不给总公司留下工作能力差的印象,便自行决定开拓小企业市场。这些小企业倒是很愿意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但由于这些小企业资金实力并不雄厚,因此拖欠货款现象很严重,很多欠款连收都收不回来。而这位分公司经理没有将情况向总公司报告。

总公司发现问题后,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连夜带人赶到西部分公司。面对着大量的死账呆账,副总质问西部分公司经理:“公司确定的开拓西部市场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分公司经理羞道:“是与那些信誉好、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

副总怒气冲冲地说:“你改变计划,与这些小企业合作,为什么不向公司汇报?”

分公司经理回答不上来。

最后几经周折,对有些拖欠货款严重的客户诉诸法律,才收回了一部分货款。公司开拓西部市场的目标没能实现,还损失惨重,分公司经理被就地免职。

显然,如果分公司经理在开拓大企业客户遭遇曲折、不得不开拓小企业市场时及时将情况向总公司汇报,就不会造成这种不可收拾的局面了。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个执行者一定要经常与上级进行沟通,这样才会避免执行方向发生偏差。而且通过沟通,上级也能及时掌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级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可以重新调整战略部署,作出新的决策,这样就能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

沟通是双向的。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执行者不与上级及时沟通,只是一味地自己蛮干,执行出现问题就在所难免。下属应该积极主动与上级沟通,这样才能使执行的各环节始终保持一致性,避免执行发生偏差。

沟通是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要把主动沟通看成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一环,并在执行中努力实践。

沟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递给所在单位的每一位员工,或者员工没有正确地理解管理者的意图,沟通就出现了障碍。那么,管理者如何才能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以下是三条黄金法则:

(1)让员工对沟通内容及时做出反馈

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误解或者对管理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准确。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管理者可以让员工对自己的意图作出反馈。比如,当管理者向员工布置了一项任务之后,管理者可以马上向员工询问:“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同时要求员工把任务重点复述一遍。如果复述的内容与自己的意图相一致,说明沟通是有效的;如果员工对自己意图的领会出现了偏差,可以及时进行纠正。

(2)积极倾听员工的发言

沟通是双向的。要使沟通有效,双方都应当积极投入交流。当员工发表自己的见解时,管理者也应当认真倾听。当管理者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这样会使你漏掉余下的信息。积极的倾听应当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见推迟到说话人说完之后。

(3)减少沟通的层级

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时候应当尽量减少沟通的层级。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要注意与基层员工直接沟通。有效的相互沟通,能让领导者不打折扣地传达自己的意图,了解员工的心声;同时也能让员工根据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做成他应该做成的事。充分的沟通对于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建立真正的执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