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因其禀赋特征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化学工业也由此在各个国家以各自的禀赋优势形成了特定的模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发展,有一点可以得到公认:各国的化学工业均是朝着规模化和集聚化的方向发展的。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国家以及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对化学工业都具有巨大的需求。以至于化学工业的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由于化学工业所具有的规模化和一体化效益,加上其巨大的市场容量,通常都会发展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化学工业区。如中东化工区借助丰富和廉价的油气资源,使整个国家的经济依赖化学工业而崛起;墨西哥沿岸化工区所具有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美国的化工区更是以丰富的产业链和良好的环境效益著称于世;欧洲各国的一体化炼化基地使其竞争特点分外鲜明,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化学工业的典型模式;亚洲化工区已经成为世界化工区中的后起之秀……这些化工区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依靠产业链一体化和资源共享所形成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整个国家或地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坚力量。
目前,世界上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基本上都是以化工区形式兴建的。园区可以说是现代化学工业的主要载体,是各国或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重要方式。基地化也是园区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此外,大化工对运输、取水和排水的需求,也使石化工业区的地理布局一般都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充足的水源,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从而有条件形成物流一体化模式。而对有助于改善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益的资源共享和产业链一体化的其他措施(例如:通过建设相对完善的化学工业基础设施所形成的配套设施设计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等丰富的一体化内容),也成为推动化工区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就综合性化工区而言,产业链一体化已经超越了炼化一体化,向纵深发展。骨干企业依靠强大的科研力量,吸引全球化工产业资源,在骨干企业所主导的产业链上,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产业链,实现了炼化一体化向综合一体化发展,即:炼油化工一体化与精细化工一体化并存于一个工业区内。目前,以产业链一体化为主要模式的化工区,已经成为各国化学工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世界上著名的化工区有:荷兰的切梅洛特化工区、美国得克萨斯墨西哥湾化工区、韩国蔚山和丽川石油化工区、新加坡裕廊工业园、荷兰鹿特丹沿江石油化工带、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沙特朱拜勒石化基地(亚洲第一)、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德国切姆西特化工区和法兰克福—赫斯特工业园、日本千叶、水岛和鹿岛化工区、林园石化工业区等。下面选出几个比较典型的化工区加以阐述[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