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均衡理论及其缺陷前面第七章已说过,一般均衡理论是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创立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产生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就是在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寻找一个微观基础的过程中产生的。他们把自己的理论称作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强调如果价格等变量偏离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要求,就会产生凯恩斯理论的结论。

一般均衡理论及其缺陷

前面第七章已说过,一般均衡理论是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创立的。一般均衡理论是相对于局部均衡理论而言的。其最大特点是,认为一个经济体的市场体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只要其中的一个市场没有达到均衡,则整个市场体系都不可能达到均衡。这样一种相对于局部均衡分析而言更广泛和更复杂的观察市场的方法,就是一般均衡分析。

稍微严格一些来说,一个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要素需求方程、厂商供给方程、要素供给方程。由于模型假定要素收入等于产品销售价值,故此四个方程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一致,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这个一般均衡模型的特征可归纳为:(1)所考察的市场都处于供求平衡之中;(2)经济中只存在一种唯一的信号,即价格;(3)经济行为人只对价格作出反应。这一理论在获得人们广泛认同时,也受到了许多批评,被指出存在不少缺陷,主要有:

1.从现实经济体系看,市场非出清即市场短缺或过剩的情况普遍存在,对千千万万种商品而言,所有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同时达到平衡是不可能的。

2.瓦尔拉斯体系中假定存在一个“万能的拍卖者”,这个拍卖者拥有完全充分的信息,它收集所有供给者与需求者的报价,并按照价高者可得的原则来分配商品或配置资源,不存在任何不确定因素,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万能的拍卖者”,每个市场行为人都只拥有一部分信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普遍存在,不确定性不可能消除。

3.对资源配置起调节作用的因素,并不只有价格信号,除了价格信号外,数量信号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4.市场从非均衡向均衡的调整过程是缓慢进行的,并不是瞬间完成的。

凯恩斯宏观理论特点和缺陷

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提出的宏观经济理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经济是非均衡的,充分就业均衡是特例,非均衡则是常态,他的理论正是以经济资源的非充分利用为研究对象的。

2.经济活动是不确定的,未来是不可知的,经济行为人所能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

3.引进了数量信号。例如,古典理论认为消费支出是消费品价格的函数,而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即C=f(Y),这里,C就不是价格变量而是数量变量(Y)的函数。

4.打破了古典的“二分法”,指出货币并不仅仅是经济运行面上的一层纱(veil),货币对实物经济有影响。

正因为有这些特征,他的理论才被称为是一场经济学上的“革命”。然而,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也受到了许多批评。其中一个在后来备受批评的缺陷是这一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产生

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就是在为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寻找一个微观基础的过程中产生的。

提出非均衡理论的先驱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洛尔(R.W.Clower,1926—2011)。1965年克洛尔发表《凯恩斯的反革命》一文指出,在凯恩斯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消费函数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表现在:凯恩斯讲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而一般均衡理论中,消费者在消费中唯一要考虑的是商品的价格。克洛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像凯恩斯消费函数这样的理论,与标准的微观理论如何才能做到协调一致?

在克洛尔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巴罗(Robert J.Barro,1944— )和格罗斯曼(Herschel I.Grossman,1939—2004)在1971年的《收入和就业的一般非均衡模型》一文中进一步推进了克洛尔的研究,并将所得结论与此前一位叫帕廷金(D.Patinkin,1922—1995)的以色列经济学家的类似分析结合起来,提供了一个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认为传统的凯恩斯宏观理论可以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结合起来。他们把自己的理论称作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强调如果价格等变量偏离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要求,就会产生凯恩斯理论的结论。

巴罗和格罗斯曼研究价格刚性条件下非瓦尔拉斯均衡如何起作用,莱荣霍夫德(A.Leijonhufvud,1933— )则声称即使价格是灵活变动的,在短期内数量调整的速度也要快于价格调整。他的主要论证思路是从信息不完全及搜寻信息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这一角度展开的:当存在信息不完全和信息搜寻成本情况时,数量调整就可能存在,并且要优先于价格调整。

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让-帕斯卡尔·贝纳西(J.P.Benassy,1948— )的工作上。贝纳西是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享有国际声誉的经济学家。从70年代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论文,并著有《市场非均衡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非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等著作,不仅奠定了他作为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重要代表人物的地位,也反映了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