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概念的模糊性

概念的模糊性

时间:2023-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概念有它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团队”这个概念,它的内涵我们是清楚的,但是它的外延,即什么样的工作群体属于团队,恐怕就很难说得明确,因为在不同组织内部没有一个确定的边界,这就是一个模糊概念。例如,我们让30个人说出“管理”的定义,那么我们可能会得到30个不同的答案。尽管如此,当我们用模糊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时,管理的定义分布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个概念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所谓模糊概念是指这个概念的外延具有不确定性,或者说它的外延是不清晰的,是模糊的。例如“团队”这个概念,它的内涵我们是清楚的,但是它的外延,即什么样的工作群体属于团队,恐怕就很难说得明确,因为在不同组织内部没有一个确定的边界,这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在概念思维上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允许主观性

人们在认识模糊性时,是允许有主观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对模糊事物的界限不完全一样,承认一定的主观性是认识模糊性的一个特点。例如,我们让30个人说出“管理”的定义,那么我们可能会得到30个不同的答案。尽管如此,当我们用模糊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时,管理的定义分布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通过模糊性才能更精准

模糊性的对立面是精准性,模糊性并非不好,在处理客观事物时,我们也经常需要借助于模糊性。例如,公司长期的发展愿景是很难说得清楚的,未来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是需要描绘出公司30年后的状况,如“在行业领先”、“一流的知名企业”、“世界知名企业”等都是模糊概念,然而我们要将这些模糊概念经过头脑的分析判断,很快就可以心领神会,形成团队成员的共识。

(3)模糊性并非是随机性

人们对模糊性的认识往往同随机性混淆起来,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随机性是其本身具有明确的含义,只是由于发生的条件不充分,而使得在条件与事件之间不能出现确定的因果关系,从而事件的出现与否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性。而事物的模糊性是指我们要处理的事物的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即一个对象是否符合这个概念难以确定,也就是由于概念外延模糊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