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本套教材的微观部分已经阐述了的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外,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还有以下方面需要再加以说明:
(一)以总量分析法为主
总量分析是宏观经济学特有的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在强调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总量分析法为主。总量分析法要求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时,把一些具体的、分散的经济变量合理地综合、抽象成一些能反映总体经济运行状况的变量。这种经济总量有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如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消费等。另一类是平均量,如价格水平、就业水平等。用总量分析法分析问题时,着重于经济趋势和动向以及整体经济的反映和效果,而不必过分关注具体的、个别的问题或经济变量的解决。要注意总体并不总是等于个体之和,防止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4]
(二)以均衡分析法为主
经济学中的均衡及其均衡分析法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已有介绍。目前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均衡分析法。对均衡状态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现象运动趋势的研究,比如分析中需要假定经济社会中的产出等于计划的支出——产品市场均衡,假定实际货币的需求等于实际货币的供给——货币市场均衡,假定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国际市场均衡;假定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总量均衡。非均衡分析法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因素作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即便是量的分析,非均衡分析也不是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
宏观经济学既大量运用了均衡分析法,也运用了微观经济学中所不常见的非均衡分析法。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法并非微观中的局部均衡分析法,而是更多地运用了一般均衡分析法。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也运用了非均衡分析法。这既包括了所谓的“非瓦尔拉斯均衡”,也包含了一般意义上的失衡,如失业的长期状态。宏观经济学就是要对这两类经济状况展开研究,并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化规律。当然,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不可将两种方法截然对立起来。
(三)存量分析法与流量分析法相结合
流量是时期数,就像从喷头正流向浴池中的水;存量是时点数,就像浴池中存留下来的水;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存量求和无意义,一般不能相加;流量求和有意义,一般可以相加。存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点上已存在的有关经济总量的数值及其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如在对经济活动进行历史性分析和比较中涉及的年度总量值,某一特定时点上的货币总量等。流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的经济总量的产出、投入(或收入、支出)的变动及其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如某月、某季度的总产量、工资总量等。值得注意的是,宏观经济学侧重于流量的分析。
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总投资、总消费、总储蓄的变动及其影响,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但凯恩斯以后的经济学家在进行总量分析时,也在不断地加强存量分析。例如,在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增长时,不仅要分析一定时期的投资和消费,而且还要分析一定时点上的资本存量和消费品存量;在研究一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生活水平时,不仅要分析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而且还要分析国民财富及其增长率。宏观经济学越来越强调采用存量分析法,使之与流量分析法并重,并且着手用统计学来解决存量统计中的问题,这是当前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趋势。
(四)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相结合
对一个经济变量,可以从事后变量和事前变量这两个角度来把握。事后变量亦称实际量、统计量,是指经济变量的实际取值。事前变量亦称计划量、意愿量,指经济变量在决策时的取值。例如,对储蓄和投资就可以从事前、事后这两个角度进行观察。从事后变量的意义上看,储蓄和投资永远相等,这种恒等只不过反映了对一国总产出的统计,只要遵循统计规则,则无论从总支出的角度还是从总收入的角度统计,所得到的结果总是一致的。但是,从事前变量的意义上看,储蓄和投资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二者不相等,表示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总产出水平倾向于变动;二者相等,表示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总产出倾向于维持原有水平。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和预测,因此,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对事前经济变量的分析,揭示宏观经济现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
(五)即期分析和跨期分析相结合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时我们分析的对象和因素会集中在同一个当前时期内,这种分析是即期分析。有时我们分析的对象和因素则分布在不同的时期内,因而我们的分析会涉及两个或者更多的时期,这种分析就是跨时期分析。
宏观经济学同时运用了即期分析和跨期分析。如,对某些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对投资效果的分析等,都不会仅限于一个时期之内,这就需要进行跨期分析。但是,这种跨期分析是以即期分析为基础的,没有即期分析,就无法很好地进行跨期分析。
(六)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相结合
研究宏观经济离不开总需求分析与总供给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并列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例如对总产出决定的研究,在萧条经济场合,侧重于总需求分析,分析在供给不变时总需求的增加对于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在膨胀经济场合,侧重于总供给分析,分析在需求不变时总供给的增加对于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在短期,以工资与价格具有黏性为假设,侧重于总需求分析;在长期,以工资与价格具有弹性为假设,侧重于总供给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