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达到8%意味着什么

通货膨胀达到8%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货膨胀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如下的类型划分。目前,许多国家先后都发生过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低通货膨胀率对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期。

通货膨胀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如下的类型划分。

(一)按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

1.温和的通货膨胀

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其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而且可以预测,人们愿意签订以货币形式表示的长期合同。目前,许多国家先后都发生过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低通货膨胀率对经济的增长有积极的刺激作用。[7]

2.奔腾的通货膨胀

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这时,货币贬值迅速,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手中仅保留最低额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所需,经济合同也会用某种价格指数或外币而加以指数化。

3.恶性的通货膨胀

恶性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的通货膨胀[8],它的发生常常与全球经济与政治事件相关联,比如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国家国际债务危机。相关国家为了弥补高额预算赤字,不惜大量举债,甚至直接大量增发货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奥地利、苏联、匈牙利和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希腊和匈牙利,20世纪80年代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尼加拉瓜、秘鲁、波兰和南斯拉夫大部分年份均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这些国家货币购买力猛降,税制被扭曲,公众不愿持有现金,而宁可把持有外国货币或非货币资产,各种正常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交易体系和价格体系完全崩溃。

(二)按照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是否相同划分

按对价格的影响,通货膨胀可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在这里,商品的价格包括生产要素以及各种劳动的价格,如工资率、租金、利率等。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商品A上涨幅度大于商品B的上涨幅度,或者利率上升的比例大于工资上升的比例。

(三)按人们的预期程度划分

按预期程度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期。例如,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突然上涨所引起的国内价格的上升,或者在长时间中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价格上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人们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情况可以预期的通货膨胀,例如,某一国家的物价水平年复一年地按5%的速度上升时,人们便会预计到,物价将以同一比例继续上升,因此,预料之中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类似物理学上的运动中物体的惯性。

(四)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

1.公开型通货膨胀

公开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在市场经济特别发达的条件下,由于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通货的多少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升降,通货膨胀便以物价水平公开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

2.隐蔽型通货膨胀

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政府通过计划控制和行政管制手段来抑制物价的上涨,使通货膨胀的压力不通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表现出来,而是以非价格信号如商品与物资供给的短缺表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