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涌动的企业文化

涌动的企业文化

时间:2023-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傅海明:宁波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最终,我把目标锁定在了企业文化建设上。我意识到,这或许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开端。尤其是那场精彩的国庆晚会和之后一年多的企业走访调研,使我对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充满了信心,开始全力投入这项工作。企业文化虽重要,但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

傅海明:宁波市工商联党组成员、秘书长。

我半生戎马,劈波斩浪于蓝天碧海二十多个春秋,虽然骨子里有那么点小小的文学情结,却从未想过和“文化”这么抽象的工作相遇,更没想过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相伴相行十余载。然而一旦遇上,全新的挑战触发了我迎难而上的激情,工作中思想的小火花不断地闪烁。白驹过隙,转眼十多年,我先后担任宣教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兜兜转转有七八年粘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游走于企业、商会、媒体文化圈,尝试论坛、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活动,孜孜以求地与会员企业、基层商会一起探索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虽然我现在不再分管宣教工作,但内心深处早就结下了那份情缘。

初识企业文化

2004年9月,我刚从部队去工商联报到没几天,就有幸见识了宁波市第一次民营企业国庆文艺晚会。只见整个机关都忙忙碌碌准备着,具体工作我也插不上手,只能看大家忙活。9月27日晚,下着蒙蒙细雨,全体机关干部都自行就近解决了晚饭,直奔宁波逸夫剧院。一进剧院,嚯,好气派啊!深红的幕布上,“勇于跨越,再铸辉煌”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左右望去,楼上楼下全是黑压压的人头,整个剧院塞得满满当当的,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卓祥騋,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凤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商联会长陈豹年,副市长余红艺和很多部门负责人都参加了,大概有近千人。据说节目都是由会员企业自编自演,一个比一个精彩。宁波贝发集团有限公司的舞蹈《笔韵》、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小品《地摊合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台晚会专业程度大大出乎我平素对民营企业的印象。从那时起,我就对宁波的民营企业充满了好感。

真正接触到企业文化这个工作,还是我2006年4月担任宣教部部长以后。宣教部承担着对非公经济人士的宣传教育引导职能,在当时的日常工作中有两块重要的例行性工作,一个是《宁波市工商联通讯》(以下简称《通讯》)和宁波市工商联网站(以下简称“网站”)的宣传工作,一个是企业家培训工作。我当时觉得宁波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得如此生机勃勃,工商联的宣传工作自然也要有所突破创新才行,便急迫地想寻找一个突破口。

最终,我把目标锁定在了企业文化建设上。

然而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一直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一些规模较大、较为成功的企业,或者企业家本身文化素质较高的企业,或多或少会关注一下企业文化建设,但也是口号式的、随性的居多,系统性的或者上升到理性高度的企业文化思想体系尚未建立。直至2005年12月,全国工商联在杭州召开了全国民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中国民企文化论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程路作了一个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专题讲话,并表彰了一批民企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才第一次被全联正式提上议事日程。我意识到,这或许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开端。尤其是那场精彩的国庆晚会和之后一年多的企业走访调研,使我对宁波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充满了信心,开始全力投入这项工作。

拓荒与耕耘

万事开头难。企业文化虽重要,但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怎么建设民营企业文化?工商联在推进民企文化建设中怎么定位?该如何发挥作用?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一片茫然。

搭好台子好唱戏。我思来想去,首先要对现有的宣传平台,即《通讯》和网站进行改版升级。这两者都是机关交流性质的,内容比较单一,对外宣传跟不上形势。当时的分管领导是林善明副会长,他堪称机关宣传工作资深专家,长年的文字功夫练就了“火眼金睛”。无论我们怎么精心制作的文字,到他那里必定有错可挑,经他手改过的文章,挑出一个标点符号的毛病都不太容易。对于我的这个想法,他很支持。于是,2006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连续开展了两项改进工作。一个是《通讯》增加企业风采栏目,内容更加贴近企业;一个是对网站升级改版,划分功能区块,由各部室自主添加内容,增强专业性和时效性。网站升级后,版面更加新鲜活泼,栏目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新也加快,图片新闻也有了,网页点击率很快有了提升。这些现在看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也算是一大进步了。

为了把先进的文化理念引进企业,增强企业的文化意识,我开始考虑新的平台。几经考察后,与北大时代光华合作,开设了“宁波市工商联网络学院”(以下简称“网络学院”),由会里每年出资3万元,为200余家执常委企业提供免费在线企业培训。崔秀玲主席非常支持这项工作。在随后的走访中,志清实业的老总陈志清对我说:“你这个网络学院搞得好,我把用户名和密码都公开,叫公司管理层一起来学。这个允许吧?”我自然很高兴,那是多多益善啊!会领导在走访中也很关注,经常问企业家这个学院如何,崔秀玲主席跟我提到过好几次,说企业反映很好。

我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宁波商帮》杂志。其实,在我来宣教部之前,《宁波商帮》杂志是有前身的,2005年下半年曾出过第一、二期,当时是由市工商联主办、市民营企业家协会承办,主要执笔的是时任中华工商时报驻浙江记者站站长、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应华根,他是工商联忠实的老朋友,围绕着工商联做了很多分内分外的工作,我戏称他是工商联的“编外干部”。但是,杂志办了两期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暂停了。之后,会里考虑要继续办会刊,但一直没有落实。直到2006年6月28日,宁波市商会经市民政局登记正式挂牌成立,会里决定借此机会由宣教部负责创办会刊,会刊名是陈豹年会长定的,叫《宁波商会》。林会长任主编,我负责组稿,王金华负责采编。虽然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但劲头都很足。既然是第一期,总得弄个序言吧?我写了一篇,心里没把握,请王金华也写了一篇。结果林会长看了之后,说各有千秋,我的重在内容,金华的长于文采,他索性亲自操刀,各取一半,合成一篇。封面自然是商会揭牌仪式。52页内容,三个人也不知道翻来覆去修改了多少遍,人人都是带着稿子回家改到半夜。好不容易定稿了,又要到印刷厂排版校对,部室还有大量的日常工作,我们对杂志编辑工作的辛苦算是有了深切体会。印刷的1500册杂志,除了机关留100册以外,其余全部发到上级机关、执常委企业、基层商会和兄弟单位。

《宁波商会》连续印发了两期之后,已是金秋。年底就是市工商联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会里决定制作一期“宁波市民营经济和商会工作五年成就图片展”,全面展示广大会员企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投身光彩事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向各县(市)区工商联、基层商会、副主席和副会长企业广泛征集相关图片,共搜集了上千张照片,最后筛选出200余张,前前后后忙活了个把月,制作出2.4米×1.2米大小的图版52块,分五大板块,环置在联谊宾馆五楼主会场四周。会议间隙,与会代表都围着一张张图片仔仔细细地品头论足,杨军等企业家看到自己单位的图片非常自豪,还兴致勃勃地做现场介绍,很是热闹。之后,市里一次宣传活动,还特意把我们的图版全部借去进行展览。但是,当时经验不足,既没有想到结合会刊来做宣传,也没有制成书面的画册,图版几次折腾之后就不能再用了,很是遗憾。

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后,吴德水副主席分管宣教部工作,我们对前期宣教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他提出,商会杂志一定要面向社会才能有生命力,必须大胆放手,依托社会力量办刊物。我们反复商量权衡,最终会刊定名《宁波商帮》,由市工商联主办,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协办,主要宣传宁波市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扩大甬商影响力。转眼十余年,《宁波商帮》已从季刊发展到双月刊,前后策划了“宁波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系列报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汶川地震募捐”等系列报道,对众多优秀企业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了生动深入的宣传,在全国、省、市范围内都产生了影响。其中“金融危机下宁波榜样民营企业”系列报道被《中华工商时报》全程转载,并获得市委统战部和省委统战部的表彰,后借此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公开出版了《新宁波帮》一书。《宁波商帮》从最初的1000多册扩印到5000多册,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成为宁波市工商联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十多年的相伴而行,《宁波商帮》堪称宁波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动写照。有组织的民营企业文化活动大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宁波商帮》创办初期,刊物还不能说有多大影响力,但对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的企业和商会来说,客观上起到了一种引导作用。2006年底,在全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评选活动中,我们推荐的荣安集团、浙江华联商厦有限公司和宁波天安集团获得“全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浙江波宁律师事务所、宁波欧琳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波宁律师》《欧琳视窗》获得“2006年度中国民营企业优秀内部报刊”奖。

在对企业的摸底走访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骨干对企业文化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从2007年开始,我们每年组织一次企业文化工作座谈会,邀请市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企业和部分常委企业中分管企业文化建设的副总、办公室主任或文化专员聚在一起,或相互点评总结交流经验,或请一些市内的文化名人讲课,或开展文化建设项目评比活动。通过对优秀文化工作者如浙江双羊集团的杨杭利、广天日月集团的沈杰、广博集团的魏玉褀(现已自己创业)等,以及优秀基层商会刊物如慈溪市的《附海商会》、象山的《爵溪商会》等的宣传表彰和互动交流活动,大家都有所收获和提高。有时候我们会以《宁波商帮》作为活动平台,组织一些轻松的交流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宁波民企品牌精英沙龙。就是把一些知名民企主管品牌和宣传的负责人、品牌专家和媒体记者请到一起,轮流在不同的企业交流文化建设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借助各种媒体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宁波不少有名气的企业界、文化界人士都参加过我们的企业文化活动。

后来,配合全市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全市和谐企业建设工作座谈会等重大活动,宣教部随时跟进,编辑特刊和宣传资料。虽然几个人忙得不亦乐乎,但是眼看着会刊越办越好,企业文化工作渐露成效,大家的精气神儿还是挺足的。当时机关在柳汀街76号,宣教部在七楼,每月700多份《通讯》都是自己动手糊信封,五个人围着一个乒乓球台流水作业,什么折纸专家、塞纸高手、糨糊大师,那个乐呀!

到2007年底,在大家努力下,我们已形成了《宁波商帮》《通讯》、网站、网络学院四位一体的“双网双刊”宣传平台,早先的“播种性”工作于潜移默化中开始发芽。创办企业杂志、企业自媒体宣传企业形象的商会、企业越来越多。浅浅青草,开始初没马蹄。其间,我结识的企业“文化”朋友也越来越多,思路渐宽。

发展与繁荣

台子搭起来了,企业、商会动起来了,我们的经验日渐丰富,朋友圈也大了,开始邀请专家走进来,组织企业走出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大对企业文化的方向性引导。根据经济形势和企业的发展需求,由宣教部牵头,市工商联主办,依托社会力量组织的各种专题论坛和主题沙龙成为工商联每年的重要活动。

与会员企业合作是最经常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外向型企业为主的宁波民营经济遭受重创,为了提振企业信息,市工商联依托《宁波商帮》平台,组织了几期“财富宁波”论坛。印象最深的是在东港喜来登酒店举办的那期“2008民营企业高峰论坛:‘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与中国宁波网合作,请来了央视名主持李雨霏、全联副主席孙晓华、《中华工商时报》总编王晓光,以及奥克斯集团的郑坚江、广博集团的王利平、南苑集团的乐志明等好几位知名企业家进行主题演讲和现场访谈,台上讲得动容,台下听得入心,互动交流非常热烈,宁波网全程直播。我们与企业合作也很多,仅广博集团我们就与之联合举办过两次大型论坛。2009年6月的“财富宁波(广博)高峰会议”,我们请了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到会演讲。2012年11月,广博集团成立20周年庆典之际,在宁波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了“浙江制造业与全球化(广博)峰会”。这两次活动都由工商联主办,规格高、规模大,参加者各有400人之多,影响比较大。

2012年9月10日,宁波“民企文化论坛”启动仪式上,右一为傅海明

2010年9月,中共中央16号文件明确把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列为工商联首要工作职能,并指出民企文化建设是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2012年6月,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和省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全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关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走在了全国工商联系统的前头。宁波市工商联借势搭建了一个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宁波民企文化论坛”,并于当年9月7日在宁波泛太平洋大酒店隆重举行了启动仪式。崔秀玲主席,余海大书记,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春骐,江东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勇等领导出席仪式,各县(市)区委宣传部、统战部、工商联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全市企业家代表共200多人到场。此后,论坛以报告会、沙龙为主要组织形式,经常与社会组织合作举办,每年组织若干次活动,如与“《宁波商帮》领导者沙龙”就合作过多次,还与台湾健峰集团合作举办过“2014‘品质为王、效率至上’宁波民企文化论坛”等。

还有一次别出心裁的“宁波民企文化论坛”。那是2014年6月初,市委统战部联合市工商联等部门计划筹办一期“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主题沙龙活动。一天,市委统战部经济处郑海林处长和刘祖麟来工商联讨论如何搞好这项活动,也算是征求意见。他们原计划在天一广场党员服务中心搞活动。我向他们提了个建议,最好与当时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正在开展的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和“四信”教育主题结合起来,放到宁波电视台演播厅,效果更好,更能吸引眼球。6月16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联合主办,市“创二代”联谊会承办的“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主题沙龙活动在宁波电视中心一楼演播大厅举行。有30余位甬商企业家、“创二代”企业家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非常成功。我虽没有参加现场活动,但观看了电视直播。华联集团董事长杨军、荣安集团董事长王久芳、阿拉酿酒董事长傅勤峰,“创二代”企业家华茂集团总裁徐立勋、宁波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炜炜和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峰,分三组分别从“创新、诚信、责任”三个不同维度,结合自身实际,交流了对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现场交流互动很活跃,气氛相当热烈——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引领者和制定者,企业家的眼界和心胸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层次和境界。

未来和希望

2013年下半年,崔秀玲主席在一次谈话中提出了商会文化建设的概念。那几年,商会组织发展很快,乡镇、街道、村、社区、商圈、行业等纷纷成立商会,异地商会的组建速度也很快。基层商会是工商联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与企业联系最紧密、接触最直接、工作最接地气。通过基层商会来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条好路子。所以,年底的市工商联十四届三次执委会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了“商会文化建设”的概念,提出要探索推进基层商会文化建设,挖掘商会文化内涵,提炼商会核心价值观,树立商会品牌,提高会员人文素养,带动企业文化建设。自此,商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被大家逐步认可并大力推进。

一路走来,我时时感受到广大基层商会和会员企业朋友们发自内心的激情和动力。与他们同行,我的工作充满了快乐和活力。

回头看来,虽然目前我们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看起来很大一部分是零碎的、随机的,其效果也很难进行评估,但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感受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已经在慢慢地涌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西方一些优秀企业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小草成茵,文化入心,尚需全社会共同努力。这是一个漫长的工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且行且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