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发展至今,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证明综合化、网络化、系统化是创新理论发展的趋势。产业创新系统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二级子系统,正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因此,对国家创新系统做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轨迹如图3 -1所示。
国家创新系统发源于经济、创新理论,服务于经济竞争,形成于产业分析。从图3 -1所示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形成,集中了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国家体系”的思想和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思想,柳御林称其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两块基石(柳御林,1999)。李斯特在其184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体系”这一概念,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如何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实绩以及后进国家的技术政策选择等问题,从而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1912年熊彼特出版了《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奠定了第二块理论基石。
图3-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发展轨迹(从左至右)
大量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表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的提出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图3 -1从左至右显示了人们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认识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Von Hippel(1997)、Lundvall(1988)就提出,在技术创新中,用户、供应商等都对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这成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概念的雏形(柳御林,1999)。但正式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将其成果模式化的却是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弗里曼。其后,波特、伦德瓦尔、纳尔逊、帕维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我国的学者则进一步发展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二、国家创新系统构成模型
在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图3 -2)中,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在公、私领域里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行为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其功能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弗里曼在其理论框架中突出了产业结构的地位和作用。
图3-2 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图
(据弗里曼,1987)
波特的国家竞争力钻石理论被认为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另一个学说。波特认为,解释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推动创新。一个国家的优势决定于四个重要因素:①要素条件,如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基础设施状况;②需求条件,即该国对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③相关的支持产业;④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波特国家创新系统框架的核心是提高产业竞争力。
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图3 -3)表明,国家创新系统可定义为“一个创新系统是由在新的、有经济价值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上互相作用的要素和关系所构成的”,其特点是强调在生产系统互相作用中学习的作用。所谓“在生产系统互相作用中学习”的含义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以产业联系为基础的互动。
图3 -3 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图
(据伦德瓦尔,1992)
图3-4 帕维蒂的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图
(据帕维蒂,1994)
在帕维蒂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图3 -4)中,国家创新系统被定义为“决定一个国家内技术学习的方向和速度的国家制度、激励结构和竞争力”。帕维蒂认为,国家之间创新绩效的不同主要在于系统的失效和多样性。而系统的失效主要表现在:①激励的失效;②竞争能力的低效,如不能从技术进步中获益。系统的多样性又可表现在要素禀赋的不同,对技术投资机制的不同,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竞争机制的建立方式的不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图3 -5)中,突出了知识流动、知识扩散力、系统中各种相互作用和测度指标等。OECD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可以定义为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组织结构网络,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着国家的创新业绩。”
图3 -5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图
(据王缉慈,1997)
以柳御林建立的模式为代表的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图3-6)表明,理想的国家创新系统必须在构成上以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教育和培训为主核,以国家创新战略为引导,以市场为激励机制,以推动知识的流动为中心,进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外围是与创新有关的法律、金融及文化等创新环境的建设。这样将形成一个这样的国家创新系统:①以国立公共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体系;②以企业和国家使命性的开发型研究机构为主体的开发研究体系;③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体系;④以高校为主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体系;⑤以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国家调控体系;⑥以教育、培训、中介服务机构等为主的创新支撑体系;⑦以国家科技计划和创新战略为引导的国家创新引导体系。
图3 -6 我国理想的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图
(据柳御林,1999)
该模式吸收了前述各模式的优点,是对已有相关成果的归纳和完善。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核心特征
事实上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与定义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但其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完善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趋势从上图可以明显地显示出来。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核心特征如表3 -2所示。从表3 -2可知,为了探索国家创新系统的真谛,国内外学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极具价值的工作,比如:瑞典学者莫林·麦凯尔维1991年对波特、弗里曼、伦德瓦尔和纳尔逊四位研究国家创新系统代表人物的理论进行了评价(马驰、高昌林,1997)。莫林·麦凯尔维认为,波特国家创新系统是指支持企业创新活动的环境,即本国市场的竞争、产业的支撑结构等,不大可能分析国家的总体差异,只能分析一个国家具体的成功产业。而事实上波特实证研究重点正是产业比较研究。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是指新的重大的技术创新促使国家范围的社会和制度创新,以及一些渐进的技术创新。弗里曼的实证研究重点是在其创新和社会体制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国家比较研究。伦德瓦尔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国家的机构与组织,但他强调重点产业部门联系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影响。国家创新系统由相关的机构和产业结构组成。他的实证研究重点是不同国家的机构和生产结构的演变与发展。而纳尔逊则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指国家的机构与组织。产业结构的差异(如产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以及技术属于公共的还是私人的)和机构在组织的差异上(特别是R&D系统)用来解释国家创新系统的不同。纳尔逊的实证研究重点是当前国家间体制上的差异。基于他们在理论上的不同,以及所针对的实证研究现象也不同,从而导致对国家创新系统有不同的定义。莫林·麦凯尔维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事实上,至今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仍然没有统一。
表3 -2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核心特征
续表3-2
石定寰、柳御林对国际上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的研究(石定寰,柳御林,1999)表明,现在在国际上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学派:一派以丹麦阿尔伯格大学伦德沃尔(Lundvall)及其同事为代表,认为根本的经济学问题是生产厂商和用户的互相作用,创新是用户和制造商的互动过程。这一学派分析的侧重点是生产企业和用户、企业和供应商的互相作用;另一学派以美国的弗里曼(Freeman)和纳尔逊(Nelson)为代表,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组制度,因此,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体系效率的关键,他们分析了不同国家创新系统的特征。
四、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阶段论
张凤、何传启(1999)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三阶段理论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转型密切相关。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移,经济增长理论和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开展,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也将随之而发生变化,并相继出现三个阶段,即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阶段、国家创新系统阶段和国家知识创新系统阶段(表3 -3)。
表3-3 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三个阶段
资料来源:张凤,何传启.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1999,第10页
第一阶段,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属于工业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系统。该阶段的特点是受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的影响较大,强调技术创新、技术流动、行为主体的相互作用和政策创新等。主要研究工作代表人物有弗里曼、纳尔逊、帕特尔和帕维特等。
第二阶段,国家创新系统阶段。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时期的国家创新系统。受内生人力资本理论、新增长理论的影响较大。该阶段除了继续重视技术创新外,强调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重视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技术,重点研究知识扩散、人员流动和创新指标等。研究工作主要来自伦德瓦尔、麦特卡尔夫、OECD等的研究。
第三阶段,国家知识创新系统阶段。将有可能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系统。该阶段强调知识创新和新知识高效应用。主要研究工作来自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的《国家知识评估》报告、美国学者罗杰斯、荷兰学者鲁宾格和埃文利斯、中国学者何传启等的研究报告。
五、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
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起步于1995年,以1995年加拿大专家应邀对我国十年科技体制改革进行评估为标志。在评估报告中,加拿大专家详细介绍了OECD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对我国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
1996年7月,我国在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上首次与国际接轨,其标志是吴贵生、谢伟的论文《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作用与影响》在第二届中韩产业技术政策研讨会上发表(赵明芳,李南征,1999)。论文在分析国家创新系统的要素提取原则的基础上,阐明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
此后,在我国形成了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热潮,对国际上先进的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引进和研究工作,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柳御林等建立了国家创新系统模型,指出“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既不是经济学的范畴,也不是企业管理的范畴,是政策的范畴,它理应是政府的职能”。何传启等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柳御林在研究中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是创新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观点,但却没有说明下面将向哪个阶段发展。何传启等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历史演化的三个阶段理论指出了值得学界关注的研究方向,即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向国家创新系统、国家知识创新系统演化。
六、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再认识
综观现有的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中的关键词主要有机构网络、相互作用、创新激励、知识流动、创新资源配置、制度网络、创新环境、基础设施等。其研究的主要交叉点如技术学习、知识流动和环境建设正日益受到关注。
令人关注的是,国家创新系统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但基于对国家创新系统内涵的认识,对其构成要素和基本功能的分析,可以给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国家创新系统是国家在一个不断得到优化的创新环境中,通过知识充分而有效的流动,实现激励创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机构网络。”这个定义具有如下含义:
第一,国家创新系统是以国家为单位的“机构”网络。这里的“机构”具有丰富的内涵。根据佩里肯1988年对组织和规则的区分,系统是指一组内部相连的机构,机构指组织和行为规则。其中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和大学等要素,行为规则是指法律、惯例和政策等制度。还有学者认为,组织和制度没有明确的界线,其区别主要在于,组织具有明确的意图和正式的结构,是被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是国家创新系统的行动者;相反,制度不具有这些特点(孙议政,吴贵生,1999)。也就是说,“机构”包含了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和创新政策。
第二,国家创新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一个不断得到优化的创新环境作保障,创新的植根性同样是国家创新系统关注的内容之一。
第三,知识流动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技术学习是实现知识流动的重要途径。知识的充分而有效的流动是在良好的支撑条件下实现主体要素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
第四,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是激励创新。
第五,国家创新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国家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