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价值链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主要研究产业集群内部的关联机制和集群的效率,目前则聚焦于全球经济中产业集群外部的关联机制和集群的升级问题,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成为基本的分析工具。中国经济进入全面开放的时代,中国地方集群已经逐步进入全球价值链中,因此研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管理问题,也必然要将视角升华到GVC的高度,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针对GVC背景下区域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管理,迫切需要系统的理论来指导。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内核最早来自于波特提出的价值链。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特的研究把市场竞争因素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分析中。作为对企业内部劳动分工的一种分析,他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波特(1985)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为价值链。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公司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value system)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波特及其追随者认为,价值链强调不能单纯地看待一个产品,要从产品生产的整个链条来看问题,要分析一个产品从概念形成一直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在企业的价值链中,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可把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产品开发、设计、原料采购和生产制造一般被称为上游环节,而成品分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则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密切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特点。
同期,寇伽特(1985)则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寇伽特(1985)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空间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根据许多企业把生产经营的行为分布到世界范围的实践,国外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用于研究全球不同的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他们提出,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之内,而且多个不同的企业能够在同一个价值链中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
美国杜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格里芬(Gereffi)把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应用于全球范围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对价值链进行了扩展,分析角度从过去单纯地局限于一个国家扩展到整个全球价值链,强调不同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价值链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关联。他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的概念,其含义是全球不同的企业在由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等行为组成的价值链中开展合作。他认为,全球商品链是发挥全球资本主义产业网络优越性的动力,是为了观察经济行为的相互联系和研究全球产业网络的一种工具。这些经济行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最终产品是各种中间行为在不同企业不连续的阶段的成果。
英国经济学家卡普林斯基在他主编的《价值链研究手册》中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生产价值链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行为从概念到产品完整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和财务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这个分析有两层含义:第一,如果把它们分解到不同企业,就意味着不同的企业分别从事同一条价值链中的不同行为。第二,把企业核心业务的重点从物质产品的加工制造行为转向生产经营的服务性行为。由于服务作为无形资产的产品的流动性很强,促进了企业之间利用价值链开展合作,从而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二、全球价值链是新的治理模式
图6 -1反映的全球价值链分布只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每一增值活动都发生在一个个不同的国家。在现实经济中,企业可能会在多个国家进行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制造,而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其产品,开展售后服务。某些密切相关的增值活动也可能发生在同一个国家。这样,企业每一增值活动的布点都将存在集中布点和分散布点两种不同的情况。
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全球价值链将代替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主导性的生产组织方式。原来由一个企业完成生产经营的所有功能,现在由多个企业来完成,一个产品的生产经营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之内,包揽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垂直一体化企业的界限因此被打破。企业制度理论势必面临被改造的命运。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是多样的,生产企业是多个的,消费者需求是形形色色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大规模定制下的消费个性化不断花样翻新。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加强企业之间的价值链管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节约管理成本,就要设法简化管理手段。
图6-1 全球价值链分布图
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是各自生产经营能力的互补性。因为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在不同企业组成的价值链条中,单个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已经不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充分条件,不同企业之间通过资源互补形成整体的能力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实现共同生产产品的目标需要长期稳定的市场,出于避免市场风险的需要,参与的企业不愿轻易退出,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全球价值链,供应商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生产商把加工生产分散给众多的供应商,不必大量投资固定资本,避免了市场波动的损失。基于能力互补和稳定市场的目标,参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需要相互协调,而不是互相拆台。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全球价值链顺利运行的保障。如果一个企业能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它的可信度就高。
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之间维持互相信任的机制是制定和执行各种标准。除了产品标准之外,社会标准的作用日益突出。它的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劳动力标准,二是环境标准。企业能否执行社会标准事关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品牌生产商为了保护自己在市场的地位和信誉,必然非常严格地执行这些标准。供应商接受品牌产品生产定单,进入国际市场就有了保障。可见,无论是品牌生产商还是供应商,利用全球价值链发展自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经济动力。
价值链把生产社会化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它当然应该是我们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方向。事实上,对外开放已经使中国企业加入了全球价值链。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把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主导的价值链变为由我们自己的企业起主导作用。
从世界范围的企业制度发展趋势和经济学家对生产组织方式的新认识看,企业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企业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不可否认,现代企业制度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导性生产组织方式,但它的局限性已经暴露于世。全球生产价值链成为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它的治理方式对改造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发挥了作用。我们不是全盘否定大型企业,而是要使企业向有利于劳动者和社会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结合企业之间的价值链发展,建立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企业理论,并使之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创新理论的基础。
三、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
近20年来,以产业的网络组织为特征之一的地方集群,成功演义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然而由集群带动的地方经济,也逐渐嵌入全球产业网络。如果单纯从集群角度研究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就很难把握区域间产业重塑的动态竞争。但是一旦把地方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便看到区域产业发展一个全新的景观。
今天,区域经济的发展被看成为在不断变化的区域管制背景下,地方产业网络与全球产业网络互动产生的复杂动态结果。而地方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区域经济的载体,因此区域的发展往往表现为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创造、增加、保持和捕捉价值的过程。产业的全球价值链是由该种产业的各项价值活动构成,价值活动是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石。成功区域的地方产业集群利用各自区域特有的内生优势,积极回应全球产业网络的变化,嵌入于全球价值链某个位置,利用一种价值活动与另一种价值活动之间的关系创造、保持和捕捉价值。同时它们通过改变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和组织方式,改变价值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效率和成本,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的能级,增进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图6 -2)。
图6 -2 地方产业集群与全球市场的关系
(据UNIDO Annual Report,2002)
格里芬等(2003)在全球商品链研究中认为全球价值链有两种模式,即全球商品链运行的生产者主导型和订户主导型,全球价值链条的驱动力基本来自生产者和订户两方面。生产者主导型是指由生产者投资来推动市场需求,形成全球生产供应链的垂直分工体系,投资者可以是拥有技术优势、谋求市场扩张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力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自主工业体系的本国政府。在这一价值链中生产的组织者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它们不但对外投资设新厂,也同国外企业开展各种方式的合作;不但采用股权参与方式,也采用非股权的合作方式。最流行的是合同制造,把生产价值链的某些部分包给国外企业。由于一个产品在多个国家生产,从而改写了国产的概念。订户主导型是指拥有强大品牌优势和国内销售渠道的经济体通过全球采购和OEM等生产组织起来的跨国商品流通网络,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那些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发展中地区的工业化。生产的组织者是市场营销企业,他们的经营活动不仅仅是在全球采购商品,而且是组织和管理生产价值链。美国的沃尔玛商店就是这样做的。它不仅从事零售业,而且把组织生产作为主要业务(图6-3)。
事实上还存在着一类企业把这两种类型结合起来,它们既参与相关的生产,也从事市场营销。这样的企业有经营运动鞋的美国耐克公司、电脑业中的巨头戴尔公司和信息设备行业的思科公司等。
四、产业集群的全球价值链治理
1.产业集群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图6-3 全球价值链运行的两种模式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从理论上根源于制度经济学的内核交易成本经济、社会学中的网络概念及其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学说(Gereffi、Humphrey、Sturgeon,2003)。但是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做出较大贡献的还是格里芬等。他们根据全球价值链中行为主体之间的协调能力的高低,认为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有五种,即市场(market)、模块型价值链(modular value chains)、关系型价值链(relational value chains)、领导型价值链(captive value chains)和等级制的科层组织(hierarchy)。五种治理模式中市场和等级制分别处于价值链中行为体之间协调能力的最低和最高端。在现实世界全球价值链的治理中,五种模式的选择基本上是在动态平衡外部采购和纵向一体化之间的利益和风险中得出的,因而现实世界中该五种治理模式不但总是相互交错存在的,而且之间存在着一个动态的转换机制(表6-3)。
表6-3 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比较
整理自:格里芬等,2003.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最为简单和有效的一种模式。市场上各个经济行为主体通过货币买卖各种商品和服务,其运行的核心机制就是价格机制。等级制则以企业制为典型,其运行的核心就是行政命令。五种治理模式中模块型、关系型和领导型同属于网络治理模式。模块型治理模式中厂商虽然会根据客户或简或繁的要求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不过厂商可以依托自身的加工技术和限制投资专用性的非特殊器具来为客户提供关键性的产品和服务。该模式中,交易过程中所需的监督和控制程度都很低。关系型治理模式中厂商一般都是通过声誉而相互集聚在一起,其一般会表现出很强的社会同构性、空间临近性、家族和种族性等特性。该种治理模式最常见于意大利那样的产业区中(Piore &Sabel,1984)。领导型治理模式中众多中小厂商特别是小型厂商主要依附于几个大型厂商。由于改变这种依附关系是要付出很高的变更成本,因而中小厂商在这种模式中是被大型厂商所领导的。该种模式中大型厂商一般会对中小型厂商具有很强的监督和控制力。
2.产业集群的全球价值链治理者
全球价值链理论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一个价值链条中众多的“价值环节”,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等量价值。实际上不但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环节才能创造更高的附加值,而且某些辅助或支撑环节并不创造价值(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不重要)。这些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一般就是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谁抓住了这些战略环节,谁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谁也就控制了该行业即由谁来治理这条价值链。由此可见,要保持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关键是掌握该产业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对应于全球价值链的两种驱动模式,这种战略环节在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一般存在于生产制造领域;而在购买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中该环节一般会位于流通领域。例如,Intel在计算机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对中央存储器方面的技术优势;但是,戴尔在计算机行业的垄断优势则来源于其覆盖全球的强大销售和服务体系,而非个人电脑的关键技术。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将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落实到现实世界中,就是要在高低不同的价值环节离散性地分布于全球各地这种错乱复杂的情况下,如何鉴别价值链治理者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表6 -4中所给出的指标分析体系。
从全球价值链治理者的指标中可以看出,全球价值链强调的是增值份额、利润份额、购买份额、核心技术或独特竞争能力和市场品牌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五个指标还各有其适用范围。对市场销售份额、利润率等指标的弱化,反映了全球价值链强调产业的动态改善过程和发展的治理精神。此外,在现实世界中发现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更多地需要实地调研。这也表明了为什么实证研究是全球价值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后,通过指标体系来发现价值链条的治理者或战略环节实际上是指出了产业发展或升级的目标所在。
表6-4 全球价值链中治理者的指标
整理自:卡普林斯基,2000.
五、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局限性
1.管理价值链的困难
在企业活动的全球网络中,价值链各个相互依赖的环节均被分散在不同的国家,这无疑就给价值链的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相比之下,出口导向战略中的集中网络或者多国战略中各个相对独立的价值链,价值链的管理则要容易一些。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一个全球网络很容易导致效率下降和成本增加。
2.全球价值链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
全球价值链是正在发展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看,全球价值链仍然没能解决它们之间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从发达国家内部看,不少人担心外包导致失业,反对之声不绝于耳。近来,美国就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全球价值链的声音。在人类生产力发展历史中,符合经济规律的新型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都是不可阻挡的。全球价值链至少符合人类经济发展的如下规律:由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分工不断深化。技术进步导致知识密集型生产的发展,全球价值链的产生与它的为知识服务的目标是并行不悖的。社会化和知识的广泛应用,导致人力资源作用的提升。全球价值链的以社会标准为原则的治理符合这一趋势。
六、集群治理与全球价值链治理互补
价值链治理不能应用于产业集群内部,但是可协调产业集群与外部世界更大范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价值链不同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实行专业化分工的合作网络,而价值链虽然也是企业基于核心能力的专业化合作的形式,但是其空间维度的特征不是地理接近。价值链既可以存在于某个区域,也可以分布于全球范围。而产业集群只是在地理位置的集中,具有区域性。价值链的企业间关系的特征是纵向非一体化的合作关系,而产业集群不但有纵向非一体化的合作关系,而且有横向非一体化的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具有空间植根性,产业集群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资本也构成集群的竞争优势。由于以上原因,产业集群相对于价值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产业集群与价值链的差异决定其治理的差异。产业集群治理与价值链治理类似在于:其治理也是市场治理、企业治理和网络治理的集合,但是它们治理的重点不同。价值链治理和产业集群治理的差异如表6 -5所示。
表6 -5价值链治理和产业集群治理的差异
资料来源:John Humphrey and Hubert Schmitz,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 chain research,IDS working paper120.
事实上,价值链治理和产业集群治理的差异决定其互补性。价值链治理偏重于外部关系治理,而产业集群偏重于区域中企业关系的治理。产业集群具有区域性不可替代的比较竞争优势,而价值链为产业集群融入全球经济提供桥梁。价值链治理和基于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各自的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