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面推导的公式(4-16)、 (4-17)计算2010年各部门单位R&D经费支出对总产出的影响。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2010年的后向流量矩阵C R&D及其逆矩阵和Lieontif逆矩阵(I-A)-1。
(3)计算R&D经费支出增加1个单位时,总产出增加值:。
由于42部门R&D经费支出表中,有一些经费支出为0的部门,导致CR&D不可逆,因此,按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和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同质性标准”,同时考虑了尽可能减少零数据,对42个部门进行了合并,减少为19个部门,并重新计算相应的Lieontif逆矩阵(I-A) -1和CR&D,最终求得各部门经费支出变化对总产出变化的影响,见表4-25 。
在按照同质性标准进行合并后的19个产业部门中,R&D经费支出对总产出影响最大的是其他社会服务业,1个单位的R&D经费支出能引起35760单位的产出增加。或者说,其他社会服务业35760元产出增加,只需要R&D经费支出增加1元。其他社会服务业包括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家庭服务、托儿所、洗染服务、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婚姻服务、殡葬服务、摄影扩印服务、其他居民服务、修理与维护、清洁服务和其他未列明的服务,属于第三产业。该产业的企业数量多,分散度高,单体企业规模小,这类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在产出中的比例低,产出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劳动的投入,而对科技创新依赖较低,故极小的技术创新即可引起较大的产出变化。由于其他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将直接改善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对社会总产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是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应在今后的科技政策中适当加以考虑扶植。
R&D经费支出对总产出影响最小的是科学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1个单位的R&D经费支出仅能引起32单位的产出增加,反映出该产业的产出主要是依靠科技投入支撑,通过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科技进步服务,也说明科学研究通过其他产业间接作用于经济发展,对经济的直接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进一步证明了其在R&D活动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表4-25 单位R&D经费支出增加导致总产出的增加
另外,表4-25还显示出R&D经费支出对总产出有较大影响的产业还有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上述产业中,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社会公用基础产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属于合并后包含门类较多同时也是第三产业中与第二产业发展较密切的产业,上述两个产业社会需求量大,直接产业关联度高,因此其科技投入对总产出的推动作用较大;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部门,上述两个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的发展和产出的增加主要依靠劳动要素的投入而非依靠科技进步的推动,或者反过来说,这些产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度较低。
R&D经费支出对总产出影响较小的产业多数为第二产业中技术要求较高的制造业如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和第三产业中研发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如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教育等。上述产业技术含量高,属于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产业的发展和产出的增加主要依靠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来推动,对科技投入及科技创新的需求迫切。上述第三产业中这些产业是为全省经济发展奠定知识和技术创新基础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第二产业中这几个产业则都是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在河北省加速工业化进程中举足轻重,对整个省区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因此,科技政策应倾向于这些产业,保证足够的R&D经费投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