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验证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验证

时间:2023-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验证_国际贸易自从20世纪初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后,在1933—1953年的这一段时间,要素禀赋理论由于其逻辑的严谨、模型的精巧,成为阐释工业革命后贸易产生原因的主要理论,成为国际贸易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从理论上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是合理的,逻辑是严谨的,是普遍的。对于印度的情况,它一方面支持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另一方面又使“里昂惕夫之谜”在更大的范围里得到证实。

自从20世纪初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后,在1933—1953年的这一段时间,要素禀赋理论由于其逻辑的严谨、模型的精巧,成为阐释工业革命后贸易产生原因的主要理论,成为国际贸易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各国资源禀赋和生产中的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一理论在实证检验中遇到了挑战。

“二战”以后,随着经济计量方法等经验检验手段的发展,西方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用经验资料来验证HO模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运用他创造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要素禀赋理论所做的验证。

自从20世纪初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了资源禀赋贸易模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HO模型成为解释工业革命后贸易产生原因的主要理论。人们普遍认为,各国资源禀赋和生产中的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一理论在实证检验中遇到了挑战。

对HO理论的第一次实证检验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在1953年出版的一篇论文[1]中,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数据来检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其结果引发了长久的富有成效的争论。

一、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里昂惕夫想要通过美国的数据来检验赫克歇尔俄林林的理论:各个国家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更确切地说,他想要同时验证两个命题:① 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是正确的;②正如大家所认为的那样,与它的贸易伙伴相比,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裕的国家,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计算了1947年美国出口行业与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比率。他的计算不仅算出这两类行业(每个行业都有数十个产业)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而且计算出各种产品所使用的购自其他产业的产品中所包含的资本和劳动量。作为投入产出分析的主要先驱之一(他为此而在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用资本和劳动投入、出口值和进口值的向量去乘以美国经济的投入产出矩阵,进而得出所需的出口及与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量和劳动量比率的估计值。里昂惕夫的逻辑是:如果赫克歇尔俄林林的预测是正确的,而且美国是资本相对更充裕的,那么在弄清楚所有投入品行业的份额之后,作为总体的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Kx/Lx),应该高于美国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Km/Lm)。

然而,里昂惕夫的计算结果向他和其他人提供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在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换取的是相对资本密集的进口产品。关键比率(Kx/Lx)/(Km/Lm)只有0.77,而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林的理论,它应该远大于1。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二)其他的资本劳动比率(K/L)研究

里昂惕夫的文章发表在国际经济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一些人试图对赫克歇尔俄林林理论进行重新评价,另一些人则怀疑里昂惕夫方法和数据上的错误。他们收集新的数据进行新的验证。从理论上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是合理的,逻辑是严谨的,是普遍的。HO模型本身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里昂惕夫的研究方法被复查了好几次,他自己也反复核对了这一研究的结果,无论方法和数据都被证明是准确无误的。更有意思的是,里昂惕夫本人在1956年又对美国1947—1951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结果与1953年的研究一样。其他经济学家对美国其他年份的净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L)也作了分析。表31列出了其中的一些检验结果。

从表31中看到,用1899年和1972年的数据检验时,美国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Kx/Lx)高于进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Km/Lm),基本符合美国是一个资本充裕国家的假设和HO模型的预测。但是,用“二战”后到1971年这段时间的数据来检验,美国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的K/L之比都小于1,“里昂惕夫之谜”仍然存在!

表3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

更有意思的是,对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和日本的对外贸易数据分析发现,这两个国家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要比进口的多,而这两个国家的主要贸易是跟美国进行的!换句话讲,与美国相比,加拿大和日本都不能算是资本充裕的国家,但他们却向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发现实际上进一步证明了“里昂惕夫之谜”的存在。

对同期印度贸易的研究结果也非常有意思。研究发现,在印度对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则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在与美国的双边贸易中,印度主要出口产品中的K/L高于其从美国进口的产品。对于印度的情况,它一方面支持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印度作为劳动充裕的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又使“里昂惕夫之谜”在更大的范围里得到证实。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使得要素禀赋理论处于一种颇为尴尬的境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也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试图从各个方面来解开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这种探索从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巨大发展。

对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里昂惕夫的统计方法及统计资料的处理提出不同的意见;另一类是回过头来对要素禀赋理论本身进行重新的研究和探索。概括起来,对里昂惕夫之谜进行解释的论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熟练说

劳动熟练说(Skilled Labor Theory),又称为人类技能说(Human Skill Theory)、劳动效率说、劳动技能说。最先是由里昂惕夫本人提出,对于矛盾现象的出现,他自己也觉得难以置信,也曾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认真评估美国的要素禀赋,想当然地认为美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在1956年,他发表了论文《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文中对于自己做出的“悖论”给予了说明。他从有效劳动的角度做出如下解释:由于劳动素质不同,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按照他的解释,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的3倍,因此如果以其他国家作为衡量标准,那么美国的有效劳动数量应该是现存劳动量的3倍。那么从有效劳动数量来看,美国应该是劳动力(有效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而资本在美国则是相对稀缺的要素。所以它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但是,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他的解释过于武断,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克雷宁经过验证,认为美国工人的效率和欧洲工人相比,最多高出1.2~1.5倍。里昂惕夫自己后来也否定了这种解释。因为如果美国的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那么工人人数和资本量都应该同时乘以3,这样美国的资本相对充裕程度并没有受到影响。

(二)人力资本说

受里昂惕夫有效劳动解释的启发,美国经济学家凯南等人在要素禀赋理论的框架下引入了人力资本这一因素,提出了人力资本说(Human Capital Theory)。

他们认为,劳动是不同质的,一般劳动可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两类。其中熟练劳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技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手段积累起来的,使劳动力获得更高级的劳动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后天的努力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行为,所以称熟练劳动为人力资本。

如此,资本的含义就更广泛了,它既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又包括无形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方面投入的资本。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提高劳动技能和专门知识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美国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这就意味着美国劳动力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这使得美国的劳动与其贸易伙伴国的劳动是不等价的,其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要大于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

如果将人力资本部分加到有形资本当中,则可以很明显地得出美国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见,在加入人力资本后“谜”也就可以解开了。但这种解释由于难以具体衡量人力资本的真正价值,而且现实中还存在受教育程度和所得报酬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因此并不为学术界普遍接受。

(三)自然资源说

经济学家范尼克在1950年指出,里昂惕夫之谜的症结在于其计算时只考虑了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而忽略了自然资源这一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在里昂惕夫的统计中,许多被视为资本密集型的进口产品实际上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而美国正好在这些自然资源的禀赋上是稀缺的。也就是说,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来看,实际上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例如,美国就是大量矿产和木材的进口国,美国的进口产品中初级产品占到60%~70%,并且这些初级产品大部分是木材和矿产品,而这些产品的自然资源密集程度都很高。如果美国严重依赖几种自然产品(如原油、纸浆、铜、铅以及其他金属矿产)的进口,而这些产品还是使用大量非人力资本的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里昂惕夫之谜就能得到解释。还有人按照里昂惕夫的计算方法,发现里昂惕夫之谜并不存在于美国同日本、西欧之间的贸易,却存在于同加拿大等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的贸易中。

因此,如果将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统计中分离出来,里昂惕夫之谜就可以获得解释。里昂惕夫后来在对美国的贸易结构进行检验时,在投入产出表中去掉了19种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取得了与要素禀赋理论相一致的结果。

(四)贸易壁垒说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鲍德温提出了用贸易壁垒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观点。要素禀赋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基本假设之上的,而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大量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国际商品流通因受贸易壁垒的限制而使要素禀赋理论揭示的规律不能实现。

美国政府为了解决国内就业,对雇佣大量非熟练劳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这就势必造成外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进入美国市场,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却相对容易输入。而一些研究也确实表明,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受到更严格的进口壁垒限制。如果实行自由贸易,贸易壁垒不存在,或者说美国政府不实行这种限制的话,美国进口品的劳动密集度必定会比实际的高。

(五)要素密集度逆转论

霍德和纳亚等经济学家指出,HO原理存在着这样一个错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X与Y两种商品要素密集度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假设X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总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但在现实生活中,事实的情况可能不是这样。例如,小麦在美国由于资本相对丰裕,可以用资本密集(机械化)的方式生产,那么它在美国可能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小麦在中国由于劳动力相对丰裕,则可以用劳动密集(手工作业)的方式生产,那么它在中国就可能是劳动密集型的。这就是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的一种情况,所以,同一种商品的生产可以存在要素密集度的变换。

根据这种解释,美国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可能是用资本密集型生产,而在国外却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站在美国的角度来看,就会造成进口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错觉。同时,美国的出口商品在国内可能是劳动密集型生产的,而在别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用美国的标准来衡量也会造成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假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素密集度逆转只存在于少数行业当中,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并不能说明整个贸易结构。里昂惕夫之谜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引发了经济学家对“二战”后国际贸易新现象和新问题的深入探索,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上述种种解释,可以说,里昂惕夫之谜已经解开,也可以说“谜”还继续保持着。因为每一种解释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或缺陷。因此,新的探索还在进行,新的理论还在不断形成。

[1] Wassily Leontief,“Domestic Productionand Foreign Trade: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Proceedingsof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97(1953),pp.3313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