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以来,经济学家们就开始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先后提出了诸多与各国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及其相对差异相关的贸易理论观点。其中,最有意义同时也是影响较大的,是一系列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定理”的提出与阐发。除了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定理化”之外,经济学家们还提出并归纳了一些重要的定理。与基本理论本身联系密切的定理主要有3个:两个是关于商品价格变动与要素价格变动之间关系的定理;一个是关于要素禀赋变化及其影响的定理,分别称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与雷布津斯基定理。这些定理是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后果,是HO学说的又一重要内容,有些人称为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
一、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按照HO定理,国际贸易首先会促使两国同一种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封闭经济下本国较为便宜的商品受到外国较高价格刺激而大量出口,价格随之上升;本国原来较为昂贵的商品受到较为便宜的进口货冲击而价格下降。因为不考虑交易成本,国际贸易将使两国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均等化。由于商品价格是由要素相对价格决定的,因此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商品相对价格的上述变化对要素相对价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现以商品X(假定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上升为例,考察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要素价格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在均衡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相同的。此时,如果商品X的相对价格上升,那么X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报酬与Y(假定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就不再保持一致,X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可以获得比Y部门更多的报酬,于是资本和劳动就会从报酬低的Y部门流向报酬高的X部门。由于X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所以,X部门生产扩张需要相对较多的劳动与较少的资本相匹配。但由于Y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Y部门只能释放出相对较少的劳动和更多的资本。于是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过程中,对劳动新增加的需求(X部门生产所增加所需的劳动)超过了劳动新出现的供给(Y部门所释放的劳动),而资本新出现的供给则超过了对资本新增加的需求,从而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将会上涨,而资本价格将会下跌。
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重新调整,每个部门中的厂商在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也将发生变化。由于劳动变得相对越来越昂贵,资本变得相对越来越便宜,所以每个部门的厂商都会调整其要素使用比例,尽量多使用变得便宜了的资本,来替代一部分变得昂贵了的劳动。最后,每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都要高于X相对价格变化之前的资本劳动比率。
由以上分析可知,X相对价格上升导致它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名义价格的上升,以及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名义价格的下降。但要素名义价格的变化说明不了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只有将要素名义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格的变化加以对比之后,才能确定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这个思想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帕和萨缪尔森两人共同阐发并论证的,因此被归纳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由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引申出另一个重要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原因在于贸易后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根据HO定理,一国出口商品实际上是在间接地出口其丰裕要素。按照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实际报酬上升,稀缺要素实际报酬下降。这一结果的重要含义在于:国际贸易虽然可以提高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这种福利水平的分配在不同要素拥有者之间是有差别的,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在研究国际贸易对本国要素收益影响的同时,经济学家也探讨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收入差距的影响,论证了国际贸易使不同国家生产要素价格趋于一致的定理,即“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由于这一定理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林模型的基础上,并由萨缪尔森发展的,因此,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echscher-Ohlin-Samuelson Theorem,HOS定理)。
HOS定理指出,自由贸易不仅会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会使两国的生产要素价格相等,使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所有的资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益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HOS定理的基本结论是基于这样一个推理过程。
贸易开始前,两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所以两国的要素价格也不一致。但贸易开始后,原来A国相对价格较低的X商品,由于对方国家的需求,其相对价格趋于上升。因此,X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的价格将上涨,而劳动的价格将下跌。于是,原来在A国比较廉价的资本现在变得不那么廉价了,而原来在A国比较昂贵的劳动,现在也因贸易变得不那么昂贵了。
在B国,贸易后X的相对价格趋于下降,于是B国资本的价格要下降,劳动的价格则上升。这意味着在B国,原来比较昂贵的资本现在变得不太昂贵了,原来比较廉价的劳动现在也变得不太廉价了。
随着贸易的开展,两国X、Y商品各自的相对价格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在这个过程中,两国丰裕要素的价格不断上升,稀缺要素的价格则不断下降。于是,两国要素价格朝着差异缩小的目标变化,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水平。随着商品价格的统一,两国要素价格水平也将达到均等。
表32为HOS定理在A、B两国的应用。
表32 HOS定理在A、B两国的应用
续表
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思想在逻辑上是很清楚的,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尽管国际贸易增长比生产快得多,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却几乎看不到任何国家之间要素价格相同的情况。为什么这一逻辑上非常强有力的定理却不能在现实世界中观察到呢?这是因为这一定理的成立需要相当强的假设条件。最基本的有3个条件:① 两国都生产两种产品;② 两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技术相同;③ 贸易使商品的价格在两国都相等。在现实生活中,这3个假设条件往往都不能成立。
三、雷布津斯基定理
赫俄理论最初是以不变的要素禀赋为前提的,即假定一国要素禀赋固定不变。事实上,这一假定与现实多少是脱节的,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一国的要素禀赋是可以改变的。通常来说,一国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同样,通过资本积累,一国的资本存量也会增加。各类生产要素数量的变化可能导致生产要素比例的变化,而要素禀赋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要素比例变化究竟会对产出产生怎样的影响,则是后来的经济学家们探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1955年,英籍波兰经济学家塔德乌什·雷布津斯基发表了一篇题为《要素禀赋与相对商品价格》的论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引出了一个定理,这便是以其姓氏命名的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定理要回答的问题是:假定其他条件都不变,一个国家的要素丰裕程度发生变化,那么这种变化会对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贸易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按照这一定理,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一种生产要素增加,就会导致密集使用这种生产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同时导致另一种产品即非密集地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减少。
(一)雷布津斯基定理的基本内容
HO定理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所有的分析都假定每个国家拥有的要素数量是不变的。然而事实上,资本的积累、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开发等,都会使一个国家拥有的要素数量发生变化。雷布津斯基分析了一个国家拥有的要素数量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不平衡的增长将导致商品的产量更大的不对称变化。一种要素量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生产的商品的产量增加,而使另一种商品的产量减少。
下面简要阐释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推理过程。在一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中,假定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其他假设条件不变,为了使分析简化,再假定这个国家是个小国,生产和消费商品的相对价格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如果这个国家的劳动增加了10%,资本的数量不变,两种商品产量不可能都增加10%,因为这样需要额外的资本。但是,如果两种商品的产量增加不到10%,增加的劳动就不能被完全使用。在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和两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的两种要素比例也不变。因此,只有一种商品的产量增加10%以上,而且必须是生产中密集使用劳动的那种商品的产量增加。劳动密集型商品产量增加10%以上,相应增加的资本必然来自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的产业,从而使资本密集型商品的产量减少。
(二)雷布津斯基定理的政治经济分析——荷兰病
虽然丰裕的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一大笔财富,但有时候它会成为导致经济停滞的陷阱。20世纪70年代石油繁荣期间荷兰因在北海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储量而导致了经济停滞,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荷兰病”(Dutch Disease)。这种新资源的开发为荷兰的贸易平衡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但竟然因失业增加而导致了国内工业的下降。贸易剩余的增加造成本币的真实汇率的增值,损害了农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荷兰病”的经典模型是由杜登和内亚里在1982年给出的。两位作者将一国的经济分为3个部门,即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可贸易的资源出口部门和不可贸易的部门(主要是一国内部的建筑业、零售贸易和服务业部门)。假设该国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如果突然发现了某种自然资源或者自然资源的价格意外上涨将导致两个方面的后果:
一是劳动和资本转向资源出口部门,则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现在不得不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吸引劳动力,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首先会打击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出口自然资源带来了外汇收入的增加,于是本币升值,这样便再次打击了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这被称为资源转移效应。在资源转移效应的影响下,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衰落下去。
二是自然资源出口带来的收入增加会增加对制造业和不可贸易的部门的产品的需求。但这时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增加却是通过进口国外同类价格相对更便宜的制成品来满足的(这对本国的制造业来说又是一个灾难)。不过,对不可贸易的部门的产品的需求增加无法通过进口来满足。这被称为支出效应。尽管这种病症一般是与一种自然资源的发现联系在一起的,但它可能会因任何一种造成外汇大量流入的事件诱发,其中包括自然资源价格的急剧上升、外国援助和外国直接投资等。“荷兰病”可能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适用于所有“享受”初级产品出口急剧增加的国家。
在尼日利亚可以观察到“荷兰病”的现象。作为一个主要的石油出口国,这个国家在两次石油危机之间的石油繁荣中获益颇丰。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官方汇率是固定的。然而,由于增加的石油收入绝大部分都用在不切实际的发展项目和政府消费上,由此造成的过量的有效需求导致了通货膨胀。由于国内价格水平增长得比国际价格水平快,真实的汇率明显高于官方的固定汇率。因而,生产非石油贸易品的部门,尤其是农业,遭到了严重的损害。在农村,农田荒芜了,城市贫民窟里挤满了想在服务业部门寻找就业机会的迁移者。政府建设现代大规模的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使这个过程更加恶化。这些产业是以大量的石油收入和在石油价格继续高涨的预期下被尼日利亚的高偿还能力所吸引的外国投资为基础的。1981年第二次石油繁荣衰退之后,留给尼日利亚的是农村里荒芜的农田,城市里大量的失业者,呈现为一种类似于战略补偿性理论中的低均衡陷阱的情形。
许多其他石油出口国,如墨西哥,其情形同尼日利亚相似。然而,印度尼西亚是一个规避了“荷兰病”的例外。同尼日利亚一样,印度尼西亚的政府收入和出口收益以高度依赖石油为特征。然而,在两次石油繁荣期间,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向灌溉和农业研究投资以及对肥料和其他农业投入发放补贴,增加了对农业的扶持,使得国内农业的生产基础得到了加强。它们实现的水稻自给就显示了这一点。而且,有序的财政政策制止了恶性通货膨胀。本币的数次升值同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自由化结合在一起,成功地支持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而这正是印度尼西亚的比较优势所在。
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鲜明对照并不是唯一的,这种情形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东亚之间是相当普遍的。它们的显著差异表明,自然资源禀赋丰富并不一定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有可能反过来成为发展的障碍。它还清楚地显示,只有采用适宜的政策才能使资源丰富的国家避免落入这样的陷阱。
1.如果像李嘉图模型所假设的那样,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那么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就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资源的差异。在HO定理中,生产要素不止一种。在每一个地区,应该进口那些昂贵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而生产那些便宜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
2.在理想的模型中,国际贸易会导致两国要素价格相等。实际上,由于资源差异、贸易壁垒和技术之间的差异性,完全的要素价格相等化是不存在的。
3.“二战”后,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HO定理,但不少经验性工作非但不能证明该学说的有关观点,反而得出完全相对立的结论,其中最著名的是里昂惕夫之谜。尽管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反对HO定理的,但也有支持的,大多数研究者并不相信只是资源差异就能解释世界贸易模式或世界要素价格。相反,似乎有必要充分看到国际上实际存在的技术差异。
新古典贸易理论 HO模型 贸易条件 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资本充裕 劳动充裕 土地充裕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 土地密集型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悖论)要素密集型逆转
1.如何理解要素丰裕度?
2.如何理解要素密集度?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比较成本理论做了哪些发展?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它的主要解释包括哪些?
5.如何理解“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它们没有什么资源是丰裕的。它们的资本和土地都不丰裕。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里,甚至连劳动也不丰裕”。
6. 电视机生产是劳动密集的,每台电视机的生产需要200单位劳动与40单位土地,它的单价为600元;水稻生产是土地密集的,每5千克大米的生产需要10单位劳动与40单位土地,其单价是40元。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和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0单位劳动和500单位土地,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这两个国家将有什么样的贸易模式?
7.甲、乙两国因生产要素丰裕度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也不同。甲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4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1元;而乙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1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元。假设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即生产每单位小麦均需10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力;生产每单位棉布均需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力,请分别计算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并运用俄林要素比例学说的观点说明甲、乙两国是如何进行分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