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
无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经济理论,他们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他们关于贸易的解释和讨论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商品的同质性,即各个厂商生产的商品都是一样的,另一个是单个厂商在市场中的微弱地位。由于市场上有很多厂商都生产同样的产品,每个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都微乎其微。因此,单个厂商面对的都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都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单个厂商生产量的多少和生产量的变化都不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但是,纵观“二战”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国际贸易的现实离完全竞争的假设已经越来越远了。
首先来看各行业的商品结构。一般来说,初级产业中的产品基本是同质的。例如,矿产品、农产品等,虽有差别,但对消费者来说其基本效用是差不多的。一个国家在出口小麦的时候一般不会进口小麦,本国与外国的小麦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所以,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通常是行业间的贸易。
但是,从制造品来看,大多数产品则是同类不同质,经济学家称为差异产品。所谓差异产品,是指产品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但有差异,如日本的丰田汽车、美国的通用汽车、德国的大众汽车、中国的红旗汽车等,虽然它们都属汽车这一类,但在性能、品牌、选型等方面相互之间不能完全替代,因而消费者把它们认为是不同的产品。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就是行业内贸易。由于“二战”后经济不断增长,各国制造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工业化国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大量差异的制造品的贸易也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部分。
其次再来看各国制造品生产者的规模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如果对各国经济略加考虑一下就可看到,现在生产和出口商品的都不是什么小企业,也不存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汽车、家电、钢铁等行业。在美国,几乎所有的汽车都是由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这三大公司生产的。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有近60%的汽车是由一两家大公司生产和销售的。
由此可见,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之所以无法解释当代国际贸易中许多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有关完全竞争的假设。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则在不完全竞争(包括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的基础上研究国际贸易。
(二)不完全竞争、价格歧视与国际贸易
不完全竞争作为贸易的起因之一是,它是与垄断企业或垄断竞争企业的价格歧视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价格歧视是指厂商虽然出售的是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这种价格歧视行为就是通常所谓的“倾销”。在研究当代国际贸易现象时,经济学家也将倾销给企业所带来的收益看成是一种出口激励,解释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出口动力和贸易原因。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得知,价格歧视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必须是不完全竞争行业,也就是说企业有能力决定其销售价格;二是市场必须是分割的,即低价格市场的消费者不能把产品倒卖到高价格的市场上去;三是在不同的市场上,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同。现在来看看在国际贸易中,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第一,在许多产品尤其是制造品市场上,第一个条件基本得到满足。正如在前面介绍的那样,国际贸易中的许多产品都是由为数不多的企业生产的。有些行业中企业虽然很多,但每个企业生产差异产品,各自都是一个垄断竞争企业,对其产品都有一定的定价能力。
第二,第二个条件也很容易得到满足,因为国际贸易必须经过各国海关,由于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各种规章和限制,所以可以认为本国市场与外国市场是分割的。很少有人能够把从外国进口的商品再运回到这个国家去销售。
第三,对本国厂商来说,外国市场的需求一般比本国更有弹性。对大多数厂商来说,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是不一样的,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较大,而一般在国外市场的份额较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市场份额越小,需求曲线的弹性就越大,对产品的价格变动就越敏感。也就是说,企业较小的价格下降幅度,会使对其产品的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轻微的涨价就会造成需求量的大幅下降。因此,可以假设在外国市场上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本国市场。这样,在国际贸易中,厂商倾销的3个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句话说,即使生产成本一样,厂商也可以在本国和外国市场上用不同的价格出售。
根据假设,如果一个厂商在国内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上就有更大的垄断力量。与国外市场相比,厂商能在国内出售较高的价格。那么,为什么厂商还要以低价出口到国外呢?厂商为什么不能将出口到国外的这部分产品在国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呢?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这家厂商不是一个完全竞争企业。
与完全竞争企业不同,垄断企业或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不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或者说,不是一个给定的价格),而是一条斜率为负、价格随数量增加而下降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每个厂商规模之小以至于无论它生产多少都可以按照市场价格出售。因此,只有当外国市场上的价格超过本国市场价格时,企业才有出口的动机。垄断竞争市场的情况就不同了。企业并不能在国内无限制地生产和销售。垄断或垄断竞争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所有单位产品的价格就一起下跌。企业的边际收益则下降得更快。垄断或垄断竞争企业为了保证利润的最大化,就不得不将在国内市场出售的产品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时,这些企业就有在国外市场上增加产品销售的动力。只要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超过产品生产的平均成本,企业出口就有利可图,而不论其价格是否高于本国市场。
图44可以用来帮助理解企业为什么通过倾销向国外出口。假设这是一个垄断厂商面对的本国和外国市场的情况,为了分析方便,假设厂商的边际成本(MC)是个常数,且没有运输成本,所以无论在本国市场还是在外国市场上销售,产品的边际成本都是一样的。
图44 倾销
(a)本国市场;(b)外国市场
在本国市场上,该厂商拥有垄断地位。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企业只生产和销售Qd,即将产量控制在边际收益(MRd)等于边际成本(MC)时的水平上。将这些产品销售到国内市场上,产品的价格可达到Pd。为了保证利润不下降,企业不会再在国内市场上增加销售量。
另外,企业看到外国市场上亦有对这一产品的需求,并且存在着高于边际成本的一段边际收益(MR>MC)。只要是边际收益大于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企业就会生产并出口到外国市场。但由于企业在外国市场上的份额比较小,需求(DF)的价格弹性较大,所以企业无法收取像本国市场那样高的价格。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会向外国出口QF,最高价格为PF(低于Pd)。
因此,可以用不完全竞争下的倾销行为来解释行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外国市场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仍有出口的动力,因为出口倾销的结果比将这些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要好。外国的同类企业如果也在其他产品上采取类似的行为,就会出现相互倾销,从而形成行业内贸易。
二、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资源禀赋”贸易学说,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活动的原因。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一方面,发达国家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贸易主体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逐渐转变为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为增加,产业内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已经提高60%以上。国际贸易中的这些新动向对传统的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一些经济学家从不同侧面展开研究,提出了新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当代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规模经济贸易学说”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主要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提出的。这一理论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把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差异作为贸易产生的唯一原因。而规模经济理论则认为,规模经济也可能成为国际贸易的动因,在规模经济作用下,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普遍存在。
保罗·克鲁格曼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1953—)于1953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个保险公司的经理。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童年时代喜爱看科幻小说,曾梦想成为一名心理或历史学家。当成为一名著名的经济学家后,他诙谐地说:“有趣的思想与有趣的生活经验丰富关系甚微。”
克鲁格曼于197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在大学期间主修经济,但他只上了经济学必修课,选的更多的是历史课。克鲁格曼在经济学领域第一次向传统作出挑战是在1973年春天。当时著名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举行了一个关于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讲座,克鲁格曼写了一篇论文,表明汽油的长期需求富有价格弹性,这一观点与当时流行的观点恰好相反。克鲁格曼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引起了诺德豪斯的关注。
大学毕业后,在诺德豪斯的推荐下,克鲁格曼进入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博士学位。在1977年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便直接去耶鲁大学任教,从此开始了其作为专业经济学家的研究生涯。
克鲁格曼的成名是在1978年。他当时写了一篇关于国际贸易的论文(即《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于1979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杂志》),并于当年7月在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的研讨会上宣读。参加这个会议的都是当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当他刚开始宣读论文时,人们没有加以注意。然而,随着克鲁格曼一步一步地展开他的分析,大厅渐渐地安静了下来,人们开始专心地倾听克鲁格曼的演讲。他的这篇论文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新的分析框架,从而也使克鲁格曼一夜成名了。克鲁格曼回忆道:“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90分钟。”
克鲁格曼是一个不安于现状、不断向自己及社会挑战的经济学家。1982年8月,他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对一系列的传统毫不客气地提出挑战。由于他的这种坦率和自身与政界的不融合,一年后便重新回到学校做学者。此后,他与海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合写了《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他所撰写的一系列具有真知灼见的经济著作(包括已经翻译成中文的《流行的国际主义》《汇率的不稳定性》《地理和贸易》等)在经济学界和政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克鲁格曼对于国际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二战”后大量出现的工业国家之间和同行业之间的贸易做出了解释。通过引进微观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异、垄断竞争、规模经济等原理,克鲁格曼不仅为国际贸易理论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而且将经济学基本原理与国际贸易中的新思路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第二,克鲁格曼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的寡头竞争行为,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与传统的贸易政策不同,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时不仅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也可以促进出口。政府对某些产业的有限保护有助于该产业获得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但是,作为负责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还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做了许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政策所获得的总体收益是很有限的。因此,克鲁格曼在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可能带来的益处后又指出了由此产生的问题。他认为,相比之下,自由贸易仍是最好的政策选择。第三,克鲁格曼还在汇率和发展中国家债务等问题上独有建树,其中最主要的贡献是关于汇率的“目标区域”理论,主张汇率的有限浮动等。
(资料来源:海闻,等.国际贸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83—184)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传统贸易理论(从斯密到赫克歇尔俄林)都假设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即假设产出的增长与下降要素投入的增长或下降的幅度是一样的,所有的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在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前工业化时代,这个假设基本是接近现实的。但是,在现代化社会尤其是工业生产中,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即扩大生产规模,每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产出。尤其是现代化的工业,大规模的生产反而会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即存在着“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规模报酬的一种。规模报酬(Returns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时,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总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产量的变化程度,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三种情形:① 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同比例的增加;② 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较小比例的增加;③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更大比例的增加。
上述第三种情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如若存在规模经济,则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意味着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用图形来表示的话,长期平均生产成本会随着产量(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不变,上升,从而形成U字形(见图4-5)。
图45 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
根据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非行业规模。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的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一般都为大企业、大公司,多集中于设计、管理、销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如汽车、飞机、钢铁、计算机软件等。
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to Scale)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所以它们在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会降低。外部的规模经济一般出现在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行业中。例如,在美国的“硅谷”有成百上千家电脑公司,每家都不是很大,但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北京的“中关村电脑城”,南京的“珠江路电脑一条街”,浙江的“纽扣城”“领带城”“电器城”“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也都具有获取外部规模经济的性质。
举例来说明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假设第一个在北京中关村开业的电脑销售公司只有一间铺面,每天出售1台电脑。设在北京郊区的电脑生产基地不得不专程开一辆车将这台电脑送到中关村,收取100元。也就是说,每台电脑的运输成本为100元。但如果该公司增加了铺面,扩大了规模,每天能够出售10台电脑,此时电脑生产基地仍然只需用一辆车子将这10台电脑运送到中关村,那么,每台电脑的运输成本就只有10元,由此产生的平均成本下降就是内部规模经济。另外,如果现在有10家电脑公司聚集在中关村,每家公司每天只出售1台电脑(也就是说企业的规模并没有变但行业的规模扩大了),这些公司可以共同雇用一辆车子运送电脑,每个公司为此只需支付10元就够了。由此产生的成本的下降就是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的和外部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呈反比,即厂商数量越少,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规模收益也就越高。内部规模经济依赖于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下,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这就能够迫使小厂商退出市场,从而获得市场实力,形成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无论外部的还是内部的,企业都有可能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价格上的优势。下面分别分析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1.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竞争行业与国际贸易
外部规模经济是如何导致国际贸易的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国际贸易如何使得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呢?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图46所示的是中国玩具行业的市场供求和一个典型玩具生产企业的成本收益曲线。生产玩具的每个厂商的规模都很小,生产的是同质产品,该行业是完全竞争的。在左图中,D1是本国的需求曲线,S1是没有贸易时或行业扩大前本国玩具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它们都具有通常的形状: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但是,由于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该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RAC是向下倾斜的。也就是说,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行业内各企业平均成本会下降。
在图46中,MC1和AC1分别是一个玩具生产企业在没有贸易时或行业扩大前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在均衡时,竞争企业没有经济利润,平均成本(AC1)等于价格(P1),企业最优生产量是q1。
现在先说明外部规模经济为什么会导致国际贸易。先假设在最初的市场均衡点(S1=D1)上,中国的玩具价格(P1)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没有玩具贸易。
图46 典型玩具生产企业的成本收益曲线
现在进一步假设该行业的规模扩大(先不管扩大的原因),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生产玩具。行业的供给曲线移到。但是,由于存在着行业的规模经济,供给曲线的移动并非到此为止。该行业企业的增加,不仅使得市场的供给增加,而且使得行业内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下降(图中MC1和AC1分别移到MC2和AC2),从而使得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进一步往下移动,价格随之下跌。
如果在此之前中国玩具不具有成本优势的话,行业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平均成本的下跌使得中国玩具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竞争力,企业就有动力出口玩具,从而产生国际贸易。由于开放贸易,玩具市场上包括了来自国外的需求,需求曲线移至D2,玩具市场的最终价格为P2,在长期均衡点上(AC2=P2),每个企业的生产量q2仍然等于q1。
对于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设贸易前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1,由于开放贸易,需求从D1增加到D2,相应地,更多企业进入玩具行业,使供给从S1增加到。企业数增加后产生了外部规模效应,使每个企业的成本下降,供给曲线进一步下移,新的行业和企业的均衡价格下降到P2。
从贸易所得来看,各个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成本下降先于价格下降而出现利润,但长期又回到经济利润等于零的状况。对企业来说,短期可能有所得,长期则无所失。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长期价格下降,消费量上升,消费者剩余增长。因此,整个社会由于贸易而获得净收益。
2.坎姆模型:规模经济和同类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
说明外部规模经济导致国际贸易从而解释“北北贸易”的一个模型是由经济学家默瑞·坎姆在1964年提出的。我们可以用坎姆模型来说明两个技术相同、资源禀赋相同,甚至需求相同的国家为什么会进行贸易。在这里,两国贸易的基础是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差异。为了证明规模经济怎样引起国际贸易,假设有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生产两种产品:电脑和照相机,并假定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行业都具有外部规模经济。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
图47所示为电脑和照相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这种规模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意味着,对于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随着产量的增加,每个产品的相对成本逐渐下降。当该国专业化生产一种产品的时候(在M或N点上生产),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达到最低。
为了集中说明规模经济与贸易的关系,假设美日两国的生产技术、资源禀赋和需求偏好都相同,因此,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CIC)也完全相同,因此可以用一张图来代表两个国家。
图47 电脑和照相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任何一国都必须根据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消费偏好来决定两种产品的产量,在图47中,假设这一点为E。在这一点上,两个国家都生产和消费一定量的电脑和照相机,社会福利水平为CIC0。
由于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一模一样,在比较优势的理论中,两国不会发生贸易。现在假设美国的电脑生产发展迅速,有更多的人从事生产,在图48中其生产点从E移到了“I”,由于规模经济的影响,在I点上,电脑的相对成本下降而照相机生产的相对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假设日本的照相机生产扩大,生产点从E移到了“C”,日本照相机的相对成本也下降而电脑的相对成本上升。
这时,两国的生产成本发生了变化。美国电脑的相对成本低于日本,而日本照相机的生产成本低于美国。两国有了贸易的动力。美国会出口一部分电脑而进口一部分照相机,而日本则正好相反,出口照相机进口电脑。两国在介于封闭经济中的相对成本之间的电脑相对价格PT/PW下进行交换,其结果是两国都能在F点上消费,社会福利水平从CIC0增加到CIC1。
图4-9则说明了一个更加极端的也是更优的一种状况。如果美日两国都集中生产一种产品(在M或N点上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两国都在G点上消费,其社会福利水平还会大大提高(在图中以CIC2标识),从而达到最优状况。
图48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图49 专业化生产与国际贸易
(三)内部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
1.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
前面已经分析了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完全竞争行业。但是,拥有内部规模经济的,更多的是处于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地位的企业。在垄断竞争下,行业内虽然仍有许多企业,但企业的规模一般要大得多。每个企业并不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而是相互之间有一定替代性的差异产品。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一样,所以它们都对自己的产品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也就是说,消费者不会因一个产品稍微提高一点点价格而全部转向它,也不会因为一个产品稍微降价就全部转向该产品。
由于产品之间存在可替代性,所以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相当的竞争性。如果垄断竞争企业在短期有经济利润,则会引起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从而造成对原有产品的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直至没有。这时新的企业就会停止进入。另外,如果垄断竞争企业在短期内亏损,一些企业就会逐渐退出,从而造成对剩下产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亏损减少直至没有。这时就不再会有企业愿意退出。总之,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竞争会造成该行业企业的平均经济利润为零。[1]
图410显示的是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状况。企业的规模经济表现在其逐渐降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AC),垄断竞争表现在企业面对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在长期竞争下,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相切,产品价格等于其平均成本,利润为零。在贸易参与国际贸易前,假设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图410 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状况
2.参与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企业那么,垄断竞争企业是怎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呢?国际贸易带来什么影响?在图411和图412中将分别加以说明。图411说明的是开放贸易后的短期影响。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曲线(D1)。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垄断厂商会选择生产Q1,即边际成本(MC)等于边际收益(MR1)时的产量。
参与国际贸易之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由D1增加到D2;边际收益也从MR1移到了MR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扩张(从Q1增加到Q2),平均成本下降(由原来的AC1下降到AC2)。在短期内,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在图411中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一超额利润。
图411 垄断竞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短期影响
垄断竞争企业的短期利润会引起更多国内企业的进入。新进入的企业虽然不会生产相同的产品,但会有很大的替代性。一部分消费者会转向购买新产品,原有企业的需求下降(向下平移),长期竞争的结果使得企业的利润消失,企业面对的需求由D1变到D3。然而,由于参与国际贸易之后的需求D3比不参与国际贸易的需求D1更有弹性,企业的生产依然扩张(从Q1增加到Q3),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由原来的LAC1下降到LAC3)。同时产品的定价也由原来的P1下降到P3(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3=LAC3)(见图412)。
图412 垄断竞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长期影响
所以,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开放贸易的短期结果是企业产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出现短期利润。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从而使得本国消费者受益,消费者剩余增加。但短期内价格也有可能上升,造成国内消费量下降,消费者受损。
开放贸易的长期影响是:企业产量增加,(比没有贸易时多但不一定比短期内的产量多),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都下降且二者相等,企业经济利润回到零。本国消费者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剩余增加。从社会福利角度考虑,无论短期长期,整个社会福利都比没有贸易时有所增加。
3.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企业与行业内贸易
为了进一步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学说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的“双向贸易”,假设日本和美国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都生产资本密集性的工业品,如汽车,但汽车的种类很多,至少有卡车和轿车两种。由于两国的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都相同,生产汽车的成本曲线也一样。图413为“规模经济”与工业品的“双向贸易”。
图413“规模经济”与工业品的“双向贸易”
在两国发生贸易之前,各国各自生产一部分卡车和一部分轿车:日本生产100辆卡车和100辆轿车,美国也生产100辆卡车和100辆轿车。由于各自市场狭小,产品的成本价格都很高,假设都等于2万美元。
如果两国允许贸易,市场就不再局限于本国。企业可以增加产量,从而产生规模经济,使成本下降。假设日本抢先将卡车生产扩大至200辆,并以每辆1.5万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出口,就有可能占领美国市场,并使本国的卡车价格也下降。由于汽车的种类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没有必要再继续生产卡车去与日本竞争,因为竞争的结果最多只是把日本卡车赶出美国市场,回到原来没有贸易时的状态。美国自己也不会因此获得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以将资源转移到轿车上,将轿车的生产扩大至200辆,并以较低的价格(每辆1.5万美元)向日本出口。这种分工和贸易的结果使两国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都降低,资源利用都更加有效,而各国的消费量都没有减少。事实上,由于产品价格的降低,各国的消费量都会增加。
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这就使得工业制造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但具体哪一国集中生产哪一种产品,则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自然(竞争)产生,也可以协议分工。但这种发达国家之间工业产品“双向贸易”(行业内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而不是技术不同或资源配置不同所产生的比较优势。
4.克鲁格曼模型: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
第一个同时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分析当代国际贸易并建立起理论模型的经济学家是保罗·克鲁格曼。在他以前虽然也有人认识到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如巴拉萨、克莱维斯等),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在主流贸易理论中引起重视,原因之一是没有人能建立起一个标准的模型来说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克鲁格曼成功地建立起了这样一个模型。在他1978年所写的《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发表在1979年11月的《国际经济学杂志》上)一文中,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又能明确说明问题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贸易模型。
基本假设
在他的模型里,克鲁格曼有两个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的假设。第一是企业具有内部规模经济。为了简化分析,克鲁格曼也像古典贸易模型那样假设劳动是唯一投入。但与古典理论不同的是,这里的成本函数中包含一个固定投入成本。这样的话,产品的平均成本就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着产量增加而递减的函数。第二,克鲁格曼模型中的市场结构不再是完全竞争,而是垄断竞争。同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产品不是同质的而是具有替代性的差异产品。也就是说,各个厂商虽都同在一个行业中,但实际生产的却不是同一种产品。
在这两个基本假设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独特的PPZZ模型。用下面一系列等式来简单说明这个模型。首先来看3个基本等式:
式(41)表示的是企业i所需的要素(劳动)投入。其中是固定投入,ix是企业i的产出。β是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式(41)表明企业具有规模经济。给定固定投入()和系数β不变,如果产出ix增加1倍,那么企业的劳动投入li是不需要增加1倍的。
式(42)表达的是要素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L是社会总劳动力或总人口,等于各个企业劳动需求li的总和。
式(43)表示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其中ci是每人对产品i的消费,Lci代表的是产品i市场上的总需求,ix是产品i的总供给。
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
在给定规模经济和市场均衡的条件后,再来看企业的生产决策。
根据克鲁格曼的假设,这些企业都是垄断竞争企业。因此,每个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直线,而是一条斜率为负向下倾斜的曲线。换句话说,企业的价格不是给定的,而是企业产量的函数:Pi(xi)。
像所有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垄断竞争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其生产决策的原则也是在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的地方生产xi。与完全竞争企业不同的是,垄断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不等于价格,而是 ip(11/ ),其中是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0。是需求量c的函数。在一般情况下,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价格弹性下降,即d cd <0。由于劳动是企业的唯一投入,给定劳动工资率为W,企业i的总成本为WliW(βxi ),边际成本则是 Wβ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条件则可表示为:
整理后,得
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企业的另一个特点是长期利润为零,即总收益(TR)等于总支出(TC)。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产量:Pixi。总支出等于工资率乘以劳动投入:Wli,而liβxi。根据这一长期均衡条件,可以得出:
PixiW (βxi) (46)
将式(43)代入式(46),并经整理后得
PPZZ模型
至此,克鲁格曼根据垄断竞争企业的特征,分别推导出两个等式: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下推导出来的式(45)和长期竞争下利润为零原则下推导出来的式(47)。在这两个等式中,用工资单位衡量的产品价格(P/W)都是产品需求量(c)的函数。
为了研究垄断竞争企业产品的均衡价格与个人需求量(消费量)的关系,克鲁格曼创立了一个PPZZ模型。这张PPZZ模型图(见图414)的纵轴为(P/W),横轴为c。其中的PP曲线由式(45)导出,ZZ曲线由式(47)导出。
图414 PPZZ模型的基本图解
在式(45)中,d cd <0,P/W与c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个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所能出售的产品价格就越高。因此,PP曲线的斜率为正。
在式(47)中,P/W与c的关系是负相关的,即个人对产品的需求量越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产品的价格(在长期等于平均成本)亦越低。因此,ZZ曲线的斜率为负。
PP曲线和ZZ曲线的交点是每种产品的均衡价格和每个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需求)量。由于Lci xi,所以又可由消费量求出每个企业的生产量ix。在充分就业的假设下,企业数或产品种类等于总劳动除以企业的劳动投入,即
或
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起PPZZ模型的分析框架之后,克鲁格曼引入了国际贸易。
假设存在另一个同类的经济,有相同的偏好、资源储备和技术,并有人口L*。当双方开放自由贸易时,对本国的任何一种商品都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消费人口。由于技术是给定的,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系数β不会因为贸易而变化,所以在PPZZ模型中,PP曲线没有影响。但是,贸易使每个产品的消费人口增加了L*,导致ZZ曲线下移(或左移),如图415所示。在新的均衡点上,相对于工资的产品价格(P/W)和每个人对任何一个产品的消费量(c)都下降了。
图415 ZZ曲线的移动
在长期均衡点上,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产品平均成本的下降,也反映了每个企业扩大生产(xi)[2]后产生的规模经济。虽然每个人对任何一个产品的消费量下降了,但每个产品的消费人口却大大增加了,从而使整个产量提高了。从式(4-9)又可以知道,消费人口L的增加(从L到L+L*)和每个商品消费量c的下降(从c*到c*′)意味着产品种类的增加。新的商品种类比贸易前的多。
克鲁格曼从这一模型的分析中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首先,垄断竞争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消费人口来扩大生产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和产品价格;其次,每个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量会有所减少,但消费品的种类则大大增加。消费者通过产品种类的增加提高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模型中,人们主要用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消费者/生产者剩余衡量贸易所得和社会福利水平,而在克鲁格曼模型中,他强调了“产品多样性”所带来的消费者福利,为衡量贸易所得提供了更多的工具。
更重要的,克鲁格曼通过这一模型的分析指出了贸易的基础不一定是两国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而造成的成本价格差异,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也是企业愿意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出口来降低成本获得短期利润。贸易前两国的市场规模不同造成了企业生产规模不同,进而使产品价格出现差异,这就成为双方进行贸易的原因。不过,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不是各国技术和资源上的不同,而仅仅是规模上的区别。克鲁格曼的这一理论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和行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补充和发展了国际贸易的理论。
(四)规模经济的主要观点
通过以上分析,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总结为:
(1)规模经济存在的原因有两个:①大规模的生产经营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能,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取得内部规模经济效应;②大规模的生产经营能更好地利用交通运输、通信设施、金融机构、资源条件等良好的企业环境,获得外部规模经济。
(2)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存在的重要原因。当某个产品的生产出现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发生递减,从而形成成本优势,这会导致该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
(3)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以此为基础的分工和贸易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使产业达到更大国际规模并获利,参与分工和贸易的双方均能获益。
[1] 对垄断竞争企业的定价行为不熟悉的读者可以参阅有关的经济学原理的教材,如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和2000年(第二版)。
[2] 式(43)Lci xi说明了消费人口,人均消费量和生产量的关系。只要PP曲线的斜率≥0,L的增加幅度一定会超过由此引起的均衡人均消费量c的下降幅度,从而使每个产品的总产量 ix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