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1月12日 根据录音整理)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国平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代表出席这次会议的市四套班子领导,代表全市人民和中外游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向为第十一届西博会成功举办做出突出贡献的在座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蔡奇同志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十一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建庭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第十一届西博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市四套班子领导都出席这次总结表彰大会,也充分说明市四套领导班子对西博会高度重视,对这次总结表彰大会高度重视。
时间过得很快。西博会恢复举办以来,已走过了十年历程。在这十年中,有困难,有坎坷,有风雨,但在在座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西博会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一年比一年办得精彩。在恢复举办的西博会即将迈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回顾总结过去十年举办西博会的成功经验,为谱写西博会第二个十年发展新篇章奠定扎实基础。下面,我围绕“走科学办会之路,创世界级会展品牌,续写西博会第二个十年新篇章”这一主题,再强调3点意见。
一、回顾十年历程,西博会实现了十大跨越
1929年,杭州举办了首届西湖博览会。西博会与同期举办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费城博览会、法国巴黎博览会并称为“四大博览会”,开了中国会展业之先河。71年以后,市委、市政府决定恢复举办西博会,成为新世纪杭州发展会展业的新起点。此后,西博会年年办、年年新,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十年来,西博会茁壮成长、蓬勃发展,实现了“十大跨越”。
1.从会展项目看,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跨越。2000年,西博会仅有39个项目,今年达122个。十年来,西博会项目不仅数量大大增加,而且规模、质量、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涌现出了全球网商大会、休闲发展国际论坛、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等一大批国家级、国际级会展项目。
2.从会展地点看,实现了从主城区到都市圈的跨越。恢复举办之初,西博会主要在杭州主城区举办。随着西博会影响的扩大、品牌的打响,5县(市)和杭州都市经济圈众多城市加盟西博会,设立分会场,举办各类特色项目,成为西博会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从会展时间看,实现了从“核心期”到“四季歌”的跨越。每届西博会安排在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末开幕,历时3周。起初,西博会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这3周举办。随着西博会项目不断增多、内容日益丰富,举办时间逐步从期内向期外延伸,形成了“月月有会展,季季有活动”的格局。
4.从会展主体看,实现了从政府为主到行业、企业为主的跨越。10年来,西博会项目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参与。2009年西博会由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举办的展览活动达108个,占项目总数的87.1%。
5.从会展筹资看,实现了从贴钱到赚钱的跨越。会展创办初期,政府适当给予补贴、加以扶持是必要的。2000年、2001年西博会,杭州市财政分别补贴了1000万元。从2002年开始,西博会不仅没有花纳税人一分钱,反而通过项目冠名权出让、门票总承销权出让、广告筹资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每年筹集到数千万元办会资金。
6.从会展地位看,实现了从全国性到国际性的跨越。10年来,我们以国际视野、国际思维、国际标准不断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化程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次作为西博会的支持单位;国家贸促会正式批复同意西博会冠名“西湖国际博览会”;引进的国际项目占总数的55.88%,境外展位比例达22.55%。2009年,引进的国际项目占总数的60%,境外展位比例达23.4%。
7.从会展竞争力看,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跨越。在2000年前,杭州还没有一个综合性会展项目,会展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国内先进城市。经过十年努力,西博会这块“金字招牌”重新被擦亮,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魅力节庆”“中国十大博览赛事节庆”“中国最具影响力国家级品牌展会”“中国十大会展首位”等诸多奖项,杭州还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具影响力节庆城市”“最佳节庆城市奖”“中国十大节庆城市”“中国十佳会展城市”“中国魅力节庆城市”“中国最受欢迎十大会奖城市”“中国十大最佳会议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魅力会议目的地”等诸多荣誉。
8.从会展设施看,实现了从相对滞后到适度超前的跨越。西博会恢复举办初期,杭州还没有专业的会展场馆。现在我们已拥有杭州国际会展中心、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等一大批专业性展览场馆。即将投入使用的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正在筹建的奥体博览城,总建筑面积达270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博览中心建筑面积达82万平方米。我市拥有星级宾馆247家,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9.从会展形式看,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跨越。2008年,杭州创新推出“网上西博会”,把西博会推向全球,让更多市民和中外游客可以借助互联网,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全时段、全方位地参与西博、感受西博,西博会真正成了“永不落幕的博览会”。
10.从会展队伍看,实现了从“数马奔腾”到“万马奔腾”的跨越。目前,杭州与西博会配套的专业服务公司有200多家,从业人员数万人。中国美院等在杭高校专门设置了会展专业,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逾万名会展专业人才。通过举办西博会,杭州造就了一支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与现代会展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懂规则、会策划、能经营的会展专业人才队伍。
二、回顾十年历程,西博会发挥了八大作用
十年耕耘,十年收获。十年西博,给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动力,也聚集了人气、凝聚了人心,对杭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西博会,就没有杭州今天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没有西博会,就没有杭州今天旅游业观光、休闲、会展“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没有西博会,就没有杭州今天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西博会是城市旅游的“催化剂”。会展业是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是“旅游皇冠上的宝石”。它不仅能为主办城市带来巨额的会展收入,而且其充足的客源还能拉动主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举办西博会,有力地推动了杭州旅游从国内游“一轮独大”向国内游、入境游“两轮驱动”,从观光游“一枝独秀”向观光游、会展游、休闲游“三位一体”的转变。
2.西博会是城市经济的“发动机”。会展业是产业关联度大、投入产出比高的朝阳产业,是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10届西博会共举办了977个展览、会议和节庆活动项目,参会人数近1.2亿人次,实现贸易成交额1102多亿元,协议引进外资121.3亿美元,协议引进内资1186亿元。西博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3+1”现代产业体系建立步伐。据测算,每届西博会拉动杭州生产总值增长约0.5个百分点,西博会已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3.西博会是文化文明的“助推器”。城市文化需要在交流中发展、在交流中提升。“同聚西博、共享文明”。西博会架起了杭州与中外城市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杭州实现了相互融合,为杭州这座拥有8000年文明史、5000年建城史的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把举办西博会与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建设健康城市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志愿者投身会展节庆各项服务工作,引导执法单位和“窗口”单位文明执法、文明服务,使会展节庆活动真正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提升了杭州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杭州市民的文明素质。
4.西博会是城市环境的“美容师”。西博会恢复举办以来,杭州每年以西博会开幕为节点,每年推出一大批旅游景点和城市建设新成就,先后实施一系列道路建设整治工程,做到了年年举办西博会、年年环境有变化、年年有重量级旅游产品推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环境和品位。
5.西博会是城市发展成果的“展示台”。西博会不同于只具备单纯贸易、技术、学术交流作用的一般会展活动,它把自身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同步。杭州城市发展的成果通过西博会这个立体、多彩的大舞台得到充分展示,进一步增强了杭州市民的自豪感、提升了杭州城市的凝聚力、增强了杭州城市的竞争力。
6.西博会是城市营销的“大事件”。会展业是“触摸世界的窗口”,是城市营销的利器,是打造城市品牌的王牌。会展经济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发展“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靠小打小闹,难见大成效,必须要有一个总抓手。西博会作为一个超大型的综合性博览会,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是每年金秋时节杭城的“流行语”“关键词”,成为“世界了解杭州、杭州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据统计,2006年以来,国内外各级媒体对西博会以及西博会期间杭州的报道总量超过了5.5万篇。今年,中央电视台对民间烟花大会的实时直播,更让全球电视观众领略了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东方休闲之都”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7.西博会是生活品质的“提升机”。会展业被誉为“城市的面包”“信息冲浪”“知识会餐”。西博会汇聚了大量的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了巨大的集聚、辐射效应,为各行各业创造更多商机,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西博会,让杭州市民和中外游客享受了节日的盛宴和精神的洗礼。
8.西博会是锤炼干部队伍的“大熔炉”。举办西博会,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行力的考验,是对干部队伍素质的考验。通过举办西博会,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确立了“全市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形成了围绕大局、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的氛围,建立了完善的会展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提升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一大批干部在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在驾驭全局、组织协调、创新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不仅培养造就了一支“行家里手”式的专业办会队伍,也培养造就了一支能带领杭州人民“再干一个20年”的城市管理人才队伍。
三、回顾十年历程,西博会积累了八大经验
西博十年是艰辛的十年,是收获的十年,是科学办展的十年。十年西博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的科学办会之路。这也是今后杭州举办西博会、休博会,发展会展业必须坚持和弘扬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围绕打造世界级会展品牌,始终坚持和弘扬下述八条经验。
1.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会展业的平台、招商引资的抓手、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老百姓和中外游客的节日”这一办会宗旨。西博会之所以越办越好,百姓越来越拥护,最根本的是确立了正确的办会宗旨,即始终坚持把西博会打造成杭州发展会展业的平台、招商引资的抓手、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杭州老百姓和中外游客的节日。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一办会宗旨不动摇。
要坚持打造发展会展业的平台不动摇。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博会就是杭州会展业的“代名词”。只有西博会,才能全面整合杭州的自然、历史、文化、产业、人才等资源,集中打造杭州会展品牌;只有西博会,才能集聚国内外知名企业、知名产品、知名品牌,为各行各业提供商机,把杭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促进杭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把西博会打造成杭州发展会展业的平台。
要坚持打造招商引资的抓手不动摇。西博会是杭州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一个最管用、最有效的抓手。我们要借助西博会这个品牌和平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广揽天下客、广交八方商、广聚四海财,推动招商引资年年有突破,开放型经济年年上台阶。
要坚持打造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不动摇。要坚持把举办西博会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当好东道主、办好西博会”为载体,倡导全市人民以文明的言行为城市争光、以优质的服务迎八方宾朋、以优良的秩序展城市风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要坚持打造杭州老百姓和中外游客的节日不动摇。要坚持把老百姓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西博会成功与否、成效大小的“晴雨表”。让老百姓参与,让老百姓高兴,让老百姓受益,使西博会成为杭州人和“新杭州人”的节日、成为中外游客的节日,是我们举办西博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必须坚持“博大精深、广博精专”的办会特色。“博大精深、广博精专”,是西博会区别于其他专业性博览会最鲜明、最显著的特色。我们要始终坚持博为基础、博中求精、博中求特、博中求新,进一步彰显西博会个性与特色。
坚持博为基础,就是要坚持展览、会议、活动“三大板块”并举,以展览汇聚客商、产品、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资源;以会议发布、传播、交流、学习新经济、新科技、新观念、新思想;以活动营造氛围、集聚人气、烘托气氛,形成“展中有会有活动、会中有展有活动、活动中有展有会”的大格局。
坚持博中求精,就是要坚持“广博”与“精专”相结合,努力在“博”与“精”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博”是西博会集人气、聚财气、扬名气的基础,“精”则是确保西博会有品位、有新意、有影响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既不能因“博”而失“精”,“只有星星、没有月亮”;也不能因“精”而忘“博”,丧失西博会的特色,把西博会变成纯专业会展。
坚持博中求特,就是要坚持“广博”与“特色”相结合,不断充实西博会的文化内涵,提高西博会的科技含量,强化西博会的地方特色,努力形成与国内外其他会展活动错位发展的格局。
坚持博中求新,就是要坚持“做精做优”与“推陈出新”相结合,按照每年“筛选一批、保留一批、淘汰一批、引进一批、做强一批”的要求,确保每届西博会都能做到“老店新开”“新店出彩”,打响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主打”产品、“金牌”产品。
3.必须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办会方向。不断提高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是西博会的努力方向,也是西博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始终坚持“四化”办会方向不动摇,不断提高西博会的办会水平。
坚持国际化,就是要坚持开放办会,通过攀高亲、请高手,加强与国际性会展组织、世界级大公司的联系,借助它们的国际影响力来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引进国际品牌会展项目,推进会展项目国际化;建立国际营销和宣传网络,推进会展宣传国际化,不断扩大西博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坚持市场化,就是要把西博会作为一个产业来办,与单纯靠行政手段的“形象工程”、靠财政拨款的办节办会划清界限,决不做劳民伤财的事。划清界限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西博会能不能成为不花纳税人一分钱的西博会,能不能成为赚钱的西博会。要注重按市场规律办事,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探索产业化办会的新路子,不仅让老百姓赚到钱、让各行各业赚到钱,也要使西博会实现资金自求平衡并有盈余,打造会展业市场化运作的“杭州模式”。
坚持专业化,就是要聘请专业高手来操办西博会,鼓励知名展览公司、策划公司、策划人才来杭举办专业性会展项目,提升参与群体的专业化程度,形成“专业展览以业内人士为主、专业会议以专家学者为主、学术活动以专业人士为主”的格局。恢复举办西博会,对杭州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考验,特别是对城市管理者是一个巨大考验。所以,我亲自担任西博会组委会主任、市长担任第一副主任。在筹备2000年西博会过程中,我们亲自召开会议、调查研究的次数达30多次。但今年举办西博会,市委书记、市长只要出面3次就够了,第一次是参加西博会组委会主任会议,决定西博会的大政方针;第二次是到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作为西博会主办单位的国家部委进行汇报、向新闻媒体进行通报;第三次是在西博会召开之前,举行组委会全体会议,对西博会三大板块的各项工作进行布置和落实。为什么能实现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有了市西博办以及一支工作能力强、执行力强、业务熟悉的专业化队伍。我认为,这也是举办有政府背景的博览会、专业展会必须走的一条路。
坚持品牌化,就是要按照“求精、求特、求专、求优”要求,不断推进会展项目精品化、精品项目特色化、特色项目品牌化、品牌项目国际化,进一步形成“西湖博览汇精品”格局。
4.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的办会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实现“三力合一”,是西博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始终坚持把“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发挥政府主导力,就是要坚持“政府搭台”,充分发挥政府在制订规划、整合资源、完善政策、市场准入、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办展、投资、贸易和服务环境,为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穿针引线”“牵线搭桥”,为企业搭建一个现代化、高水平、外向型、低成本的“大舞台”。
发挥企业主体力,就是要坚持“企业唱戏”,吸引各类企业广泛参与西博会,让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在西博会这个大舞台上“同台唱戏”。
发挥市场配置力,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对西博会各类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努力实现各类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按照“谁投入、谁受益”原则,引入竞争机制,筹措办会资金,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5.必须坚持“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四牌共打的运作方式。坚持打好“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国际牌”,大力整合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各种资源,是西博会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要借梯登高、借船出海,把西博会越办越好。
打好“杭州牌”,就是要立足杭州城市特色,找准比较优势,构筑竞争优势,打造产业优势,让西博会成为杭州形象展示的大窗口、城市经营的“金名片”。
打好“浙江牌”,就是要坚持资源共享、品牌共推、市场共拓、产业共兴,积极为省内兄弟城市搭建参与平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打好“中华牌”,就是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主动加强西博会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互动宣传。要继续邀请国家旅游局等国家部委作为西博会的主办单位,确保每届西博会有三分之二的项目由国家有关部门、全国性行业协会等参与主办或承办。
打好“国际牌”,就是要坚持借船出海、借梯登高,邀请世界旅游组织、世界休闲组织等国际机构作为西博会的支持单位,招引世界500强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国际专业买家参展,推进国际交流合作。2006年,我们与世界休闲组织共同举办了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世界休闲博览会已永久落户杭州,将定期举办。在休博会举办之年,我们要把休博会与西博会合二为一。这也是杭州利用西博会打好“国际牌”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后我们仍然要这么做。
6.必须坚持“亲民、发展、节俭、文明、安全”的办会要求。“亲民、发展、节俭、文明、安全”,是市委、市政府对西博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西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始终坚持“五位一体”,确保每一届西博会都取得圆满成功、越办越好。
亲民,就是要坚持“办会为人民、办会靠人民、办会成果由人民共享、办会成效让人民检验”的宗旨,不断扩大西博会参与面特别是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参与面,凸显人文关怀,让全体人民同聚西博盛会、共享品质生活,彰显“生活品质之城”的内涵,把西博会办成“亲民、便民、乐民、益民”的盛会。
发展,就是要把西博会作为杭州发展的大平台,与实施城市国际化、工业兴市、服务业优先、软实力提升、环境立市、民主民生“六大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与全面完成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西博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同频共振,把西博会办成发展的盛会。
节俭,就是要坚持勤俭办会、杜绝铺张浪费,所有的节庆和会展活动不搞剪彩;领导分工明确不扎堆;优化交通组织方案,尽量做到少扰民甚至不扰民;不单独搞大型招待宴会;所有展会不送礼品,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把西博会办成节俭的盛会。
文明,就是要把举办西博会与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城市“四化”管理水平,让人民群众和中外游客深切感受到杭州城市的文明新风,把西博会办成文明的盛会。
安全,就是要高度重视西博会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做到方案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奖惩到位,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隙、不留死角”的安全责任体系,实现“不失一把火、不死一个人、不发生一起群体性中毒事件、不发生一起重大政治性事件”的“四个不”目标,把西博会办成安全的盛会。
7.必须坚持“创新、争先、吃苦、协作、奉献”的办会作风。弘扬“创新、争先、吃苦、协作、奉献”的办会作风,是西博会成功举办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始终坚持。
创新,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恢复举办西博会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办好西博会仍然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打破地域、行业分工、所有制结构,千方百计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调动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尽可能地凝聚起来,海纳百川、八方参与,借力发力、合力办会;要坚持做强做优与推陈出新“两手抓”,做到西博会年年办、年年新、年年有新突破;要走项目主体多元化发展路子,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机构、行业、企业承办项目,形成新的会展产业链和企业群体;要坚持“条块结合、内外呼应、立体造势、丰富内涵”,营造宣传强势,让西博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争先,就是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1929年,杭州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举办了首届西博会,轰动全国、誉满中外,与同期举办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费城博览会和法国巴黎博览会并称“四大博览会”。今天我们举办西博会、发展会展业,必须要有把西博会打造成世界级会展品牌的雄心壮志,敢于办人家未办之事、善于办人家能办之事,争先进位,提升杭州会展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吃苦,就是要甘于吃苦、埋头苦干。恢复举办西博会,是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自讨苦吃的结果。我们一再强调,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甘于吃苦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克难攻坚,合力办好西博会,合力发展会展业。
协作,就是要团结协作、合力兴市。演好西博会这台“大戏”,必须发扬团结协作、合力兴市精神。全市上下要继续大力弘扬团结协作的作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呼百应的态势,使西博会真正成为省市共建工程、市区共建工程、军民共建工程、政府和百姓共建工程。
奉献,就是要尽心尽责、乐于奉献。西博会唱响了一支奉献之曲。全市人民要始终以“当好东道主、办好西博会”的主人翁姿态,为办好西博盛会、建设品质之城献计出力,形成“人人关心西博会、人人参与西博会”的良好氛围。
8.必须坚持统分结合、开放融合的社会复合主体架构。以社会复合主体构架举办西博会,是杭州的一大创新。要积极引入社会复合主体理念,坚持党政、企业、专家、媒体、市民“五位一体”,为办好西博会提供有力支撑。
要坚持复合型的组织架构。西博会的组织架构是杭州的创新。其最高层面是西博会组委会,核心层面是西博会“一办十部”,行业层面是市会展协会,企业层面是杭州西湖国际博览有限公司及各类会议展览企业,从而形成“西博会组委会+西博办+行业协会+各类展览公司”的复合架构,做到了上下联动、无缝对接、整体运筹、高效运作。西博会之所以能够成功、之所以能够形成专业化格局,与2000年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项决策有直接关系,就是成立了正局级的西湖博览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当时杭州机构和编制非常紧张,对不少部门进行了撤并。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办好西博会,市委、市政府仍然决定成立一个正局级机构。要在进一步发挥西博办作用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完善“西博会组委会+西博办+行业协会+各类展览公司”的复合型组织架构,保障西博会正常运行。
要坚持多层面的参与人员。西博会组委会的“十部”组成人员,分别来自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十部”的主要负责人就是这些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而西博办是一个事业单位,由专职会展管理人员组成,既承担着西博会的综合协调、组织策划的宏观管理职能,又承担了西博会展览、会议、活动三大板块项目的策划、评估和市场运作职能。要进一步发挥“一办十部”组织架构的优势,整合政府资源,进一步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要坚持多职能的常设机构。西博办是举办西博会的常设机构,同时也是世界休闲博览会办公室和杭州会展业发展协调办公室。要进一步发挥西博办“三办合一”的优势,形成西博会与休博会、西博会与会展业良性互动的格局。
西博会已走过了十年历程,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回想2000年恢复举办西博会,难度之大确实令人难以想象。在市委、市政府决定第二届西博会2000年10月下旬开幕时,西博会的主会场世贸中心还处于土建阶段,西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的主会场黄龙体育中心土建工程还没有结束。当时,杭州的一位老同志就跟我说,按目前的工作进度,西博会根本不可能按时开幕。因此,市委、市政府对上述两个项目高度重视,十个月中我亲自参与西博会筹备工作的调研、协调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就达30多次,其中包括协调世贸中心和黄龙体育中心建设工作。2000年10月下旬,我们如期举办了第二届西湖博览会,如期举办了西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创造了一个奇迹。事后,世贸中心和黄龙体育中心的负责人都跟我说,如果不举办西博会,就是再花一年时间,世贸中心和黄龙体育场项目也难以完工。成功举办第二届西博会之后,大家劲头都很足,第二年西博会又顺顺当当地举办了。但到了第三年,又有争论出现了,争论的焦点是西博会要不要年年办。一些人觉得年年办西博有点吃不消,建议改成两年或三年办一次。市委、市政府经过研究以后认为,当时杭州会展业的发展已滞后于广州、上海、北京甚至宁波,西博会是杭州发展会展业的“杀手锏”。如果不年年办西博会,杭州的会展业就不可能实现后来居上。西博会恢复举办后的前几年,一些领导确实花了很大精力,但我认为,只要坚持走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特别是专业化办会之路,西博会总有一天会以部门、行业、企业为主来操作。现在西博会已走到了这一步。恢复举办西博会时,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年至少要参与西博会筹备工作的调研、协调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数十次,这几年只要3个半天就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什么?就是靠提高专业化办会水平。对西博会要不要年年办问题的争论,现在我们仍然历历在目,但我们走过来了。后来,在西博会的安全问题上产生了争论。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烟花大会从西湖移师到钱塘江边时,争论尤为激烈。有人说,如果西博会、烟花大会出了安全问题,统统唯你们是问。但我认为,烟花大会不能不举办。西博会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是城市营销的“大事件”,但西博会本身也要靠烟花大会这样的“大事件”来营销,否则西博会怎么能成为“老百姓和中外游客的节日”?因此,我们硬着头皮,把烟花大会移师到了钱塘江边。那一年,我再次亲力亲为,包括现场踏勘,划定免费区、开放区,敲定烟花大会观赏人数,排摸各类安全隐患并制订应对办法,等等。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最终用事实证明,烟花大会移师钱塘江边是成功的,是完全可以做到既精彩又安全的,精彩和安全并不矛盾。西博会恢复举办以来的十年中,争论一直都有,怀疑一直都有。我认为这很正常,因为西博会是一项涉及面如此之广、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如此之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没有争论,不可能没有怀疑,而且西博会举办过程中也不可能没有缺点、没有问题、不付代价。但西博十年历程证明,西博会非办不可,而且一定要年年办。为办好西博会,市委、市政府确实下了铁的决心,用了铁的手腕。比如,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正局级的西湖博览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当时杭州机构和编制非常紧张,对不少部门进行了撤并。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办好西博会,市委、市政府仍然决定成立一个正局级机构。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办西博会的难度确实很大,市委、市政府办好西博会的决心也很大。十年来,西博会与杭州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确实很不容易。西博会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了这几年杭州的进步,折射出了杭州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西博会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一年更比一年好,不要再去争论西博会是年年办还是两年办一届。千万不能两年办一届。如果两年办一届,杭州会展业就有可能被其他城市赶上。杭州恢复举办博览会时,在全国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现在不但许多城市在办博览会,县城甚至乡镇都在办博览会。这说明大家对举办博览会高度重视,也说明博览会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发展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如果西博会不是一以贯之年年办,如果西博会做不到一年更比一年好,杭州现在在会展业发展上暂时拥有的优势就有可能丧失,兄弟城市就有可能后来居上。杭州是全国率先举办国际动漫节的城市,在全国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但现在全国已有38个动漫节或动漫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如果办一年、歇一年,用不了三年五载,现在作为国内外动漫节第一品牌的中国国际动漫节的优势有可能荡然无存。西博会也一样,现在国内各城市举办的博览会是成千上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西博十年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坚定办好西博会的决心,努力要把西博会办得越来越好,使杭州会展业始终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通过西博会与休博会的有机结合,使西博会真正成为世界著名展会,为中国会展业走向世界作出应有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