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时间:2023-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

一、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说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韦伯把东西方社会所以会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归结到彼此不同的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领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内在要求,是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对信息时代世界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的敏锐反映和准确把握,是对文化认识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振兴,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不仅要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必须提升其文化竞争力,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向全党提出了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文化创新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产品有无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文化创新;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科技实力竞争。大力发展高科技媒体及相关产业,推进文化产业与高新信息技术的联姻,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无论是推动文化创新,还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文化产业,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根本之点在于构筑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高地。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高。在我国,不仅经济发展需要文化来支撑,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已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显而易见,文化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强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不单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能力,而且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协调一致的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二)知识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知识经济是高技术与高文化相结合的经济。当今时代,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和劳务,不仅具有高技术含量,也具有高文化含量。提高商品和劳务的文化含量同提高其技术含量同样重要。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是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中,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创造出具有我国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商品和服务,不仅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且可以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在消费其他国家的商品和服务时,也就潜移默化地受到浓缩其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的主体性问题同样将在商品和服务的贸易中突显出来。

文化产业是当代人类社会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形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文化产业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化产业现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有的人认为,“文化投资即是就业投资,因为投资与就业之间的最佳途径就是文化”。积极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已成为新的经济文化增长点,高科技成果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改造越来越明显。向数字媒体转移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为经济资源的必要步骤,实质上是为空前规模的产业整合准备条件,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当今,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影响日益增大,渗透力越来越强,跨国文化资本的全球流动和在资源配置分工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文化产业格局的变动、世界文化市场的走向、国际文化秩序和文化关系重组的重要力量。面对这种形势,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中国文化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上层建筑是不断随时代的发展的需要而变动的,我们是有能力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产生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

(三)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从来密不可分

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文化是整体,是物质财富、经济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之一。生产力越发达,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就越密切。从这个角度说,今后的经济是文化经济。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如果中华民族在文化问题上变得自觉了,对中华文化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并且把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好,可以预见中华民族未来的民族经济地位一定是举足轻重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只有发达的经济而没有先进的文化,并非真正的强大;如果只谈经济,不谈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持久。

2.文化渗透于经济的全过程

从经济活动中的人到对经济活动的处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到产品的交换以及使用,无不渗透着文化,因为经济的全过程都是人的活动。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人主动地采取一种运动,用它来改变人和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归根结底也是在劳动当中产生的。而中央在决策过程和操作方法上也渗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在思维方式里包含了很多中华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我们不仅看到物与物、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更看到了中国社会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单就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几个字,就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经济全球化下的文化自觉

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现代化风行世界,这既会给各国带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和良好的效益,也有可能带来文化一体化的问题。如果抹杀了民族特性,经济肯定会萎缩。这个问题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得比较集中,一旦民族文化衰落、消亡了,民族也就名存实亡了。因此,文化自觉的问题在当代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而紧迫。

4.文化自觉之后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

当人们对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之后,就会注意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透视它,体现它。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因素,应该包括文化的各个层次。人们通常所说的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中的一支,现在企业提倡的所谓文化,基本上只来自经济本身,甚至是企业本身的需要。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只有把民族文化传统和时代环境相结合,才是骨子里的文化并不是随经济亦步亦趋地发展。文化有自己的独立性,一旦形成,就有其相对稳定性。文化除受经济的根本作用外,还受历史积淀、传统演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过去经济发达,后因多种因素落后了,其文化影响力仍可能因惯性持续很长时间。一般来说,先进的文化造就发达的经济,落后的文化只能伴随着贫困的经济。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市场经济绝不是没有主体的单纯经济运作过程,而其主体就是具有健全的经济理性和道德约束的人。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定的经济土壤必然生长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环,虽属第三产业,但又依托一、二产业,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对于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当今世界正逐步进入文化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文化与经济已经密不可分,经济的文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重要的全球趋势,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大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小到企业生产管理和名牌产品的创立,既是经济活动也是非常复杂的文化活动,需要文化的力量和智慧。甚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特点,都凸出相当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因素。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经济建设课题,也是社会科学文化建设课题。没有文化的协调发展,经济伦理和经济规范确立不了,经济建设就难以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建立不起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文化经济,就是知识化经济,就是文化知识作支撑的经济。发展文化经济,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升产业结构的文化层次和品位,已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重要途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必须十分注重经济增长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层次和经济发展质量,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二、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

在文化的视野里,价值观、信任、宗教等文化因素不仅规范着社会的经济金融行为,而且还是影响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得到理论的证明,还受到经验研究的支持。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虽然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备受争议,但传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东亚的经济金融发展模式都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文化与经济学的研究可谓是异军突起,不仅表现为越来越多的相关论文在主流期刊上发表,也反映在该主题的实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日益丰富上,还突出体现为研究对象的日益集中和研究范式的逐步形成。对于这些早期的贡献,许多人熟知卡尔·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与物质基础关系的论述;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和《道德情操论》(1759)中,就强调了价值、宗教等文化因素在人们经济金融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经济人”也要遵守社会正义,要有社会同情心,要具有勤勉、节约等品格。穆勒(1890)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认为,道德、心理和习俗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信仰对经济活动有很大的作用。他还认为,对于劳动效率,劳动者的道德品质与智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信任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和多方面的。

(一)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的概念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一直是比较混乱和模糊不清的。有人认为,文化就是知识;有人主张,凡是区别于自然的就是文化;有人将文化定义为生活方式的总称;还有人指出,文化就是文明。但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分析经济系统的环境,探索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出发,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精神财富及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并主张将其区分为智慧文化、规范文化、意识文化和组织文化四种形态。

(二)关于文化的性质

最早考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兴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是德国的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解释资本主义兴起时,认为它基本上是一种植根于宗教信仰的文化现象。因为西方通过宗教改革而形成的新教文化,孕育了一种“资本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此,戴维·兰德斯(1998年)在《国富国穷》一书中评价道:“问题的核心实际上在于造就一种新人——理性的、有条理的、勤奋的、讲求实效的人。这些品德在以前不是没有过,但恐怕并不常见。新教使这些品德在它的信徒中间普遍化,新教徒彼此之间以它们作为衡量的标准。因此,新教教义造就了新型企业家。”

在谈到文化的性质时,迈克尔·波特(1999年)在《态度,价值观;信念以及繁荣的微观经济学》中提出了“经济文化”的概念,他说:“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在一国的经济文化中,既有促进生产率的一面,又有损害生产率的一面,一国的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拉锯战所形成的。在讨论竞争力的微观经济基础时,他指出:我们看到某些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有助于繁荣和促进繁荣。最关键的是人们对于繁荣的基础所普遍持有的信念。个人和企业对自己取胜之道的见解,强有力地影响到他们的态度和经济行为。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能推动生产率提高,就会引来空前大量的资本、技术和经济机会。

(三)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在现有理论研究中,对文化与经济金融活动关系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讨论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规范、引导和执行的作用。马歇尔(1890)在《经济学原理》中认为,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不仅要考虑经济动机,也要考虑到个人的道德和理想。马歇尔还强调了宗教改革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英国人所具有的庄重精神使他们容易接受宗教改革,从而容易诱发工业革命。陈志武(2005)分析了文化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执行作用,他认为,经济金融合约的执行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法律为代表的外部显性执行机制,二是以文化为代表的内部隐性执行机制,“文化是一个因经济需要而内生的隐性合约执行机制”。他特别指出,在中国传统金融不发达的条件下,后代作为父母养老金、保险金、信贷这种隐性金融合约主要依靠内疚等(属于文化范畴)来执行,而中国家族文化中的血缘关系能够很好地帮助这些金融合约在家族这个隐性的金融交易市场中得到执行。

二是分析文化这个独特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斯·韦伯(1930)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文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由宗教改革而衍生出来的以禁欲苦行为特征的新教,使西欧社会克服了传统资本主义,并且它所传播的理性文化价值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使清教徒更易于接受专门技术学习和从事工业与商业工作,同时,新教所提倡的“天职”观念中勤勉、纪律、克己、节俭等品质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储蓄、投资、人力资本、企业活动是相容的,而这些因素不仅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还能够以一种价值合理的行动“创造”出了资本主义。阿瑟·刘易斯(1955)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也分析了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由于习俗、禁忌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将带来不同的工作态度,从而将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依赖于人们对工作、财富、节俭、生育子女、创造性、陌生人和冒险等的态度”。

(四)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经验研究

很多学者从经验的角度研究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不同的价值观、信任水平和宗教信仰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是价值观与经济发展。个人选择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文化影响的微观基础也应当是个体行为。这一层面研究的假定有两种:一是认为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偏好,偏好进而会影响到经济结果;二是认为文化会影响人们的经济决策行为。一些注重现实的经济学家早就提出了价值观的问题,阿克洛夫在1985年的文章“忠诚过滤器”中开宗明义提出了一个传统经济学中不研究的价值观问题:为什么穷人的小孩出生后家庭就给他灌输一套价值观,要勤劳,要忠诚等?而富人的小孩出生后家庭则会灌输另外一套价值观?一个人不同的经历、社会地位和他们所接受的价值观为什么会影响他的行为?

二是信任与经济增长。信任观通常被看作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市场经济的成功发展可以描述为熟人群体之间的互动在匿名者之间交易的扩展。在这一过程中,信任非常重要。信任被看作经济发展成果的关键。特别是在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实施成本太高的情况下,信任这样的良好价值观念在合作与交易中成为替代性的治理机制,这一点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都有所体现。丰索、萨皮恩扎、津加莱斯采用了欧洲各国有关信任的数据来研究了这些国家的双边国际贸易中,信任是否重要以及重要程度。通过对物品、金融资产和国外直接投资及贸易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信任对这些交易都有重要作用:如果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信任程度较高,它就更可能与这个国家进行物品和金融资产交易,并更可能对其进行直接投资。

三是宗教信仰与经济发展。冈纳·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国家贫困的探讨》一书中说:受宗教深刻影响的文化因素是南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障碍。文化因素不但干扰企业活动,而且渗透政治、经济和社会行为,使它们变得僵硬,而受这种文化左右。巴罗和麦克利里的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正相关于宗教信仰的程度(以天堂和地狱为特征),但是与宗教参与率负相关。这一结果符合一种观点,即宗教信仰影响了个体特征从而扩展了经济绩效。信念是宗教最主要的产出,教堂出席是衡量该部门的产出。因此,对于给定的信念,更高的教堂出席显示了宗教部门对资源的更多利用。丰索、萨皮恩扎、津加莱斯研究了宗教归属对美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信教的人相比,天主教徒、新教徒、犹太教徒答卷人对再分配都持消极态度,信奉其他宗教的人更倾向于赞同再分配。

(五)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国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理性发展经济的观点。以韦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通过中西方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比较,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理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经济,是缺乏一种可以与新教伦理相比的文化。他在《儒教》一书中说,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这种思维,中国文化里缺少一种把人民重新振作,积累巨大财富的伦理,这正是中国没有产生现代化经济的原因。他们又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学者过于受群体的截制,过分依赖引导,结果市场经济便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进而言之:“儒家过于对完美人格的培养,而忽视了一种有能力并且有决心征服自然的决心和进取心”。中国的传统智慧是通过经验的理解世代相传,而不是一种数量意义上的实验性的知识,这一切都限制了现代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积极作用的观点。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林徐典指出,儒家思想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或在“后现代”阶段,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污泥浊水,可以产生涤荡作用。他指出,推广儒家的伦理主要的目的就是抵制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建立民族信心,恢复传统价值观。而人民大学教授王守常认为,新加坡的成功,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文化和经济是一种互动的因果关系,新加坡的“家族企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他们又接受西方文明的成分。

国内学者的传统文化和经济的观点。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的一个主要领域,其代表著作有许启贤等主编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远志明的《沉重的主体》、汤泽林的《观念的转变——传统人意识到现代人意识》等。从作品看理论界主要已形成三种观点:

1.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相冲突的。熊黎明(200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一文中指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传统文化中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科学价值观的冲突;传统文化中直观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知识论的冲突;以及缺乏民主的传统与现代民主精神的冲突。这些冲突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必须朝着理性、科学、人道主义的方向努力。

2.要丢弃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获得新生。彭永捷(1995年)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生问题》中认为,传统文化是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它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忽视个性,过分强调群体意识,这与进行现代化,搞改革需要强调发扬个性是相矛盾的。但同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任何历史时期所起的凝聚本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方面的作用在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传统文化面临再生问题。

3.认为要主动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现代化相协调。杨谦(1997)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公共关系》中指出,我们应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先义后利的价值观,以促进中国现代公共关系发展。潘繁生(2000年)在《从西方现代病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中指出,应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际和谐、不为物累、虚静内省的人生观,以促进许多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应该说,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郭为(2002年)认为,儒家道德是以一种内在制度的形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封建经济下,它是有效率的制度选择;同时,儒家文化以道德入法,作为一种法律管制人民的行为,在王权至上的政治结构下也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但是,儒家文化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遏制了企业家精神的诞生和成长。在讲到中国儒家文化与东亚经济起飞的关系时,张新民(1998年)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我见》一文中,把东亚地区经济起飞归结为“硬能(管理方法、政治制度,法律形式等)”。和“软能(工作态度、情感投入、合作精神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的“软能”,也就是文化的力量,其作用又是巨大的。由农业文明和儒家文化衍生出来的、以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义利兼顾的行为准则、克勤克俭的生活信条为其核心内容的东亚价值观,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时代,正以其固有的特质发挥极其重要的社会功效。

三、“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偏废。

(一)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是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保障。

(二)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证。没有政治建设,就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三方面的建设就不能顺利进行。

(三)文化建设,就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先进的文化建设,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精神支柱。

(四)社会建设,主要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其他三个方面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其他三个方面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的润滑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四个建设”中的经济建设仍然是第一位的,这与我国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相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四位一体”发展目标,就是其具体的体现。强调“四个建设”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趋向发生了剧烈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与经济发展联系的重要。笔者认为文化一旦渗透到经营活动中。文化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文化与经济发展构成了文化经济一体化。一方面文化具有创造性功能。可以把文化规律用于生产,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把文化功能经济活动转化为有形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给文化水平提高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形成文化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1.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外部包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化的,更离不开文化的外部包装。作为一定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借助文化的优势和力量进行外部包装、无疑对企业自身形象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2.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外力,这种文化因素的外力主要靠的是宣传。每一种产品在成为商品之前,有一个转化或运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由两种因素构成,一种是通过宣传形成的直接动力。另一种是政府指导形成的潜在动力。宣传形成的直接动力,本身就体现了纯文化的特征。事实说明,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产品一刻也离不开运用多种传媒进行知名度的宣传。如近年来齐齐哈尔市举办观鹤节、龙沙冰展,哈尔滨的冰雪节等,都为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大型经济活动与大型文化活动同步举行,杜绝了枯燥乏味的产品宣传,使供销交易与经济洽谈置身于万花筒般的艺术世界,富于人情味,吸引力强。文物资源、人文景观及民间艺术的开发,对游客万里跋涉而来。有着非同小可的魔力。因此,宣传这种外力对经济的推动力就显而易见了。

3.经济发展渴求文化渗透的升温加热。尽管我国各地生产力水平很不平衡,但总的来说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相互依存关系更充分地凸现出来,经济成果越来越高。劳动者由体力型变成机械型再向科技型演变;劳动手段由单性能的工具变成机器体系再向电脑调控的智力机器体系演变。所以说经济发展不再只是经济部门的事了,它从深层呼吸到文化的渗透,文化的渗透同样顺应了这种呼吸,使一切生产和经济活动与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交融,生产者的文化素质、生产单位及社会的文化活动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二)文化、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说明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忽视文化建设。但从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现有的文化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传统观念等,还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认识问题。一是一些人认为文化属于文化事业,是单纯意识形态的,无非是看、玩、乐等纯消费,它同经济建设无关系。二是一些人认为我国当前仍然是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应先发展经济,然后再搞文化建设。三是一些人把文化当作“软指标”,很少投入。四是文化管理水平不高。五是文化经济政策不够完善。

1.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念。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论断,指出了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也发出了“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号召。科学技术是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以及辉煌的现代文化都说明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是相互依存、兴衰与共的。因此,文化观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没有现代科学的文化观念,在高科技的今天也不会产生高效益的经济行为。

2.加强对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对跨世纪文化的预测研究。根据“奔小康”“三步走”的战略方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以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3.发挥文化为经济服务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当地文化特色。以此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4.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要发展健全的文化市场,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娱乐市场、音响市场、书刊市场,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只有这样才体现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5.加大对文化建设的“硬投入”。各级政府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给予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上的投入。以保证文化建设不断地向前发展。完善各项文化政策,包括电影、文化馆、图书馆等各个文化领域的有关政策,更好地开办好相关事业。增强文化事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强化文化队伍的自身建设,使文化工作者适应快速发展的文化事业,高质量地完成好各项文化工作,把文化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文化快速发展。而文化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更快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早日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三)文化与经济的交集就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低能耗、无污染、文化资源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增加价值等特点,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地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的贡献就越大,占GDP的比重就越高。资料统计,目前美国各类文化产值约占GDP的25%,为美国第二大产业,意大利约为25%,日本约占17%,英国约为10%,而我国仅占3%,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在国家能源紧缺,倡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为我国经济腾飞增添新的发动机。

1.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

文化与经济的交集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低能耗、无污染、文化资源能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增加价值等特点,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地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文化对于综合国力的贡献就越大,占GDP的比重就越高。资料统计,目前美国各类文化产值约占GDP的25%,为美国第二大产业,意大利约为25%,日本约占17%,英国约为10%,而我国仅占3%,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在国家能源紧缺,倡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为我国经济腾飞增添新的发动机。

企业文化的出现也足以证明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成功的现代企业往往有其自身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的核心软件,通过企业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感染力亲和力聚集人心,创造企业文化形象的高附加值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兼并或广告宣传大都在文化层面上展开。

2.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燃料”

人是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以人为本,进一步激活人的潜能,可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文化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越是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就越丰富。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离开高素质人才的经济就会像没有燃料的汽车不过是一堆废铁。何为高素质人才?除了应该具备精深的专业水平,还必须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艺术修养,才能真正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成为杰出的人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列举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丢勒、马基雅弗利、路德等,他们都会说四五种语言并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如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正因为如此,病榻上的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进言,建议加强学校对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的教育力度。高素质的人才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文化教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公共产品的权利,保护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热情,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减震”

经济建设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而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正处于各种矛盾集中暴发期,化解矛盾保持稳定是各级政府的中心任务之一。

文化不仅是政治与经济之间的黏合剂,同时也是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缓冲层,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可起到连接或润滑的作用。德国思想家兰德曼提出“人是文化的存在”的命题,文化可以滋润国人缺乏信仰的心灵荒漠,刺激日益麻痹的神经,慰藉平淡的生活,充实无聊的时光。美国学者罗吉尔·基辛提出“文化是人生游戏的规则”的命题,文化的多元化使得社会各阶层都能发现符合自己利益的游戏规则,从文化身上找到情绪宣泄口,有效降低社会动荡的风险和处理社会危机的成本。

在全球化大潮中,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必然会引起矛盾冲突,但文化也是化解矛盾、弥合伤痛的良药,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和世界加深了解,密切友谊,为我国的和平崛起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需要,即便是物质层次上的需要,也尽可能地与文化结合起来,这就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经济文化和文化经济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但文化毕竟姓“文”,它具有特定的观念性、精神性的特质,必须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防止将文化当作经济来抓,或将经济都套入文化筐中的倾向。

经济和文化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复杂程度不亚于自然的有机体,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并不比对我们身体的了解更多,继续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十分必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