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加入WTO后,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新媒体逐渐走出人们的视线,网络新媒体的实时性、数字化和广泛地参与性使它迅速地发展成为媒体行业的主流,对电视、报纸、广播、户外平面广告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作为新兴的且被人民群众广泛应用的新媒体,不仅对社会、对传媒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对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企业管理者必须认清新媒体对本行业的影响力,并且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加以调整,以适应网络新媒体时代。
一、新媒体时代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受我国长期以来的封建思想所桎梏,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成了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当今企业经济管理中,企业领导者和企业的管理层的观念有待更新,虽然越来越多的管理理论破土而出,但却并没有被运用到管理的实践中。企业领导的危机意识淡薄,一味地沿用陈旧的管理方法追求平稳发展,缺少改变和创新的勇气,在市场经济竞争状态如火如荼的当下,企业管理者如果不能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做出应对之策,仍然陷在传统经营的理念中的话,那么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惨遭淘汰。
从事生产移动通信产品的跨国公司诺基亚,从1996年开始,就连续14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到了2003年,诺基亚1100的累计销售在全球就已经达到了近2亿台。而2009年诺基亚公司手机发货量约4.318亿部,2010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在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约为35.0%,领先当时三星和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20.6%、8.6%,成为移动终端市场的霸主。然而就在诺基亚的地位已经达到不可动摇的地步时,苹果公司打开了新的智能手机市场,刷新了智能手机的定义,诺基亚公司依旧守着自己的“霸主手机”而不能适应当时的市场。而在面对新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的崛起,诺基亚在全球手机销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苹果及三星双双超越。直至2014年,诺基亚的手机市场也终于在微软收购诺基亚下而终结。
由此可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的改革创新对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前提就是要转变管理领导者的思想,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改善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以达到时代进步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完美融合。
二、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出路
随着现代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一定要做好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
(一)新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
1.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楚
现阶段在我国许多企业中,拥有长远眼光和全局眼光的领导者严重不足,大部分领导者对于新形势下和新情况下的经济管理认识严重欠缺。很多经济管理者的眼光仍然局限在企业怎样盈利上,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市场、宣传等方面的管理及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企业的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同步现象,如企业为了盈利往往在市场上做得很好,而在人资和财务等方面建设投入的力度不够,使得企业不能够实现长远的持续的发展,某一方面能力的严重不足都有可能会拖企业发展的后腿。
2.企业的内部结构不够科学
很多企业在创业初期,工作人员都比较少,所以分工不够明确,因此监管体制也不够完善,一般都是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甚至有时候都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全依靠员工的“自觉性”。因为缺乏健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就造成企业员工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相应的权、责、利也不够明确。这样一来,企业在管理上面存在缺陷,就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来企业。尤其是目前很多企业都缺乏优秀的科技人才及管理人才。现有的技术人员,虽然是经过培训才能够上岗的,但是其文化水平都不够高,也缺乏创新能力。这样,也就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于人才多样性及复杂性的需求,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经济管理方式落后
在企业管理中一个较为有力实现企业资源的就是企业经济管理方式,假如企业管理的方式较为落后,那么企业很难完成复杂的任务,这就显示出了管理效率低下的后果。另外,企业中管理也是不可小视的生产力,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落后的经济管理工具会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生产力。虽然现在企业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但是,之前的经济管理模式还是会有多多少少的影响,在经济管理中没有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会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不能与现在的经济环境适应,不仅阻碍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还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4.企业的外部组织结构不够完善和健全
(1)我国的很多企业权责不够明确,企业内部的项目部门之间不够团结,存在相互攀比的现象,也没有明确的业绩衡量指标。长此以往,企业内部的员工会失去斗志,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由于企业的某些部门的利益和费用的节约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些部门在面对困难时无法做到积极地去解决困难和矛盾,从而加大了相关的费用和成本。
(3)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利益机制,在面对不同的竞争时没有相应的对策和手段,尤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能够迅速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所以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实力和优势。
(4)因为企业内部没有系统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制度管理体系,也就无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利于对于人才的监管,也不利于新人才的引用。
5.不能适应新情况的要求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企业要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组织管理,同时,企业的组织管理要随着企业的环境变化而变化。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企业也设置了经济管理部门,但是经济管理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跟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联系得不是很频繁,更没有进行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这就导致了经济管理部门对各个部门的情况了解得不全面,再者就是因为经济管理部门岗位设置的不合理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积极管理秩序,使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也降低了。
6.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决定着企业经济管理水平,在企业中一个较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能有效地保证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可以按照原有的目标井然有序的进行,进而保证各项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现在,在我国的很多企业中经济管理制度建设还存在着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甚至有些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就是靠着企业管理者的经验和直觉进行管理,就根本没有指定什么经济管理制度相关的文件;当然了有的企业建立了经济管理制度,但是建立的经济管理制度没有完善好,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而且对于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落实力度也明显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执行力下降,并不能有效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出路
1.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发展获得成功的关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是对企业员工进行组织管理的专门机构,而合理的人员任用和岗位分配,以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要是人资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从企业经济发展的全局角度考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充分地做好招人、用人、留人的作用。具体来讲,人资部门的工作应当服从企业经济发展的大局,积极为企业招聘合适的人才、紧缺的人才。用人是人资部门要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员工的能力结构以最大化发挥员工的才能和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为目的做好人员分配和岗位分配。留人就是要根据市场的条件满足优秀员工的需求。
2.尽快建立适合企业现状的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日常经济管理的依据,是保障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规章制度。企业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首先应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全局的了解,弄清楚企业的不足和企业的优势,根据企业现有的不同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把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化、规范化,使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有章可循。保障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按照管理制度顺利实施,必要的监督制度是必需的。企业应当对员工的日常行为和工作规范进行约束,对于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及时的响应,合理的处理方式,最大化的降低企业损失,确保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和快速性。
3.转变经济管理理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转变企业经济管理理念是新的市场形势和新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企业经济管理想要做出成绩,首先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做出调整。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经营管理决策制定过程中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全局的视野,不能仅仅关注短期的眼前的利益,应当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另一个方面,仅仅企业领导者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教育和宣传手段,让全体企业员工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更新他们的工作观念,使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地履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规范。
4.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的经济管理要以人为本,要想企业的工作人员有凝聚力,就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将企业文化灌输到每位员工的思想中去,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