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主导力量,在组织的一切活动中处于领导地位,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把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开发当作一项关系组织命运和前途的战略。由于管理人员的特殊性,如何针对现有的高层、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相应的培训设计,就是本文需要分析的工作。
作为管理人员,都需要学习训练诸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沟通、协调和激励等能力与手段,但是因为工作层面的不同,所需学习和训练的内容也有所侧重。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应该具有的技能要求及能力差异是不同的,各级管理人员技能的最优组合如表5-1:
其中专业技能是指对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特定知识、程序和工具的理解和掌握。人文技能是指在组织中建立融洽人际关系并作为群体的一员有效工作的能力。理念技能是指从整体上把握组织的目标、洞察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理念技能是最重要的;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人文技能;而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专业技能,占到了能力构成的一半。
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来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是很多致力于培养接触管理队伍的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必要性和目标
(一)高层管理人员
1.高层管理者培训的必要性
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往往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与外部市场环境紧密相关,如何能够保证企业敏锐地捕捉市场变化的趋势,同时来对企业内部的结构和各种制度方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挑战。高层管理人员由于具有更多的能力和资源分配权利,在这个调整适应的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也更为重要,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开发是满足企业适应市场能力的需要。
2.高层管理者培训的目标
作为企业的掌舵人,高层管理者应该具备广阔的视野,能系统地把握当今全球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式,深刻理解和洞察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作用,提高从全局观点对企业的战略、目标、方针及发展进行创造性的规划、决策、控制的能力,提高组织的活力和绩效。
(二)中层管理者
1.中层管理者培训的必要性
中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由企业各级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组成的精英集团,他们承担着企业日常经营中包括计划、供应、技术、质量、设备、动力、财务、销售、人事、教育、情报、计量、后勤等各种职能的具体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在这样一个集团中,要造就或者选择一个或者少数好的经理并不难,但要组织一个精明强干、高效率、高水准的经理集团却不容易;要找出在短期内干劲十足的经理集团也不难,但要培养出长期的、持续的、强有力的经理却是难的。
2.中层管理者培训的目标
与高层管理者的培训相比,对中层管理者应该侧重于进行业务的培训,同时也要向他们传递相关的管理新知识和理念,使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执行企业高层的决策方针,更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职能,实现企业从理想的目标向现实的业务产出的顺利转换。因此培训的目标应该包括:
(1)为其提供胜任未来工作所必需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复杂的具体问题。
(2)使企业的宗旨、使命、价值观和管理文化理念能够得到顺利的传达,并且真正在企业中发扬光大。
(3)培养个别骨干分子成为企业未来高层管理者的接班人
(三)基层管理者
1.基层管理者培训的必要性
基层管理者是对企业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第一线执行管理职能的直接管理层,包括在生产和服务一线中起监督、指导作用的监工、领班等。由于他们与实际操作员工最接近,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2.基层管理者培训的目标
基层管理者是工人的技术传授者和督导者,不仅要更好的执行上级的指令,更要在自己判断基础之上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对其的培训应该能够让他们提高对基层事务工作相结合的能力,能够让他们很好的处理第一线日常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
总之,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要着眼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准,因此要全面考察高层、中层和基础管理人员的管理绩效、能力水平等,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关键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带动企业从决策层到执行层到操作层的整个管理机制的改造。
二、对不同层次管理者进行培训设计的方案内容
1.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往往和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但是高层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也存在一个结构老化的问题,如何对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具有许多独特之处。比如培训的内容可能更加侧重于宏观或者战略方面,培训时间的安排比较弹性化,培训进程可能时常中断等。这些都是企业在对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因此我们通过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分析认为高层管理者应参加的培训内容包括:
(1)先进观念
全球观念、国际视野、企业家精神、团队精神、道德品质和伦理等。
(2)必备知识及知识的补充和更新
①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包括管理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政治知识和交往知识。同时需要熟练掌握或者基本了解的学科有:战略管理、决策与控制、业务变革与流程改造、企业文化、管理学、管理哲学、国际企业经营学、财务管理、定量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除了以上有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基本了解所管理业务要求的专业知识。
②环境知识: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的相关政策、相关的环保知识、同行业市场信息。
③组织知识:组织内制度与政策、企业主要工作流程、机构设置与部门设置、组织文化等。
(3)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要素
前瞻或预测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与媒体的公关和宣传的把握能力。
培训方式:根据以上的培训目标,在设计时分在职培训和脱岗培训两种方式来组织培训。主要采取高级研习班、研讨班、报告会、自学、案例讨论等及在职MBA、出国考察、出国挂职锻炼、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管理人员交流经验、业务进修等学习、方式。
2. 中层管理者
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开发他们的胜任能力,使他们具备关于企业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发展观点,提高他们关于业务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让他们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体系和经营活动中人的行为,提高他们对人的判断和评价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交流能力,真正做好上传下达的角色。因此中层管理者培训的相关内容为:
(1)对企业内外形势的认识,如本企业的目标和当前的问题。
(2)相关业务管理能力,如如何编制预算。
(3)管理团队及下属,如工作协调和部门间的合作。
培训方法:工作轮换、多层次参与管理、派往海外任职、E-learning、团队培训、行动学习等。
3. 基层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者在培训中由于所在的基层的特点,在培训内容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基层管理者培训的相关内容为:
(1)管理知识,如企业总体经营计划和分计划;工作标准化等;
(2)管理工作的实施,如如何进行生产组织;操作和流程改造等;
培训方法:让基层人员参加一些他们通常不参加的会议;鼓励员工提出创见的竞赛活动;鼓励员工就自己的研究或工作项目在企业内外进行介绍或报告;相关企业参观学习等。
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要着眼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准,因此要全面考察高层、中层和基础管理人员的管理绩效、能力水平等,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关键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带动企业从决策层到执行层到操作层的整个管理机制的改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