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了解安徽省阳光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管人员培训的基本现状,本章首先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参加培训的合作社经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148份,有效问卷135份。
(一)培训投入状况
从2004年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到2011年,对安徽省阳光工程培训,国家和安徽省共投入65 140万元,其中,对于合作社培训,国家和安徽省配套资金投入也达到7 410万元,有效促进了安徽省合作社培训。自开展培训来,全国阳光工程培训总人数达2 480万人,安徽省达到221.04万人,其中安徽省合作社培训人数为21.43万人,人均投入资金346元,除去国家对中部地区人均投入300元,安徽省人均配套投入46元,占国家人均投入的15.3%。可见,安徽省在财政投入上给予了合作社培训一定的支持,对于提高安徽省合作社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安徽省合作社及经管人员的基本情况
如表7-1所示,被调查合作社经管人员大部分在30—50岁之间(70%),50岁以上的占调查总体的19%,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为11%,说明合作社经管人员年龄偏大,参加合作社的新生代较少。从文化水平上看,初高中占67%,专科占23%,而本科以上文化水平的仅为6%,可见,合作社引进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高学历人才在合作社中依然缺乏,将影响合作社的持续较快发展。从从事职业来看,合作社经管人员依然以全职农民为主(52%),兼业农民的比例有所上升,达到37%,非农人员参加合作社比例偏低,仅为11%,其中合作社社长41人,理事长38人,监事长30人,财务人员10人,其他管理人员16人。可见,引进新的合作社主体将是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合作社主体多元化,改变合作社主体结构,任重道远。
表7-1 被调查合作社经管人员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参训合作社进行调查发现(如表7-2所示):(1)合作社规模依然偏小,社员数在100户以上的合作社仅为20%,10—100户的合作社占39%,而10户以下的合作社高达41%,这将大大影响合作社规模效益的发挥;(2)合作社从事的行业主要是种植业(55%),其次是畜牧业(21%),农业机械服务仅占9%,可见合作社的业务领域依然较窄,对于农民急需的农业服务领域涉及较少,将降低合作社对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合作社功能的发挥。
表7-2 被调查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合作社培训开展近6年,但合作社经管人员参加培训的次数却大多在5次及以下(89%),年均不足一次,而6次及以上的仅占18%(如表7-3所示)。可见,合作社培训依然有待加强;其中,72%的合作社培训是由乡村安排的,自愿报名的仅为18%,这显示出目前的合作社培训依然是政府主导型,主要由政府推动。
表7-3 2006年以来参加培训次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