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大、中型物业项目中,游泳池已成为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公共设施。游泳池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比赛用游泳池、训练用游泳池、跳水用游泳池、儿童游泳池和幼儿戏水池;按经营方式可分为公用游泳池和商业游泳池;按有无屋盖可分为室内游泳池和露天游泳池。
1.室内游泳池的一般标准
(1)游泳池尺寸。一般长度为25m(或25m的倍数);宽度为每泳道2~2.5m,两侧的泳道再加0.25~0.5m;深度为1.4~1.8m。成人池最深≤2.2m;儿童池最深≤1.2m;幼儿池最深≤0.6m。
(2)水质。游泳池的用水可由城市管网供给,也可采用满足游泳池水质要求的地下水。游泳池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
(3)水温。室内游泳池水温一般为28℃±2℃;比赛用室内游泳池水温为25~27℃;酒店及洗浴中心按摩池水温不高于40℃。
(4)室温。一般为25℃左右。
2.游泳池的组成
(1)水循环系统附件。
1)平衡水箱。补水通过平衡水箱进入游泳池,保证水位。
2)机械过滤器。净化游泳池水质用。若水源为非饮用水可加装活性炭过滤器,以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
3)加热器。一般采用汽、水热交换器或热水炉、电加热器。
4)加药器。为了保证池水卫生,游泳池水除进行过滤及加热以外,还必须进行消毒。消毒是通过加药器的计量泵自动将药箱内的NaClO3溶液注入循环系统中,随水一起进入游泳池内。因为进入池水中的NaClO3在使用过程中要扩散到空气中去,致使池水含氯量降低,所以加药器要连续不断地注入药液。注入的流量可以按测得的池水含氯量进行调节,也有采用自动测定、自动调节的加药装置。
5)毛发聚集器。防止毛发等细小杂物堵塞水泵和过滤器。
(2)游泳池附件。
1)给水口。即进水阀的进水口,呈格栅状,一般有多个,分别设在池底或池壁面,要保证配水均匀。加工给水口的材料有不锈钢、铜、大理石及工程塑料等。
2)回水口。循环处理后回到游泳池的回水口,呈格栅状,一般有多个,分别设在池底或溢水槽内。要保证回水均匀,并且不能产生短路现象,即回水口要同循环泵的入口保持一定距离,回水口的材料与给水口相同。
3)排水口。排水口的构造同回水口,尺寸可放大,以便排水畅快,一般要求4~6h将水放掉,最多不超过12h,排水口设在池底。
4)溢流口。一般在池边做成溢流槽,溢流槽要保证一定的水平度,槽内均匀布置回水口或循环泵吸入口。
5)排污口。可由排水口兼任。每天在游泳池开始使用前,短时微开排污阀,以排出沉积存池底的污物,保证池水的卫生。
3.游泳池的给水方式
(1)直流给水方式。直流给水方式是指长期打开游泳池进水阀门,不断地供给新鲜水,同时又连续不断地从泄水口和溢流口排水的方式,每小时补充的水量应为池水容积的15%~20%。每天应清除池底和水面的污物,并对池水消毒。该系统由给水管、给水口和阀门等组成。其优点是系统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少,缺点是浪费水资源,且水温和水质难以保证。
(2)定期给水方式。定期给水方式是指每隔1~3d将池水放空,清洗池底和池壁,再注入新鲜水,并对水消毒。其优点是系统简单、投资少、管理方便,缺点是水温和水质难以保证,且换水时不能使用。
(3)循环净化给水方式。循环净化给水方式是指游泳池的水由循环泵抽出,通过过滤、净化、加热和消毒,达到水质和水温要求后再送回游泳池重复使用,可分为顺流式、逆流式和混合式三种。这种方式具有节约用水、保证水质、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用得最多的方式,其缺点是系统复杂、投资大、维护管理不便。
4.游泳池的消毒
池水的净化方式包括溢流净化、循环净化和换水净化。净化流程如图2-46所示。由于池水与人体直接接触,还可能进入人体,游泳者也会带进一些细菌,所以为防止病菌、病毒的传染,必须对池水进行严格的杀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法有氯化消毒法。露天游泳池和以温泉水为水源的游泳池一般不进行加热。如果温度低,则应按设计热量损失选择加热设备,对池水进行加热,以达到池水温度要求。
图2-46 循环净化给水方式
5.游泳池的排水
(1)岸边清洗水。为防止岸边带有泥沙和污物的水进入游泳池内而污染池水,应至少冲洗两次,并将冲洗水流至排水沟。
(2)溢流水。游泳池设置的池岸式溢流水槽用于排除溢出的水体,溢出的水由溢水管排除,溢水管不得与污水管直接连接,并不得设存水弯,以防止堵塞管道。
(3)泄水。为清洗、维修或停用游泳池,用泄水口可排空池水,此时应优先采用重力泄水,有困难时,可采用循环泵泄水。
(4)排污。为保证池水的水质,应在每天开放前将池底的污物予以清除,可采用管道排污、移动式潜污泵排污、虹吸式排污及人工排污法,同时也应将池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利用工具或人工拣、捞的方法予以清除。
(5)清洗。游泳池换水时,应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对池底和池壁进行彻底刷洗,一般采用压力水冲洗和刷洗。
6.辅助设施
为保证池水不被污染、防止疾病传播,必须设置浸脚消毒池、强制淋浴器和浸腰消毒池,还应配套设置更衣室、厕所、泳后淋浴设施、休息室及器材库等辅助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