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水原水
中水原水是指可作为中水水源而未经处理的水。按排水水质和污染轻重可分为如下几类。
(1)优质杂排水。包括空调冷却排水、沐浴排水、洗漱排水和洗衣排水,其特点是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低,水质好,处理容易且费用低,应优先选用。
(2)杂排水。包括优质杂排水和厨房排水,其特点是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都较高,水质较好,处理费用比优质杂排水高。
(3)生活排水。含杂排水和厕所排水,其特点是有机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都很高,处理工艺复杂,费用较高。
(4)雨水。除初期雨水外,水质相对比较好。
中水水源选择的先后顺序为:空调冷却排水、沐浴排水、洗漱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厕所排水由于污染浓度大,处理成本高,一般很少回用。由于雨水的季节性特点,一般将其作为中水的补充水源。
医院污水和工业废水(冷却水除外)由于水质污染特殊性,一般不用做中水水源。
2.中水供水水质
中水用于冲厕、道路浇洒、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杂用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各项指标。中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规定。
3.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中水处理工艺流程应根据中水原水的水量、水质和中水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常见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见表2-9。
表2-9为国内常用中水处理工艺流程概括表述,大部分流程是以生物处理为中心的流程,而生物处理中又以接触氧化法为最多,这是因为接触氧化生物膜法具有容易维护管理的优点,适用于小型水处理。流程表中的2、3、5、6皆为含有生化处理的流程,2、3多以杂排水为原排水;5、6为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流程,多以含有粪便的污水为原水。以物化法处理为主的处理流程较少,而且多应用于原水水质较好的场合,如流程表中1、2具有流程简单、占地少、设备密闭性好、无臭味、易管理的优点。
表2-9 常用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4.中水处理主要设备
从以上中水处理工艺流程看,中水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格网)、调节池、沉淀(气浮)池、接触氧化池、生物转盘、絮凝池、滤池、消毒设备、活性炭吸附设备等。这些设备大多有定型产品,可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选用。
5.中水系统的管理要求
建筑中水系统管理包括系统正常运行,中水供水安全可靠,防止对人体健康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等多个方面。
(1)中水系统必须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主要处理前应设置调节池,用来调节中水供需的差值,处理后应设置中水储水池,以备不时之需。
(2)中水供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中水供水管道宜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或其他给水管材,不得采用非镀锌钢管;中水供水系统应根据需要安装计量装置;中水管道上不得装设取水龙头;当装有取水接口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3)中水贮水池(箱)宜采用耐腐蚀、易清垢的材料制作。钢板池(箱)内、外壁及其附配件均应采取防腐蚀处理。
(4)绿化、浇洒、汽车冲洗宜采用有防护功能的壁式或地下式给水栓。
(5)中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给水管道连接。中水管道外壁应涂浅绿色标志,水池(箱)、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取水口均应有明显的“中水”标志。公共场所及绿化的中水取水口应设带锁装置。工程验收时应逐段进行检查,防止误接。
(6)应定期对中水水质进行监测,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应培训上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