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企业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休·戴维森认为愿景和价值观是企业的驱动器,应用愿景与价值观,能够给任何一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西方国家的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开始以一种近乎宗教的热诚,使用“愿景”、“使命”、“价值观”等新潮词语来演说。戴维森在对125个组织的领导者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发现每个组织的领导者对以下的三个问题持有广泛的认同:
·我们将走向哪里?
·我们在此是为了什么?
·指引我们行动的信念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分别是“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愿景”和“使命”必须通过管理过程有意识地形成,而“价值观”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它往往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中,就像空气一样循环流动着。这三者中最难形成的就是“愿景”,因为它需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对未来大胆的视野。
一旦愿景与价值观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通过目标、战略和计划就能把它们转化为实际行动。将组织的愿景和价值观品牌化,从而使其内部和外部表现紧密相关,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同一棵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因为有阳光、土壤和水分等,使事物勃勃向上的必然是其内在的生机,而不是它表面的枝繁叶茂。企业成长的根本力量就来源于企业的共同愿景和核心价值观。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把“共同愿景”作为企业的五项修炼之一。如何建立成功的企业,是胡佛毕生研究的课题。他30年商场实战的丰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创业者必须培养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未能获得满足的消费者需求,并据此创意组合成企业的独特模式,形成独一无二的“愿景”。
愿景的哲学意义在于“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而不是“你能成为什么,所以你想成为什么”!企业家精神也好,管理者的领导艺术也好,仅仅靠悬在员工眼前的胡萝卜和大棒,那他也只能带着他的员工去获得更大的胡萝卜,但胡萝卜就是胡萝卜。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中国“指甲钳大王”、“鬼才”、中山圣雅伦公司董事长梁伯强的经验之谈。
在进入指甲钳市场之前,梁伯强自费全球调研,经过反复论证,决定重金聘请业内技术精英,进入指甲钳行业。他为公司确立一个目标:立志成为指甲钳的行业世界冠军,并制订了七条企业纲领。其中第一条就是立志成为指甲钳的行业领袖。这也是公司的“最高纲领”。梁伯强创立中国指甲钳研发制造中心,制订行业标准,占领行业的制高点,努力争夺行业第一品牌。他在全企业进行总动员,集体“洗脑”,确立“追求内外美,服务全人类”的企业文化。要求员工为成为指甲钳行业的世界冠军而拼搏奋斗,让“争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员工的每一个行动中。
梁伯强的一系列创业举动,让我们无不感受到这个小个子男人如此强烈的征服世界的野心。这种野心,是善意的雄心壮志,是“我想成为什么,所以我能成为什么”的最佳诠释。最终,梁伯强把他的指甲钳做成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巨无霸”,年销售额超亿元。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这样描述过:
人在无激励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 ~30%;在物质激励状态下,最高能完成自身能力的80%;在适当精神激励的状态下,可将自身的能力发挥至100%。物质激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边际递减现象,而来自精神的激励则更持久、更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