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敌后根据地反复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和“蚕食”,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摧毁根据地军民的一切生存条件。国民党连续发动“反共”高潮,对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祸不单行,华北各地又连受水、旱、虫等自然灾害,各敌后根据地的面积日益缩小,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怎样才能渡过难关?这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一天,毛泽东把边区的党、政、军负责同志找来,商讨如何解决经济困难。在会上,毛泽东对他们讲:
“我们到陕北来是干什么的呢?是干革命的。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要困死、饿死我们,怎么办?我看有三个办法:第一是革命不下去了,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第二是不愿解散,又无办法,大家等着饿死。第三靠我们自己的两只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我们用哪个办法呢?”
听了毛泽东的话,边区负责同志不约而同地回答说:
“我们赞成第三种办法。”
毛泽东笑了,说:
“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现在看来,也只有这个办法。这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经历了一番番生死考验后,在毛泽东看来,我们的革命先驱对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古话,完全是自觉地被理解的。他讲道:
“艰难困苦给共产党以锻炼本领的机会。”
“因为封锁这件事,除了它的消极的坏处一方面之外,还产生了一个积极的方面,那就是促使我们下决心自己动手,而其结果则居然达到了克服困难的目的,学会了经营经济事业的经验。”
富润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原国营诸暨针织厂、原国营诸暨酒厂、原国营诸暨毛纺织厂、原诸暨市商业集团总公司等19家企业合并重组起来的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遭受过挫折,陷入过亏损、衰退的困境,但富润人没有气馁,他们锐意改革,奋力拼搏,使富润从困境中突围,在艰难中崛起。
毛泽东在胜利时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他曾从一个侧面对胜利做了并不乐观的估计,认为胜利可能会导致党内居功自傲、不求进步、贪图享乐等情绪的滋长,以至于人们不愿再过艰苦的生活。
这些情绪在富润集团中也存在。虽然大多数富润人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少数员工总是不能适应富润前进的步伐和富润的思想。有的经营上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不思进取;有的片面强调客观原因,不做主观努力,艰苦创业精神在减弱。这些现象的存在和滋生,如不引起警觉和加以克服,就会危害到富润初兴的事业。
当然,富润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反对富润员工过富裕的生活,相反,艰苦奋斗是为了创造条件,让富润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富润提倡艰苦奋斗,不是安贫乐道之举,而是要富而思进。艰苦奋斗不是一时的策略,不是应付之计,而是一种长久的、永恒的品质。富润告诫每一位员工:
“过去我们扭亏解困时要艰苦奋斗,现在有了一定家底还要艰苦奋斗,将来发展到较富裕时仍然要艰苦奋斗。”
2002年初,集团下发了“艰苦奋斗,挖潜增效”的通知,有人抱怨说:“又在喊艰苦奋斗了”,这种抱怨是不应该的。艰苦奋斗,首先是艰苦创业,拓展经营,增加效益,然后加强财务理财系统,因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创业总是艰辛的,但逃避是没有出息的。
只有“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