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好文件

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好文件

时间:2023-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文件的出台,从背景上来讲,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理解:第一,这样一个政策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会后,人民银行也提出了我们当前文化产业融资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这个文件的出台,从背景上来讲,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这样一个政策是文化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大家知道,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之后,根据中央的部署,从2003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进行试点。经过几年的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加快推进、全面展开的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两手抓、两加强,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融资的问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7年年初,中宣部改革办就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先后到江苏、上海、广东、湖南等地进行调研,跟文化企业和金融部门一起共同研讨。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个调研报告。2008年2月,由中宣部改革办会同15个部门和单位,包括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等,共同组成了一个起草小组。经过几个月的调研、问题梳理,最后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已经在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中有所体现,包括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关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文化企业使用多种经营工具,包括银团贷款、企业债券做大做强,也包括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和质押问题,包括商业银行要创新产品,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一些政策性的规定。

第二,起草这样一个政策文件,是人民银行积极主动地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去年年初,人民银行专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听取宣传文化部门、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会后,人民银行也提出了我们当前文化产业融资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和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第三,起草这样一个文件也是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一个具体举措。去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8月份人民银行就会同中宣部、文化部共同商量起草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文件,8月底,中宣部、文化部、人民银行等共同成立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跨部门的工作小组,开始起草这样一个文件。11月,这个小组组成了一个联合考察组,先后到江苏、湖南两个省调研,到12月这个文件基本上就成熟了。

第四,出台这样一个文件是我们多部门通力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文件起草中,“一行三会”对文化产业给予很大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和贡献的智慧,这个文件出台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者说也没有这么快就出台,前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即使说有,出台了,可能也不会有这样大的力度。所以我们把这个文件看成是多部门通力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五,出台这样一个政策,也是我们金融机构这些年来积极探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一个总结和深化。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文化产业融资难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许多金融机构在破解这个难题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比如招商银行给电影《集结号》贷款五千万,比如深圳建行对深圳市大风村企业实行联保联贷等,应该说没有金融机构这些年的探索,我们这个文件的出台也是比较困难的。

文件4月8日正式对外公布以后,关于这个文件的亮点,社会各界也做出了很多的评价,评价非常高。除了大家已经注意到的一些特点以外,我想是不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文件:

第一,这个文件是一个集大成的文件。所谓集大成,是因为它对过去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进行的好的探索,做出了系统的总结和深化。另一方面,在这个文件当中也把其他行业,特别是新兴行业当中金融支持的一些好的做法吸收到了这个文件当中去。

第二,这个文件是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文件。这里面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文件特别提出一句话:“做好文化产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的衔接。”也就是说这个文件是针对文化企业从开始的初创,一直到成熟,各个阶段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都有了全面的描述和政策规定。第二层意思,从文化产品的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各个环节都涉及了。第三层意思,目前的金融手段都已经用上了,包括现在的一些金融工具,比如产业投资基金等,这些内容都已经包括进去了。

第三,这个文件应该说是金融和财政有机组合、配套的一个好文件。财政的杠杆运用还是比较充分的,一是产业投资基金,二是专项资金采取贴息、保险等手段,用财政和金融的组合、配合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个文件的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尽管文件涉及了方方面面,但是突出了针对性,特别是抓住了文化产业融资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比如说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文化产业融资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围绕这个问题,文件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解决办法。针对文化企业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大的特点,提出要建立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奠定基础;针对文化企业风险比较大,金融机构,特别是业务人员面临着业务考评压力的问题,文件专门提出,对中小文化企业的贷款项目做到尽职者免责、失职者问责;针对文化企业规模比较小,同时也存在着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这个文件明确提出,要引入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和审计的流程,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等要求;我们现在在大力发展文化产权交易市场,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解决我们的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一些困难;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担保和再担保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问题。

大家都认为这个文件是一个好文件,但是要起到好的推动作用,必须要抓好政策落实,在政策落实中可能有三方面需要大家把握。第一,加强政策的宣传。好的政策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吃透,如果不能够吃透政策,好政策也不会被人认识,也不会被人使用。第二,架起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之间的桥梁。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普遍意识到一个问题,文化产业的融资难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文化企业大多是由文化人办的,文化人在做内容方面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金融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缺乏的。另一方面,金融部门这些年来对文化产业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特别关注,但是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大家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处于浅层次的阶段。比如说文化产业是个新兴产业,这个产业在发展初期的表现形态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现在提起文化产业,大家可能就认为是影视制作,就是动漫。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政府部门应该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之间搭起桥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三,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因为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在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去把握,比如说刚才提到无形资产的评估,比如文件中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也比如说文化产业统计,都属于基础性工作,只有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好了,才能使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融资更放心,才能使政策落到实处。

(2010年4月8日,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本文系作者于4月22日在新华网对该项政策文件的解读。根据新华网文字实录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