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我们第二次U40暑期工作营。中央文资办对这项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晓明老师也专门到中央文资办就有关情况作过沟通,那天下午我们三个主任又在一起商量,因为董主任有工作安排,所以他们委托我今天来,参加我们这个开营仪式。
我们为什么对这件事比较关心,不是我们个人的学术偏好,关键是我们觉得,这些年来,特别是在做规划、政策和推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需要学理的支持。有时候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特别的担心,也特别的害怕,总怕有些问题前景没看好,趋势没看清,然后就做政策,做规划了,最后贻误了发展的时机,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时机。中央文资办自从成立以后,就搞了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晓明老师是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我们就委托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把全国有志于研究文化产业、有志于研究文化政策的专家学者,不管是在哪个领域的,能够聚集在一起。两年下来,应该说这个步已经迈开,特别是晓明老师主持了一些重要的课题研究,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今年开始,我们又做了一个“文化产业双周论坛”,现在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做了八期了。再有一个,就是晓明老师前年的时候就讲U40这种模式,我们也觉得非常好。去年搞了一次,今年继续搞,听说大家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昨天李炎老师在路上跟我讲,报名的人很多,但是我们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没有来那么多。所以我想,这是我们关注这件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是在机关工作,现在特别需要学理的支持,也希望大家在学理研究方面给我们更多的帮助,这也是我们让晓明老师牵头做文化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计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果说希望的话,我觉得有两点希望,第一个,能不能通过我们U40这样一种形式,包括以后我们可能还要开展多种形式,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如说三年,最好别超过五年,形成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范式。现在大家在研究文化产业的问题上,意见、认识很不统一,我们不要说在国际上,在国内的话,我们现在看,很多东西大家的意见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时间很短,从2002年十六大提出这件事,到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0年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再到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文化,时间很短很短,全社会对它的关注很短,学术研究对它的研究,我的感觉,总体上还不够深。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共同语言,各唱各的调。
今天我们第二期的论文我没有看完,我翻了翻,至少我在这里面就看出很多还需要我们达成共识的地方。这个共识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我自己感觉到,应该是在学术研究的范式上。所以我们希望,能不能通过U40这样一种形式,在我们在座的各位年轻一代手里,能够形成中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的范式。指望着我们五零后、六零后可能希望不大了,现在寄希望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这个范式一定要形成,这是一个建议、希望。
第二个希望,大家如果有精力,可以对我们的文化政策,特别是文化发展的政策,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我们也想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把大家的真知灼见,通过我们专有的渠道,让它们成为中国文化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甚至成为依据。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表达这样几层意思,主要是对我们夏令营表示祝贺,也希望我们这个夏令营能够一年一年地做下去。昨天晚上我们在施老师的书院里还说我们能不能加一个冬令营,这样的话,让大家这种交流的机会更多一些,让我们能够发现更多的这方面优秀的成果,特别是优秀的人才,为我们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想在我介绍我的内容之前先表达这么几层意思。
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就我们在制定文化政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想法,给大家介绍一下,也就教于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各位同学。
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搞学术研究范式,还是要搞清楚文化的边界到底在哪儿。第二,我想提出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观点。第三,试着提出我们文化产业分析的框架。第四,比较现实的问题,但是理论性又很强,就是变革文化生产方式的问题。我们的文化生产方式也需要变革。最后一个问题,就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的状况如何度量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形成一个指标体系的问题。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就这些问题作一个交流。
关于文化的边界到底在哪儿,现在看来,只有通过文化的统计来找这个边界,因为其他的方面,我们学术界的一些讨论,我觉得意义非常大,但是海阔天空,单就文化本身而言就有上百种的定义,我们没有太多的经历和时间花费到一个定义上去。但是文化的统计,我觉得对于我们寻找文化的边界,应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
有关文化统计有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国际上主要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国际组织,至少我现在看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应该说比较权威,也比较符合现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6年提出了一版文化统计框架,2009年的时候又出了一版。我们国家没有文化统计框架,我们有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标准,2004年国家统计局出了第一版,2012年又出了第二版。所以我想,划定文化的边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09年版文化统计框架,我觉得是目前我所看到的最好的。所以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统计框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版的文化统计框架分得很细,分横向的领域和纵向的领域,在这里面,我觉得最大的关注点应该是它把文化领域划分为六个方面,而把旅游、体育和娱乐作为相关领域,相关领域不是文化领域。在六个领域当中,第一是文化和自然遗产,包括了博物馆、考古和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这是第一类。第二是表演和节庆活动,包括艺术表演、文化庆祝活动和音乐。这里面它把所有形式的现场文化活动归为一类,我觉得这个非常科学,比我们国内通常所说的演艺类要更准确一些,因为有些东西没有上升到演出艺术的层面,比如节庆活动,但是它也是一种文化的活动。第三是视觉艺术和手工艺,这里面包括了美术、摄影和传统手工艺,它特别强调是传统手工艺,把当代手工艺归到第六类里,也就是设计和创意服务里面。在美术里面也包括了绘画和雕刻。第四类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书籍和报刊,主要是书籍、报纸和期刊,它把图书馆和图书博览会也放在这里面,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道理的。第五类是音像和交互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和交互媒体,当然这个交互媒体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互联网。最后一类是设计和创意服务。设计和创意服务这类在1986年版的文化产业统计框架中是没有的,2009年才加进来,加进来之后它对设计和创意服务做了一个很好的界定:设计和创意服务就是对物体、建筑和景观进行创意、艺术和审美设计所产生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我觉得这个定义非常的严谨。这具体包括了时装设计、平面造型设计、内部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和广告服务,但是它不包括广告业,我体会广告服务主要是指广告的内容服务。
这个概念出现以后,解决了我们时下最大的一个困惑,就是文化创意。现在我们讲文化创意,实际上,自从北京2006年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标准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极大的混乱,这个混乱的原因在哪儿呢?原因就在于它的文化创意包括了我们国家统计局2004年版全部的统计范围,然后再加上中关村,就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这样的话就使得我们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比这一块,到底谁的文化创意做得更好。特别着急的是上海,因为北京老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12%左右,上海只有5%~6%的样子,最后上海撑不住了也叫文化创意产业,但是它叫文化产业加创意产业,实际上是两块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版对我们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起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它把文化创意给具象化在设计类,防止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创意的泛化。泛化的结果就是空洞化。现在什么都是文化创意,特别是做政策,尤其是国家统计局,是坚决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国家统计局一直在说我们文化产业没有搞明白,又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我们到底怎么统计啊?
今年3月份,国务院发布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政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研究这个政策的时候,原来最早叫“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如果“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词再出来,又会造成新的更大的混乱,所以后来国务院听取了我们的意见,最后变成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其实就是专门的这一类。张晓明老师一直在强调的这种“生产性文化服务”就属于这样一个范畴。所以我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对我们现在的分析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这个统计框架里面,我觉得还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就是2009年版把新业态全部涵盖进去了,但它是把新业态放在我们传统业态当中的,比如说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就包含虚拟图书馆和虚拟博物馆,这是以CD形式呈现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它认为是虚拟图书馆、虚拟博物馆,实际上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的概念。在书报刊当中就分得更细了,包括电子和虚拟出版,电子书、数字报刊以及数字化的工艺。在广播、电视、电影当中,包括了广播电视的互联网直播和广播电视电影的互联网的在线播放,都是传统业态的新业态,都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出现的新业态,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交互媒体的概念,这里面包括了网络游戏、门户网站、社交网站和视频网站。所以我觉得,要想划定我们文化的边界,应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版就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或者我们所能够理解的,应该是完全够用的。至于说再做一些其他的,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但是千万别添乱。
下面我们来谈第二个问题,在有了“文化”这个边界之后,我们现在对文化的概念一定不能停留在静态的概念上,一定要让它动起来。事实上,文化的传承本身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过程。文化传承,就是生生不息,一代接一代。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如果用政治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的话,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再生产的过程。在政治经济学里我们是讲物质再生产,在文化领域当中可不可以叫文化再生产?
这个想法最早还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因为我原来是教政治经济学的,所以我用政治经济学的这种方法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但是后来我看见晓明老师翻译的那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版的文化统计框架当中有个“文化圈”理论。我的文化再生产观点跟“文化圈”理论有点殊途同归,只不过它讲得更详细一些,我们更重要的是想更走一点儿学术的路径。
现在都讲文化有特殊性,特别讲文化产业有特殊性,那么文化产业有没有特殊性?肯定有特殊性。但是,特殊性在哪里呢?如果用文化再生产这样一个观点来看的话,可能会找出它的特殊性,或者在它与物质再生产的区别当中找出这种特殊性。
我觉得,如果物质再生产有四个环节的话,那么,文化再生产也包括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当中有两个环节是文化再生产所独有的,我觉得这就是它的特殊性。第一就是它的创作,物质再生产的起点是生产,但是文化再生产的起点一定是创作。这个创作,其实就包括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创作,除此之外,还有两个方面,一个叫美学创作,这和我们后面将要谈到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是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叫做学术创作,这就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创作。对于我们来讲,应该说“学术创作”更重要一些,因为大家都在讲,中华文化要“走出去”,中华民族应该为世界或者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思想文化贡献,但需要通过什么来实现呢?我觉得应该通过创作的环节。从创作这个环节,我们就能把文化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区分开来。
第二个区别是在传播上。实际上文化再生产是不可能离开物质再生产的,文化交换环节是被包含在传播环节中的。但是文化的传播和商品的交换是有区别的,它把商品作为文化传播的壳,而它的实质是精神文化。所以我觉得,用“传播”这个词,要比交换、流通更能够体现文化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这些年一直在讲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包括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里面我们专门提到文化传播渠道,在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当中,我们讲现代传播体系,又特意强调了“文化传播”的概念。但是,很多人现在习惯于用现代流通组织来取代文化传播,这个是不正确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文化大多采取服务的形态、劳务的形态,以商品的形态出现的比较少,书报刊现在是商品,就是通过印刷,有纸质的,但是大量的文化,比如说电影,舞台的表演,都是通过服务的形态出现的。所以说,用“流通”来取代“文化传播”是不太贴切的。
第二,如果讲现代流通组织的话,我们在做文化政策的时候就很难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是现代流通组织,那你就跟商场、跟超市没有区别。比如我们要想支持新华书店,我们要想支持电影院建设,我们要有特殊的政策,税务部门就会提出,我们要给你这样一个特殊政策,那就是一个税收的不公平,因为要给你的话,必须得给商场,必须得给超市,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用“传播”这个概念而没有用“现代流通组织”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文化的特殊性。
这四个环节,我觉得都有具体的形态,在这儿就不具体的一一介绍了,因为大家都比较好理解。这四个环节具有关联性,或者在一种程度上,经济学里叫“继起性”。创作的成果应该是以作品体现,作品经过生产环节变成产品,经过了传播环节就变成商品,经过人们的消费,有一部分的文化产品会作为精品,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通过文化再生产,我们可以对文化的内在构造或者构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应该讲,文化自身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文化内容生产,第二文化传播渠道。过去我们只是讲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这个话没有错,但是如果内容不传播出去,那你这个内容是没办法进入消费领域的。说到文化传播渠道,舞台剧有演出的剧场,电影要通过电影院线,广播节目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书报刊当然是出版物发行机构,以新华书店为代表。还有我们艺术品的渠道,比如说拍卖,这也是一个传播的渠道。这样的话,等于说文化自身就是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统一体。如果只讲内容生产,不讲传播渠道,这个文化产业是不完整的。
再有一个,文化在内容生产过程中,肯定是需要大量为文化生产服务的行业,比如说印刷业,比如经纪代理、咨询等其他中介服务,都应该为文化生产服务,我认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就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我的这个想法提出来之后,正好赶上2010年我带着十几个部门做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就按照这样一个文化再生产的内在逻辑,架构了我们的“十二五”规划框架。在创作环节里面包括了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在生产环节里面我们主要是指文化产业,在传播环节里面我们专设了一个传播体系的建设,在消费环节里面主要是指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十二五”文化规划,没有像过去一样简单地按照三个部门去分,而是按照文化再生产的环节来布局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的核心价值。
第三个想法,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讲文化产业的分析框架,我们又不能不重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现在讲的文化产业跟过去讲的文化产业不是一个概念。现在好一点了,过去大家一提到文化产业,就想起文化部1998年设的文化产业司,然后就都追着去找文化部,这个是片面的,是不完整的。我们现在讲的文化产业是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应的。这个提法最早应该是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当中提出来的,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这应该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文化产业的基本含义。
这样一个概念,它首先超越了娱乐的范畴。过去我们在讲文化产业的时候,大多数时候特指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所以文化部不服气就在这儿了:它说我们1988年就跟工商局提出来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那里面就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但是我仔细研究之后发现,那个概念是特指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我们现在的文化产业已经超出了娱乐的范畴,很多人现在还在往回拉,把文化产业作为娱乐产业,那就是更有点笑话了,跟我们现在讲的文化产业不是一个概念。第二超越了部门。现在讲的文化产业不是指文化部的产业,而是包括了文化部原来所管辖的,还有原来的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所管辖的部门,等于是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这三大块的内容。这是我想给大家强调的一个概念。
我们讲文化产业不能跨越国家统计局2012年版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标准。应该说,2012年版比2004年版更多地考虑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新情况,特别是把文化创意这个概念涵盖进去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跟晓明老师讲一个观点,我说这是一个文化产业统计框架,我们应该有一个文化产业分析框架,就是在统计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一个分析框架。经过分析我觉得,我现在就把文化产业分为这样三大部分六个小块。刚才我已经讲了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是文化产业自身的三个组成部分,但它是离不开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撑的,这个支撑体系一方面是指文化装备制造业,一个是文化消费终端制造业,这是国民经济体系对文化产业的支撑。晓明老师一直在强调,我们在文化产业当中还应该有一个生产性文化服务业,不是生产最终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而是生产中间产品的。现在我们看,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就应该特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从内容生产来讲,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包括文艺创作和表演、书报刊的出版。书报刊就是指图书、报纸、期刊,也包括音像、电子产品,还有一个广播节目的制作,这里面特别强调的是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因为在2012年版的统计框架里有工艺美术品的生产。这个工艺美术品生产在文化内容生产里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大的。去年我们的蓝皮书,高学武博士做了这一块,给我的印象就是在内容生产增加值中,工艺美术品生产占到了60%以上,这个比例还是蛮高的。文化内容保存主要是指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这些内容的保存和保护机构,还有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传播渠道里面,一个是出版物发行,一个是广电网络,一个是电影院线,还有拍卖,以及娱乐场所,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传播渠道。娱乐场所特指网吧、游乐园、歌舞厅和游艺厅等。文化生产服务,其中包括了印刷、复制、软件服务、版权服务、会展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经济代理以及文具油墨等。
文化装备制造,这里面包括广电的设备、电影的机械、演艺的设备、印刷的设备和一些材料。文化消费终端里包括了乐器和家用视听设备,还有文化电子终端。
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就是刚才讲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包括广告服务和建筑设计、专业设计。建筑设计包括了房屋的建筑工程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和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在专业设计里面不包括工业设计,它是包括在专业服务里面的。专业服务里面大概有九类,第一类就是工业设计。
昨天晚上我们在施老师的书院里喝茶时还提到,对文化产业应该有一个骨干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应该对文化产业有个大致的了解,我想这个分析框架可能符合这样一个特点。
下面我想再介绍一下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问题。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现在看是越来越迫切了。这里我想表达两层意思,第一是指我们如何从过去的封闭式的小生产转化为社会化的大生产,这是我想强调的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如何让我们的文化生产适应现在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
有的人说,我们现在封闭式的文化小生产方式是符合文化自身的特点的,这个话没有错。文化的创作确实具有个性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但是我觉得,只看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还应该看到文化的消费,它具有大规模和集中化的特点。如果只是从文化创作和文化生产的角度来讲,文化确实具有个性化的、分散化的特点,但是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它就具有大规模的、集中式的特点。而要适应这样一种文化消费的特点,必然要让文化生产采取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这十多年一直在广电领域里推动制播分离,广电节目的制作和播出要分开。大家都不理解,现在我至少听到三种关于制播分离的理解。但是我们仍要提出制播分离,仍要推动制播分离,最大的一个考虑就是要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产业化。现在全国有三千多个电视频道,卫星频道卫视有三十多个,在城市里大概能看到六十多套电视节目。但我们还是发现一些问题:第一,电视节目的总量严重不足,现在基本上是电视剧一统天下。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因为我们过去电视节目是自产自销,要想打破这种格局,一定要引入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就是把非新闻类节目的制作交给社会来做。其实电视剧交给社会做以后,并没有像人们想象那样出什么大问题,因为电视剧经过审看之后不合格是不能播放的,有这样一个环节,所以没有什么问题。第二,现在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倾向太严重。关于科教节目,最早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搞一个科教频道,大家非常不看好,说没人看,广告商是不会投你的广告的。但是,两年多下来,纪录频道应该说非常受欢迎的。
所以要想推动,要想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满足这种大规模、集中式的文化消费,必须得采取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这可能是我们解决文化和经济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所以我们现在要推动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融合,要建立一座高架桥,要把它们沟通起来。我跟管理博士一起研究,文化产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叫做双向的四车道,一方面体现了国民经济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刚才我已经讲了,文化装备制造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这是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如果没有它们,文化产业就是自娱自乐,我们就是手稿满天飞。文化人做出来的东西,全是手稿,如果没有人给你编辑,没有人给你印刷,没有人给你发行,你这个东西就只能是自我循环。必须得有文化装备制造和文化消费终端制造。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强调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体系的贡献。一个是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第二是内容制造业,它们为那些不属于文化系统中的传播渠道和载体提供内容。国务院发布了信息消费的文件,文化人特别高兴,但是这里面涉及的文化很少。所以我就在想,IT产业、信息产业是玩什么的?无非就是三块,第一设备,第二软件,第三内容。现在的互联网其实最缺的还是内容,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我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在成都的音乐基地,现在一年的收入三百亿以上,在杭州的阅读基地,一个月的收入三个亿。再有一个,在厦门的动漫基地,就是我们手机上一些动画片之类的,这个具体收入我不太清楚,但产值也应该不少,这些都是中国移动自己在做。如果我们不提供给人家内容,人家只有自己来做,这其实从整个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是不合理的,没有分工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效率。这是生产方式变革的一个方面,我觉得社会化大生产这个观念应该树立起来。去年我们U40里有一篇文章是关于社会化小生产的,可能有它的道理,但是我觉得现在当务之急还是社会化大生产。
第二个方面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因为现在我们说四个环节当中,文化消费的终端已经数字化了。但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没有数字化,这是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终端已经数字化了,刚才我们讲的就是中国移动有手机,中国移动是最好的移动运营商,但是它现在就是缺内容。但是我们做内容的人,反而没有跟上,为什么呢?根本来讲,是没有跟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步伐。怎么办呢?现在看来大家都在推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文化和科技的融合里面我们讲一个概念,就是文化数字化。文化要想数字化,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硬件就是指文化的装备。比如说我们现在对博物馆的馆藏品进行数字化的扫描,肯定是专用设备,这个设备就是硬件。在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行碎片化、标签化,既要有硬件,又要有软件,特别是软件。所以说,现在的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绝对不能变成一个口号,一定要把它具体化:第一个要具体化的就是文化数字化,第二个要具体化就是大力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因为只有通过文化装备制造,才能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文化生产的工艺,改造我们的传统工艺,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发展新的业态。
文化科技融合一方面我们想讲文化数字化的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从文化资源到生产传播消费全面数字化,我们双周论坛也专门做过一次文化数字化的主题,我就不细说了。另外就是要提升文化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刚才我讲了文化装备制造业的问题。我们“十二五”规划当中对此讲得非常具体,包括文化资源怎么数字化,生产怎么数字化,传播怎么数字化。
我现在要讲的一点就是,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文化软实力的时候有一个讲话,有一句话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他讲得很形象,就是交给我们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他讲到要让收藏在宫禁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怎么活起来?现在看来,数字化是一个途径。
我们文化资源都集聚在哪儿了?主要是两块,一个是公共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文化馆,再有一个是文化生产部门,包括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书报刊的出版社、唱片公司等等。我们通过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中华文化的素材库,在中华文化素材库的基础上,我们就会从根本上变革文化的生产方式。这种文化资源数字化之后,我们把它们碎片化、标签化,编成素材库,通过展示和交易进入创作生产,一方面生产出的文化产品进入传播和消费环节,另一方面形成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素材,通过设计进入到国民经济体系当中,提升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品牌价值和附加值。通过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就会引起我们文化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这可能是将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这可能也就解决了一个理论困惑,就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果我们要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这两者的关系非常明显,我们的公共文化消费当中,消费的是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在哪儿呢?主要是在文化事业单位手里。所以这是通过低价和免费的形式进入到公共文化消费领域,这是文化事业的部分。作为私人消费来讲,就是要购买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谁来提供的?就是文化企业,企业的集合体就是产业。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是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第二是今天的文化产品就是明天的文化资源。应该说我们现在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里面,公共文化机构里面收藏的文化资源就是我们过去创造的文化成果,所以说两者是有联系的。如果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就必然会萎缩,只能收藏我们老祖宗的东西,没有新的东西。还有一个,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我们可以让当期的文化产品进入到公共文化消费领域,这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
最后一个,我想讲一下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状况怎么衡量。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主要的问题就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各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在研发各类指数,文化产业指数、DT发展指数,看完之后,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跟文化离得有些远。我在他们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城市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几个想法。
大家都说文化环境是最主要的,文化环境是什么?就是文化发展的支撑力,或者文化产业的支撑力,指的就是文化的生产条件。如果我们把文化生产条件具体化,我想是不是主要围绕是人才、技术、资本和服务这样四个因素。我们可以使用这四个因素来衡量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环境到底怎么样。人才的可得性、技术的可得性、资本的可得性,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是不是特别便捷。我觉得可以用这样一些指标去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环境到底怎么样,要和文化口沾边,不要一说发展环境,就GDP多少,然后公共图书馆多少、博物馆多少,那对文化产业来讲还是离得比较远。
第二是发展水平。发展水平就是文化的生产能力。发展文化生产能力主要靠什么呢?一个是生产的主体,二是文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一个区域当中到底怎么样,还有你的文化品牌,还有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到底怎么样,通过这样的具体指标去衡量,我觉得大家都会心服口服。
最后一个是发展的潜力,发展的潜力就是一个牵引力,这个牵引力应该主要围绕以下四项指标来衡量,一个叫原创的能力,一个地区的原创能力怎么样。第二是企业的活力怎么样。第三是你吸纳生产要素的能力到底怎么样。最后一个是你生产要素的储备状况到底怎么样。是不是通过这样一些指标,我们去衡量一个地区包括一个城市,甚至于放大之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会好一些。
(本文系作者于2014年7月在2014年U40文化产业暑期工作营上的发言,根据录音稿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