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国际化的主要模式

货币国际化的主要模式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际货币与货币国际化国际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普遍接受,发挥国际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可见,一国政治的稳定性乃是其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3.完善的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稳定健全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国际化的有力保证。

(一)国际货币与货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是指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普遍接受,发挥国际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就是该国的主权货币可以在国际上流通和使用,即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履行其作为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等货币的一般职能,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工具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手段,更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含义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本币在一般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广泛地用来计价结算;第二层次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被广泛用作交易货币;第三层次是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主要货币之一。

(二)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一般而言,一国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先决条件:

1.币值稳定

作为国际货币,其目前及未来的价值都应保持稳定。币值稳定的货币,人们对其价值往往有一个基本稳定的认识,而且对其也会有足够的信心。在国际交易中使用这种货币,可以减少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时间和费用。而一国货币如果币值变化大,通胀率高,或通胀率变化大,凡此种种带来的不确定性,都使该币很难成为国际货币。一种货币要在国际货币职能的各领域发挥作用,占据有利地位,都要求该货币币值稳定。一种货币成为被他国钉住货币的重要原因,除了两国经济关系密切外,该货币的稳定性是重要条件。只有一国货币稳定,钉住该国货币才有助于增强钉住国货币的信誉和稳定性,起到稳定钉住国贸易与投资,促进其经济发展的目的。进出口商在选择贸易结算货币时,该货币的稳定性也是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币值不稳的货币不利于进出口商核算成本与收益,也增加了为防止外汇风险的套期保值成本。

另外,被用于金融资产标价的投资货币,或被他国居民持有、在货币发行国之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货币,都需具有币值稳定的特征。如果一国货币价值不稳,其通货膨胀率比较高,那么就会导致名义汇率的贬值和不确定。这就增加了获得信息和对贸易商品及资本资产进行有效计算的成本,从而影响该国货币作为国际记账单位、价值贮藏手段和交换媒介的职能。此外,通货膨胀通过减少一种货币的购买力而增加了持有该种货币的代价,因而影响了该国货币作为国际价值贮藏手段和交换媒介的职能。

2.政治稳定

就政治条件来说,一是该国的政治必须保持长期的稳定。一国政治如果不稳定,会引起经济的不稳定,货币的不稳定,甚至对国内外居民持有的以该国货币形式表示的金融资产安全构成威胁。可见,一国政治的稳定性乃是其货币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该国必须在世界政治中具有较强的地位。关于这一点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曾指出:“最强的货币是由最强的政治实力提供的,这是一个具有历史传统的事实。”一国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就能较好地保护本国利益免于来自他国的可能伤害,就能较好地保障国内外居民以本国货币形式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同时,一国在全球政治事务中的广泛参与,还可以带动和促进该国经济、投资、贸易、金融等的进一步国际化和货币的国际化。

3.完善的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稳定健全的金融体系是货币国际化的有力保证。在稳定的金融体系状态下,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健有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而且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冲击时,金融体系整体上仍然能够平稳运行。而健全、发达的金融体系则具体包括多元化、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功能齐全的金融市场。一个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将使一个国家,包括其货币成为国际金融业的核心,它是一个国家货币进行国际兑换和调节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同时也是一国货币转换成国际清偿力的重要机制。如果一国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结构单一,数量有限,业务狭窄,那么各种外汇交易就不能顺利进行,进出口贸易和国内外投资而引起的货币兑换也不能够很好地得到满足,货币的国际化也就无从谈起。

4.外贸出口在世界总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一国出口在世界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联系越广泛,其出口商品结构中差异性制成品(或称专门性制成品)所占的比例越高,该国货币国际化的程度也就越高。因为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着以下报价惯例: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中,主要以出口方的货币来报价;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主要以发达国家的货币来报价;在差异性制成品的贸易中,主要以出口方的货币来报价。这些报价惯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贸易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的不同,以及进出口商规避风险的条件和方法的不同所致。具体说,原因如下:

进口商通常不进行货币套头交易,因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相比,前者一般没有后者发达,买卖双方之间的价格差额比较大。进口商通常可以将其汇率风险通过在国内市场上加价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种做法在小型的、开放的经济体中最为常见。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国内尚无大的、与进口相竞争的工业。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中通常以发达国家的货币来计价。

就出口商方面来说,由于差异性制成品的生产厂商拥有某种程度的垄断势力,出口商因而也具有比进口商更强的市场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商不能轻易取消在合同上签订的支付条款,特别是关于具有较长生产滞后期的差异性制成品的出口条款,因此出口商承担着更大的汇率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出口商当然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避开风险,但是这将增加他们的费用。因此,对于出口商来说,最有效、最方便的办法是通过在出口合同中规定以出口方的货币来计价而将汇率风险与价格风险转嫁给进口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