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患者高压氧治疗时正确的做法

患者高压氧治疗时正确的做法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概 述高压氧治疗是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患者通过吸入100%的氧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高压氧治疗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吸氧方式。本节制定的高压氧治疗管理与服务标准是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安全的基本要求。

一、概 述

高压氧治疗是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患者通过吸入100%的氧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高压氧治疗是改善机体缺血缺氧的重要手段,是临床多种疾病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对由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并对脑外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中枢周围神经损伤等疾病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高压氧治疗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吸氧方式。本节制定的高压氧治疗管理与服务标准是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安全的基本要求。

(一)核心环节

高压氧治疗服务核心环节共包括接诊会诊、分舱评估和舱内治疗等3个部分,内容详见图4-10。

图4-10 高压氧治疗服务环节要素

(二)关键要素

高压氧治疗服务的核心环节由若干关键要素组成,如资质符合、患者评估、适应证评估、入舱评估、入舱交接、安全防范、观察病情、应急处置、协助出舱等29个关键要素。

(三)标准条款

高压氧治疗服务的每个关键要素都有明确的标准条款,如高压氧科主班护士负责门诊患者就诊秩序及诊前就医指导,2分钟内通知医师接诊,医师5分钟内接诊;空气加压舱内氧浓度应控制在23%以下,超过时应进行置换,置换5分钟后如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等,共33条标准条款。

二、基本要求

1.根据氧舱类型和医疗用房条件,设置封闭式管理高压氧治疗区须封闭式管理,并配置候诊区、诊疗区、医护办公室、更衣室、卫生间等。

2.医用氧舱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医师负责,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3.按规定定期检验、维护和保养医用氧舱,制定紧急情况时处理措施和方案,并定期演练。

三、接诊会诊

1.高压氧舱主班护士负责患者就诊秩序及诊前就医指导,2分钟内通知医师接诊,医师5分钟内接诊。

2.接诊医师应为高压氧科专科医生,接诊时须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检诊,将处置情况记录于门诊病历或住院病案;危重患者优先接诊。

3.接诊医师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执行医嘱,规范操作,保证安全和疗效,有完整的工作流程及记录。

4.X线胸片疑似传染病诊断的拟收容患者,先转入发热门诊进行传染病筛查;疑似高血压患者且血压≥21.3/13.3k Pa(160/100mm Hg),通过降压治疗血压正常后方可接受高压氧治疗。

5.接诊医师根据检诊结果完善必要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开具高压氧的治疗处方,设定治疗时间、次数、氧舱治疗压型(高压、低压)和压力方案;向门诊患者开具治疗缴费单;与患者签署《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填写“高压氧治疗记录单”;通知主班护士进行分舱治疗。

6.对住院患者,高压氧专科医师48小时内完成院内常规会诊,急会诊10分钟内到现场。

7.会诊医师负责查看病例、了解病情、补充床旁病史及查体。向具有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的患者介绍治疗过程,安排治疗时间,书写会诊记录。

8.填写高压氧治疗记录单,与主班护士交接患者情况,确定分舱治疗时间。

9.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应签署或由亲属代为签署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

四、分舱评估

1.主班护士负责患者分舱护理评估与宣教,并及时与操舱护士、技师交接患者。

2.核对、登记患者基本信息,完成入舱护理评估,填写“高压氧护理评估记录单”,开具治疗证,将治疗次数记入治疗证内,并讲解使用方法。

3.对疑似心理恐惧、焦虑患者依照《高压氧心理护理评估流程》进行评估,做好交接工作。

4.主班护士依据氧舱治疗压型(高压、低压)及压力方案将患者进行分舱;通知操舱护士、技师接诊患者,双人核对患者姓名、ID号住院号等信息;向操舱人员交接高压氧治疗记录单和高压氧护理评估记录单;向患者发放宣传资料、一次性吸氧面罩和提物袋,进行入舱前宣教并签署《高压氧健康宣教知情同意书》。

5.进舱人员不得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穿戴能产生静电的服装、鞋、帽。严禁沾染油脂的物品置于舱内。

6.操舱人员负责患者物品安全检查,向患者介绍储物柜位置,指导患者将入舱违禁物品进行储存,做到一人一柜一钥匙。

五、舱内治疗

1.操舱人员核对患者信息,指导患者入舱,合理安排吸氧位,为患者连接一次性吸氧面罩螺纹管至氧舱接口,嘱患者戴面罩试吸氧,确认管路通畅及吸氧位号码,并将患者姓名、吸氧位号码准确记入操舱记录单。

2.向患者及陪伴人员介绍舱内紧急装置种类及位置,包括灭火器、紧急呼叫按钮和备用呋麻滴鼻液;再次讲解调压方法,嘱患者及陪舱人员试做调压动作,确保动作准确。

3.操舱人员负责观察氧舱内患者情况及操作台数据显示,准确书写操舱记录、患者治疗记录和氧舱使用记录。每例患者均有完整规范的治疗记录,整个治疗过程安全。

4.空气加压舱内氧浓度控制在23%以下。超过时应进行置换,置换5分钟后如达不到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值舱医生、护士长,关闭供氧阀,将患者减压出舱。

5.常规高压氧治疗(稳压)吸氧时间不应少于60分钟(婴儿除外)。高压氧科医师可根据情况调整吸氧时间,并可安排患者在加压阶段或(和)减压阶段时吸氧。

6.值舱医生负责观察病情变化,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并视情报告上级医师;紧急状况按“报告、处理、疏散”三步法实施应急预案。

7.操舱人员不应少于2人,多台氧气加压舱的操作人员每台舱不应少于1人。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仪表和舱内情况,不得脱岗。

8.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操作间与氧舱大厅不得有非工作人员逗留。

9.治疗结束,值舱医生询问患者和陪舱人员感受,完成治疗记录。设备复原。关闭压缩空气气源和氧气气源开关;系统卸压后,关闭进、排气阀;关闭所有有关电源;打开递物筒门和高压氧舱门,使橡胶密封圈处于非受压状态。

10.操舱人员协助患者出舱,整理舱内物品,完成通风消毒并记录。

11.治疗过程中同时需要进行其他治疗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由高压氧科医师依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医务人员同时进舱。原则是高压氧科的患者由本科医师人员负责陪护,其他科患者由所在科室医务人员负责陪护。

12.陪舱人员与操舱人员进行患者病情信息沟通,了解特殊注意事项。

13.陪舱医务人员应掌握高气压下输液、注射、吸痰等操作的方法。做好护理、治疗和患者情况记录。

14.陪舱人员协助行动不方便患者进舱,安排位置;协助患者使用吸氧面罩,检查管道是否漏气;升压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调压动作训练;检查患者是否携带违禁物品,介绍注意事项,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15.执行《高压氧舱陪舱制度》,实施7次巡视;协助重症患者出舱,和操舱人员交接注意事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