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要太计较

不要太计较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佛说:舍得,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人生短短几十年,在这个茫茫的人世间,要做的事太多,没有时间去计较得失;人生一出戏,又何必太认真,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修养。其实,世界上幸福的人,不是拥有得太多,而是计较得很少。为利益争吵不休,可能导致无路可行,巷宽仅六尺,心路之宽却无可计量。耿耿于怀的小家子气,既伤害自己的身体,又影响士气。

佛说:舍得,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其实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人生短短几十年,在这个茫茫的人世间,要做的事太多,没有时间去计较得失;人生一出戏,又何必太认真,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修养。其实没有必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不用把自己的每一步都当成神圣的一步,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自己处于这种不计较的高贵心态之中,那么人生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一)心胸开阔,有容乃大

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佛界也有一副名联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古人还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话强调的都是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发生冲突时要怀抱开放之心态,宽以待人。是的,一个人如果真的拥有了比海洋和天空还要宽阔的胸怀,那他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会想得通,都会正确地去对待和处理。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从古到今,凡是成功的人士,无不是胸怀大志、目光高远,无不是开放为怀,置区区小利于不顾。因为他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长期的抱怨情绪,只会使自己偏离前进的方向。莎士比亚说:“不要因为你的对手而燃起一把怒火,炽热会烧伤你自己。”那些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是成就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所以,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想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就必须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心胸开阔天地宽,只要你能放开一切,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1)不是烦恼太多,而是胸怀不够开阔。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之中,都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工作那么努力,老板却给我那么少的奖金!”“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怎么就不知道回报我一点呢?”“小王昨天说那一句话,是针对我的吗?我有什么地方对不住他吗?”……诸如此类的话,也许我们也曾经说过。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抱怨自己过得不好,不如别人幸福,因此,他们总是处于一种不开心的状态。其实,世界上幸福的人,不是拥有得太多,而是计较得很少。不是你的烦恼太多,而是你的胸怀不够开阔。敞开你的胸怀,你会发现,原来世界这么美好!

人们常说:量小非君子。一个人只有包容才能不断壮大,吐故纳新,生生不息。关于人的胸怀,有这么一个故事:在印度有一位著名哲学大师,在他的众多弟子中,有一个弟子经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不是抱怨别人对他不好,就是抱怨饭菜不合口味。哲学大师为了开导这个小肚鸡肠、心胸狭窄的弟子,就叫他到市场中去买盐。盐买回之后,大师吩咐这个每天都不快活的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味道如何?”大师问。这位弟子皱着眉头说:“咸得发苦。”大师又叫他抓一把放在缸中,再叫他尝尝味道,弟子说:“有一点点咸。”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然后又叫这位弟子去尝,这个年轻人掬了一些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好像一点咸味也没有。”弟子答道。哲学大师趁机教导这位弟子说:“一个人生活中的不快和痛苦,就像这盐的咸味。我们所能感觉和体验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里,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请开阔你的胸怀。”

是的,你的胸怀就是你生活中的容器。当你感觉命运对你不公的时候,当你慨叹世态炎凉的时候,当你对生活感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你工作中感到烦恼不顺的时候,你就要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胸怀。在宽广的胸怀里,一切不快和痛苦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在宽广的胸怀里,你将会活得很快乐,过得很幸福。

(2)让他三尺又何妨。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放开胸怀,学会宽容,你就会赢得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赢得别人的尊重。宽广的胸怀,如一条清澈的河,能平息、化解人们心头的火;宽广的胸怀,就像柔和的风,吹走人们心头浮动的云朵,像万里晴空中的阳光,融化封冻在心里的那条误会的冰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不要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何况你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难道就不想得到别人的原谅吗?

为利益争吵不休,可能导致无路可行,巷宽仅六尺,心路之宽却无可计量。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会为了一点小事互相谩骂甚至反目成仇,对簿公堂。如果他们对对方能多包容一点,就不会针尖对麦芒,一场“战争”或许就能被化解,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相处。人们常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只有心胸宽广,才会对他人给以宽容,也只有宽广的胸怀,才能接纳和容忍别人。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你不妨对自己说:让他三尺又何妨?

容量大则福大,以宽大的胸怀,礼让对方,往往后福无穷。能真正懂得礼让的人,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你的抱怨不会为你带来什么,只会阻碍你前进的脚步。赶快把你的一切抱怨和烦恼都放进你心中的那个大容器里吧,你的胸怀越广,你包容的东西就越多,那么你获得的也就越多。成大业者,都要有那份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与豪迈。耿耿于怀的小家子气,既伤害自己的身体,又影响士气。得与失在你人生的发展中皆属正常,胜与败更是常事,几分超然,几分大度,放心胸于天地间,置得失胜败于坦然处;留一步路宽,让一分人和,学会“释怀”方见天地宽。既然这样,那就赶快敞开你的胸怀,去包容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二)埋葬过去,开拓未来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雪莱

人生就是不断重新开始的过程,昨天过去了,明天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在昨天,也许你拥有一段令人无比羡慕的成功,也许你品尝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悲伤,或欣喜若狂,或愁云满面,然而不必留恋也不必在意。因为昨天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明天都可以重新开始,重新开拓自己的人生。昨天失败了,不要紧,忘了它,总结失败的教训,继续新的努力。即便昨天是成功的,明天依旧要重新开始,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更辉煌的进步。

一个沉湎于过去的人,成功是永远不会属于他的。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你成功了,并不代表未来你还会成功;过去你失败了,也不代表未来你就要失败。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埋葬自己的过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1)过去不等于未来。在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麻烦和挫折。当面对这些问题时,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法,可以一个人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干脆跑到街上转上一个下午,然后第二天照常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会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苦苦地追问答案。其实,昨天并不能代表什么,不管昨天有多长,也不管你是受到挫折,还是取得辉煌,都只能代表过去,既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过去的成败,只代表过去,未来要靠现在。过去成功了,不等于未来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等于未来就要失败。成败都不是结果,它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不论过去怎么不幸、如何平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希望。只要你对未来保持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

所以,忘掉吧,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我们应该把过去深深埋掉,迎接我们的才会是一个崭新的明天。

一个人不必为昨天的挫折失败而颓废气馁、萎靡不振,也不必为昨天的胜利辉煌而沾沾自喜、狂妄自大。只有把昨天的挫折与辉煌都当作明天的垫脚石,做好继续攀登的思想准备,才能顺利过渡到更加美好的明天。曾经有这样一个青年,生活奢侈,挥金如土。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去过另一种奋发向上的生活,便毅然告别那段纸醉金迷的日子。他勤奋写作,笔耕不辍,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学家。他就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我国古代也有这样的例子,晋朝大臣周处年少时粗暴无理,人们对他避而远之,他很想改过自新,但又觉得年华已逝,前途迷茫。然而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痛改前非,最终成为一代名臣。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过去与未来永远不能画上等号,因为昨天的阳光灿烂不代表明天的风光明媚;昨日的失去不代表明日的失败;昨天的光辉历史不代表明日的卓越成就。有个神童叫宁铂,他14岁就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那时候全国的孩子都把宁铂看作自己学习的榜样,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二个宁铂——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张亚勤少年时就是其中的一个。宁铂是神童,这使他14岁考上少年班,但尔后他并不是继续努力,而是总沉醉于神童的光环里,连硕士研究生考试都不敢参加,最后竟然为了逃避现实而出家了。张亚勤也是神童,他在15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以后,把神童这顶闪着光环的帽子扔掉,一如既往地努力,最后成为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人物。神童是什么?只是一个“称号”而已,如同一个人的名字一样。一味地沉浸在过去,只能让自己停止前进的脚步。所以,请把你的过去交给死神,把未来留给自己。要是永远留恋过去,我们也将失败一生。让过去成为历史,才能展望美好的未来。

“过去不等于未来”的观念,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成功。成功与目前的境况无关,过去的都过去了,关键是未来。过去决定了现在,而不能决定未来,只有现在的作为及选择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2)结束过去,开创未来。回首过去,不管是快乐还是伤心,注定已经烟消云散,一切都变得无迹可寻。我们的生命在日复一日的循环中慢慢地成长和完善起来,不要让昨天的记忆活在现实中,不要流连徜徉于过去,新的生活需要我们有新的感悟。我们必须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领悟,才能充满生机地去迎接生命中每个新的开始。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乌鸦、海鸥和麻雀听说大海是个广阔的市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到那里的人们都能挣到很多钱。为了也能够跨入富人的行列,它们三个决定一起去闯荡一番。

乌鸦想做服装生意,于是进了各式各样的衣服。海鸥想:“海上的人食物很单调,我就贩卖罐头吧,不会变质,肯定受欢迎。”麻雀也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又四处奔波,东挪西借,凑到一笔本钱带在身上。于是,它们怀着各自美好的梦想上船了。

但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它们的美梦很快就泡汤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把它们的船打翻了。麻雀装本钱的箱子,还有乌鸦和海鸥的货物全都沉到了海底。唯一幸运的是,它们三个都平平安安地回到了陆地上。

这一场风波对它们三个的打击都非常大,它们都不甘心梦想就这样破灭。乌鸦一直在想,说不定自己的衣服被海上的人捡到了穿在身上,于是派它的亲戚朋友站在路边,有人路过就拉住别人不放,看看究竟是不是自己的衣服;麻雀垂头丧气,担心遇到债主,白天就躲藏起来,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谨慎地出来觅食;海鸥也心有不甘,整天在海上盘旋,琢磨着罐头可能会沉到什么地方,时不时潜下水去寻找。就这样,它们三个一直在寻找和躲避已经逝去的东西,却没有想过怎样才能结束过去,重新开创未来。直到老去,它们仍然一事无成。

失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没有人不希望站在成功的领奖台上,享受鲜花和掌声。可是,要想成功,就必须忘记昨天的失败,把每天都当作一个崭新的开始,彻底地忘记过去,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对过去耿耿于怀,只能痛苦一生。展望明天,翻身的机会就在下一次。

成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如果我们一直活在对过去的回忆里,即使是快乐的回忆,也不可能对以后的成功有所帮助。生命不止,变化就不会停止,这个世界在变,人们的看法在变,过去的日子永远跟不上现在的步伐。过去的成功也永远不会拓展到未来,它的辉煌只在过去停留,而人需要的是不断地进步,只有不断进步才有可能创造一个辉煌的明天,才有可能有明天的明天。

(三)人生在得失之间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的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

人生在世,拥有和失去是人生常有的事情。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在寻找的同时,就必须付出代价。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得到,本是一种快乐,但是,在得到的同时,你肯定也失去了很多。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重复在得与失之间。失中有得,得中有失,在得失之间,度过了一生。

在实际生活中,得与失原本就是和谐而有韵律的,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体之得。你看,大地奉献了泥土和水分,草木才能有鲜花和果实;正因为失去了春天的葱绿,才得到了丰硕的金秋;农民付出了汗水,土地才报以丰收。树梢翩翩起舞,难道不是风的给予吗?鱼儿活蹦乱跳,难道不是水的给予吗?人失去了青春岁月,才能走进成熟的人生……得与失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要想让自己年轻一点、有活力一点,就要保持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抛开得与失的束缚,远离是与非的羁绊,多一分纯真,少一分迷茫,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1)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因此,所有人都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却不懂没有失去就不会拥有、没有拥有就不会失去的道理。大千世界,得与失是形影相随的。生命在一点一滴凝聚的同时,也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当我们拥有青春时,却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我们融入社会,学会左右逢源,却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和坦荡。盼望日出之美,却失去了宝贵的晨光;享受大都市的高品位生活,却失去了田园生活的悠闲。贪图财、色、官,却失去做人的正气、道德和平常心。如果把人一生的得失全部收集,得为正数,失为负数,那么相加以后这个结果应该为零,这是因为世间万物最终都要保持平衡。

有一个青年乘船去另一个地方,但不幸的是,在船快到达终点时,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风,在巨大的风浪中船沉了下去。但是,幸运的是这位青年被风浪冲到了一座荒岛上。每天,他都翘首以待,希望有船来将他救出。然而,第一天过去了,船没有来,第二天去了,船还没有来,到了第三天,还是始终没有船来。为了活下去,他就弄来了一些树木,简单地给自己搭建了一个躲避风雨的“家”。然而,一天当他外出寻找食物时,由于他忘了熄灭火源,在他走后,一场大火顷刻间把他的“家”化为了灰烬。他眼睁睁地看着滚滚浓烟消散在空中,悲痛交加,眼中充满了绝望,他觉得自己再也没法活下去了。第二天一大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一只大船正向他驶来。他被救了上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发现我,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他问救他上来的人员。“我们看见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就顺着烟火把船开了过来。”青年听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来是那场大火救了他。

在一生中,我们的得与失总是难以界定的,有时得失就在瞬间。曾有人说:“如果你不懂得悲伤,你就不曾真正明白快乐。”得失就是这样的关系。一个人不可能同时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有得必有失。人在生命之旅的途中总会面对种种得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就要权衡轻重,得其所重,失其所轻。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才不至于因为失去而后悔,才能生活得更快乐。

(2)得其坦然,失其淡然。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过程,在得失之间,患得患失的滋味,最令人回味无穷。在得失的世上,人类生而获得,却无处不失落。既然得失是人生寻常事,那么,在得与失之间,我们就无须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要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东西。要知道,人,是不能什么都占为己有的,特别是不该得到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主动“放弃”。不懂得“放弃”,终将自寻烦恼。

世间万物,从来就不会有绝对的利益,也不会有绝对的害处,得与失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懂得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英国的伟大诗人弥尔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他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他的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他们被称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三大怪杰”。他们之所以有那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平常心,不计较利害得失。所以,当你身处逆境时,不要感叹命运多舛不公,命运向来都是公正的,在这方面失去了,你就会在那方面得到补偿。当你为失去感到遗憾时,可能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和失永远是并存的,这是一对永远也不可以分开的“亲兄弟”,关键是自己如何把握住机会,如何正确看待得和失之间的辩证关系,让自己在失去什么的同时得到比失去更多的好东西。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得与失,用长远的眼光对待得与失,当你想明白了,想透彻了,你的心就会感觉非常透亮、非常轻松、非常快乐。

得与失在我们心中,真是只有一线之隔,所以,对于得失,我们要认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时,他也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坦然面对得失,得之,不要大喜,不可贪得无厌;失去,切勿大悲,不可失去精神。得与失,不要看得太重。正确看待得失,要时常提醒自己:无论得到了什么,得到之后都有可能会失去,让自己在得到时懂得加倍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至于无所适从。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来去无常。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

徐志摩的一本书,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失既然命中早已注定,就让自己释怀又如何。

人生之得,当以知识之得为得,当以智慧之得为得,当以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之得为得,而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是获得的根本。特别要记住的是,勿不劳而获,勿贪得无厌。否则,你的生活就会失去和谐,你的人生就会失去韵律。无论得失,重要的是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唯有如此,才可以把握得失平衡,少些因得失而带来的困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可谓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

坦然面对得失,需要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然之心、一颗感恩之心、一颗博爱之心。能够坦然面对得失,才会生活,才会快乐,才会幸福。

(四)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古兰经》

人生在世,有太多太多的无可奈何,然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微笑面对它、适应它。当生活遭遇挫折时,当幸福的阳光被乌云遮挡时,不要哭泣,不要伤心,要勇敢地去面对它。山不会自己走到你的眼前,那我们就换个心态自己走过去,其结果不是一样吗?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手里。如果所面对的环境无法改变,那就先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应该学会去适应,并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能力,改造环境,获得快乐。

(1)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古兰经》里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说是有一位力大无比的大师,从小立志要练就一身移山的本事。朝着这个目标,他练啊练,几十年过去了,他终于练成了“移山之法”。

有一天,很多人找到这位会移山的大师说:“大师,我们听说您会移山的法术,能不能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位大师说:“好吧,我就给你们看看我的移山大法吧,就把对面那座山给你们移过来让你们看看吧。”说完,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一个小时过去了,对面的那座山纹丝不动,只见大师起身走到山的那一面,大部分人都嘲笑大师无能,也有一些人好奇地跟着他一起往前走。大师回头对众人说道:“表演完毕。”众人都不知大师这是什么意思,大师笑了笑,对众人说道:“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山的办法就是:山不过来,我便过去。”“移山大法”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转变思维角度,学会变通。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要想事情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然后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世上本没有什么移山之术,只有一种精神:坚定不移。人改变不了外部世界,但却可以改变自己本身,通过这样的办法,才能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反映了一种生存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的人都会被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环境困扰,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好、自己所处的环境太坏等。于是心里就产生不平衡感,脾气也变得暴躁,生活质量下降,工作的激情受到了影响,工作的质量就也着每况愈下。长期下去,不但环境没改变,别人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反倒是自己为此吃了不少的亏。与其一味地抱怨,不如学着去改变自己吧。你虽然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虽然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虽然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容貌,但你可以展现你灿烂的笑容。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生存的环境,但用心去“改变自己”,却是容易做到的。不断地改变心态,可以将恶劣的环境变成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埋怨环境,我们可以找一百个理由,但环境不会因为我们找了这些理由而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化。可是改变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明天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身。改变自己虽然是痛苦的,就像被移植的大树,要砍去树枝,承受长时间的苦痛,但苦痛之后,却是再度的葱茏。

改变自己,才会有一个全新的自我。

(2)改变自己,适应环境。青年小刘,经过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进入了一家比较不错的企业,但工作不到一年,他就决定要辞职,原因是他不喜欢这份工作,认为这份工作没有他的发挥之处;他不喜欢这公司,说公司没有活力。

当他决定要辞职时,他找到他的朋友小李,说:“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辞职?我看你干得也不是很开心。”小李说“好”,两个人就约好一块儿辞职。但小李想了想又说:“直接这样走不好吧?我们好聚好散,来的时候表现不错,走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给所有的同事、客户一个好的印象,我们在最后一天好好地表现,做好最后一件事情。”小刘说:“好吧,我们给自己,也给对方最后一个机会。”

第二天早上,他们8点准时来到公司,煮咖啡,泡茶,把公司搞得干干净净,他们对所有上门的客户态度都非常热情,以最有爱心的方法去款待他们。然后,他们对所有来到办公室的同事们都说:“嗨!您好!早上好!”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们真诚的态度。他们工作了一天,到了快下班时,小刘对朋友说:“我们是不是应该递辞呈了?”但小李却说:“开什么玩笑?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好的一个服务单位,我忍心辞职吗?”最后,小李劝小刘留下来,说:“难道你今天没有发现所有的人对你都很热情吗?难道今天你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小刘听了朋友的话,陷入深思中……

改变自己是适应社会的一种方法。当生活的境遇不能改变时,我们要学习改变自己。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好,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总认为是别人不好,自己全都是对的,总想改变别人。事实上,这不大可能,因为对方也想让你改变,到最后双方都没有改变。最好的方法是在改变对方之前先改变自己,当我们在为生活或境遇烦恼苦闷到了极点时,要学会敞开一扇心灵之窗,换个角度看待生活、看待事物,不能因为一时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就自暴自弃,止步不前。要知道,环境不是为你我而造的,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它。与其抱怨社会环境不好,不如换个心态,认识到每一次危机就是一种转机,每一次变化就意味着机会。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幸运女神不会把幸运都给一个人。

如果我们不可以改变天气,那就让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情;如果我们不可以改变相貌,那就让我们净化心灵;如果山不过来,那我就让自己过去。我走过去,我跑过去,我跳着过去,总之我就是一定要过去。其实,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我们本身能够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学着改变自己,慢慢地去适应。

改变自己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让自己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改变自己不是妥协,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明智选择。就好比要到达一个目标,多数情况下,直接走是行不通的,得绕个弯子迂回一下。

人们常常在希望中绝望,在绝望中放弃,在放弃中失去自我,失去对自己的信心。面对不好的环境,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埋怨过、灰心过,也等待过,想等待环境好了,自己再好好做;面对不好的环境,我们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无用的指责埋怨。其实,太多的时候,我们在想象中将困难扩大,如果我们稍做一下改变,就会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折,实现自我。不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环境不利,把改变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变环境上,这实在是徒劳无益——你再怎么改变环境,只要不懂得去适应,其结果还是不能成功。

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你自己。

(五)改变思维,生活依然美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

年轻的女老师走进了教室,她用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点了个点。然后问班上的学生说:“大家看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白点。”老师又问:“难道只有一个白点吗?这么大的黑板大家怎么没有看见?”

如果换作是你,你看到的是什么呢?每一件事情都有好有坏,你在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只看到了白点,还是也看到了那一大块黑板呢?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工作不顺利,抱怨今天天气太糟糕了,抱怨自己容貌不是国色天香,抱怨自己总不能事事顺心……刚一听,还真以为上天对他太不公了,但仔细一想,他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看问题呢?有时候,不是路已走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位严厉的法官,他无时无刻不在批判自己、批判别人,对生活也是毫不留情地批判。这种批判多了,我们就会时常陷入悲观之中,而让自己不开心、不快乐,时间长了,这种不快乐就会成为惯性。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当你的眼中只看到海时,就会认为没有陆地存在,那样,你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探险家。”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回报我们。换个角度,换种心态,一切烦恼烟消云散,所谓的愁苦不过是我们的眼光只盯在自以为是的一点,在心里不断加大生气、烦闷的结,甚至不可自拔,做出傻事。

(1)换个角度看问题。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磕磕碰碰,人家遇到不快而生气、遇到天灾人祸而痛不欲生等。每当这个时候,你是怎样去处理的呢?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就不同,结论就各异,这又会导致你心情不同,甚至影响你日后的前途和人生之路。当你自认为受到委屈或不公平待遇时,当你内心感到郁闷时,当你出现工作失误又想怨天尤人时,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让自己看得那么片面,给你的生活增加更多亮点;换个角度看问题,看出一件事的不同面,让自己从最坏的事中找到它另外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开始,寻找另一种不一样的风景。

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换个角度切苹果,换个角度看自己,换个角度看世界,便是一种解脱,一种高层次的智慧。

夏天的一个傍晚,一位艄公正准备划船上岸,突然看见有一个人从岸边跳入水中,艄公赶快把船划到她身边,把她救了起来。跳河的是一位美丽的少妇,看着这个年轻的女人,艄公问:“你年纪轻轻,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为何寻短见?”“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您为什么要救我?”少妇哭泣道。艄公听了她的话,沉思了一会儿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少妇说:“那时是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呀……”“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现在你又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多好啊,请上岸去吧……”话音刚落,少妇恍如做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便离岸走了。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并且开始了她的另一段人生。艄公所做的,仅仅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帮那位少妇分析了自己的人生,但是,却让少妇获得了新生,看到了一种生的曙光。

仅仅是因为换了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就成了两个世界。可见,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便会看得开、放得下那些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和事。对于人生常见的失败,我们不妨认为失败一次就会使人对成功的内涵理解得更透彻一层;失误一次,就会让人对人生的醒悟更添一码;不幸一次,就会使人对生活的理解更深一级;经过了一次人生的磨难,就会使人对世事的认识更成熟一些。山不转水转,只要是有山有水,总会有柳暗花明的地方。每件不如意的事总会有其闪光的一面,“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2)改变思维,生活依然很美好。

有一对夫妻想要租一套房子,两个人在一天之内看了好几套房子,却没有中意的。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两个人同时看上了一间他们都非常满意的房子。为了能快点搬进来,他们急着想付订金,把房子订下来,但是,房东却是位比较“怪”的老先生:“租房子,我只有一个限制,那就是不租给有小孩子的家庭。”听了房东的话,这对夫妻面面相觑,心里顿时凉了一半,因为他们身边带着一个小孩。

老婆:“如果我们没有孩子就好了,孩子要是件装饰品就好了。”

老公:“老婆!你呆了吗?为了租房子竟然把小孩当作假的!我们宁可不租他的房子。”

老婆:“可我真的很喜欢这房子,被这小孩儿给害啦!”

夫妻俩沮丧极了,牵着孩子的手正准备离开,只见小孩又回头按电铃。“叮咚!”房东又来开门,他低头看到小孩,笑着说:“啥事啊?装饰品!”

小孩:“阿伯,我想租你的房子!”

房东说:“租房子?我还是那个条件,不租给有小孩子的家庭哦!”

小孩:“我知道!我还没有小孩,我只有爸爸妈妈!你完全可以把房子租给我!”

房东听了小孩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很干脆地回答:“OK!租给你了。”

大人办不成的事,一个小孩子居然办成了,原因何在?只因为小孩子的思维和大人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有位哲人说过:“苦难是一笔最好的财富。”改变你以前固有的思维和习惯,仔细地想一想,苦难不正是对人的体魄、心理和思想素质的最好磨炼吗?这种磨炼能让人具备与逆境抗争所必需的条件,从而走出逆境,抵达成功的彼岸。人生也如此,你有怎样的生活想法,便有怎样的人生,如果你总是带着忧郁和杞人忧天的情绪过每一天,相信你会很累。但如果你积极乐观地走过四季,真诚地过好每一天,想必你的人生画卷上处处都会有美丽的风景!从今天开始,打翻以前固定的思维,你就会开始一段美好的人生。

生活中总有许多限制,不论限制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不假思索的跟随只会让人不知其所以然。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呢?一旦工作成了一种习惯,那刻板的逻辑也就随之而来。有时连泡杯咖啡这样的小事都不懂去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思想是很可怕的。所以,换一种思维看问题,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当你面对缺憾心中愁苦时,就迈开智慧的步伐走一走,换个思考方法,也许事情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当儿女拒绝洗碗时,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去想,至少他(她)待在家里,没有上街去胡闹。

如果一天工作下来,你变得疲惫不堪,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去想,付出努力肯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你是妻子,当丈夫总是拿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上只顾着看电视时,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去想,至少他和你在一起,而没有出去泡酒吧。

如果开割草机太累,擦洗窗子太麻烦,修理排水槽太脏,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去想,这都是因为你自己有幢房子。

如果老板总是像影子一样严密地监视你干活儿,请不要生气,换个角度去想,谨慎小心地工作,犯错误的概率会降低。

在很多时候,一个人所有的苦难与烦恼都是源于自己依靠过去生活中所得到的“经验”做出的错误判断,这时,我们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是勇气的象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换个角度来看风景,风景便会有不一样的风采。而换个角度看人生,人生会有不同的景致。有人担心,换个角度是否依然前路茫茫?但韶华易逝,时不我待。人生道路千万条,总有一条适合自己。有勇气换个角度,就多一分成功的机会;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待人事,人事无不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