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开辟走出去与引进来双重开放路径

开辟走出去与引进来双重开放路径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确立了开放型经济的道路。国门打开,才能引进来。“走出去”与“引进来”共同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道路,最终汇聚在中国国际化的大道上。

确立了开放型经济的道路。“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如果将中国开放型经济历程第一段看成“引进来”为主要特点,那么新时期中国开放型经济就是“走出去”为主要特点,未来时期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将是国际化,“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4.2.1 以引进来带动走出去

“引进来”就是开放,允许外国商品、技术、人才、资本等市场成分进入中国国内来,允许外国企业到中国内陆来投资兴业,与中国国内的民族企业在中国市场同台竞争,以提高中国国内市场的消费水平,提高中国国内的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和生产水平。

通过扩大开放,进一步优化“引进来”的结构和质量,从国外产品进口开始,由简单的产品型引进,上升为设备引进,形成生产线,再上升为技术引进;由加工企业入驻的生产型引进,上升为资本引进,再上升为品牌引进;由企业组织引进,上升为管理引进,再上升为人才引进。通过“引进来”的内容结构优化和内容质量提升,来表现扩大了的开放。

开放型经济是中国历史上的常态,封闭型经济仅仅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情况,由封闭或半封闭再转为开放,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因此,开放与改革密不可分,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一方面,开放要求改革,改革不适应开放的一系列方面,调整经济关系,调整管理程序,调整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改革促进开放,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生产要素的活力,活跃了市场、拉动了生产、繁荣了经济。

以“引进来”为主要方式的开放型经济,是开放中“开”的一面,即允许外来事物进入,允许外来的产品进入,允许外来的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市场要素进入。不允许与允许就是关与开的两种状态,从不允许到允许的转变,就是由关到开的转变。国门打开,才能引进来。在经济领域,引进来实际上就是引进了生产能力,新力量的进入必然冲击原来的经济状态,产生“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效果,打破原有的市场力量均衡,激发各类要素活力,从而激发经济系统活力,促进原有生产要素能力提升,外来企业进入会带动本土产品走出,形成自主系统能力的“外溢化”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实施“引进来”的战略措施,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4.2.2 以走出去优化引进来

“走出去”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是中国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市场,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资本、中国的标准、中国的品牌走上国际市场,中国的企业在海外投资兴业,与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同台竞争,以提高中国产品、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标准的档次和水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同台竞技,这是更高水平的开放。

通过扩大开放,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竞争力,以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为先导,发展贸易经济的初始型“走出去”,上升为海外施工的产能型“走出去”,再上升为海外办厂的投资型“走出去”;由商品买卖的“走出去”,上升为技术买卖的“走出去”,再上升为资本买卖的“走出去”;由实体型企业“走出去”,上升为资本型企业“走出去”,再上升为智力型企业“走出去”。通过“走出去”的内容结构优化和内容质量提升,来表现扩大了的开放。

以“走出去”为主要方式的开放型经济,是开放中“放”的一面,即允许本土事物出去,允许本土的产品出去,允许本土的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市场要素出去。不允许与允许就是闭与放的两种状态,从不允许到允许的转变,就是由闭到放的转变。国门打开,才能走出去,在经济领域,走出去实际上就是释放了生产能力,新力量进入外国市场,必然冲击外国原来的经济状态,产生“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效果,打破原有的力量均衡,激发各类要素活力,从而激发系统活力,促进本土要素能力提升,本土企业走出去会带动本土产品走出去,刺激本土外来企业提高水平和能力,形成自主系统能力的“内溢化”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现行阶段(2010年以后时期),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措施,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4.2.3 走出去与引进来并进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由“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是历史巨变,是自身发展力量的凤凰涅槃,是管理自信、驾驭自信、管控自信的重要表现。实施开放型经济的本质是政府驾驭宏观经济能力的较量,是企业面对国际竞争能力的较量。不开放与开放是一道门槛,“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又是一道门槛,开放还是不开放考验驾驭能力,走出去还是不走出去又是考验驾驭能力,自信方能自得,自得方能自驭。“引进来”和“走出去”都是中国自身发展能力的展现,是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展现,二者同等重要。

对中国本土企业而言,“引进来”的开放型经济,创造了“观察学习”的机会,在自己家里看着跨国公司如何表现,看着它们(跨国公司)是怎样在国外从事生产、研发、经营和管理的,将自己的能力与外资企业的能力在本土市场上进行较量,从中学习跨国公司的先进经验,增长自己的能力。

对中国本土企业而言,“走出去”的开放型经济,创造了“动手学习”的机会,在别人家里触摸跨国公司如何表现,触摸它们(跨国公司)是怎样从事国际化生产、研发、经营和管理的,将自己的能力与外资企业的能力在世界市场上进行较量,从中学习跨国公司的先进经验,增长自己的能力。

“走出去”与“引进来”共同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道路,最终汇聚在中国国际化的大道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