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经济区引领开放型经济新模式

建设经济区引领开放型经济新模式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不能移动的部分如何管理好,发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有的作用,发挥在开放型经济活动中的功效,发挥应有价值,这就需要塑造区域经济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在开放型经济活动中,无论是商品买卖,还是人员交流,都有原产地的标识。横跨中国东西走向的经济带可以通江达海,货物运输顺长江而下直达上海港,顺江而上可以直达南京、武汉、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条件良好。

开放型经济建设同时包括国际开放和国内开放两大领域,国际开放主要涉及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和经贸关系安排,国内开放是指各个行政区之间的开放,属于区际开放,主要涉及打破行政区之间的行政壁垒,经济规划由行政区划转变为经济区划,从流域区、生态区、功能区、经济区的要求来安排布局和产业发展,塑造区域经济品牌,建立以中心城市为点、交通干线为路、形成网络布局结构,以经济区建设来引领和推动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创建。

4.4.1 规划经济区

1.重点在老少边穷地区

在中国国内,深化区际开放的重点领域在中西部地区、在内陆地区、在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穷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有掉队的。老少边穷地区是短板,也是难点和重点,这些地区区位偏远,山高路险,交通和通讯不便,长时间封闭落后。发展关键在于开放,关键在于将本土经济融合到国家开放的大潮流中来。只有坚持开放才能将本地区的自然资源转变成经济资源,增加财力;只有坚持开放才能促进开发,将开发的项目与开放的市场结合起来,开发才能着实落地;只有坚持开放才能“授之以鱼”,还能“授之以渔”,不仅做到“输血”,还能培养“造血”;只有坚持开放才能使本地产品运出来,本地的人走出来,提高文明程度,缩小地区差别。

2.极点在中心城市和枢纽地区

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极点地区在东部地区、在沿海地区、在中心城市地区、在交通枢纽地区,这些地区交通条件好,通讯条件好,基础设施条件好,人口相对集中,数量大、密度高,具备形成局部区域消费大市场的条件,培养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极化效应。

3.难点在于打破行政壁垒

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要打破行政壁垒,解决国内地区之间开放问题,各个行政区之间要开放,从大经济区和产业集群的要求布局生产力,而不是屯于本省、本市、本县的经济总量(GDP)攀比,从经济区、生态区、流域区、功能区的要求来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包容行政区、弱化行政区。中国每五年制订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为未来五年发展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可以看成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具体部署,应当突出规划的纲领性和指导意义。

4.4.2 塑造区域品牌

虽然开放能够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有利于高效配置资源,活跃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有些方面是不能移动的,土地不能移动、山川不能移动、江河湖海不能移动、生态环境不能移动、矿产资源不能移动,等等。对于不能移动的部分如何管理好,发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有的作用,发挥在开放型经济活动中的功效,发挥应有价值,这就需要塑造区域经济品牌,扩大国际影响。

品牌是商品知名度、美誉度、消费忠诚度的统称。品牌代表商品的标识,展示商品的形象,彰显商品的文化。区域在经济活动中也是商品,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也具有特殊性。一是空间上不能移动;二是多种载体表现;三是可以惯性遗留。深刻认识区域品牌的这些特点,有助于在中国未来时期塑造本土区域品牌。

在开放型经济活动中,无论是商品买卖,还是人员交流,都有原产地的标识。商品从哪里来的,人员从哪里来的,无形中彰显了地域品牌,宣传了地域品牌,推介了地域品牌;反之,知名的地域品牌也为本土出产的产品增光添彩,增加价值。

中国地域广阔,生态多样,文化厚重,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形成了悠久的地域知名品牌。在中国国际化过程中要将中国制造的产品弘扬到世界各地,既是对中国的宣介,也是对中国品牌的展示。对于内陆地区还要细化,基于各地产业特点、生态特点、文化特点确立区域品牌定位。着力塑造区域经济品牌,将区域品牌建设集中在本地区生态特点、主导产业、民俗文化、重要建筑、历史积淀、自然资源、知名企业等方面,形成品牌载体,凝聚品牌实物,构筑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突出中国本土特点,突出原产地属性,塑造中国知名形象。

4.4.3 建设开放通道

开放路径沿着交通通道开放,沿海开放、沿长江开放、沿边境线开放、沿铁路和高速公路开放,有效承载物资流、人员流、信息流、资金流,开放就是要促进“四流”的流动。

1.建设沿海开放通道

沿海地区具有港口,可以直接走海路,货物国际化运输极为方便。全世界80%的人口,4/5的城市,分布在沿海线以内纵深370千米沿线的地带上,生态条件好,城市网络密集,人口相对集中,市场活跃。世界上具有海岸线的国家,无一不是通过港口作为窗口来联通世界的。

中国大陆的港口群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面向太平洋,北起辽宁丹东,沿海岸线向南、向西,一直到广西北海,形成了丹东港口群、大连港口群、营口港口群、锦州港口群、秦皇岛港口群、天津港口群、烟台港口群、威海港口群、青岛港口群、连云港港口群、上海港口群、宁波港口群、温州港口群、福州港口群、厦门港口群、台海两岸港口群、汕头港口群、珠江口港口群、北部湾港口群、海南港口群。从中国海港出发可以直达世界各地的主要港口,国际运输方便,具有良好的对外开放条件。

2.建设沿长江开放通道

长江水道东起上海,西至重庆,途经江苏南通、江阴、镇江、南京、安徽芜湖、马鞍山、铜陵、江西九江、湖北武汉、宜昌,构成了“长江经济走廊”。长江经济走廊地区涵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总量和经济产出总量均超过全国总量的40%,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横跨中国东西走向的经济带可以通江达海,货物运输顺长江而下直达上海港,顺江而上可以直达南京、武汉、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条件良好。

3.建设沿边境线开放通道

中国大陆周边与14个国家有陆路接壤,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东西南北都有口岸,覆盖到9个省区,分别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辽宁省有口岸11个(航空口岸2个,水运口岸7个,铁路口岸1个,公路口岸1个),吉林省有口岸16个(航空口岸2个,水运口岸1个,铁路口岸3个,公路口岸10个),黑龙江省有口岸25个(航空口岸4个,水运口岸15个,铁路口岸2个,公路口岸4个),内蒙古自治区有口岸15个(航空口岸3个,铁路口岸2个,公路口岸10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口岸18个(航空口岸2个,铁路口岸1个,公路口岸15个),西藏自治区有口岸4个(航空口岸1个,公路口岸3个),云南省有口岸16个(航空口岸3个,水运口岸2个,铁路口岸1个,公路口岸10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口岸18个(航空口岸3个,水运口岸9个,铁路口岸1个,公路口岸5个)。上述8个边境省区共有口岸123个,这些口岸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沿口岸内外形成连接通道,发挥国际交往门户作用,承载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员流的四流流动,建设好这些口岸,维护好相互往来机制,促进开放。

4.建设沿铁路和高速公路开放通道

中国大陆公路网密集,骨干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除了西藏拉萨之外,所有的省会级城市都实现了高速公路联通,并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络。全国的骨干铁路网也已经建成,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全都通铁路,并入全国铁路网。高速铁路网正在建设之中,根据国家高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规划建设“四横四纵”高速铁路网络,分别是京沪线(北京-上海)、京港线(北京-香港)、京哈线(北京-哈尔滨)、杭福深线(杭州-福州)、徐兰线(徐州-兰州)、沪昆线(上海-昆明)、青太线(青岛-太原)、沪汉蓉线(上海-武汉-重庆)。这些工程建设完成后,由此形成以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以及民航网三张交通运输网络互联互通、相互补充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交通运输,将为推进开放发挥重要作用。

5.建设沿陆路丝绸之路开放国际通道

中国陆路古丝绸之路是从西安通达西亚的运输通道,新丝绸之路是从太平洋西岸通达大西洋东岸的通道,已经不再简单局限于陆路公路运输,而且包含的公路、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集合的通道,联通中国与西亚、中亚、欧洲。疏通这条通道,维护这条通道,十分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往来,促进开放,繁荣经济。

6.建设沿海上丝绸之路开放国际通道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是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海上航行,直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西行至印度洋,直达非洲东海岸,经海湾地区进入欧洲,通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运输通道。疏通这条通道,维护这条通道,十分有利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往来,促进开放,繁荣经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