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开放实际上是国家之间进行合作平台建设,国际开放平台的形态有国际组织、多边组织、“战略联盟”、“命运共同体”、“国际贸易协定组织”、“经济同盟”等。参与国或者成员方共同享受在组织内的权利和义务,开展双边合作或多边合作,成员方在约定的相关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彼此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9.1.1 中国是亚洲地区发展极
经济开放与国家外交关系紧密相关。纵观世界自然环境和地缘政治,能够形成增长极的地域分布在北纬30度到60度之间的纬度线,在这个纬度带内具有大国特征的只有中国、美国和俄罗斯,虽然欧洲也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地区,但欧洲是多个独立小国组成的,欧盟是一个联合体,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不能称为主权国家,所以也不构成独立的发展极。由于俄罗斯的纬度较高,大部分领土处于北纬50度以上的高纬度线,延伸到北极圈内,冬季寒冷漫长,其自然环境不如中国和美国。美国具有东西两个沿海线,是完全开放的地缘条件,南边毗邻墨西哥,北边接壤加拿大,地缘环境和安全环境最好。中国只有东部一面沿海线,西靠青藏高原、昆仑山脉,是半开放和半封闭的地缘条件。
亚洲地区不是一个紧密的合作板块,与中国相邻的国家之间国情参差不齐,非常复杂。地缘条件、生态环境、气候、资源禀赋、语言种类、民族、宗教信仰、文化、习俗、政治、体制、法律、经济、发展历史、发展理念、教育、文明程度等方面,都差异很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问题、岛屿争端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局部战争频发,“二战”后三次局部战争都发生在亚洲,即“两伊”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世界区域热点几乎都在亚洲,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伊朗核问题、印(印度)巴(巴基斯坦)领土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岛礁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中越岛礁问题,等等。美国实施亚洲再平衡战略,插手亚洲事务,与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建立准军事同盟,将隐形战线推进到中国边境线,这些情况无一不对开展国际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中国是本地区大国,在周边复杂环境中求发展,必须采取系统性战略布局,首先要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并通过中国发展的示范稳定周边,包容周边,牵动周边,中国是这一地区中的发展极,只有通过中国的极化效应才能稳定亚洲局势,促进亚洲和平发展。因此,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总体上应当搭建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平台,形成“东西南北”“四处出击”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全面开放格局,多元化建设国际合作平台,以适应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
9.1.2 周边邻国合作区
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区,实施睦邻、安邻、惠邻、富邻政策。对于中国西部地区而言主要是面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开放,开展国际交流、商贸往来、经济合作。中国陆地周边共有14个邻国,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方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相接;南面有缅甸、老挝和越南。根据中国国家商务部对国际区域分类的方式,亚洲地区邻国有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欧洲地区邻国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此外相近国家和隔海相望国家有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柬埔寨、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中国与这些国家可以形成合作区。
9.1.3 周边区域组织合作区
除了国家之外,在中国周边地区还存在四个国际区域合作组织和联盟组织,分别为:
第一,亚太经合组织。包括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越南、秘鲁、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美国。
第二,东盟组织。包括国家有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第三,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SCO)。成员国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国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和印度;对话伙伴国斯里兰卡、白俄罗斯和土耳其;参会客人土库曼斯坦、独联体和东盟。
第四,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组织。包括国家有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除阿富汗)。
这四个区域联盟组织,对区域内政治经济格局具有影响,对国家之间外交关系具有影响,对国家防务及军事关系具有影响,对地区安全具有影响,对区域组织之间关系具有影响。中国在这一地区中发挥大国作用,发挥区域和平稳定发展的“坐舱石”作用,中国的和平稳定发展,无疑对本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中国对世界影响力量的增强,大国之间的博弈无处不在,特别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力量博弈更显得突出。
9.1.4 扩展潜力合作区
中国周边存在经济互补性和巨大扩展潜力目标区。中国周边邻国单个国家的幅员均没有中国大,无论是人口数量、国土面积,还是经济体量、资源富集程度中国均为最大。除了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均比中国要低,存在深度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潜力。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力影响早已超出周边国家的范围,已经是全球性的,中国大陆地区十大贸易伙伴国(地区)是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中国大陆地区十大出口市场国(地区)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东盟、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地区十大进口来源国(地区)是欧盟、东盟、日本、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澳大利亚、沙特、巴西、南非。(见表9-1-1 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情况表)。
中国周边经济成长性好的国家有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这些国家具有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长趋势,这里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概念是指经济发展程度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又称“新兴工业化国家”、“半工业化国家”。这一命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报告书》中提出的,是指具有一定资本主义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克服了社会经济的落后性,并在工业化进程中一定程度上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例如:亚洲地区的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墨西哥;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
中国周边可辐射到中东地区的国家有巴林、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也门、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土耳其、阿联酋、巴勒斯坦。
中国周边可辐射到中亚地区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其中,哈萨克斯坦为特例,其领土辽阔,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千米,是其他四个国家总面积的两倍,领土面积横跨亚欧两洲,属于欧亚两洲国家。而乌兹别克斯坦领土虽然仅为哈萨克斯坦的六分之一,但人口却比它多出近四成。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分别独立,成立主权国家。但是仍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联系,截至2013年,除了土库曼斯坦之外四个国家均为“独联体”(CLS)成员。
中国周边可以辐射到西亚地区,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以及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可以辐射到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泊)。
从中国本土向西可以联系欧洲、亚洲、非洲,联系印度洋和大西洋,包括的国家有伊朗、伊拉克、格鲁吉亚在亚洲的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在亚洲的地区、土耳其在亚洲的地区、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埃及在亚洲的地区、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阿富汗、黎巴嫩、塞浦路斯等国家和地区。
通过上述对中国周边邻国的开放发展状态分析可以看出两大特点: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发展周边外交,发展对外开放事业具有巨大潜在商机。第二,开展国际合作的主要方式是以利益集团组织出现,主要形态有两种:一种是区域战略联盟组织形态,这是以“地域命运共同体”的形式出现的;另一种是自由贸易协定组织形态,这是以“利益命运共同体”的形式出现的,这两种形态已经成为国家间对外开放的基本平台。
根据上述分析,中国在实施开放型经济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商机,充分利用好国际合作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