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 李 铁
我今天参加数博会,明显看到在政府推动这一块比较热,市场也比较好,展览里面有300多家大数据企业。我们在做智慧城市的研究中,与华为建立了大数据研究院,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我们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到底是发挥政府的作用还是发挥市场的作用。
过去研究大数据有两类系统,一个是政府的数据系统,跟大量的个人信息以及上报数据有关,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的斟酌。另一类就是移动端,是互联网带来的一些变化,而移动端数据更多的是在市场。前几天我们举办大数据论坛的时候,更多的来分析两类数据的区别,即传统数据库在大数据应用上到底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刚才鄂院士讲了,就是研发。到底政府有研发的动力机制,还是市场有研发的动力机制?我更倾向于市场有研发的动力机制。互联网的变化、AlphaGO的变化都是来自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政府则更多是完成公共服务的目标、机制的建立健全。
另外,在推出大数据研究的时候,我们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的目标和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实现大数据以人为本,从上报数据到更加重视移动端的作用。我们移动端有大量的个人信息,每个移动端都是重要的信息源,而这些信息源中的重大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第二个原则是在促进以人为本、发挥移动端作用的基础上,信息源要更多地重视市场作用。在这个问题上,以人为本会在未来起到反过来推动政府数据的作用,从而更加发挥市场优势。举个例子,前几天我们去一个省会城市帮助他们做交通规划,他们的交通规划思维方式还是建立在测绘系统和交通录像上。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移动、微信、百度移动端得到每分每秒交通情况的变化。
刚才讲到了反推移动端会带来数据的变化,同时我们还要考虑传统数据怎样与未来海量的移动端结合。在做产业规划的时候,大家还是在用上报数据的方式。但是以移动端为主体的空间变化,可以清晰反映产业化的问题。比如所有工业的分布、服务业的分布、人员的就业变化都可以清晰展现出来。在过去,我们完全没有考虑到这部分蕴藏在市场中的资源。
第三个原则是实现政府数据和市场数据的结合,促进企业和企业之间数据的结合。昨天,我在博览会问了很多企业的数据来源,基本上都是从开放数据中来的,他们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我也问了阿里巴巴和华为,华为没有自己的数据源头,阿里巴巴有支付宝、电商,但是没有更多地向市场开放。刚才提到了政府数据源的开放,为企业提供资源。而企业数据源的开放为政府提供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国际上,大量与数据、智慧城市有关的资源实际上都被公司所掌握,政府大多是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第四个原则是研究信息开放推进技术改革。第一,政府怎么发挥作用,这需要校正思维方式。现在全国各级政府都要做智慧城市,各地政府从上到下都要成立大数据中心,我担心这是一场政绩运动,而不是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发挥市场作用来带动大数据、企业和广泛社会公众的联系。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而仅停留在政府层面上,一定会严重浪费资源。第二,人才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大数据更广泛的应用。第三,政府的效率和企业的效率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来建设未来的数据中心,怎样来实现规模数据化的应用,怎样来实现政府和市场之间有效结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但是,从移动端出现的海量信息变化,会反过来推动我们的改革。
我更多地希望,所有的地方政府在大数据背景下要给企业搭好平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这才是我们的前景。
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