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精品图书超市的创业之路...

精品图书超市的创业之路...

时间:2023-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众多以创业为主题的文章中,着重强调的两个概念就是“差异化定位”和“商业模式的独特性”。同样是诊所,北京等地的社区诊所基本上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再差也不至于沦落到亏损经营的地步。如果按照人口诊所比例来看,北京大约两万人拥有一家诊所,密度要远远低于案例中的那个县城。

  在众多以创业为主题的文章中,着重强调的两个概念就是“差异化定位”和“商业模式的独特性”。这两个概念本身是很好的概念,也比较抽象,并没有太多问题,但容易使人走入误区。某位居于西部县城的朋友,看到当地近年来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而商家所提供的各类商品基本上还是以杂牌为主,感觉开家品牌服装店前景很好,于是拉上几个朋友经销国内某著名男装品牌。此外还有一个同县的朋友感觉当地图书市场品位太低,而他们那里还是拥有一个数量可观的中高端读者群体的,最终通过一个多月简单的市场调研,决定开一家精品图书超市。这位朋友在书店开业之初踌躇满志,举办了红红火火的庆典,遍请当地头面人物,颇有大干一番之豪情。非常遗憾的是,这两位朋友在开业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店面由于经营惨淡,被迫草草关门。

我后来与很多朋友探讨过这两个问题,最终结论是他们二位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其原因与人口基数有很大的关系。该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型经济,户籍人口不到23万,城镇户籍人口3万左右,外地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其中一半以上的户籍人口外出打工或上学,余下的10多万人口又有一半左右散落在乡村,常年居住在县城的人口有5万~6万,其中有1万多吃财政饭,消费以县城常住人口,尤其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户为主。该县城常住人口中的男性可以粗略按照2.5万~3万计算。在这种人口状况下,假设品牌男装的需求概率为10%,有品牌意识的消费者为2500~3000人,实际上这已经是消费者数量极限了。再假设这些有品牌意识的消费者中又有10%的概率会购买上面这位朋友所经销的品牌,其可能成为购买者的人数为250~300人。如果每人身上赚200元的利润,一年下来毛利为5万~6万元,其房租、水电、装潢、税费等各项费用约为3万元,最终的纯利润为2万~3万元。实际上,以上已经是非常乐观的估计,还没有考虑这些男性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收入、品牌偏好,以及那个男性品牌服务店的款式、颜色、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有无雇员经营,市场上跟风者多少等因素。如果综合考虑以上要素,该男性品牌服装店能够在当年实现收支平衡已属不易。如果店主没有足够的资金持续投入,一年左右关门基本没有悬念。

在精品图书超市案例中,其需求群体的极限基本上是6万县城常住人口,而实际上的需求群体则更可能是3万城镇户籍人口,因为如果按照1%的需求概率来计算,该县城有需求的人数最多不超过600人,单位图书的利润额要比服装小得多。就按每个需求者人均贡献利润50元计算,年毛利极限为3万元,这个赢利状况勉强能够弥补当年成本。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对精品图书感兴趣的更可能是吃财政饭的那个群体,而且对精品图书感兴趣的人不一定能够转化为现实中的购书者,中间存在着一个转换比例。此外就算有600人到这个书店购书,大多数人也就是购买一两本,而目前每本图书的价格基本上不超过50元,实际上多在25~40元之间,每位购书者的利润贡献水平不超过20元,一年下来该书店的毛利最多不超过12000元。即使坚持下去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关门自在预料之中。

成功商业模式的实质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项目具有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能够实现自我滚动发展。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表面上即使再风光,最终也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当然,即使好的项目,前面也存在一个导入期,导入期是难以真正赢利的。在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上面提到的两个案例比较极端,即使放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也未必能够赢利。实际上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创业成败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这里重点谈的是人口基数与商业模式的关系问题。

上述两个案例,如果放在大中城市,最起码还存在着成功的可能。即使受地理位置限制,所能辐射的半径和人群有限,也可以通过广告和口碑营销等手段吸引目标消费者,慕名而来的就会络绎不绝。在大中城市中,某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有时候可能需求概率很低,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需求者的绝对数量还是能够支撑起该店的正常运营,而人口基数较小的县城和乡镇,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正因为如此,在人口基数较小的很多地方,虽然也存在各种独特需求的消费者,但当地商家提供的基本都是人们日常的消费必需品,而且越是人口基数小的地方越是这样,有独特需求的人,只能跑到人口基数较大的地方去消费。基于同样的逻辑,从总体上来讲,人口越多的地方机会越多,行业的细分程度越高,越是比较独特的定位越容易生存下来,商品和服务越显得丰富多彩、百花争艳,奢侈品和高端服务越容易发展壮大。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同样发生在上面两个案例的那个县城中。虽然诊所(该案例中正规医院除外,此处诊所指的是私人小诊所)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需求概率大约为10%,年人均利润贡献率为100元,计算下来当地诊所年毛利润总额大致在60万元。开诊所本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商业模式,无奈当地私人诊所接近30家,平均每家年毛收入2万元左右,去掉房租、水电、税费等成本,平均每家纯收入约1万元。任何行业的收入都呈“马太效应”分布态势,诊所行业也是如此。在全行业平均利润水平都不太理想的情况下,大多数诊所实际上都处于入不敷出、亏损经营的状态中。同样是诊所,北京等地的社区诊所基本上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再差也不至于沦落到亏损经营的地步。如果按照人口诊所比例来看,北京大约两万人拥有一家诊所,密度要远远低于案例中的那个县城。

以上规律所适用的范围,基本上属于销售半径较短的居民消费品零售领域。工业品和特种产品以及特色产品的生产和批发,则不受这种规律限制,而主要受辐射半径影响。在这里还应当特别提到的是,居民消费品零售需求概率也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有的在不断变大,有的则在不断变小,这同样是创业者应当重点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