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表现为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08)的统计,2008年世界贸易总额达到15.77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出口总额以1.43万亿美元位居第二,进口总额以1.13万亿美元位居第三。这足以说明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跨国界或者全球性经济行为的增加;二是跨国界的制度性整合与政策协调;三是跨国界的商品、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具体有六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即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技术和信息全球化以及人力资本的全球化(薛敬孝、曾令波,2000)。在外国直接投资(FDI)方面,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自1990年以来呈现了快速增长势头,从1990年的34.87亿美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835.21亿美元。FDI流出也有了明显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来呈现了快速增长,从1990年的54.9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24.68亿美元(见图1.1)[1]。同时,跨国公司并购浪潮愈演愈烈,世界并购资产总额从1990年的1505.7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8804.57亿美元。中国企业并购出售资产总额从1990年的800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7.24亿美元;并购购买资产总额从1990年的6000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49.04亿美元,并且2006年购买资产总额超过了出售资产总额(见图1.2)[2]。
图1.1 中国历年FDI流入和流出总量
资料来源:根据UNCTAD相关数据整理。
图1.2 中国企业历年跨国并购资产总额线图
资料来源:根据UNCTAD相关数据整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展,跨国界要素流动成本逐步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技术更新加快,厂商之间的技术流动和技术外溢现象更加普遍。所以,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同时,跨国公司的逐利动机促使其研发活动跨越了国界。这样,伴随着全球性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研发全球化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
从其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新技术或创新性产品的跨国利用,主要表现为专利技术的许可、创新产品的出口和新技术的国外应用;二是跨国公司全球范围内的研发行为,表现为跨国公司为了适应当地市场而进行的研发活动;三是研发活动的跨国合作,表现为企业之间、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联合研发活动。
通过对全球研发投入排名前1400位的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发活动涉及到的行业达到36个[3],主要集中于医药与生物技术、技术硬件与设备、汽车和零部件、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电子电气设备和化工等领域(见图1.3)。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美洲和欧洲,其他地区比较分散。
在中国,自从1994年北方电信在北京成立“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信”研发中心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IBM、微软、朗讯、惠普、戴尔、通用等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仅从2004年以前的数据来看,研发机构涉及通信、电子、汽车、化工、家电、食品等行业[4]。而且,根据国际贸发会议关于全球未来最具吸引力的研发地点的调查,发现中国最具吸引力(见图1.4)。但是,在研发投入排名中,中国公司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根据英国企业创新与技术部的统计,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1400家企业中,中国有9家,分别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兴通讯、半导体制造(中国台湾)、中国电信、腾讯、潍柴动力、中航工业科技和民航信息。9家企业研发投入总和只占微软公司的24%左右[5]。可见,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是严重不足的。
图1.3 全球研发投入排名前1400位企业的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英国企业创新与技术部,www.dius.gov.uk/...scoreboard/.../2008_SectorSummaries。
图1.4 贸发会议调查中最具吸引力的未来研发地点(2005—2009)
资料来源:贸发会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研发国际化》。
研发全球化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进入市场、获得技术和降低成本三个方面。其中进入市场和获得技术在全球化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这两个要素作为两个变量,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二维矩阵(见图1.5)。在获得技术的同时又为进入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领导者;只是为了获得技术的厂商则是一个技术猎取者;只是为了进入某一市场的厂商仅仅是一个市场经营者,两者都不具备的则是一个机会主义参与者(Robert Ohmayer,2007)。
图1.5 研发全球化推动力量矩阵
如果把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推动力量进行阶段性划分的话,可以分为生产驱动阶段、资源获取阶段和全球市场导向阶段。生产驱动主要是为了解决生产国际化伴随而来的问题,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降低成本,扮演着上述的“市场经营者”的角色。在这个阶段,公司研发总部会在海外设立一个研发分支机构,但并不具备独立的研发能力。在资源获取阶段,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机主要是网罗国际智力资源,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创新网络,这时,公司扮演着上述“技术猎取者”的角色。在全球市场导向阶段,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机主要是扩大市场份额,主要表现为在东道国建立研发中心,适时快捷地推出适应顾客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扮演着上述“全球领导者”的角色(见图1.6)。
图1.6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战略发展阶段演进(魏龙、张娟,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